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arch 進階搜尋
-
☆<コ:彡賣夾仙24H選物販賣小舖☆<コ:彡
雖然劇場裡面不能吃東西
在這個全國三級警戒至今已兩月餘,生活大小事務已進入了新的日常模式的現在,以為會或許對某些食物的滋味無法不想念,意外地自炊自煮至今還算自得,反倒是內用的經驗與其串接起來的空間時間歷程,時不時讓我神往不能自己,穿梭大街小巷的身體印象與某些演出的演前演後連接起來,突然愛上或沒那麼愛了的一些食物滋味其實竟與某些作品與劇場經驗相刻烙印。
-
焦點專題(二) Focus
入門的檻兒與生理的關 角兒養成忒難?!
台灣目前的京劇行當裡,老生與花臉都存在傳承的斷層。老生因故青黃不接,而花臉則始終欠缺,主要是此二者的養成,對演員來說,養成的入門門檻與個人的生理關卡都是關鍵,就算能夠學成出師,現實環境能否提供未來舞台,也還是未定之天
-
焦點專題(二) Focus
三年一個文狀元 十年沒個戲狀元?!
京劇傳進台灣,進而落地生根,有著長遠而複雜的時代因素,卻也影響著當下台灣京劇的生態面貌。面對京劇演員的斷層問題,或也可從此切入,從教育體系到演出舞台,理解背景並爬梳成因
-
焦點專題(二) Focus
從戰鬥營變身夏令營 搶救雙簧家族危機
屬於「雙簧家族」的巴松管(低音管)與雙簧管,近年來這兩種樂器專業學習人口的下降,是全世界共同面對的現況,但台灣的環境似乎更為嚴重,報考大學音樂系相關類項的學生幾乎歸零,因為人數過少,連帶影響校內管絃樂合奏或室內樂課程無法正常授課。致力推廣低音管的演奏家徐家駒面對此艱困現實,兩年前毅然將舉辦多年的巴松管夏令營改為「雙簧家族」夏令營,邀請雙簧管同好共襄盛舉,期待透過育、樂並行的模式,吸引更多學子提升對雙簧家族的學習興趣。
-
焦點專題(二) Focus
嘿,少子化?別讓它成為面臨困境的便宜藉口
其實無論在當前或未來,「少子化」絕非音樂或藝術傳統產業所面臨的最大挑戰,也並非限於台灣一地,而是個全球性的產業問題。筆者所關注的其中一個項目,就是資本主義極致化和民主制度虛幻化之下,社會階層趨向L型發展,中產階級的影響力正逐漸消失的問題。
-
焦點專題(二) Focus
國樂愈發達 古箏愈萎縮!?
國樂中的熱門學習項目古箏,近年來卻看到學習人口無聲無息下降,原因卻非很多人歸咎的「少子化」,古箏演奏暨作曲家樊慰慈點出答案:「因為國樂合奏不需要古箏!」透過社團接觸國樂的中小學學生,大多由指揮或指導老師指定學習的樂器,考量的重點就是各聲部平衡的數量,如此發展下來,即使冷門樂器也有保障名額;而古箏,充其量就只需要一台。觀察到這個事實,樊慰慈語重心長地斷言:「台灣國樂愈發達,古箏人口就愈萎縮。」
-
話題追蹤 Follow-ups
最大的對手,最好的夥伴
經過2021年第19屆台新藝術獎後,應該很難再把葉名樺與陳武康兩個台灣藝術創作界重要的名字分開;同為今年的得獎者,一個是首度入圍就擒下年度最大獎的台新新面孔,一個是多次入圍二度拿獎的熟門熟路得獎人,兩人在生活與育兒裡相互支援,也在創作中互相激發與協助,密不可分的信賴與支持關係,也讓彼此在各自作品中獨立而不互搶光環的閃耀著。
-
話題追蹤 Follow-ups
刺探類型間的跨界 重新省思歷史、語言與身體
原定於6月初舉辦的第19屆台新藝術獎頒獎典禮,因疫情攪局,延至7月10日以線上直播方式舉行,揭曉3項大獎得主:獲年度大獎的王大閎建築劇場X葉名樺《牆後的院宅》,視覺藝術獎由張碩尹、鄭先喻、廖銘和《台北機電人2.0:訊息瘟疫》奪下,表演藝術獎得主則為陳武康X傑宏.貝爾《攏是為著.陳武康》。再度沒有外國評審參與決選的這一屆,評審團主席黎煥雄表示:「由於沒有語言和文化隔閡,這次的討論效率高且透徹。」而整體來說,「本屆作品的共同敘事,是對歷史、語言、身體的重新省思,以及類型之間的跨界和刺探。」
