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昇億水電行董事長黃彥富(左)、舊振南餅店董事長李雄慶(右)(昇億水電行、舊振南 提供)
話題追蹤 Follow-ups

從贊助到共榮

企業與藝術跨界合作的永續之道

在台灣的文化生態中,企業贊助扮演著愈來愈重要的角色,為表演藝術團隊注入了重要的資金和資源。從科技巨擘到傳統產業,各種規模的企業都開始關注並投入藝術領域,不僅為藝術團體提供了經濟支持,也為企業自身帶來了品牌價值和社會影響力。如台積電文教基金會、力晶文化基金會和萬海慈善基金會等都投注大筆經費贊助各類型藝文計畫或展演。這種跨界合作不僅豐富了台灣的文化景觀,也反映了企業對社會責任的重視和對藝術價值的認同。

在各個縣市也有許多在地企業願意投入資源支持藝文計畫。本文即邀請到高雄舊振南餅店董事長李雄慶和嘉義昇億水電行董事長黃彥富接受訪問。前者長期支持國家交響樂團和其他地方性藝文團體或學校;後者深耕嘉義,多年來支持長義閣掌中劇團、阮劇團和其他小型藝文計畫。透過兩位董事長的分享,來探討台灣企業贊助表演藝術團隊的現況,深入了解企業為何選擇贊助藝文展演,以及這些合作如何為雙方創造價值,進而探討企業贊助對台灣表演藝術生態的深遠影響。

巴洛克獨奏家樂團推出《心動》專輯,以重新詮釋台灣歌謠為特色,舊振南的中秋月餅禮盒也放入樂團介紹並提供顧客下載樂曲聆聽。(巴洛克獨奏家樂團 提供)

地方企業與藝文團隊的連結,奠基於人與人之間的關係

企業主開始贊助藝文團隊的契機,經常來自因緣際會之下認識了團隊負責人,或是家庭中有愛好甚至學習表演藝術的成員。比如舊振南餅店的李雄慶董事長在2003至2005年期間就讀中山大學EMBA課程時認識了巴洛克獨奏家的藝術總監李美文教授,開始接觸到藝文活動。在2009年開始,恰逢樂團到上海巡演,李董事長也前往上海參與世界博覽會,而開始長期贊助。

「對我個人來說,幫助藝文有特別的意義。」他分享道,團隊的養成不只需要公部門的支持,也需要更多社會與企業的資源投入來提昇專業。而企業秉持對藝文教育的熱誠和社會責任的實現,讓青年藝術家有機會站上合適的舞台去發展、獲得成就感。雙方合作能相互提升形象。李雄慶真摯地分享,「我個人希望以拋磚引玉與支持的行動,期望對藝文團體的發展有些幫助。」

同樣參與藝文贊助10多年的昇億水電行董事長黃彥富,則是有個學跳舞的女兒。「基本上都是以身旁的人事物開始。」不只女兒幼時習舞的舞蹈社、後來遇到朱宗慶樂團、阮劇團、到嘉義長義閣掌中劇團,黃董事長原本就是熱心於地方事務的企業家,投入到藝文活動中更是不遺餘力。他分享,大家一開始也是有錢出錢,有力出力,幫助團隊持續成長以後,人潮一多,也就帶動周邊餐旅相關產業。

除了經濟成長,也促進社區共識。比如至今傳承四代的布袋戲團長義閣掌中劇團,在2019年開始啟用戲口偶聚空間,加深了社區凝聚力。「我們文化的傳承非常重要,斷掉要再接起來,味道就完全不一樣。」黃彥富分享,如今年輕人要延續布袋戲傳統很不容易,需要很大的熱忱。當時藝術總監黃錦章曾一度要靠賣房子來繼承阿公的傳承,令他深受感動。透過昇億水電行的支持,地方文化得以傳承,並持續創新,提高當地社區的認同,進而形成一種雙面正向的循環。

PAR廣告買二送一廣告圖片
昇億水電行在內部舉辦的親子、文化與永續相關活動現場。(昇億水電行 提供)

