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亞當計畫策展人林人中(右上)與在線上展演的藝術家。(臺北表演藝術中心 提供)
話題追蹤 Follow-ups

「後數位」狀態下 建構逸出螢幕外的敘事

2020「亞當計畫」觀察

「亞當計畫:亞洲當代表演網絡集會」今年進入第四屆,也因疫情之故將密切的人際交流改為線上論壇,分成「牆壁地板視窗動作」、「我的瀏覽紀錄」與「預演未來工作坊」三個區塊,各地藝術家也在線上展演。因為疫情,國家以其「地理性的實體」的存在方式,再度成為「文化交流」上的障礙,不過,我們或可趁著這次亞當計畫運作模式及內容的改變,把亞當計畫放在過去卅年國際文化政治與科技發展的脈絡中,思考這次展演內容與模式的特殊性。

「亞當計畫:亞洲當代表演網絡集會」今年進入第四屆,也因疫情之故將密切的人際交流改為線上論壇,分成「牆壁地板視窗動作」、「我的瀏覽紀錄」與「預演未來工作坊」三個區塊,各地藝術家也在線上展演。因為疫情,國家以其「地理性的實體」的存在方式,再度成為「文化交流」上的障礙,不過,我們或可趁著這次亞當計畫運作模式及內容的改變,把亞當計畫放在過去卅年國際文化政治與科技發展的脈絡中,思考這次展演內容與模式的特殊性。

臺北表演藝術中心在二○一七年發起的「亞當計畫:亞洲當代表演網絡集會」(以下簡稱「亞當計畫」)今年已經進入第四年,於八月十二日至八月十六日舉行,主要參與者是位居世界各地、來自亞太區的藝術家們。發起這個計畫的目的,主要是希望能夠連結亞太地區的藝術家、場館與藝術節,強調藝術家跨國發展創作。

今年亞當計畫的節目規劃主要分成「牆壁地板視窗動作」、「我的瀏覽紀錄」與「預演未來工作坊」三個區塊,前兩個區塊由亞當計畫策展人林人中邀請藝術家們執行不同的內容。「預演未來工作坊」則由之前參與過亞當計畫的澳洲藝術家Madeleine Flynn、新加坡的韓雪梅、印尼的Elia Nurvista與柬埔寨藝術家Vuth Lyno共同策劃,他們在參與前幾年亞當計畫時組成了「Transient Collective」團體,原本為「藝術家實驗室」單元所規劃的節目,因為武漢肺炎的關係無法執行,所以改成以線上論壇的方式,透過「預演未來工作坊」面對全球疫情延燒所造成的挑戰,分別從藝術實踐、數位社群、生態與勞動四個主題來討論疫情所造成國際藝術生態變化與全球局勢變遷,希望透過交換彼此的想法,慢慢凝聚大家的理解與共識。

不同於過去幾年強調在場互動,以深化亞洲區藝術家與場館間人際連帶的模式,今年改以線上會議的導播模式進行,當然是因為疫情因素而不得不做的改變。國家以其「地理性的實體」的存在方式,再度成為「文化交流」上的障礙,這是自八○年代,「全球」在國際交流的層面上取代了「國家」的地位以來,國家再次成為人們交通移動與文化交流主要的限制條件,迫使亞當計畫改採數位線上的方式進行。不過,我們或許可以趁著這次亞當計畫運作模式及內容的改變,把亞當計畫放在過去卅年國際文化政治與科技發展的脈絡中,思考這次展演內容與模式的特殊性。

藝術家請回答-吳珮菁廣告圖片
夏佑體驗廣告圖片
歡迎加入 PAR付費會員 或 兩廳院會員
閱讀完整精彩內容!
歡迎加入付費會員閱讀此篇內容
立即加入PAR雜誌付費會員立即加入PAR雜誌付費會員立即加入PAR雜誌付費會員
Authors
作者
世界舞台 盡在你手廣告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