-
挑戰邊界
We’re All in This Together
再也沒有什麼簡單的動作了,每一個選擇都需要注意力。 這麼有意識地穿梭在這個世界,覺察到每個細節,是令人不安的。我們的頭腦並不習慣這麼高強度的關注細節。就好像我們正在觀看一場劇場表演,劇中所有人事物都被聚光燈打亮。沒有小角色、事件或細節,每個事物都是最重要的。一切都至關緊要。
-
兩廳院櫥窗 Hot at NTCH
個人、土地、文化 舞台上的超時空對話
Taiwan Week 「藝術家面對面」活動次日由〈戲劇篇〉接棒,邀請比利時列日劇院藝術總監塞吉.宏哥尼(Serge Rangoni)與德國柏林雷寧廣場劇院戲劇顧問尼爾斯.哈爾曼( Nils Haarmann),與新加坡 T:Works 劇團藝術總監王景生、莎士比亞的妹妹們的劇團團長王嘉明,及阮劇團藝術總監汪兆謙對談,共討論4部作品,包含由王景生、魏海敏、陳界仁與張照堂並列創作的《千年舞臺,我卻沒怎麼活過》、汪兆謙導演作品《十殿》,以及王嘉明兩部作品《聊齋聊什麼哉?!》與《物種大樂團》。
-
兩廳院櫥窗 Hot at NTCH
以自己的舞步 面對世界與自我
由去年延至今年、並改為線上進行的Taiwan Week,其中的「藝術家面對面」兩場線上座談也於6月下旬舉行。首場〈舞蹈篇〉由台灣編舞家布拉瑞揚.帕格勒法、周書毅、鄭宗龍與黃翊分享入選Taiwan Week的作品,然後由國際策展人法國前國家夏佑劇院總監迪迪埃.德尚和英國沙德勒之井劇院藝術總監暨執行長阿利斯泰爾.斯伯丁對4部作品提問。
-
追憶與悼念 In Memoriam
悼念香港資深樂評人 熱情的笑顏——周凡夫
7月7日晚間,資深評論人周凡夫(原名周卓豪)因腎衰竭病逝於香港威爾斯親王醫院,享年71歲。 周凡夫曾任國際演藝評論家協會(香港分會)副主席,40多年來從事藝文寫作孜孜不倦,出版過音樂與文化評論相關書籍十餘本。對香港藝術界,特別是音樂界貢獻卓越。評論橫跨各表演藝術領域,文章不但散落中港台澳,對於藝術政策等研究更有獨見之明。2005 年獲頒民政事務局局長嘉許獎章,以及 2011年獲港府頒榮譽勳章,以表揚他長期積極推廣古典音樂及藝術欣賞所作的非凡功勳。 周先生長年為《PAR表演藝術》雜誌撰文,為台灣讀者帶來於各地參與藝文活動的觀察、分享與見解,字字珠磯備受推崇。感念他的付出,本刊特邀指揮家暨音樂學家張己任為文紀念,回憶其熟識點滴,從一場音樂會裡,紀念他為人的熱情。
-
四界看表演 Stage Viewer
與時俱進 疫情下依然搖擺
在英國蘇格蘭的節慶之都愛丁堡誕生的「愛丁堡爵士及藍調音樂節」,由蘇格蘭爵士吉他手/班鳩琴演奏家Michael Warner Hart於1978年創辦,從在地到國際,從爵士到包含藍調,一步步發展成大型的重量級國際爵士音樂節慶。去年因疫情之故轉為線上形式,吸引了超越地域的大量觀眾,今年在疫情趨緩下推出結合現場及線上的活動,還有「Jazz Around The World」特別企畫播放國外優秀團隊的演出,台灣爵士低音提琴演奏家徐崇育2019年為「兩廳院夏日爵士派對」策畫製作之「重返哈林」音樂會也入選,將在EJBF現聲。
-
看戲不忘電影
NT Live or NT@home? 這是個問題
線上的劇院現場會不會打擊電影院的劇院現場?還是會衝擊真正的演出現場?,在家看還是在電影院看,這是個問題。「劇院在你家」會不會是潘朵拉的盒子,在原本服務偏遠觀眾的平衡下,透過線上縮短全球化差異,讓觀看容易,盜版更容易,更快速有效以文化輸出來宣示英國戲劇王國實力的同時,會有哪些損失與質變
