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慕尼黑室內劇院外觀。(Andreas Praefcke 攝 取自Wikimedia Commons)
特別企畫 Feature 狂飆半世紀.柏林戲劇盛會啟示錄 即將上場 超越自身格局 面對當代社會

慕尼黑室內劇院 寬廣多元的國際視野

原為私人劇院的慕尼黑室內劇院在總監鮑姆包爾的掌舵下轉型成功,繼任總監西蒙斯也讓慕尼黑室內劇院在國際藝術表現亮眼。這些多元精采的節目背後,可想而知需要有一個不怕語言障礙、文化隔閡,並具有高度彈性的團隊才能夠運轉,兩任總監則以對劇場藝術的堅持為團隊指出方向。慕尼黑室內劇院的成長路程,展現了體制的實力與限制,同時也指出突破制度的核心態度。

原為私人劇院的慕尼黑室內劇院在總監鮑姆包爾的掌舵下轉型成功,繼任總監西蒙斯也讓慕尼黑室內劇院在國際藝術表現亮眼。這些多元精采的節目背後,可想而知需要有一個不怕語言障礙、文化隔閡,並具有高度彈性的團隊才能夠運轉,兩任總監則以對劇場藝術的堅持為團隊指出方向。慕尼黑室內劇院的成長路程,展現了體制的實力與限制,同時也指出突破制度的核心態度。

臺北藝術節—慕尼黑室內劇院《情色度假村》

8/89  1930

8/10  1430

台北市社教館城市舞台

INFO  02-25289580192

遠離了柏林,慕尼黑室內劇院在台灣或許較少得到注意;不過該劇院無論在藝術表現或文化營造方面都有驚人的表現。自前總監法蘭克.鮑姆包爾(Frank Baumbauer)二○○一年上任、經過現任總監尤亨.西蒙斯(Johan Simons)至今,十三年來劇院的作品年年受邀至柏林戲劇盛會及慕海姆戲劇節(Mülheimer Theatertage)這兩個德語劇場演出和劇本的指標性獎項,從未間斷(還有五年有兩部作品獲邀),藝術表現穩定。同時,在兩任總監及團隊的努力下,劇院推動城市計畫、支持國際交流,發展出多元的作品,劇院也因此分別在○九年和一三年獲選為「年度劇場」。現在的慕尼黑室內劇院不僅是德國重要的市立劇院,更擁有較一般市立劇院更寬廣的國際視野。

致力於劇場與當代的連結

慕尼黑室內劇院的前身為一私人劇院,成立於一九一二年;一九二六年搬入現址,位於麥斯米蘭街(Maximilianstraße)、保存良好的「青年風格」(Jugendstil)古蹟建築。早期的總監奧圖.法肯貝格(Otto Falckenberg)在二○年代首演了布萊希特的劇作《夜半鼓聲》,布萊希特隨後成為他的戲劇顧問,在劇院工作了一個劇季。室內劇院向來致力於劇場與當代的連結:一九六七年彼得.胥坦在此搬演了邦德(Edward Bond)備受爭議的作品《解救》;當時劇院也上演了彼得.懷斯反映政治責任的記錄劇作品如《調查》及《越南論述》等。此外,劇院在戰後延續在二戰期間被中斷的文學傳統,包括存在主義、荒謬劇場,以及流亡德語作家的作品。

然而,當在八○年代發掘了卡斯多夫(Frank Carstorf)、瑪塔勒(Christoph Marthaler)等名導的總監鮑姆包爾來到慕尼黑時,卻發現在各地劇場美學發展蓬勃的同時,這裡的作品十幾年都沒有顯著的突破。於是鮑姆包爾一方面延續劇院演出如史特勞斯(Botho Strauß)、穆勒(Heiner Müller)和戈爾德斯(Bernard-Marie Koltès)等當代劇作、討論社會經濟政治脈絡的傳統;另一方面,他也力邀德語劇場界最重要的幾位導演來慕尼黑創作,包括基米(Stephan Kimmig)、克里根堡(Andreas Kriegenburg)、帕西法(Luc Perceval)、波列許(René Pollesch)和歐斯特麥耶(Thomas Ostermeier)等,在美學的衝擊和震撼下,促成了劇院的轉型之路。

