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戲曲的陽光教育
宇航的戲曲手記

戲曲的陽光教育

我的老師會以啟發式教育,鉅細靡遺點出我的不足,給出方向,提供方案,掰開揉碎把戲情戲理清晰闡述,直到我理解,我實踐,我到位。如今輪到我身兼業師了,回望老師們對待我的教育方式,深刻體會到與其說名師出高徒,不如說是明師出高徒更為貼切。

我的老師會以啟發式教育,鉅細靡遺點出我的不足,給出方向,提供方案,掰開揉碎把戲情戲理清晰闡述,直到我理解,我實踐,我到位。如今輪到我身兼業師了,回望老師們對待我的教育方式,深刻體會到與其說名師出高徒,不如說是明師出高徒更為貼切。

11歲應該還是在父母身邊撒嬌的年齡吧。我早早就為自己選定了人生座標,考入北京市戲曲學校學習崑曲表演專業。姥姥雖無攔阻,但也不太願意我以唱戲為業。老觀念作祟,覺得唱戲這行業社會地位不高,尤其還被稱之為「打戲」。學戲要挨打,又有誰家大人願意見自己家孩子天天挨打呢?確實,早年間富連成科班就曾有所謂的生死契約,藝術大師譚富英先生的入科契約中即有「天災病症,各由天命」之句。戲曲界響噹噹的譚門之後尚且要聽天由命,更不用說那些窮苦人家入班學戲的娃娃了。

時代在進步,舊時科班制度已經轉變成藝術院校了,但戲曲教育小環境中還有些舊習鮮少改觀,比如打戲。舊科班裡師父往往視徒弟為私物,沒學好要打,是恨鐵不成鋼,做對了還要打,美其名曰替你加深印象。許多大前輩在這樣的棍棒教育環境下出人頭地,似乎坐實了只要直接打下去,總之無論對錯用打的就是了。長久下來,學生的人格被忽視,身心靈受創,看過電影《霸王別姬》的朋友們都應該知道我在說什麼吧。有一點不能忽視,舊時社會戲曲教育者有提升文化水平的普遍需求,老師需要更高層次地知其所以然。看到學生做得不準確,卻艱難於如何形容或闡述你哪裡不對,或許無奈與潛意識中的自卑的混合,使人氣急敗壞,學生當了出氣筒,但認知上難免還是霧裡看花,黑咕隆咚。

與其說名師出高徒,不如說是明師出高徒

我曾在許多眾人場合驕傲地講,我沒挨過教戲老師一下打,這不僅是我幸運地遇到了和藹可親的老師們,更主要的是我們的教師群體,有著進步的教育思維,營造出嚴肅、活潑、親善、效率的戲曲教育環境,不打戲也可以造就富有成效的藝術教育,也能培養出頂流的藝術人才,我應該是很好的例證。我的老師會以啟發式教育,鉅細靡遺點出我的不足,給出方向,提供方案,掰開揉碎把戲情戲理清晰闡述,直到我理解,我實踐,我到位。如今輪到我身兼業師了,回望老師們對待我的教育方式,深刻體會到與其說名師出高徒,不如說是明師出高徒更為貼切。學生則照著明白正確的方向自修千百遍,必會換得豐碩的心得與成績。

我們形容藝術是投射在生命中的一道暖陽,然而追求藝術卻是種種苦其心志、勞其筋骨的疊加過程。老師曾說:藝術是殘酷的!「殘酷」二字真的再形象不過了,不挨打不等於不自找苦吃。雅號「浙江一條腿」的崑曲武生藝術家林為林先生求藝時,晚間集體宿舍熄燈了,他就把一條腿扳到枕邊,半夜悄悄起床把腿踢開,然後再換另一條腿扳到枕邊,挨過後半夜。早晨起床哨吹響前,再把另一條腿踢開。當你美美一覺醒來,你所不察覺的是有心人早已神不知鬼不覺兩遍腿功練完了。難怪人家21歲即榮獲戲劇梅花獎的殊榮!全因梅花香自苦寒來。

藝術是殘酷的,追求戲曲的陽光教育必是溫暖的

人總是有惰性的,惰性與勤奮真是一對矛盾體。如果你練功稍有惰怠,輕者技術動作走形,影響翻打撲跌的訓練質量及美感呈現,重則會給老師和自身帶來不可預料的安全風險。不要妖魔化老師以嚴肅的態度幫助你克服惰怠的過程,只有願意付出責任心,對事業和學生都抱持著對歷史負責的老師,勢必會在基本功訓練的過程中科學合理地施加「愛的強制力」,從而鍛造出高、飄、速、數各方面的極致水準。藝術是殘酷的,我們追求戲曲的陽光教育必是溫暖的。

(本文出自OPENTIX兩廳院文化生活)

2024年度人物-王肇陽廣告圖片
PAR360期年度特刊重磅發行廣告圖片
2024表演藝術十大現象盤點!廣告圖片
本篇文章開放閱覽時間為 2025/02/08 ~ 2025/05/08
Authors
作者
2024年度人物廣告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