-
思想不短路
評論重不重要? 郝斯登的跌宕人生
回到Netflix影集結尾,暮年失意並經常受到媒體負評的郝斯登,在葛蘭姆舞團首演《冥后》(Persphone)的隔天,仍耐不住翻閱紐約各大報的舞評,看到自己設計的舞服也獲佳評如湧時,影星麥奎格表情壓抑卻又激動的神態看了令人不禁唏噓!但他嘴裡卻仍叨叨著:「評論並不重要!」
-
話題追蹤 Follow-ups
當演員只有5公分高的時候……
河床劇團導演、同時也是美國格林奈爾學院劇場與舞蹈系副教授的郭文泰,在去年8月底開始的這一學年,執行了長達9個月的線上戲劇課程,從一開始與學生們在螢幕上面面相覷的不自在,郭文泰卻從中挖掘了這種教學框架的獨特可能性。「我們沒有試圖重新打造『劇場』,反而嘗試發展出了囊括電影、裝置藝術、概念藝術、舞蹈、音樂劇和無數其他創作類型的綜合性創作。」在這篇文章中,他「將討論一些在線上課程中發展出來的策略。這不是一份可以按表操課的食譜或使用手冊,而是一段關於我與我們那『小人國劇組』的冒險歷程簡介。」
-
兩廳院櫥窗 Hot at NTCH
看懂了沒,真的重要嗎?
「所以創作者想要表達的是什麼?我看懂了嗎?」這或許是許多觀眾在進劇場看演出,或是進美術館看展覽時,常有的疑惑。有的觀眾會期待從節目單或是簡介中找尋作者自述的創作動機;有的觀眾則選擇忠於自己所看所想,甚至堅決不參加演前導聆和演後座談。這當中有對錯嗎?每個人看作品的感受不盡相同,誰才是對的呢?如果自己所看到的詮釋跟創作者不同,有什麼不對? 國家兩廳院「好哲凳」系列講座於5月10日來到景美女中,由作家朱宥勳帶領的這堂課「作者到底死了沒有?敘事該如何詮釋,是誰說了算?」,針對上述問題,讓高中同學一起來燒腦。
-
特別企畫(二) Feature 放下劇場包袱 在線上創造觀劇新體驗
新加坡實踐劇場《她門的秘密》
面對疫情的捲土重來,新加坡實踐劇場將原本線上與實地並進的懸疑作品《她門的秘密》,全面轉為線上,除加入更多技術打造臨場感,更吸引不少海外觀眾參與,並且善用線上展演不受限於時空的特性,讓觀眾可以用更多時間參與與交流。導演郭踐紅樂觀表示,在線上做劇場不是取代劇場,創作者放下對劇場的包袱,從中學習、創作,而團隊也在新形態的展演中,跟觀眾一起找到參與的方式。
-
特別企畫(二) Feature
這個Moment,讓我們線上演出!
Covid-19自2019年底在中國武漢首次被發現後,於2020年初迅速擴散,全世界目前已有超過一億人確診。而在整個產業鏈裡,藝文產業往往被視為「非必要工作」,且在禁止群聚、社交距離等要件下,導致劇院關閉、演出暫停,讓表演藝術產業瞬間停擺,慘淡之景,首當其衝。直至近期,部分國家疫情有趨緩之勢,陸續將劇場開放;但維持將近一年穩定生活與劇場演出的台灣,卻在5月初急轉直下,確診數拉升,加零的變成是劇場演出,取消、延期成為節目表的唯二字樣此時,不管是停擺、或是緩步復甦,線上演出作為疫情下的權宜之計,似乎正開放了劇場的空間限制。本次的特別企畫將以台灣、香港與新加坡的線上演出案例,讓我們一起在線上群聚,找下一次相會於劇場的契機。
-
特別企畫(二) Feature 超越權宜與臨時的動力和想像
淺談香港線上展演的創作趨勢與現象
自去年初疫情爆發,香港的表演藝術團隊面對無法實體演出的困境,即展開線上展演的嘗試,光線上現場直播或錄播,或利用線上會議平台進行的表演製作接近200個。雖然在政府資源的挹注下,直播技術與網路硬體配套均有成長,但線上展演形式與美學是否有進一步探索?在抱持著權宜與臨時的觀望心態中,表演藝術工作者如何面對這樣的未來,值得持續觀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