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佾均
-
戲劇 Ontroerend Goed《我們不就正在邁向新時代》
出人意表的回文演出 直到幕落才能揭曉
看不懂的團名配上不明所以的劇名,已經表現了這個比利時劇團的氣質,雖然他們的作品向來概念精準,直搗人心。成立於這個世紀初的Ontroerend Goed劇團,在過去近20年來,一再以頑皮、簡單的形式,出乎意料地讓人在劇場中撞見人在今日社會裡的位置、處境,以及人與人之間的關係。Ontroerend Goed在法蘭德斯語裡有雙重意義。分開來看,ontroerend意為「打動」,而goed就是「好」,於是有「好地令人觸動」之意;同時,兩個字放在一起又是「不動產」的意思(由於goed亦有「財產」之意)。劇團10位擔任不同崗位的成員在集結之初,本來是個詩社,所以他們在命名上藉一個雙關語,便犀利顛覆動人經驗與資本交易兩種截然不同想像範疇之間的壁壘,形成期待上的摩擦與翻轉,也就有跡可循了。 至於劇名,則是一句從頭尾讀來都相同的回文:Are we not drawn onward to new erA(《我們不就正在邁向新時代》)。演出也如標題一般,可以順敘也可以倒敘。「因為有些人相信人類在進步,有些人則持相反意見。有些人覺得世界要毀滅了,有些人覺得那只是末日論者的說詞。無論誰對誰錯,在我們追求進步的過程中,已經造成我們生存世界的巨大改變。」劇團這樣描述這個作品。
-
話題追蹤 Follow-ups
創造指向未來的國際交流與合作模式
兩年一度的德國杜塞道夫國際舞蹈博覽會(Internationale Tanzmesse NRW)是國際上最大的當代舞蹈交流展會,上千位舞蹈界的專業人士於夏末秋初之際在杜塞道夫與周邊城市聚首,密集觀看世界各地新作,並在展示會場進行交流以及製作業務上的串聯,台灣過去10年來亦屆屆參與。在睽違兩年後,今年(2022/8/31~9/3)首度在疫情後恢復實體活動。 本屆博覽會也是新任聯合總監卡塔芮娜.庫荷(Katharina Kucher)與伊莎.蔻勒(Isa Khler)負責策畫的第一年,兩人與評審團從來自55國、超過800件申請提案中選出了30個作品在為期4天的展會中全版呈現,包括高比例在公共空間進行的演出,以及跨越年齡分野的作品,並開啟主題研討論壇。策畫者在疫情後提出了什麼樣的思考、觀察和策略,這些規劃如何影響展會內容,又折射出怎麼樣的策畫態度與舞蹈環境,是這次訪問的主軸。 面對未來挑戰的新模式 舞蹈博覽會不只關注作品 以專業人士為主的舞蹈博覽會,過去帶著市場導向的規劃,從業人士聚集的流程主要服務選節目、買製作的任務。近年來,包括舞蹈博覽會在內的許多當代展會都漸漸轉向促進交流與知識分享的平台,希望突破產品交易的想像。這也是兩位聯合總監的核心價值,以及她們的策畫提案自公開徵選中獲選的原因。兩人著重於藉展會的「會議性格」,讓創作者的理念能被看見,並建立更多層面的交流,以讓國際舞蹈社群能共同研討當代舞蹈在流通、製作與展演上所面對的新挑戰、彼此差異的脈絡,以及過往視之理所當然的種種結構性排除,包括在交流區域偏重、身體類型,或是性別身分等層面。 這些挑戰和數位化與永續的議題連動,永續不僅涉及環境資源,也關於建立更永續的交流和夥伴關係所需要的思維和認識,「這些是當代舞蹈創作者正在思考的主題,因此也是杜塞道夫國際舞蹈博覽會所關注的。」主辦單位北萊茵-西發利亞舞蹈中心(Landesbro NRW)在介紹新任總監的新聞稿中提到。(註1) 本屆的舞蹈博覽會分為3個部分,交流互動的「集市」(Agora)、新設立的每日論壇「對談連結」(Talk Connect),以及晚上的演出節目。庫
