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PAR表演藝術

2020年8月,兩廳院「夏日爵士戶外派對」舉行的當晚,我與現場近萬名的樂迷一同隨著音符搖擺舞動,除了沉醉,也有滿滿的感動。

讓人如癡如醉的,當然是來自演奏家、歌手撼動人心的音樂能量。受到疫情影響,音樂節首度沒有遠道而來的外國樂手╱樂團,全由台灣最頂尖的爵士樂手╱樂團輪番上陣,整晚的磅礡大雨怎麼樣也澆不熄樂迷們的熱情,在我身邊淋成落湯雞的年輕男女,臉上仍洋溢笑容,舉起雙手拍打節奏,一旁不時傳出尖叫聲及如雷掌聲,將氣氛推上高點,怎能不讓人感動。

這樣熱絡的場面,不只發生在那晚,也重現在台中、高雄各地陸續降生的音樂節上。這短短的10多年間,爵士音樂節吸引了無數樂迷,甚至成為台灣最重要的戶外音樂活動,讓人不禁好奇,爵士樂在台灣是否種下了自己的印記?

因此,在7月號的封面故事「尋找台灣爵士樂」,我們首先藉由了解爵士樂與世界各地文化融合變種的特性,追尋爵士樂進到台灣的途徑。再從唱片產業的發展、世代交替的樂手、即興演出的現場等面向,抽絲剝繭,探看百年來台灣爵士樂發展的足跡。

曾經在台灣,爵士樂團演出也經歷過一票難求的盛況,如今,產業榮景或許不在,爵士樂卻透過實體活動、網路社群的廣泛交流,變得更為可近可親。

「2010年到2020年,是台灣爵士樂的黃金10年」,知名LIVE HOUSE 河岸留言創辦人林正如在受訪時這樣說。他所指的,不僅僅只是台灣爵士唱片廠牌拼搏的成果,還有在此踏實穩扎的爵士音樂教育,及在這幾年獨立音樂場景中,不可或缺的年輕爵士樂手。當然,沒有伯樂,千里馬也是徒勞。專題的最後也邀請到了4位重度樂迷,分享最吸引他們的爵士風景。

「究竟,有沒有所謂的台味爵士?」這是專題最終想問的。或許現在還難以定論,但我個人則特別喜歡爵士樂評人黎時潮給的答案,「 台灣音樂家演奏、發生在台灣的作品,就是台灣爵士樂。」

為了搭配爵士專題,這一期的〈少年往事〉也特別專訪台灣知名爵士鼓王黃瑞豐,談他如何從8歲父親贈與的一把吉他,年少歷經夜總會、秀場的洗禮,到後來成為錄製超過10萬首金曲的超級鼓王。〈劇場ㄟ冷知識〉則顛覆一般人的想像,邀請四位線上古典音樂演奏家分享,當他們在海外巡演時,除了絕不離身的樂器之外,還有哪些意想不到的隨行道具呢?

本期截稿的同時,無法預測的疫情,又再度打亂了我們生活節奏。在全台進入三級警戒前,幾部由國家級場館推出的大型製作,在網路上曾掀起超乎預期的熱議,從黑特劇場、表演藝術評論台到各種自媒體,都開啟不限於正反兩方的留言戰場。場館的共製機制、節目評選的標準,更是當中爭鋒的焦點。〈場館╱國際共製怎麼「共╱ kóng 」?〉則希望開啟對話,邀請劇評及曾參與其中的實踐者,共同探究「共製」最終的理想樣貌。

直至雜誌上機印刷前,三級警戒尚未鬆綁,兩廳院的2021夏日爵士派對生死仍未卜。無論最終舉辦與否,都希望在家工作╱分流上班之餘的你,能泡杯咖啡╱茶,短暫地放鬆心情,按下聆聽爵士樂的按鈕,仔細咀嚼這期雜誌,與我們一同進入爵士樂迷人的世界。

 

客座總編輯   江家華

新銳藝評廣告圖片
評論與回響廣告圖片
歡迎加入 PAR付費會員 或 兩廳院會員
閱讀完整精彩內容!
歡迎加入付費會員閱讀此篇內容
立即加入PAR雜誌付費會員立即加入PAR雜誌付費會員立即加入PAR雜誌付費會員

第339期勘誤說明啟事

p.10,〈包頭:戲曲界的髮妝師〉,第二段倒數第二行應為:「……出現於梅派戲,荀派等京劇流派也開始採用。」

p.44,〈數位藝術基金會:讓史料活過來,數位資料庫平台的架構設計與內容技術方法〉主圖攝影為李孟庭,高雄市電影館提供。

p.60,〈將知識去蕪存菁上傳,讓典藏活化見天光〉下方「關鍵字讀書會」中,《我為什麼要練琴 :音樂老頑童葛拉夫曼》一書之作者與出版相關資料應為「蓋瑞.葛拉夫曼(Gary Graffman)/著,陳泠竹/譯,遠流出版,2011。」

p.63,〈「虛擬開架」影音典藏,讓知識的取得更自由〉右頁下方「關鍵字讀書會」中,《指環》DVD之作者與出版相關資料應為「Harry Kupfer/導,Germany : Teldec,1994」。

p.80,〈表演藝術海報視覺進化史〉中「朱宗慶打擊樂團」區,團隊介紹profile資料為「朱宗慶打擊樂團,於1986年成立,35年來的經營,已將台灣變成世界打擊樂重鎮。」。

Authors
作者
世界舞台 盡在你手廣告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