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arch 進階搜尋
-
特別企畫 Feature
革命家的琴聲 多聲部交映的生命史
簡吉,一位出身鳳山農村的革命家,一位拉著小提琴的社會改革先鋒,在衛武營開幕季中,其生平將被改編搬上舞台。編劇周慧玲表示,自己寫出了三個簡吉,「那是簡吉的兩面、三面,我其實寫了很多人在裡面,而不是單一的一個人,更像是一個集體的展現;奏鳴曲的概念,當然也是要強調:這不是單一聲部。」 《簡吉奏鳴曲零落成泥香如故》製作單位演員異動聲明:本演出因演出內容規劃調整,原訂參演之周定緯先生,因故無法參與本次演出。
-
特別企畫 Feature
啟動時光點唱機 唱響歌仔戲百年史韻
衛武營國家藝術文化中心戲劇院的首檔節目《相思唱歌仔》,邀集多個歌仔戲團與多位劇場演員,由在歌仔戲及影視界皆受肯定的呂雪鳳擔綱主演,唱出主角「瓊花阿嬤」身世記憶,也串起歌仔戲的百年風華。編導王友輝藉著劇本設定透露一些想傳達給觀眾的訊息:「瓊花」與「曇花」的台語唸法互為諧音,曇花很美、很珍貴,可是轉瞬即逝,怎樣才能留得住這樣的美?
-
特別企畫 Feature
在社會的怒濤聲中 啟動童年公寓中的回憶
知名加拿大導演羅伯.勒帕吉的自傳性作品《887》,是他第一次以自己作為主角的獨角戲演出,透過回溯他成長期間的一九六、七○年代,重建那個有著他與家人的居處,以及許多大樓鄰居的公寓建築魁北克市莫瑞街887號,以七、八歲的他,眼中所看出去的世界,回看當年魁北克的社會衝突和族群紛爭。
-
特別企畫 Feature
透過馬戲與雜技 看見創意與技藝
從二○一六年啟動的「馬戲平台」,在這次的開幕季中特別規劃的一週五天的秘集演出,如同馬戲表演的「黃金週」,有來自法國的新馬戲團隊與西班牙的馬戲表演與創作者,還有三組台灣團隊的五檔演出,演出場地從室內的繪景工廠到戶外的榕樹廣場,還有邊演邊走的移動式劇場,不同的體驗方式,讓觀眾看到當代馬戲與雜技揮灑的精采創意。
-
聚光燈下 In the Spotlight 日本劇場導演
柴幸男 創作如料理 與不同演員打造新的況味
繼與台南的高中生聯手創作的《我的星球》後,日本導演柴幸男再度來台,與台灣的演員排練了《我並不悲傷,是因為你離我很遠》,原劇去年底在東京首演,這回柴幸男在台北駐地兩個月進行創作,與不同的演員合作對他而言是令人興奮的挑戰,他說:「就算使用同樣的食譜,只要食材不同,我就想做出新的料理。」
-
全球搶先看 World Stage
在被監控的迷宮中 尋找自己是誰
香港城市當代舞蹈團新作《茫然先生》從保羅.奧斯特小說《書房裡的旅人》出發,編舞家桑吉加清楚知道自己正置身不同形式的電子儀器侵入的監控社會,不只為舞台上十四、五名舞者,也為觀者打造出一個只進不出的巨大迷宮,「舞台上的所有舞者都是茫然先生,在封閉的空間中尋找記憶,去尋找自己是誰我希望能透過攝影機的視角去改變空間的維度。」
-
藝視窗 News
兩廳院推出跨媒體手遊「烈火中的帥哥警探」 打造劇場新體驗
