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arch 進階搜尋
-
特別企畫(二) Feature
8月份節目
注目焦點 劇場煉金師郭貝爾 聯手TSO為台北打造作品 猶記得二○一六年臺中歌劇院開幕節目之一,劇場鬼才導演暨作曲家郭貝爾(Heiner Goebbels)大型音樂劇場《進擊的狂想》所獲得的高度評價。那原是作曲家哈利.帕奇(Harry Partch)依日本能劇與非洲衣索比亞傳說得來的靈感,在首演後沉寂,但卻在郭貝爾加入當代語彙、重新打造成現代版本之後,賦予了新的生命。事實上,不論是從二○一○年臺北藝術節邀請的《史迪夫特的事物》Stifters Dinge,或者更早推至二○○三年兩廳院現代音樂節壓軸場次的《白紙黑字》Schwarz auf Weiss,郭貝爾所運用的手法不但是音樂演奏、戲劇演出及劇場效果的結合,其機械裝置、甚至無人在場的演奏會,更讓實驗與冒險的前衛作風,添加了一份東方哲學的思維。即使眼前場景冷冽又陌生,但往往讓觀者獲得更深層的人文思考。 素有「劇場煉金大師」美譽的郭貝爾,擅長將聲音轉化為聽覺與視覺的雙重畫面。他的劇場作品風格強烈,並且獨具特色,是現今歐陸現代作曲與劇場界引領風騷的人物。曾榮獲美國音樂界最高榮譽之一的葛萊美獎,也多次與與國際頂尖樂團合作。今年,郭貝爾將帶來他曾經與柏林愛樂共同演出過的《代孕城市》,來台與臺北市立交響樂團(TSO)合作。由於此劇的特點之一,便是依據不同城市調整演出內容,因此這部作品不但將會是亞洲首演,也會是首度針對台北重新規劃的大型音樂劇場作品。這讓以「台北」為名的TSO,真真實實地豐富了這座城市的文化,也讓地景建築與表演藝術相互連結。(李秋玫)
-
特別企畫(二) Feature
9月份節目
注目焦點 再次光臨、攜手合作 日本創作者在台灣 日本導演執導之作或台日合作的共製演出,在今年的預告節目裡所在多有:例如,上文曾提及將再訪府城的日本導演柴幸男,以及近年多有學生呈現、小型製作選擇搬演的劇本《杏仁豆腐的心裡話(暫名)》,其日籍韓裔創作者鄭義信,預計也將在新創劇團「亞戲亞」邀請下,親自執導台灣版本。 而前年接受橫濱能樂堂之邀,開啟雙邊合作計畫的國光劇團,將在本月推出編排多時、結合崑曲與能劇的全新製作《繡襦夢》。由溫宇航主演、王嘉明導演,也與三味線大師常磐津文字兵衛一起工作、實驗,將崑劇《繡襦記》一折、日本傳統舞踊《汐汲》,和國光劇團藝術總監王安祈與林家正共同撰寫的新編作品《繡襦夢》串接、聯合而成一個晚上的演出,更加入了石佩玉的偶戲演出。當堅守著古典技藝並求創新精進的兩方相遇,也將創造獨特且超越想像的美學與風景。 此外,本屆高雄春天藝術節,也邀請了台灣觀眾必不陌生的日本導演流山兒祥,率領年過半百的「樂劇團」(樂塾)繼前年《女人的和平》後再度來台,此次他們將改編莎士比亞喜劇名作《第十二夜》。當這群真摯到可愛、敬業度破表的樂齡演員,陷入莎翁錯亂、錯愛的誤會大混戰中,在歌舞唱跳、目不暇給的喧囂夏夜裡,滿場的笑料保證能匹敵「第十二夜」的狂歡歷史。(陳茂康)
-
特別企畫(二) Feature
10月份節目