-
焦點專題 Focus
共製再思考 X 6位實踐者的提案
對台灣表演藝術圈而言,「共製」(co-production)是近年的關鍵字之一,舞台上不乏不同場館、國家,以資源整合、國際交流為前提,所進行的藝術探索,並產生各類型的共製節目。 廣義來說,共製涉及「金錢」與「藝術」兩種模式的合作分類。前者以資金挹注為主,後者涉及不同角色間的藝術理念協商,此兩類型間往往有模糊地帶,不同團隊、製作人、藝術家或機構之間對「共同性」的追求,可說是困難重重,沒有一概而論的SOP,但也因此存在各種新的工作思維與模式的可能性。 隨著國家表演藝術中心三大場館與地方文化場館陸續到位,各館、各地方的藝術節相繼舉辦,增進了場館共製、國際共製等市場需求,也需要進行更深入的對話與交流,方能推展創作能量。本刊嘗試透過6位身處「共製」大群體中的實踐者,以其身體力行得來的反思與再提問,嘗試描繪「理想共製」的可能
-
話題追蹤 Follow-ups
小型策展、聲音、參與 21世紀以來台灣劇場的異質實踐
自一九八○年代以來,透過創作、展演、論述、政策、養成等活動,台灣的表演藝術作為一門專業、作為公共領域的形貌也漸漸浮現。然今日對公共領域的思考不再是單一、普世的,無論「劇場」或「觀眾」都不是抽象的同質整體。本文選自國家文化藝術基金會將於近期公開之「國藝會補助成果檔案庫─現代戲劇專題」綜覽的系列回顧,納入廿一世紀以來,走出制式舞台展演或戲劇對話模式的創作,並以「小型策展」、「聲音」與「參與」三組關鍵字出發,試圖描繪其與「現代戲劇」之互動關係,書寫其間之拉鋸、延伸、對抗,抑或是補遺。
-
特別企畫 Feature
走遍世界穿越時空 重敘事件映照當下
米洛.勞作品的層次多元,除了關懷世界上的社會、政治現實,也切入歷史長流,對曾經發生過的悲劇與文明現象,透過劇場形式,對照省思。本文選介米洛.勞的三齣重要作品,藉此初探其創作脈絡。
-
特別企畫 Feature
脫離文件陰影 照亮多層次真實
米洛.勞在取材上總是由歷史的觀點出發,並時常涉及明確的政經事件,他與團隊的研調內容與最後作品卻不一定直接相關,目的也不在於呈現事件資訊,而更在於展開象徵或記憶層面輻射出的意涵。無論是透過政治行動、重演,或是個人故事的描述,在舞台上,米洛.勞從回憶、象徵、傳統,與神話的觀點不停回應歷史,於歷史與存在經驗之間協商。
-
封面故事 Cover Story
以語言撞擊身體 以空間呼應戲劇
此次將來台的德意志劇院製作《等待果陀》,本是原籍保加利亞的大導演戈契夫計畫中的製作,但戈契夫因故病逝,但與他合作多年的團隊,包括演員、劇場設計,一起完成了這齣劇作。戈契夫的創作深受海納.穆勒影響,穆勒文字中的張力與身體感受,與凝練如銘刻在石頭中的力量,是戈契夫創作的核心,其作品在視覺上往往極為簡潔,將注意力放在由演員身體吐出的文字上。在穆勒的劇作與戈契夫的演出中,文字不僅是意義的載體,更是音響上、感官上的實際存在。