【台灣】 兩廳院推出跨媒體手遊「烈火中的帥哥警探」 打造劇場新體驗 延續去年不斷以跨界元素推廣活動,國家兩廳院首次結合網路遊戲活動以推廣表演藝術,推出「烈火中的帥哥警探」遊戲,藉由多元管道吸引潛在觀眾。此遊戲已於8月初上線,以「荒誕解謎」為題,是全台唯一以「跨媒體」「跨場域」交織而成的「實境手遊」。故事是以劇中劇方式呈現舞台劇殺人事件,玩家跟隨遊戲中的帥哥警探抽絲剝繭解開謎團。完成線上遊戲後,玩家還必須到劇場、樂器行等場地進行解謎,完成這兩階段的玩家將會獲得一組神秘號碼,9月10日至兩廳院售票系統搶兌魔王場門票,可參與9月23日在兩廳院進行的「密室逃脫與劇場表演」互動探險,演出劇情將串連「線上遊戲+線下解謎活動+互動式劇場」虛實場景,讓玩家體驗藝術與科技所帶來的衝擊饗宴。 「烈火中的帥哥警探」邀請致力打造創意公民遊樂場的新創團隊「聚樂邦」進行遊戲開發,及國內知名音樂劇劇團「躍演」撰寫遊戲劇本並且親自擔綱演出。為結合第二步驟的線下解謎遊戲,兩廳院也聯合周邊店家如:藝術教育館(南海劇場)、台灣博物館(南門園區)、唐青古物商行、樂大烏克麗麗樂器行等進行場館協力合作。 清大圖書館舉辦「田啟元與臨界點劇象錄」捐贈展覽暨座談會 國立清華大學圖書館將於9月20日下午2點舉辦「戲,我愛,我做:田啟元與臨界點劇象錄」捐贈展覽暨座談會,邀請清華大學石婉舜教授主持,前臨界點劇象錄詹慧玲團長、資深劇場工作者及劇場導演劉守曜、中央大學黃道明教授及國立清華大學王威智教授與會座談。 田啟元(1964-1996)是台灣解嚴年代最具原創性與編導才華的一位劇場創作者,在他一手主持帶領下,「臨界點劇象錄」劇團展現高度向心力與不同流俗的獨特風格,也是第一個通過國際評選出國演出的小劇場團體。他的作品深入性別認同及社會弱勢議題,並將傳統經典題材、形式予以翻轉,演出風格既戲謔、強悍又殘酷,是海內外矚目的台灣戲劇研究焦點。 清華大學圖書館獲贈此特藏,係經本校台灣文學研究所石婉舜教授媒合,由前「臨界點劇象錄」團長詹慧玲與資深
-
專題
啤酒配前衛《春之祭》 類比咖的腦波交鋒
這回的劇場約會,邀請到近年備受期待的劇場編導黃鼎云,以及白天上班族、晚上搖滾魂,近期以專輯《兄弟沒夢不應該》強勢回歸的搖滾三人組「拍謝少年」,觀賞的節目由黃鼎云點名出招,選的是連圈內人都認定高門檻的《春之祭》! 演出後眾人黃湯下肚,拋開客套、直搗黃龍,竟「飲/引」出驚人言論編舞家薩維耶・勒華(Xavier Le Roy)在拍謝少年心中原來直逼濁水溪公社?劇場在黃鼎云腦子裡,其實就是一場性愉虐?以《春之祭》的爭議性為開端,雙方逐漸展露彼此天馬行空、毫不拍謝的腦內世界
-
藝@展覽
錄像作品,就在你手中
由空場藝術聚落和鳳甲美術館共同舉辦的「Video on the Phone」,共邀集十七位藝術家、廿三件錄像作品參展,除了在鳳甲、空場展出,兩者間的北投區八仙里戶外空間,觀眾都可按圖索驥,找到散置在現實世界的錄像作品。透過錄像與現實場域的參照相映,讓觀眾體驗不同的虛實感知經驗。
-
藝@電影
九月好片爆發 盤點影展佳片
國片在暑假尾聲大爆發,八月下旬有七部、九月有四部台灣電影上映,同時上半年各大影展參展獲獎,來不及在金馬奇幻或是臺北電影節露臉的影展佳片,也都集結在九月上映,讓我們來盤點一下有哪些影展佳片。