注目焦點 霹靂布袋戲真人化 寶塚才能實現的華麗夢想! 台灣霹靂國際多媒體與日本動畫編劇虛淵玄,和其相關角色設計、人物造型團隊共同打造的新系列布袋戲作品《Thunderbolt Fantasy 東離劍遊紀》,在二○一六年推出了全十三集的電視影集版本,而後也發行漫畫單行本、外傳小說,更將外傳改編為電影《Thunderbolt Fantasy 生死一劍》成功躍上大螢幕。今年,除了原著第二季已開拍,三度來台的寶塚歌劇團,也將由星組主演男役紅悠智露、主演娘役綺咲愛里領軍,搬演小柳奈穗子改編執導的舞台版《Thunderbolt Fantasy 東離劍遊紀》,及同晚第二幕寶塚歌舞劇《Killer Rogue/星秀☆煌紅》。 《Thunderbolt Fantasy東離劍遊紀》的故事從偶然相遇的凜雪鴉與殤不患兩位俠客,為協助護劍師丹翡前往七劍塔奪回降魔兵器展開,然而一路上召喚前來的夥伴不僅各懷鬼胎,就連凜雪鴉鼎力相助的原因、殤不患深藏不露的功力和兩人的來歷背景,皆是謎團。精美綺麗的人物、細膩的動作場景,搭配超豪華的聲優演出陣容,將以凜雪鴉為首的這群武林人士,表現得相當立體、各有魅力且耀眼迷人。如此看來,其實非常適合搬上寶塚舞台,也或許只有寶塚才有能力辦得到。一身雪白精通奇幻魔術的神祕男子凜雪鴉、樸實無華卻功力高強的殤不患,以及不諳世事、孤身走江湖的小女子丹翡,將會以何等華麗的姿態現身,如欲親眼目睹,還得先搶到票。此次除了台北國家劇院,更加開了高雄至德堂演出場次,酬謝、回饋也造福南台灣觀眾。(陳茂康)
-
特別企畫(二) Feature
11月份節目
注目焦點 紮實訓練機發劇場能量 特爾左布勒斯在台執導《葉瑪》 兩年一度的國際劇場藝術節,今年再度登場,希臘劇場大師特爾左布勒斯(Theodoros Terzopoulos)也將繼一六年《酒神的女信徒》後,來台搬演改編自西班牙劇作家羅卡的《葉瑪》Yerma。與前次相同,新製作的工作流程從演員徵選開始,演出前也計畫執行約四個月的集訓與排練,使參與其中的表演者們能夠完整習得特爾左布勒斯的獨特訓練方法和身體能量概念,演出亦由此發展而生。《葉瑪》,在西班牙文裡是「荒蕪」的意思,故事講述一位渴望生養嬰孩卻多年未能懷孕的妻子,熱情的消逝與轉向、夫妻的齟齬和情感上的孤立、期望的落空及隨之而來的挫折,加上街坊親友的觀點等等事件與過程,使得那種對於幸福的想望,如滾雪球般愈發巨大而脫離了掌控,最終形塑了這齣屬於她的悲劇。 同樣在一六年,澳洲導演賽門.史東(Simon Stone)於倫敦楊維克劇場執導了由女演員比莉.派珀(Billie Piper)主演的新版《葉瑪》,不只為她贏得了當年《倫敦標準晚報》最佳女演員,去年於英國國家劇院重演後,又拿下了一座勞倫斯.奧立佛獎最佳再製作品。此次搬演的成功案例,也讓這個劇本重新受到了關注。曾見識《酒神的女信徒》中、在特爾左布勒斯調教下,演員所展現的各種「暴」與「狂」;今次的《葉瑪》有再次合作的十鼓擊樂團,預計也將加入佛朗明哥訓練和相關表現元素。希臘大導將在這個有著多重面向的故事裡,淬煉出何等攝人心魂的演出,著實值得期待和親眼見證。(陳茂康)
-
特別企畫(二) Feature
12月份節目
