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特爾左布勒斯執導台灣演員演出羅卡劇作《葉瑪》,圖為宣告記者會演出片段。(許斌 攝)
焦點專題 Focus 跨世紀的《葉瑪》 身與心的鍛造

荒蕪之地上 自無形而顯現的壓迫與渴望

西班牙詩人羅卡的《葉瑪》

《葉瑪》是西班牙詩人羅卡所寫的「農村三部曲」中的第二部,以農婦葉瑪為主角,因渴望生子,而引發種種與家庭、外在環境之間的苦痛與掙扎。在人物對話或吟誦歌謠詩詞的字裡行間,羅卡於本劇中所使用的文句,沉靜簡單,卻有股巨大的能量,甚至令人感到無比壓力與暴力……

《葉瑪》是西班牙詩人羅卡所寫的「農村三部曲」中的第二部,以農婦葉瑪為主角,因渴望生子,而引發種種與家庭、外在環境之間的苦痛與掙扎。在人物對話或吟誦歌謠詩詞的字裡行間,羅卡於本劇中所使用的文句,沉靜簡單,卻有股巨大的能量,甚至令人感到無比壓力與暴力……

西班牙詩人及作家羅卡(Federico García Lorca,1898-1936)在劇本《葉瑪》Yerma中,寫下了這位希冀求得孩子的妻子「葉瑪」(西文中即「荒蕪」之意)——她的渴望和失望、痛苦與煩惱、怨懟和徒勞,隨著時間一點一點變得巨大,終於吞噬了她的全部生命。她辛勤耕地、忙於農務的丈夫「璜」(Juan),無法在家庭生活中、在葉瑪這荒蕪的土地播下種子;葉瑪愈是求助、愈是想望,卻讓璜更覺惱怒,何以為了那始終未能降臨的嬰孩、那不知何時才得以觸到的未來,而能拋下現有的、該有的、身為妻子的職責。

在荒蕪的土地上  直面生命、尋求希望

然而,葉瑪渴求、盼望的,便是生命將因孩子的到來而有所改變:故事才剛開始,便能從璜對葉瑪的話語裡,聽見如白紙黑字般的婚姻義務、家庭責任,似無形的枷緊緊錮鎖在葉瑪的身上;她一邊做著針線手工、一邊對著尚未問世的孩子低聲吟唱,歌聲才歇、新婚不久的朋友便來訪,請葉瑪協助,為她將臨的娃娃做件衣裳。無法懷孕的原因究竟是什麼呢?朋友說,抱怨也沒有用,就等吧;曾讓葉瑪默默動情的男子維克多則說,叫你丈夫更努力地做呀!路上的老婆婆問:你跟丈夫之間有愛情嗎?

在人物對話或吟誦歌謠詩詞的字裡行間,羅卡於本劇中所使用的文句,沉靜簡單,卻有股巨大的能量,甚至令人感到無比壓力與暴力:葉瑪敞開心胸地訴說、傾盡心意地祈求,往往換來如凌遲般的刀割,或似決裂般的砍擊。內心深處的痂逐漸積累而至遍體鱗傷,當中也潛伏著更為深沉的愴痛,最後終將一股腦地導向更大的終結。

羅卡的詩作本就以傳統民謠為基礎,內容貼近土地田園風情,唱頌自然、充滿童趣,在他的劇作中也常有歌謠出現。而《葉瑪》裡出現的村婦、村民及他們所唱頌的詩歌,則呈現了如歌隊般的編排及功能,成為盤旋、圍繞在葉瑪已受限的生活範圍內,愈形壯大的壓迫與指控。羅卡本人曾多次重申:《葉瑪》是關於一名不孕女子的悲劇故事;需要反覆提及的原因,便是在當時的社會環境和政治氣氛下,讀者及觀眾很容易便能從這個劇本中解讀深刻意義。

早逝的詩人  創作「農村三部曲」

今年恰逢羅卡一百廿歲冥誕,寫成並首演於一九三四年的《葉瑪》與此前的劇作《血婚》Blood Wedding(1932)及於逝世前完成的《白納德之屋》The House of Bernarda Alba(1936)合稱為羅卡的「農村三部曲」。在西班牙第二共和成立後,羅卡返回西班牙境內,並在政府的支持下與學生共組劇團「茅舍」(La Barraca)開始製作演出且巡迴海外;然而,此時國內政局混亂、地方政府衝突不斷,右翼黨派掌握共和政權、法西斯主義政黨如西班牙長槍黨亦悄然成立。一九三六年,西班牙內戰正式展開後不久,支持左翼政治聯盟「人民陣線」的羅卡躲藏在友人家中,一日深夜、突遭法西斯黨人擄走,最終死於槍下,屍首迄今仍未尋獲……

藝術家請回答-吳珮菁廣告圖片
評論與回響廣告圖片
歡迎加入 PAR付費會員 或 兩廳院會員
閱讀完整精彩內容!
歡迎加入付費會員閱讀此篇內容
立即加入PAR雜誌付費會員立即加入PAR雜誌付費會員立即加入PAR雜誌付費會員
Authors
作者
數位全閱覽廣告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