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3年在巴西舉辦的英國派對品牌「奶油田」。(取自Wiki commons)
特別企畫 Feature 聲光邊界的烏托邦(二)

當避世成為一種反抗——解讀銳舞文化的前世今生

初嚐銳舞(Rave)派對滋味後,必然對其自由、解放與自助自發精神難以忘懷,想要不斷前往。但它也像是大量消耗魔力的異世界通道。隨者往返於現實與狂歡間的次數增加,參與者會慢慢感到美好難以持久,最初的狂喜體驗逐漸崩解。

千禧銳舞客常愛引用電影《海灘》(The Beach)的一句對白,為他們的銳舞人生下註腳:天堂不是一個地方,而是一個狀態。這句話既是體悟,也是感傷。

除了很少數人留在場景組織或推動銳舞,大部分舞客終究選擇回歸「正軌」。既然如此,是否代表銳舞只是單純的娛樂?若銳舞的美好真不過南柯一夢,它究竟還有何魅力,持續召喚一代又一代的青年投入?

《霸王虞姬》交響組曲CD廣告圖片
2025╱2026 樂季最前線:國際篇廣告圖片
歡迎加入 PAR付費會員 或 兩廳院會員
閱讀完整精彩內容!
歡迎加入付費會員閱讀此篇內容
立即加入PAR雜誌付費會員立即加入PAR雜誌付費會員立即加入PAR雜誌付費會員
Authors

作者

數位資料庫-開學季優惠廣告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