注目焦點 歐陸大導高密度到訪 精采演出熱翻年終 雖然還為時尚早,但二○一八年的最後這一個月,預計將有許多值得引頸期盼的大型製作和世界級知名創作者將造訪台灣:伊沃.凡.霍夫繼《羅馬悲劇》後,再次串連莎士比亞三部歷史劇而做的《戰爭之王》是其一、羅密歐.卡士鐵路奇以法國思想家托克維爾寫於十九世紀的著作《民主在美國》為名,反思當前民主政治的劇作是其二,而歐利維耶.畢也將再次化身「小刀小姐」登台,邀請大家在冬夜裡,重返溫暖療癒、慵懶醉人的深情酒吧。 《戰爭之王》改寫《亨利五世》、《亨利六世》及《理查三世》劇本,組成一整晚的演出。導演凡.霍夫與合作多年的空間設計楊.維斯維爾德,以二次大戰時邱吉爾的戰情室為發想,替接續登場的英國君主們設計全然不同的密室擺設,其中的各種細節,也反映了角色人物的心理狀態、劇情走向,在持續對立的玫瑰戰爭中,頗具雄才、徬徨無助及性格乖張的三位統治者,在同一個空間裡,展現各自獨特的領袖風範。 《民主在美國》則以美國建國之初,在清教徒按摩西律法的原則下,所創造的「美國式民主」為背景,以一對清教徒夫妻,面對家庭生計和宗教信仰的各種衝突與生活問題為主要劇情,並映射出現今的美國政治環境。集編、導、演於一身的法國鬼才歐利維耶.畢,創造了在小酒館表演歌舞秀的「小刀小姐」,他曾說,在舞台上成為小刀小姐的自己,並非只是「想當一個會唱歌的演員」,而要成為一位「真正的女歌手」。今年底,雌雄一身、剛柔並濟,兼具雙重魅力的他,計畫再次與廣大的台灣聽眾及觀眾們相見,用感傷銳利的詞句、自由熱情的旋律、自嘲也自娛的態度,高唱屬於自己的歌。(陳茂康)
-
特別企畫(二) Feature
今年,他們想看的是……
又到了每年「頭殼抱咧燒」的時刻了,本刊依循往例,整理了今年三月至十二月的重頭戲,挑戰戲迷樂迷舞迷的「抉擇困難症候群」,也逼戲迷樂迷舞迷捫心自問:「如果電影與劇場同時落水,你會救誰?」喔不是啦,你會為誰掏錢?當然,也循例找來十位心有定見的達人名家,看看他們燒腦後的選擇清單為何,讓讀者看看,他們是否與自己心有靈犀一點通
-
特別企畫(二) Feature
今年,他們想看的是……
又到了每年「頭殼抱咧燒」的時刻了,本刊依循往例,整理了今年三月至十二月的重頭戲,挑戰戲迷樂迷舞迷的「抉擇困難症候群」,也逼戲迷樂迷舞迷捫心自問:「如果電影與劇場同時落水,你會救誰?」喔不是啦,你會為誰掏錢?當然,也循例找來十位心有定見的達人名家,看看他們燒腦後的選擇清單為何,讓讀者看看,他們是否與自己心有靈犀一點通
-
特別企畫(二) Feature
今年,他們想看的是……
又到了每年「頭殼抱咧燒」的時刻了,本刊依循往例,整理了今年三月至十二月的重頭戲,挑戰戲迷樂迷舞迷的「抉擇困難症候群」,也逼戲迷樂迷舞迷捫心自問:「如果電影與劇場同時落水,你會救誰?」喔不是啦,你會為誰掏錢?當然,也循例找來十位心有定見的達人名家,看看他們燒腦後的選擇清單為何,讓讀者看看,他們是否與自己心有靈犀一點通
-
特別企畫(二) Feature
今年,他們想看的是……
又到了每年「頭殼抱咧燒」的時刻了,本刊依循往例,整理了今年三月至十二月的重頭戲,挑戰戲迷樂迷舞迷的「抉擇困難症候群」,也逼戲迷樂迷舞迷捫心自問:「如果電影與劇場同時落水,你會救誰?」喔不是啦,你會為誰掏錢?當然,也循例找來十位心有定見的達人名家,看看他們燒腦後的選擇清單為何,讓讀者看看,他們是否與自己心有靈犀一點通
