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家委員會(客委會)與國家交響樂團(NSO)近日宣布,將延續並強化自2019年啟動的「以樂會客」音樂委託創作計畫,共同推動為期兩年的「以樂會客 2.0」。本計畫旨在深化音樂在形塑台灣文化中的角色,並透過音樂推廣客家文化及跨界創新。自2024年起,計畫邀請客籍子弟、NSO榮譽指揮呂紹嘉擔任總顧問,並邀請集作曲家、演奏家與指揮家於一身的德國藝術家約格.魏德曼(Jörg Widmann)參與指導。
2025/11/20 19:30
台北 國家音樂廳
2025/11/29 19:30
台北 國家音樂廳
2025/11/25 19:30
台北 國家兩廳院演奏廳
除了邀請優秀作曲家創作新作,計畫亦邀請曾參與2019年首屆計畫、活躍於國際樂壇的5位台灣作曲家——陳可嘉、林京美、顏名秀、李元貞、王怡雯——再次參與,並透過公開徵選與工作坊培育具潛力的青年創作者。工作坊結合NSO專業排練、演出觀摩與文化參訪,並邀集國際音樂家親自指導,期望引導學員重新詮釋客家文化的精神,持續挖掘台灣多元文化底蘊。NSO執行長郭玟岑總結:「音樂語言的力量就在這裡,在不知不覺間,我們認識了文化,也促進更多認同。」
國際人才回流助陣 林冠羽擔任客席首席
在11月20日「跨樂自由的邊界」音樂會中,魏德曼將與NSO演出舒曼《序曲、詼諧曲與終曲》及孟德爾頌的《C小調第一號交響曲》。本場特別獲得義美文教基金會的IMEI藝脈傳承計畫支持,這個計畫旨在培育台灣青年音樂世代,也邀請國際優秀人才回台分享經驗,因此特別邀請旅居美國紐約、現任印第安納波利斯交響樂團首席小提琴家林冠羽擔任客席首席。
魏德曼表示他特別喜愛孟德爾頌的作品,對於作曲家這首15歲創作的交響曲,他幽默地說:「大家還記得自己15歲時在做什麼嗎?我當時在踢足球,當然我也有作曲,但孟德爾頌已創作如此成熟的交響曲,令人驚嘆。」談到其當代作品《自由小品》(Freie S[Freie Stϋcke],管絃樂版本,台灣首演),魏德曼則對說:「我很驚訝團員們不僅能完美演奏,也掌握我的音樂語彙,令我非常感動。」而對於此曲的準備,林冠羽則表示:「我覺得魏德曼的作品其實很清楚,總譜中標註詳盡,準備起來非常有效率。」
11月29日的「樂響啟示錄」將呈現孟德爾頌《D大調第5號交響曲〈宗教改革〉》及魏德曼編制最大的作品《巴比倫組曲》(亞洲首演)。本曲原為一部歌劇,魏德曼指出,將史詩般歌劇濃縮成大編制的管絃樂組曲極具挑戰:「如何調整配器,讓每個聲音都被清楚聽見,是非常大的挑戰。」他也將舉辦大師班,強調「傳承經驗給年輕音樂家非常重要」。
作曲家駐村成果豐碩
「以樂會客 2.0」委託創作計畫鼓勵台灣作曲家以本土文化為養分。作曲家李元貞透過駐村體驗,以新竹客庄為主題,探討客家與原住民及科技界的碰撞。「我們作曲家可在這裡當音樂的建築師,實在很榮幸。」她說:「我的作品曾跟著NSO一起出國巡演,樂團巡演就像在蓋一座美術館,而樂團就是音樂的建築師,能參與其中真的很榮幸,也謝謝大家一路的幫忙與鼓勵。在『以樂會客』計畫中,我去了美濃,也到了新竹。那些經驗讓我看見許多掙扎,讓我更理解客家文化其實某種程度上是臺灣整體族群的縮影。」
另一位作曲家林京美的室內樂作品《絃詠山林》,以及魏德曼的3首作品,將於青少年樂團(NSYO)室內樂音樂會則於11月25日演出。此次室內樂合奏由吳曜宇指揮,NSO代理首席鄧皓敦、中提琴首席黃瑞儀、長號首席李昆穎、雙簧管首席王怡靜及豎琴首席解瑄共同指導,與青年音樂家同台展現默契與實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