-
藝號人物 People 德國劇作家
魯茲.胡伯納 從尋常的恐懼與期望中找到故事
可說是德語劇壇最多產、作品最常被搬演的當代劇作家,魯茲.胡伯納的創作類型廣泛,題材多元,從成人劇到青少年、兒童劇,甚至流行音樂劇。對他而言,如果戲中所見能觸動觀眾,並形成與他們人生經驗的連結,激起討論,那就是一部成功的劇作。今年的台灣國際藝術節,導演黎煥雄將率人力飛行劇團演出他的知名劇作《公司感謝你》,讓我們趁此機會了解,魯茲.胡伯納如何透過尋常故事、透析社會與人心。
-
藝號人物 People 德國導演
丹妮耶拉.克朗茲 當代劇本的助產士
來自德國的導演丹妮耶拉.克朗茲的特別之處,就在於她的導演生涯中,超過八成的導演作品都是當代的劇作,多次更是該劇作的首度搬演。這次應邀來台與台灣演員合作德國劇作家安雅.希苓的《雨季》,不刻意塑造風格的她,更在意的是發揮演員的特質,她說:「我的戲很仰賴演員在舞台上對自己的認知,還有他們在台上以什麼方式建立一個世界。」
-
特別企畫 Feature
以邊緣人物描繪社會 多線敘事書寫人生
對師承海納.穆勒的洛兒而言,劇作中的政治性及社會意識是理所當然:「認真看待的話,『政治劇場』這個概念是種贅述吧。」洛兒說。對她而言,文學必須面對當下社會,同時,「劇場對我而言是語言的空間」,洛兒在過去的訪問中提及。她總能掌握劇作家的武器語言,以出乎意料的敘事與人物對社會提問。
-
特別企畫 Feature 專訪《失竊的時光》劇作家
黛亞.洛兒 以語言創造一種思考與感知的自由
黛亞.洛兒在柏林圍牆倒下的幾個月前落腳柏林,成為如今叱吒風雲的柏林大學劇本創作系的第一屆學生;接著在創作初期便遇上當時漢諾威劇院的總監烏利希.庫翁。庫翁致力於推動新的當代劇作,洛兒便與庫翁,以及導演克里根堡共同推動了九○年代德語當代劇本的蓬勃發展,相當程度地共同形塑了德語劇作今日的發展。由於今年八月洛兒的作品《失竊的時光》即將在臺北藝術節演出,劇作家因此特別接受本刊訪問,分享對劇本創作的想法。洛兒並將在八月隨劇團共同訪台。
-
特別企畫 Feature 德國:發展概況
從日常中挖掘悲劇 形式與內容層層呼應
英國新文本浪潮在德國劇場界亦引發深遠影響,由導演歐斯特麥耶大力推動的「新寫實主義」,為當代劇作家打造了舞台,強調關注「平凡生活的悲劇」,以與當下世界密切連結。知名劇作家如梅焰堡、希梅芬尼和洛兒等,共通點即在於形式上的實驗與內容往往有多層次的對應,在挑戰如何搬演的同時,往往也回應作品的主題意涵。
-
特別企畫 Feature 德國:焦點劇作家
羅蘭.希梅芬尼 測量當代的存在困境
從劇場實務出身的希梅芬尼,劇作向來有高度劇場性格,他同時運用了戲劇的與反戲劇的元素(如使用敘述而非對話、消解傳統戲劇角色、描述挑戰搬演等)展開劇作的豐富可能性。但戲劇形式實驗不是他創作的出發點,對他而言「人」、「個人」才是「劇場的主題」。將由導演廖若涵搬演的《阿拉伯之夜》是希梅芬尼的代表作,更是他近年致力於敘述劇場的開端,透過劇中五個角色彷彿偶爾與彼此擦身而過的獨白,處理「被自身存在困住的人們」。
-
話題追蹤 Follow-ups
由真實所建構的劇場 是怎樣的「真實」?