-
特別企畫(二) Feature
今年,他們想看的是……
又到了每年「頭殼抱咧燒」的時刻了,本刊依循往例,整理了今年三月至十二月的重頭戲,挑戰戲迷樂迷舞迷的「抉擇困難症候群」,也逼戲迷樂迷舞迷捫心自問:「如果電影與劇場同時落水,你會救誰?」喔不是啦,你會為誰掏錢?當然,也循例找來十位心有定見的達人名家,看看他們燒腦後的選擇清單為何,讓讀者看看,他們是否與自己心有靈犀一點通
-
榮獲台新藝術獎入圍肯定 《蓬萊》重磅再製
曾入圍第十五屆台新藝術獎的《蓬萊》,將於2018TIFA台灣國際藝術節重新登場,以嶄新升級姿態再現於觀眾面前,帶來獨一無二的蓬萊傳說。
-
周美玲、黃致凱雙導演首度合作共譜《偽婚男女》
夢田文創與故事工廠再度攜手製作,將去年在銀幕上大獲好評的電視電影《偽婚男女》改編成舞台劇,邀請周美玲導演與故事工廠藝術總監黃致凱首次合作,上演一齣暖心家庭喜劇。
-
唐美雲歌仔戲團《月夜情愁》 用戲曲訴說台灣故事
臺灣戲曲中心首屆「臺灣戲曲藝術節」旗艦製作《月夜情愁》,將於三月廿九日至四月一日及四月五日至八日在臺灣戲曲中心大表演廳連演兩週、共計八場次,以饗龐大戲迷的引頸企盼。
-
蘭陵四十周年 重現《演員實驗教室》
蘭陵劇坊後年將屆滿四十周年,相關活動已展開密集規畫,首波將以五月演出的《演員實驗教室》經典重現蘭陵人踏上劇場的故事,也藉此為明年將滿八十歲的蘭陵劇坊創辦人暨藝術總顧問吳靜吉提前暖壽。
-
舞蹈空間X伊凡.沛瑞茲《BECOMING》 尋找身分認同
舞蹈空間舞團三月將與歐陸目前最紅的編舞家伊凡.沛瑞茲帶來英國The Place創意舞蹈劇場、荷蘭舞蹈節及義大利夏季歌劇節委託製作,同時也是國家兩廳院與荷蘭科索劇院共製的新作《BECOMING》。
-
台北愛樂室內合唱團視覺合唱劇場《四季‧台灣》 用歌聲彩繪島嶼風情
台北愛樂室內合唱團以無伴奏人聲結合視覺媒體的旗艦跨界製作《四季臺灣》,將從土地出發,以台灣四季風情、地貌風物等人文景象為創作元素,用美好歌聲帶領觀眾一同感受四季更迭的台灣溫度。
-
三個人《3 X 3計畫》異常返響 音樂與創意完美結合
2018TIFA台灣國際藝術節《3X3計畫》異常返響音樂會,創作型室內樂團「三個人」再度接受國家兩廳院邀請演出,並力邀作曲家邱浩源、李元貞及劉韋志一起共譜精采樂章,為「三個人」量身打造全新作品。
-
人力飛行劇團《時光電影院》 安慰生命中的缺席
人力飛行劇團闊別十年,重磅重返全新製作幾米音樂劇《時光電影院》,由導演黎煥雄、編劇周伶芝改編幾米同名繪本,並搭配音樂總監兼作曲者陳建騏、作詞者李焯雄及HUSH聯手打造。
-
2018雲門四十五周年 十國演出橫跨歐美亞
二○一八年是雲門舞集創團四十五周年,已排定十國演出行程,除了台灣之外,並將造訪美、英、法、德、奧、義、西班牙、葡萄牙、墨西哥等國。創辦人林懷民表示,四十五周年就是要繼續打拚。
-
《詩乃伊》 胡德夫與部落朋友傳唱屬於我們的記憶
「台灣民歌之父」胡德夫始終用歌聲說出動人的故事,以低沉渾厚的嗓音串連起對這塊土地的共同情感,與我們遺忘的質樸靈動。即將於四月一日舉辦的音樂會命名為《詩乃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