:::
劇場迷若想要知道為何德語劇場會在當今世界劇場上獨樹一格,可於五月親自來柏林參加戲劇盛會,便可以感受到其熱度。(陳思宏 攝)
特別企畫 Feature 狂飆半世紀 .柏林戲劇盛會啟示錄 歷史回顧

柏林「戲劇盛會」 無可取代的自由

一九六四年,柏林「戲劇盛會」創立,獨立評審團圈選上季十齣最精采的劇場演出,把這些劇團通通邀至西柏林演出,開創出自由的劇場風景。每年五月,大約兩週的時間,十齣德語劇場精選會輪流在柏林接力上演。這些作品規模有大有小,導演風格各異,一整季的各地精華集中在柏林,絕對是難得的舞台盛宴。

一九六四年,柏林「戲劇盛會」創立,獨立評審團圈選上季十齣最精采的劇場演出,把這些劇團通通邀至西柏林演出,開創出自由的劇場風景。每年五月,大約兩週的時間,十齣德語劇場精選會輪流在柏林接力上演。這些作品規模有大有小,導演風格各異,一整季的各地精華集中在柏林,絕對是難得的舞台盛宴。

讓我們一起回到柏林「戲劇盛會」(Theatertreffen)創立的年代,一九六四年。此時,德國處於東西分裂對峙狀態,西德走資本主義標榜民主,東德守社會主義強調共產,兩個政體都努力走出二戰潰敗的歷史罪孽。柏林的地理位置是在東德的領土裡,城市分裂成東西,西柏林隸屬西德,東柏林隸屬東德,所以西柏林無論在政治、地理、文化、經濟各方面,都是個孤島。一九六一年八月十三日,柏林圍牆高築,把西柏林團團圍住。圍城裡冷戰陰霾密布,不斷有東德平民因為想要越過圍牆進入西柏林,遭到無情射殺。

此時,一群劇場人決定,德國劇場必須進入西柏林,帶來各地的劇場精華,讓孤島上出現自由的劇場風景。戲劇盛會成立,獨立評審團圈選上季十齣最精采的劇場演出,把這些劇團通通邀至西柏林演出。

戲劇盛會的德文由兩字組成,Theater就是劇場,Treffen有聚會之意,德語劇場人習慣簡稱為“TT”。十齣來自西德的劇場,翻過柏林圍牆,來到西柏林會面聚會,其規模、經費、行政、調度之龐大與繁雜,可想而知。戲劇盛會第一屆順利揭幕,馬上打響名號,從此成為德語劇場最重要的年度戲劇節,遴選版圖擴張,包括德國、瑞士、奧地利。從一九六四年至今,歷經社會動盪、戰爭威脅、柏林圍牆倒塌、兩德統一,戲劇盛會從未停辦,每年五月準時在柏林揭幕。

入選就是生涯里程碑

負責圈選十齣劇場演出的,是由一群劇評家、記者、學者所組成的獨立評審團負責。所謂獨立,表示評審團的圈選決議,是不受任何商業或者主辦單位的干擾,遴選過程完全自主。每一年,新的評審團會在瑞士、德國、奧地利等地看戲,然後在二月、三月左右公布入選劇場名單。以行政角度來想,要安排一群評審去各大城市的劇場、藝術節看戲,其中的旅費、住宿、人員調度就是一大挑戰。然後決選名單出來之後,主辦單位還要馬上通知每個劇場,正式發出邀請函,務必要把每個劇場都在五月請到柏林。這其中的布景、道具搬運,還有龐大的人力支出等,都非常考驗主辦單位的行政能力。龐大的經費主要來自政府補助,從這裡可以看到德國對於文化重視的程度。

每年五月,大約兩週的時間,十齣德語劇場精選會輪流在柏林接力上演。這些作品規模有大有小,導演風格各異,一整季的各地精華集中在柏林,對觀眾來說,絕對是難得的舞台盛宴,所以時常一票難求。每年評審團都多少會受到國際大事、社會趨勢影響,選出的作品也跟當年的現實有諸多對話,例如全球面臨經濟危機,戲劇盛會就會出現好幾齣批判資本主義的戲。