從創立之初,室內劇院便有堅強的演員班底,也才經得起轉型的挑戰。室內劇院同時有附屬的演員學校,導演和表演系學生的畢業製作也得以在劇院演出。若非擁有堅實的演員班底,鮑姆包爾邀來的優秀導演恐怕也難以發揮。

總監導演開創新局

在鮑姆包爾之後上任的總監西蒙斯雖是荷蘭人,但過去十幾年來以精準有力的導演作品叱吒德語劇場,也曾獲歐洲劇場創新大獎,代表作品包括穆勒的《解剖泰特斯》及韋勒貝克的《無愛繁殖》等等。他對身體、聲音的專注,讓諾貝爾獎得主、奧地利劇作家葉利尼克稱他為「語言的編舞家」。西蒙斯上任後同時繼續擔任駐院導演,二○一二年執導莎拉.肯恩三部曲《滌靜/渴求/4.48精神崩潰》受邀柏林戲劇盛會,在室內劇院本身也相當賣座。劇院一○一周年時,西蒙斯邀請葉利尼克為室內劇院所在的麥斯米蘭街創作一部劇作,並由他自己導演,展現這位總監導演同時具備的藝術能力和人際網絡。最後的成品就是《街道。城市。襲擊。》,以成為流行時尚犧牲品的主角,反思麥斯米蘭街的過去。

在自己的作品之外,西蒙斯也大力拓展劇院的國際視野,匈牙利、荷蘭的文本進入了通常以德法英為主的節目規劃,並讓來自愛沙尼亞、比利時、芬蘭等母語非德語的演員成為劇院的正式演員。這對習慣了劇場應該字正腔圓、負起文化傳承的傳統市立劇院的觀眾來說是很大的挑戰。

具體面對現實的挑戰

鮑姆包爾和西蒙斯兩位大刀闊斧的總監成功之處,就在於具體面對現實的挑戰:當劇院的觀眾取消會員資格時(註1),西蒙斯就親自去電,透過友善的詢問讓一些會員留了下來。除此之外,他還推動多部跨國製作,以及「關係」(“Relations”)藝術節。一方面透過自己資深的劇場人脈,委託如比利時當代舞團編舞家布拉德勒(Alain Platel)、拉脫維亞導演赫曼尼斯(Alvis Hermanis)等重量級人物為劇院推出作品,同時也透過藝術節,邀請世界各地新穎的劇場到慕尼黑演出,包括來自中國的劇團討論共製節目。除了觀眾,也讓自家演員能得到不同的劇場刺激。

室內劇院也策畫如《都市祈禱》Urban Prayers 這樣和城市互動的作品。《都市祈禱》從政治社會的層面探索信仰歸屬的問題和意義,挖掘信仰聚會場所如教堂、猶太會堂、清真寺等空間和劇場之間的對應。西蒙斯表示這樣的演出讓從來沒進過劇院,未來可能也不會踏進來的組合齊聚一堂,聆聽文本、進行思考,讓社會和劇場藝術的關係更進一步。

這些多元精采的節目背後,可想而知需要有一個不怕語言障礙、文化隔閡,並具有高度彈性的團隊才能夠運轉,兩任總監則以對劇場藝術的堅持為團隊指出方向。慕尼黑室內劇院的成長路程,展現了體制的實力與限制,同時也指出突破制度的核心態度。如西蒙斯在本劇季給觀眾的信裡所言:「劇場是反思的媒介/讓人忘記時間匆匆/讓人進入另一個世界/展示其他的社會嘗試/其他的模型,在其中憐憫重於/金錢/認知重於權力。/劇場可以訓練我們同理的/能力。/在我們的時代,更加需要」(註2)。

註:

  1. 德國劇院有會員/訂戶的制度,像會員訂雜誌或兩廳院的表演藝術禮券,固定一年付多少錢,就可以看多少戲。
  2. 見劇院官網www.muenchner-kammerspiele.de/ueber-uns/ (2013/14劇季)。
廣告圖片
專欄廣告圖片
歡迎加入 PAR付費會員 或 兩廳院會員
閱讀完整精彩內容!
歡迎加入付費會員閱讀此篇內容
立即加入PAR雜誌付費會員立即加入PAR雜誌付費會員立即加入PAR雜誌付費會員
Authors
作者
專欄廣告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