-
藝@CD
跨界音樂不受限 激盪超乎想像的「藝」力
跨樂種、跨文化,現代音樂人樂於跨過傳統框架,與不同淵源的音樂對話,也造就了令人驚豔的多元創作。近期有多張跨界音樂專輯面世,讓樂迷可以「藝」想出跨界音樂創作所淬煉出的化學變化,與珍貴的藝術性。
-
藝@書
在平行世界裡 我演戲我寫字
《最初看似新奇的東西》是作者鄧九雲的最新著作,也是其第三本小說。同時身為演員及作家的她,近年來除了勤於書寫之外,每逢出書必伴隨一次基於其文字創作的演出計畫。如此或耕或寫,或演或導,創作與生活已經不再能被分類。
-
戲劇新訊
《馬爾他的時報鷹》 一個冷硬派偵探的台北故事
私家偵探馬修.史卡德在《八百萬種死法》裡,對委託他尋找旗下女孩的皮條客錢斯如是說:「辦案就應如此,GOYAKOD。」「你說什麼?」「GOYAKOD,意思是:抬起屁股去敲門(Get Off Your Ass and Knock On Doors)。」綜觀全系列作品,馬修正如他自稱那樣,走遍紐約街道、造訪各式店家、人物,敲門,又或是這邊戳一下、那邊踢一腳,挑絆著某些人的敏感神經、聆聽與案情相關或不相關的回應。 貪食德工作室新作《馬爾他的時報鷹》,劇名揭示了兩種主題:一方面借用漢密特經典推理小說《馬爾他之鷹》名稱,同時,這也是個與棒球有關的故事。導演蘇洋徵和編劇王健任試圖讓有如前述卜洛克筆下的「冷硬派」偵探特質,現身台灣、漫步天母,他們與演員一同,實際走訪並深入鄰近棒球場四周的街道,透過三條互不相關的故事線,組成人們共有的棒球回憶。相較於縝密的案情編排、刺激的辦案過程或懸疑的謎團解碼,冷硬派偵探的魅力在於他們對細節緊咬不放的頑固性格,以及遊走在法律邊緣、體制之外的道德原則。一個身處於台北的私家偵探,在他「抬起屁股去敲門」之前,可能得先替悠遊卡加值;一段段棒球回憶,其實交織著我們都不陌生的生命經驗、屬於台灣的特殊民情。
-
戲劇新訊
《白霧黑森林》 一段繪本故事般的生命旅程
鄰近卑南溪出海口的臺東森林公園,過去因種植整片木麻黃防風林而有「黑森林」之名。今年由臺東縣政府文化處與臺東大學兒童讀物研究中心製作、劇作家王友輝擔任編導的全新作品《白霧黑森林》,便以「黑森林」這聽似神祕、看似神奇的名字為發想,道出具有奇幻文學特質、深藏人權議題的台東故事。 三位主要劇中人分別以「蒲公英」中的一字為名,取其隨風飄揚而終將落地成長之意,暗示著角色的背景設定:小蒲在校飽受罷凌、無路可逃;公仔是無國籍孩子,不知何處是歸屬;而原籍印尼的英妹則為移工,三人在現實環境與個人遭遇的壓迫下,踏入了森林,開啟一段虛實難分、猶如繪本故事的生命旅程。 此前參與工作坊的當地學員們也加入演出行列,與劇場演員王世緯、廖威迪一同幻化為踏入森林的角色或歌隊,透過肢體表演和劇場空間,從無到有,逐漸形塑一個有著奇異氛圍的黑森林。王友輝表示,在故事與台詞中也呼應了劇名的「白」與「黑」,並以此帶出人們對於顏色所擅自賦予的意義和印象,這當中亦潛藏著平權概念。寓教於「戲」,看見社會鮮少關注的人物故事、有了更多的人文關懷。
-
