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一度的全球劇場盛事——2025世界劇場設計展(World Stage Design, WSD 2025),於10月18日至25日在阿聯酋文化古都沙迦(Sharjah)舉辦,由OISTAT國際劇場組織、沙迦表演藝術學院(Sharjah Performing Arts Academy, SPAA)主辦,以「明日的遺產」為主題,強調數位與永續實踐。大會期間推出超過百場針對劇場燈光、音樂、舞台設計、表演等深度研究的論壇、工作坊、展覽與演出。活動分別於沙迦表演藝術學院、沙迦藝術基金會奧拜德.阿爾沙姆西之家(Bait Obaid Al Shamsi)、沙迦研究技術與創新園區(Sharjah Research, Technology and Innovation Park, SRTI Park)等地舉行,展出WSD世界劇場設計展百件入圍作品,並由藝術家、設計師各自挑選作品投件參展。
OISTAT國際劇場組織執行長魏琬容表示:「本屆WSD世界劇場設計展吸引全球700多件作品參賽,百大入圍作品中,台灣更以30件入圍數位居全球之冠。其中,聲響類別獎項共有6個獎項,台灣設計師榮獲4項,可見台灣聲響設計之卓越;另外,舞台設計通常為大型製作勝出,今年新銳組台灣能獲得首獎,相當難能可貴。此外,TAC劇場國際競圖首獎由郭峻豪獲得,共17件入圍作品中有4件是台灣作品。」
今年台灣共有10位設計師獲獎。新銳組由台灣設計師奪下3座首獎:陳叙彣《∞的總和》奪得舞台設計首獎、林映辰《Embodying》拿下燈光設計首獎、陳致霖《萬衛二路》獲頒聲響設計首獎。另,郭盼盼《Passage》拿下聲響設計貳獎郭盼盼《Passage》,蘇子喻《來生簽證》獲得空間與物件設計叁獎。
專業組方面,則有2位台灣設計師拿下首獎:李國漢《∞-無限循環》奪得多媒體影像設計首獎、李勻《逐:一場發生在自然生態景觀的沉浸式舞蹈體驗》奪得聲響設計首獎。另,黑碼藝識《無聲的戰爭》拿下多媒體影像設計貳獎、陳致霖《被消失的日常》獲聲響設計叁獎、陳冠霖《脫殼》獲表演設計叁獎、曾睿琁《永晴之許》獲燈光設計叁獎。
評審團成員伊恩.加勒特(Ian Garrett)與薩布麗娜.諾塔弗朗西斯科(Sabrina Notarfrancisco)分享:「當代趨勢是舞台設計朝向『系統性設計』與『再生性思維』邁進,永續已成為全球指標,不僅反映在材料選擇,亦擴展到整體製作的再生模式。這種系統性思維將人、科技及環境視為一體,讓劇場設計更具生態意識,更強調參與性與多元世界觀的呈現,並更重視設計對於時代議題的倫理實踐。」他們高度肯定台灣設計師的優異表現,認為其成功關鍵在於設計師展現出對材質與氛圍的敏銳感受力,不盲從主流,反而將其對土地與文化的深刻連結融入其中,呈現出精緻且富有哲思的設計。
2025 WSD世界劇場設計展專案總監賈姬.喬治(Jacqui George)提到,本次大會在永續實踐上積極努力,主動應對全球碳排放問題。為此,特別與杜拜在地Goumbook永續諮詢公司合作,將紅樹林種植計畫納入活動規劃,每購買一張票券即可種下一顆樹,實現碳抵消。同時,使用塑膠回收材質製成週邊商品帽子及T-shirt,大會期間提供巴士接駁以減少交通碳排,亦推出《阿拉伯語劇場綠皮書》新書發表會,讓永續理念滲透到活動的各個層面。
為推廣更多台灣設計師與藝術家讓國際認識,今年大會增設OISTAT Corner,邀請台灣視覺藝術家陶亞倫展出VR製作。Open Mic活動則邀請台灣與其他各領域優秀藝術家齊聚OISTAT Corner進行藝術短講,講者包含:陳致霖、許玉蕾、紀家琳、楊子慕、詹禮仲、周東彥、陳志峰、Enza Kim、林秉昕、吳暋泓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