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理查三世》人物關係圖(梁文菁 整理)
特別企畫 Feature 解剖台上的理查三世—王嘉明的莎劇導演功課/文本探索

從史實到劇場 政治人物的雙重扮演

莎士比亞歷史劇的真實與虛構

莎翁歷史劇的主軸,是英國不斷的內戰與王位爭奪戰,透過作品,莎翁生動地在劇場展演過去君主的事蹟。而他筆下的英國君王,往往同時具有權謀者與戲子的兩面身分,都對自己是否能合宜、得體地扮演特定角色常有自我評估。透過莎劇理解到的英國歷史是片面與斷裂的,但從歷史劇的開展,我們可以看到一個個政治扮演的例子。

莎翁歷史劇的主軸,是英國不斷的內戰與王位爭奪戰,透過作品,莎翁生動地在劇場展演過去君主的事蹟。而他筆下的英國君王,往往同時具有權謀者與戲子的兩面身分,都對自己是否能合宜、得體地扮演特定角色常有自我評估。透過莎劇理解到的英國歷史是片面與斷裂的,但從歷史劇的開展,我們可以看到一個個政治扮演的例子。

學者們約略同意,若包含可能與其他劇作家合寫的作品,莎士比亞一共寫了十個與英國君王有關的歷史劇,依據國王在位的順序如下(括弧內第一個數字為在位年分,第二個數字則是莎士比亞可能的寫作年分):

《約翰王》(1199-1216;1595-1597,可能更早)

《理查二世》(1377-1399;1595-1596)

《亨利四世,第一部》(1399-1413;1596-1597)

《亨利四世,第二部》(1399-1413;1597-1598)

《亨利五世》(1413-1422;1599)

《亨利六世,第一部》(1422-1462, 1470-1471;1592)

《亨利六世,第二部》(1422-1462, 1470-1471;1591)

《亨利六世,第三部》(1422-1462, 1470-1471;1591)

《理查三世》(1483-1485;1592或1594)

《亨利八世》(1509-1547;1613)

以寫作年代來看,這十部作品之中, 包含兩組四部曲。第一部由三部《亨利六世》,以及《理查三世》所組成,第二部又稱作「亨利劇」(Herriad),則涵蓋《理查二世》,兩部《亨利四世》,以及《亨利五世》。其他的兩部作品,是寫作於兩組四部曲之間的《約翰王》,和唯一寫就於詹姆士時期的《亨利八世》。

與現實共鳴的歷史劇

歷史劇的受歡迎,可以歸因至一五八八年英國擊敗西班牙無敵艦隊後,讓英國一般平民有更大的興趣理解英國歷史。劇作家如莎士比亞、馬羅(Christopher Marlowe)抓準了這個機會,以歷史事件為素材,生動地在劇場展演過去君主的事蹟。由莎士比亞寫作英國歷史劇的次數與頻率觀察,伊莉莎白時期的劇場,對歷史劇十分有胃口,也才有了英國人「從莎士比亞作品學習歷史」這樣的說法。

除了《亨利八世》之外,莎士比亞歷史劇的主軸,是英國不斷的內戰與王位爭奪戰。雖然莎士比亞有生之年,如「玫瑰戰爭」一般規模龐大的內戰並未在英國本土發生,但伊莉莎白一世與詹姆士一世卻各自有王位繼承的問題,尤其是遲遲沒有結婚、沒有生育王儲的伊莉莎白女王。因此當時的劇場觀眾,往往對於台上演出的故事線,能產生極大的共鳴:各階層皆深怕女王一旦駕崩,維持不久的相對和平又恐生變數。不能公開討論的皇位繼承話題,在觀看歷史劇時找到了抒發的出口。

跟隨主政者觀點的教化角色

莎士比亞的劇本創作靈感,多得自於已出版的劇本及書籍。伊莉莎白時期受到歡迎的歷史書籍《何林塞的編年史》Holinshed’s Chronicles(1577;1587),則成了莎翁英國歷史劇(以及部分悲劇)的重要來源。此本編年史歷經數十年編纂,涵蓋範圍廣泛,並且曾經修訂後再版。其中,自亨利四世即位至亨利八世過世為止之間的事件,此書大量參考亨利八世時期的史學家霍爾的著作《霍爾的編年史》Hall’s Chronicle(1548)。正因為如此,兩本書呈現的觀點,多少帶有對執政的都鐸王朝之偏好。同是生活在都鐸王朝的莎士比亞,將歷史戲劇化之時,似乎也常呈現相似的角度。同時,莎士比亞同時期的詩人、歷史學家丹尼爾(Samuel Daniel)的詩作,雖然不盡符合史實,但因刻畫角色生動,亦被莎士比亞引用至《亨利四世》等作品裡。

觀看英國歷史劇的確可以使不識字的平民對歷史更為熟悉,但從這幾部莎士比亞的創作來源便可判斷,莎翁劇作裡描繪的歷史,除了可能因為劇情安排,不惜更動歷史事件與人物之間的關係,因此不盡符合史實之外,作品上演之際,也在無形之間發揮都鐸王朝以戲劇激發愛國情操、教導子民服從君王以維持生活和平之政治力量。當然歷史劇裡靠攏當權者的敘事角度,並不能全然反映莎士比亞時期仍然層出不窮的政治與宗教暴力、正當性等事件。但因劇場及戲劇為當時重要的傳播媒介,歷史劇扮演的教化角色不容小覷。

看到一個個政治扮演的例子

莎士比亞以玫瑰戰爭為主軸的第一組四部曲,宣揚忠君愛國的部分或許是最為直接的:若非伊莉莎白一世的祖父亨利七世,如《理查三世》結尾般統一紅白玫瑰的勢力,英格蘭也不會享有約百年的和平生活,也不可能擊敗西班牙,帶來當時的「黃金時代」,叛亂、入侵、內戰,自亨利七世開創都鐸王朝後,再也沒有成為大問題。

在該劇裡,莎士比亞除了將理查三世塑造成反派角色,以符合都鐸王朝的政治偏好之外,亦有學者推論,此劇可能是由史傳奇勳爵(Lord Strange)資助演出。正因為如此,莎士比亞將其祖先史丹利(亨利七世的繼父)刻畫成都鐸王朝得以興起的關鍵人物,在理查三世最後一役時,倒戈支持亨利七世,成就都鐸大業。歷史中的史丹利,雖也參加此役,卻遠非莎士比亞所描繪的英勇形象。

觀察莎士比亞筆下的英國君王,往往同時具有權謀者與戲子的兩面身分,都對於自己是否能夠合宜、得體地扮演特定角色常有自我評估:除了理查三世在《亨利六世第三部》、《理查三世》裡展現的強大企圖之外,亨利五世從兩部《亨利四世》裡的享樂分子、乃至《亨利五世》裡的一世明君,其中的轉變都帶著自覺性高的表演性。若想藉著莎翁歷史劇深入歷史事件,能理解到的英國歷史會是片面與斷裂的,但從歷史劇的開展,我們可以看到一個個政治扮演的例子;莎士比亞英國歷史劇的政治性,就在這兩個面向中展現。

新銳藝評廣告圖片
評論與回響廣告圖片
歡迎加入 PAR付費會員 或 兩廳院會員
閱讀完整精彩內容!
歡迎加入付費會員閱讀此篇內容
立即加入PAR雜誌付費會員立即加入PAR雜誌付費會員立即加入PAR雜誌付費會員
Authors
作者
新銳藝評廣告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