藝企合作不只是講義氣,也是藝術文化與企業發展的共榮共好

嘉義近年來藝文發展蓬勃,不僅提升城市形象,也吸引人才,「對於教育跟文化的傳承是有直接關係的,」黃彥富分享時提到,文化是國家的軟實力,當整個城市變好的時候,「對於我們的孩子、國家的競爭力,會有相對的影響。」在優美景色之外,還有豐富的藝術文化活動吸引遊客駐足,也有助於整體經濟和形象。

拓展國際連結也是重要的一環。長期贊助國家交響樂團和巴洛克獨奏家樂團,舊振南的漢餅也隨樂團活動一起曝光。「我們相信企業與藝術的結合,能夠建立全面正向的企業利益。」李雄慶認為,藝企合作不僅強化企業的聲譽,也可以為企業帶來創造性思考。比如2014年巴洛克獨奏家樂團推出《心動》專輯以重新詮釋台灣歌謠為特色,舊振南的中秋月餅禮盒於是放入樂團介紹並提供顧客下載樂曲聆聽,既豐富顧客的消費體驗,也使樂團有更多元的露出機會,創造藝企合作的共榮共好。

昇億水電行在內部舉辦的親子、文化與永續相關活動現場。(昇億水電行 提供)

配合政府推動文化永續政策,企業可以扮演多重角色

談到企業如何贊助藝文活動,兩位董事長都提到永續經營的概念,不只是商業、人才、環境上的永續,文化上的永續也十分重要。

由於舊振南也致力於推廣漢餅文化,熟悉文化永續的李雄慶認為,企業在促進地方文化發展方面,可以扮演支持、連結和創新推動等多重角色,實際提供資源協助展演進行,推廣地方文化,並運用企業網絡將地方文化推向全台或是國際舞台,同時結合科技與文化,為傳統注入新生命。文化教育和人才培育也能融入企業社會責任計畫,如此一來,「企業不僅能展示對文化保存的承諾,還能樹立正面的社會形象,進一步提升品牌的價值。」藉此開發潛在客戶,也拓展品牌的影響力。

提供資源的方式可以很多元,比如舊振南協助老師安排學生到高雄美術館參觀特展,或購買樂團演出票券提供給公司福委會作為員工福利,甚至是安排上班時間,鼓勵員工在公司參與藝文講座。推薦員工休閒時參與藝文活動,拓展生活美學體驗。昇億水電行也有類似的做法獲得員工認同,「愈年輕的同仁愈在意,我們公司對於ESG(註)也是一直在琢磨、加強,這對徵才和留住人才都有相對的幫助。」

藝文團隊和企業的相互理解,仰賴團隊或組織的客戶關係經營

藝企關係需要雙向互動。李雄慶談到他曾協助牽線衛武營與企業主認識,介紹藝文團隊可以帶來的附加價值。國家交響樂團也定期到舊振南分享成果,使企業得以追蹤贊助成果,也會為了實踐社會責任目標而努力,落實「取自於社會、用於社會」的精神。

「我們都知道,文化藝術要賺錢是很辛苦的。」黃彥富理解團隊長期經營不易,相當鼓勵團隊做好行銷和公關。他以群眾募資為例,當目標很明確時,大家知道團隊的預算和需求後,企業投入資源就會感到很有參與感。就像是當大家把募資想像成要吹氣球,看到要吹的氣球有多大之後,「好,我們現在開始大家輪流吹、努力吹,吹到你看到了,就有共同努力完成一件事的成就感。」

從兩位企業主的分享,或許可以說,市場樂於贊助藝文展演,落實企業的社會責任,使台灣藉由文化的地方扎根、社區凝聚,到藝文品牌建立,揚名國際,讓世界藉由這些文化體現認識台灣。而團隊也需要理解如何選擇理念相近的企業,主動結合永續、互利等概念來建立合作關係。商業和藝術看似天秤的兩端卻也是緊密相依,市場對表演藝術的發展引頸期盼,也需要藝文團隊和產官學保持對話,持續創造文化永續的未來。

(註)ESG是環境保護(E,Environmental)、社會責任(S,Social)及公司治理(G,Governance)的縮寫,由聯合國全球契約(UN Global Compact)於 2004 年首次提出,如今是評估企業經營的重點指標。

本篇文章開放閱覽時間為 2025/02/27 ~ 2025/05/27
Authors
作者
數位全閱覽廣告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