常客推薦 本月我要看
《我並不哀傷,是因為你離我很遠》
一開始看到《我並不哀傷,是因為你離我很遠》劇名,我想像它是一齣憂傷愛情劇碼。進一步了解後,知道它想要談的是兩個不同城市/不同時空之間彼此的共感,才打破這個印象。 談距離、談共感的方式有很多種。令我最感興趣的是,為這次台日共製的演出導演柴幸男選擇了一個特別的手法透過使用北藝大戲劇廳和舞蹈廳兩個鄰近的劇場空間,分別上演不同的故事,讓觀眾體會「距離」在我們的感受之間加了什麼、或是偷走了什麼料。不過「選擇是殘酷的」,一開始選擇哪個場地,似乎給觀眾帶來一種決定性的影響。為了滿足全知的慾望,我和友人決定分頭行動,在同一場次選擇不同地點,同時觀賞演出。觀眾採取策略所造成的不同觀賞經驗,以及事後的討論拼湊,也是這次演出中我最期待的部分。 文字|李育瑄 媒體研究所碩士生
-
常客推薦 本月我要看
金枝演社《歡喜就好》
猶記第一次接觸金枝演社,是在淡水滬尾砲台觀賞《祭特洛伊》。十多年來,我便一直關注金枝的演出。從《浮浪貢開花》系列、《大國民進行曲》、《黃金海賊王》,一直到去年的《整人王》(個人最喜歡的金枝作品),金枝的「台式音樂劇」是我接觸當代藝術作品、觀賞國內外前衛跨界的作品當中,最能令我以放鬆的心情走進劇場,參與這個從自己土地長出來的劇場語言、音樂與故事! 今年九月金枝將推出廿五周年大戲《歡喜就好》,改編自莎翁的愛情喜劇《皆大歡喜》。導演王榮裕以他最擅長的野台那卡西歌舞為基調,邀請霹靂布袋戲總監風采輪量身訂做全新曲目,再加上陣容堅強的演員與製作團隊,令人期待!金枝雖然沒有明星歌手加持,但這一群長期合作,演、唱功力及默契絕佳的演員班底,總讓我在看演出時,感受到他們自然流暢的舞台能量!九月開學季、紛擾的選戰初秋,很適合全家一起進劇場,看這一齣充滿歡樂與愛的台式歌舞劇! 文字|林芯羽 藝術行政
-
兩廳院與唐美雲歌仔戲團攜手合作 讓視障朋友「看」《夜未央》
國家兩廳院「圓夢計畫」九月將與唐美雲歌仔戲團新戲《夜未央》合作口述影像專案,讓視障朋友透過專業老師口述描繪戲曲、現代舞、舞台劇等各種類別演出,同步感受舞台上的精采演出。
-
鄧麗君&李哲藝 經典與新編共譜音樂劇《何日君再來》
鄧麗君離世多年後,仍不斷有眾多相關表演作品陸續產出,九月登場的鄧麗君經典歌曲音樂劇《何日君再來》即將於「2018新北市原創音樂劇節」上演,讓觀眾再次回味鄧麗君耳熟能詳的動人名曲。
-
四把椅子劇團《全國最多賓士車的小鎮住著三姐妹(和她們的Brother)》 經典與現代對話
由劇作家簡莉穎改寫俄國劇作家契訶夫經典劇作《三姐妹》的《全國最多賓士車的小鎮住著三姐妹(和她們的Brother)》,本週起再度搬演十二場,這次注入更多台灣元素,使文本與當代社會相呼應。
-
明華園戲劇總團《龍逆鱗》 王子決戰大結局
明華園戲劇總團東方版《王子復仇記》完結篇《龍逆鱗》,兩位王子將在故事發生的起點──老皇帝的墓陵進行決戰,決戰中將引爆五百噸炸藥,舞台以立體布景加上動畫投影製造強烈視覺效果,震撼全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