應臺北藝術節之邀,現任奧地利薩爾茲堡大學(Universitt Mozarteum Salzburg)導表演系教授的克里斯多夫.萊普奇(Christoph Lepschy)來到台北與劇團進行交流,並在臺灣藝術大學及臺北藝術大學針對「紀錄劇場」(documentary theatre)進行兩場演講,介紹這一波自九○年代起以德國為發展中心的當代劇場創作型態。
-
聚光燈下 In the Spotlight 德國劇場導演
凱文.瑞特貝格 在劇場中實驗共同的出路
應邀與台灣的身聲劇場合作,向來自編自導的德國導演凱文.瑞特貝格這次也要打造一個新劇本,於是多次訪台,透過緊密的田野調查,以《目連救母》故事為底,打造貼近當代的問題意識。他反對宿命,相信人類自身可以創造世界,於是透過「劇場」這個群體工作的所在,與一群人一同實驗共同的出路。
-
特別企畫 Feature 超越自身格局 面對當代社會
慕尼黑室內劇院 寬廣多元的國際視野
原為私人劇院的慕尼黑室內劇院在總監鮑姆包爾的掌舵下轉型成功,繼任總監西蒙斯也讓慕尼黑室內劇院在國際藝術表現亮眼。這些多元精采的節目背後,可想而知需要有一個不怕語言障礙、文化隔閡,並具有高度彈性的團隊才能夠運轉,兩任總監則以對劇場藝術的堅持為團隊指出方向。慕尼黑室內劇院的成長路程,展現了體制的實力與限制,同時也指出突破制度的核心態度。
-
特別企畫 Feature 獨家專訪《情色度假村》導演
史蒂芬.基米 劇場永遠必須創造一種當代連結
史蒂芬.基米(Stefan Kimmig)為當代德語劇場最重要的導演之一,目前和克林根堡(Andreas Kriegenburg)共同主持柏林德意志劇院的導演工作。基米導演生涯的前八年,多在阿姆斯特丹與荷蘭及比利時的藝術家合作,因此在他的作品中,很早就看得到一種綜合特質,結合德語劇場高度訓練的語言表達,及荷比藝術家重視的身體強度和演員個性的現場感受。基米的作品曾多次受邀至柏林戲劇盛會,二○○八年,基米與夫人、也是長期合作的舞台設計卡蒂亞.哈斯(Katja Ha)共同以《瑪麗.史都華》獲得3sat創新大獎。基米於二○一一年執導高爾基劇作《太陽的孩子》則讓他二度獲得德國劇場浮士德大獎。 基米沒有鎖定特定種類或時期的文本,執導作品包括希臘悲劇、古典劇目、現代劇作及小說電影的改編。他總是對文本素材所謂顯而易見的主題抱持質疑,企圖透過挖掘平凡熟悉的私領域人物關係,反映巨觀的社會連結。創造題材與當代的連結,則是他作品的核心要務。
-
特別企畫 Feature 獨家專訪《情色度假村》男主角
史蒂芬.夏夫 用自己的身體 書寫自己的小說
一九七五年出生於東德的史蒂芬.夏夫(Steven Scharf),去年接連獲得三個獎項的肯定,包括因他在《情色度假村》中的演出贏得的年度最佳男演員獎,演員生涯如日中天。 訪談過程中,夏夫處處流露對演員工作的熱愛及投入;在二○○七年加入慕尼黑室內劇院之前,夏夫刻意每幾年就要換劇院工作,以保持自己全力以赴的動力。導演史蒂芬.基米(Stephan Kimmig)曾表示從來沒有在一位男演員身上看過夏夫表演的這種強度。夏夫高大的身體卻能透過精準的聲音與姿態表現極度的脆弱和荒誕。 訪問前,夏夫告訴筆者,當初劇院收到臺北藝術節的邀請大家都很驚訝,在高興有機會造訪台北的同時,也笑問台北怎麼會想看一名沮喪西歐男子的故事。 小說或非傳統劇場文本精練而抽象的語言,對他而言不是負擔,反而給他更多工具和空間去探索與創造角色的狀態。從夏夫面對表演時所展現的主動和創造性,可看出他對劇場的信仰,期盼透過劇場藝術思考當代人的存在狀態,也展現了他對劇場結合哲學思辨、語言藝術和肢體技藝的要求。
-
特別企畫 Feature
從「姿態」出發 劇場變變變!
對於將卡夫卡搬上舞台的嘗試,向來是毀譽參半。然而作者筆下詭譎的生存場景,卻一再吸引導演與編舞家,卡夫卡對人物姿態立體又怪異的描繪成為舞台藝術家關注的重點,也似乎暗示著卡夫卡的文學與劇場的連結。
-
特別企畫 Feature 獨家越洋專訪比利時全才藝術家
楊.法布爾:我是美的守護者,總在保衛脆弱
跨足視覺、行為、寫作、導演及編舞等藝術領域,也是迄今唯一在世就獲邀在羅浮宮辦個展的藝術家楊.法布爾,終於要帶著他的舞台作品造訪台灣了,將在兩廳院「世界之窗 比利時系列」中呈現兩個作品《死亡練習曲》Preparatio mortis與《藥讓我活下去》Drugs kept me alive,讓我們看見滿腦子創意的他,對死亡與美的思考。本刊特地越洋專訪,邀這位全才藝術家與讀者分享他的創作根源與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