當代德語劇場是個以導演為核心的劇場,所以新秀導演若是作品入選戲劇盛會,就有機會迅速在德語劇場取得一席之地。當代許多德語大導多次入選,每年五月來柏林幾乎成了巡演必經之地。對劇院、演員、劇作家、劇場人員來說,參與的製作能夠入選戲劇盛會,就是履歷表上的閃亮星點,是劇場生涯的里程碑。

目前戲劇盛會由柏林藝術節之屋(Haus der Berliner Festspiele)主辦,去年才剛剛盛大慶祝戲劇盛會五十周年。戲劇盛會接力演出的場地最主要就是在柏林戲劇節之屋,但有時會因應劇團的不同需求,在柏林不同的場地演出。戲劇盛會是一個非常有活力的戲劇節,去年慶祝五十周年,不見疲態,反而吵鬧更見生機。主辦單位每年其實都會緊抓媒體目光,懂得丟出新聞點讓媒體報導,例如二○一四年的戲劇盛會,每一個入選的劇團,都會獲得一個由話題人物、中國藝術家艾未未所親自製作的獎座,戲劇節結合話題藝術家,各家媒體當然就願意下筆報導。

五月來柏林體驗德語劇場

劇場迷若想要知道為何德語劇場會在當今世界劇場上獨樹一格,就請親自五月來柏林參加戲劇盛會,便可以感受到其熱度。德語劇場建立了完全不同於英美系統的舞台美學,抵抗商業,嘶吼尖叫,裸體血腥,顛覆文本,叛逆反骨。若只看一齣,可能會陷入迷霧,被導演的非線性敘述、大量的獨白、過於文學的指涉嚇到;但如果在兩週內持續接力看戲,演員的吼叫與完全不強調美聲的歌唱已經滲入皮膚了,誇張的舞台設計撐開眼界,長達五小時、甚至八小時的演出讓身體在座椅裡生根,就有可能會愛/恨上德語劇場。買不到票?沒關係,公共電視台3sat會精選三齣戲,在電視上轉播,雖然擠不進劇場,透過轉播也能感受到德語劇場的活力。

除了精選十齣之外,從一九七八年起,主辦單位會舉辦「劇作市集」(Stückemarkt),歡迎全世界劇作家投稿,入選作品會在戲劇盛會期間以讀劇、演出的方式發表這些新作,旨在發掘新的劇作家。劇作市集的票券比較好取得,常常充滿驚喜。戲劇盛會落幕之後,會有「青年戲劇盛會」(Theatertreffen der Jugend),以戲劇學校製作為主,遴選對象是十一到廿一歲的年輕戲劇系學生,一樣充滿爆發力,下一代的戲劇人,生猛不輸大人。

戲劇盛會是年度的劇場人盛事,舞台上知名劇場搬演,觀眾席裡多是政治人物、演藝明星與藝術家。開演前或演出後,在劇場吧台買一杯酒,在柏林藝術節之屋的後花園坐下,春暖花開,大樹的花絮在空氣中飛舞,有時主辦單位還會升起營火,氣氛非常迷人。在這裡,可以聽到劇場人的辯論,大明星就站在身旁與大家討論剛剛的演出。這是確認見證劇場活力的時刻,有這麼多人願意進劇場看非商業取向的戲,劇場未死。

藝術家請回答-吳珮菁廣告圖片
評論與回響廣告圖片
歡迎加入 PAR付費會員 或 兩廳院會員
閱讀完整精彩內容!
歡迎加入付費會員閱讀此篇內容
立即加入PAR雜誌付費會員立即加入PAR雜誌付費會員立即加入PAR雜誌付費會員
Authors
作者
免費訂閱電子報廣告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