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范德騰與許哲誠各自坐在鋼琴前,一人敘事,另一人便以琴聲佐之。(張震洲 攝)
話題追蹤 Follow-ups

透過聲音 開啟無限宇宙

「無光對談—我的視界你不懂」共融音樂座談會側記

《PAR表演藝術》雜誌

「無光對談—我的視界你不懂」共融音樂座談會

2023/3/30  19:30

台北 國家戲劇院四樓交誼廳

曾經在聆聽音樂的時候閉上眼睛嗎?五感的世界若少了一兩種觸知,對心靈的感受力是加分,還是減分?過於豐富的刺激與感受,會不會反過來限制了我們對世界的感知與想像?由《PAR表演藝術》雜誌2023年3月號延伸出的共融音樂座談會「無光對談—我的視界你不懂」,邀請當刊客座總編輯范德騰(John Vaughan)與其亦徒亦友的鋼琴家許哲誠,透過鋼琴與相聲般一搭一唱的詼諧生活式對話,在國家戲劇院交誼廳親密而不失正式的展演空間裡,與60多位雜誌讀者和樂迷們零距離面對面,深入淺出引領大多為「明眼人」的觀眾,進入視覺缺席後異常精采的絢麗宇宙,在其他感官被迫銳化下,開展出不可預期的嶄新世界觀。

對范德騰與許哲誠這對師徒來說,形式的存在似乎就是拿來打破用的,無論是兩人與表演工作坊合作、巡演多地的演出《彈琴說愛》,或是說唱音樂會《聲聲不息》,又或如此次較為輕鬆隨性的座談會,雖名之為「對談」,實際上卻是由5段結合樂章與兩人鬥嘴鼓的小品,穿插現場台上台下問答互動流暢串連而成,若不特別提及「座談」兩字,整場分享會更像是一場精心設計過、帶有偷窺兩人日常創作的生活感演出。

對談自黑暗中展開,兩架鋼琴一左一右嵌合並置,師徒倆一人敘事,另一人便以琴聲佐之。作為開場破題,選曲內容緊緊與口語內容相互呼應:范德騰透過李斯特鋼琴曲《愛之夢》(Liebestraume)樂章,隨時序娓娓道來一路追愛飄洋過海落地台灣,並與許哲誠相遇的緣起故事;許哲誠則回應以德布西《兒童天地:老頑固》(Children's Corner: Dr Gradus ad Parnassum)輕快純真的音符,並同時回顧出生至今的音樂生涯。

當首章告一段落,范德騰搶先以幽默自嘲方式,揭露依賴視覺的明眼人們,在沒有光線輔助的世界裡,反而成為容易出差錯的、需要多加練習與協助的一方。而透過每一段結束後觀眾極為踴躍的提問,尤其是對許哲誠特殊的學習歷程多有直球般的銳利問題環伺下,許哲誠與范德騰兩人將提問一一輕柔接下,無所不言、言無不盡地繼續延展人們對於所謂「障礙者」的日常生活與職場想像,也是在互動來回熱烈的此刻,明眼人們才會赫然察覺,自己似乎才是被視覺主流價值禁錮與牽制的一群。

沒有前例的學習歷程

文字與樂譜的發明,對於傳遞與保存進階的文明結晶有著諸多貢獻,有了紙和筆,我們可以在腦袋裡形塑各種抽象的、具象的圖像與樂曲;同樣的情形也適用於點字與點字譜的誕生,但在今日科技進展飛速、各式記錄工具推陳出新的此刻,當影音、社交軟體不再大量依賴閱讀,點字系統也同樣不再是盲人接觸典籍的唯一管道。在首段演出時,有觀眾察覺黑暗的場域中,有個小亮點不斷在舞台區閃爍,那正是許哲誠認識世界與保存記憶的錄音器材。錄音之於許哲誠,正如相片之於明眼人,雖然點字譜一如樂譜世界通用,但至今他仍習慣透過老師范德騰逐句逐段的左右分手錄音,反覆聆聽推敲,記下曲譜的每一個細節,並加入自己的詮釋。范德騰也現場示範在他經驗豐沛的彈琴習慣裡,要努力不加以情感、如機械般生硬地彈奏音符,不帶輕重與過多裝飾,是多麼壓抑且具有挑戰的一件事,但相同的,這樣耗時且新穎的錄音教學方式,也帶給資深的他重新看待經典樂曲的新鮮感。

聽覺極度敏鋭的許哲誠,喜歡透過口技與全身的聲響模仿生活中的音效,以此分享給身旁的親友。他為現場觀眾精采重現了噴射機起飛、煙火爆炸、馬嘶與鳥鳴等驚人音效,引起聽眾席一陣如雷掌聲。但就像許多明眼人害怕黑暗一樣,許哲誠對「安靜」也感到害怕,他用低沉而抑鬱紛亂的鋼琴聲,表達在過度寂靜的空間裡,腦海裡聽到的、來自身體內部發出的巨大不安聲響,而為了逃避這樣的恐慌,創作的念頭開始運轉,原先用來轉移無聲帶來的焦慮,如今卻成為與他人共享世界觀的路徑。應觀眾要求而彈奏的創作《天地萬物都愛你》,溫柔和緩、流暢和諧,正如許哲誠給人的第一感受。許哲誠透過聲響咀嚼世界萬物的模樣,化入琴聲與創作,傳遞給無限時空的聽眾。

新銳藝評廣告圖片
評論與回響廣告圖片
歡迎加入 PAR付費會員 或 兩廳院會員
閱讀完整精彩內容!
歡迎加入付費會員閱讀此篇內容
立即加入PAR雜誌付費會員立即加入PAR雜誌付費會員立即加入PAR雜誌付費會員
Authors
作者
新銳藝評廣告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