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國原創音樂喜劇《ZZAJ 瘋狂爵士電台》首次造訪亞洲,於9月20、21日在淡水雲門劇場演出。曾入圍法國音樂喜劇獎(Trophées de la Comédie Musicale)的《ZZAJ 瘋狂爵士電台》劇名是將「JAZZ」倒寫而成,象徵以顛覆、反轉的方式來詮釋爵士精神:自由、即興、冒險。舞台設定在一間1960年代的錄音室,節目自倒數開始便全面失控,兩位演出者在錯誤與混亂中即興補救。《ZZAJ》把舞台上的混亂化為笑點與能量,將「失敗而不氣餒」展現得淋漓盡致。
作品以爵士樂歷史為軸線,從藍調(Blues)、咆勃(Bebop)、放克(Funk)一路串連到當今深受爵士影響的流行音樂舞台,向杜克・艾靈頓(Duke Ellington)、艾拉・費茲潔羅(Ella Fitzgerald)、約翰・柯川(John Coltrane)等大師致敬,也穿插許多耳熟能詳的經典曲目。演出者以即興與演唱,讓觀眾在歡笑與互動中,感受爵士精神如何延續至今日的音樂文化。
兩位演出者是音樂家奧古斯丁.勒迪厄(Augustin Ledieu)與馬提亞斯.羅希歐.佩渥斯特(Matthias Lauriot Prévost),他們在2018年成立雙人組合「頂尖拍檔 Duo des Cimes」,以現場能量與多重角色轉換見長。兩人皆受過專業音樂教育,畢業於巴黎IMEP國際音樂學院,分別專攻爵士聲樂與作曲,以及吉他、鋼琴、小號等多項樂器。他們運用即興循環錄音(Looping)技術,以雙人之力營造出完整爵士樂團效果,並以音樂與戲劇交錯的形式,帶領觀眾在80分鐘內展開一場跨越年代的爵士狂歡。馬提亞斯也在記者會上分享:「角色其實不是預先設定,而是從我們兩人的特質長出來。很多角色的細節都來自即興,觀眾看到的舞台人物,其實很接近我們自己。」《ZZAJ》是他們與小丑表演專長的導演桑德琳.瑞蓋斯基(Sandrine Righeschi)共同創作,將爵士的即興精神與小丑的失敗哲學結合,呈現「在失敗中閃耀」的舞台精神。

除了舞台上的混亂與即興,《ZZAJ》還暗藏一個「永遠不會出現」的角色。演出中被不斷提及,卻始終沒有現身,成為觀眾想像的投射。兩位音樂家解釋:「他就像是另一個隱形的存在,提醒我們舞台上總有缺席的角色,而這種缺席反而創造了張力與幽默。」
自2021年於外亞維儂藝術節(Festival OFF Avignon)首演以來,《ZZAJ》連續4年回歸藝術節,場場爆滿。憑藉熱烈回響,巡演法國十餘個城市,累計觀眾逾萬人。演出不僅持續加演,《費加洛報》(Le Figaro)稱其「同時令人捧腹與驚嘆」,亦受到法國爵士廣播電台TSF JAZZ推崇為「必看之作」。法國評論家形容它既是荒謬鬧劇,也是生動的爵士樂史課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