坐落於台北大稻埕迪化街上的「思劇場」藝文空間,自2013年由「聚思製造端」(前身為:思劇團)進駐經營,作為其發展基地,營運至今10年期間匯集不同領域專長的藝術人才、藝文組織一同思考、對話。自2023年12月31日起,聚思製造端將撤離思劇場,明年開始將不再經營管理「思劇場」藝文空間。
聚思製造端自2013年成立,一路從「褶子劇團」、「思劇團」至今年全新品牌名稱「聚思製造端」,透過進駐與營運「思劇場」空間,且於2015至2019年與大稻埕在地單位共同發起並統籌執行「大稻埕國際藝術節」,在這期間匯聚了近百位國內外藝術家,辦理超過百場各類型的演出製作、階段性呈現、藝文活動、工作坊等事件,同時,也因為這空間,讓聚思製造端可以與大稻埕進行更多地方交流。經營空間同時,聚思製造端也透過與不同藝術工作者、組織的合作,以民間組織的角色,關注藝文生態發展及國際發展連結。並藉過去幾年的經驗於2020年起啟動聚思製造端的年度核心計畫「創作陪伴支持平台」與「東南亞性別網絡」。未來,聚思製造端除繼續支持藝術創作者及策劃不同藝文活動,也會持續以平台的身分與不同的國內外空間單位、組織與創作者合作,以串聯方式發展更多創作連結的可能性。
在告別思劇場空間前,聚思製造端陸續推出系列撤館活動,目前已在聚思製造端粉絲專頁發布「思下聊」回顧訪談與「揭開思處」回顧影像記錄特別企畫,邀請過去合作過的藝術工作者一同回憶過往在思劇場發生的大小事,第一集邀請到三金製作人柯智豪及「同根生」樂團的楊智博,除了聊第一次與思劇場的淵源,也帶大家認識大稻埕過去的歷史樣貌;而在12月下旬,亦將舉辦「落語藝術家開樂亭凡笑—思艦啟航」落語演出及「聚思撤館前的最後一聚」撤館二手拍賣活動,邀請大家來思劇場一起聚聚!
更多詳細資訊請上聚思製造端粉絲專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