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秋玫
-
話題追蹤 Follow-ups 一人公司的市場藍海(二)
卓煜琦 堅持挑選「非主流」的美好聲音
「有沒有一家唱片行,賣的都是我們喜歡的東西?」最初的初衷,只是這樣單純的想法,曾在主流唱片公司擔任企劃的卓煜琦,選擇走出來,以「風和日麗」為名,為自己闖出一片天。不管是在咖啡館放ipod讓人試聽,或是帶著歌手到書店自彈自唱,堅持品質的他,也選擇以「非主流」的手法,讓音樂更容易親近愛樂者。
-
即將上場 Preview NSO柴可夫斯基系列最終篇:「情.詩.交響」
蘇坦與王健 共探深沉樂章
NSO的「發現柴可夫斯基」系列將演出最後一場,「曼弗雷德」則是這場音樂會的主角,NSO將演出柴可夫斯基與舒曼針對這個詩人拜倫筆下的灰色人物、所分別創作的龐大樂曲,NSO將在荷蘭指揮家蘇坦的帶領下,探討內心最深沉、最渴求的樂章。
-
即將上場 Preview NCO樂說「她們的美麗與哀愁」
四位藝術奇女子 演繹女人的傳奇
京劇名伶魏海敏、歌仔戲名角唐美雲與許秀年、琵琶演奏家楊靖,四位藝術名家,將在國家音樂廳的舞台上,演繹四位歷史或小說中的傳奇女子:穆桂英、花木蘭、林黛玉、千金公主。透過精編的國樂曲,讓觀眾重新思揣這些傳奇女子的心情故事。
-
兩廳院櫥窗 Hot at NTCH 專訪兩廳院新任藝術總監
劉瓊淑:兩廳院還可以做更多的社會教育及技術傳承!
從教育界轉戰表演藝術界的兩廳院新任藝術總監劉瓊淑,面對新的工作,她從容回應:「這不是什麼挑戰,這是我的興趣所在!」秉持著期許自己成為一顆大樹、讓鳥兒們棲息的理念,她希望能在現有的基礎上,兩廳院可以做更多的社會教育與技術傳承。
-
封面故事 Cover Story 從小提琴神童到聯合國和平大使
宓多里 音樂之美的傳道人
多年前以神童之姿驚艷世界樂壇的日裔小提琴家宓多里,即將於六月下旬應國家交響樂團之邀,訪台與樂團演出柴科夫斯基小提琴協奏曲。除了是世界知名的音樂家,現年三十七歲的她,還一手創立了多個基金會或非營利組織,以各種方式與型態,推廣音樂之美,並提攜年輕的音樂家。因為這樣的努力,她也在二○○七年被任命為聯合國和平大使。褪去了天才神童炫技的姿態,宓多里不僅僅是美好樂音的詮釋者,更是音樂之美的傳道人。
-
四界看表演 Stage Viewer 從法國出口到日本
「熱狂之日」音樂祭 輕鬆享「樂」歡樂園
五月初,國家交響樂團(NSO)應日本「熱狂の日」音樂祭之邀,到東京演出,本刊編輯跟著NSO,首度參與這場音樂盛會。這個音樂祭的創辦概念來自法國,卻在日本創下參與人次的最高紀錄,因為這是為了讓所有人能輕鬆享受音樂而設的園地,馬拉松式的各樣音樂會,連綿不斷的周邊活動,讓整個音樂祭充滿了歡樂悠遊的美好氣氛。
-
專題
蔡孟峰 期待以企業之力 讓世界更美
台新銀行在藝術領域上的耕耘有目共睹,除了設立台新藝術獎、深耕台灣當代藝術外,更大力贊助多類藝術演出,包括近期將訪台的音樂劇《獅子王》,及之前兩廳院的《歌劇魅影》、廣場藝術節等等,讓這個企業給人與「美」關係深厚的印象。總經理蔡孟峰不只愛好藝術,也身體力行節能減碳,更以推動種樹環保,希望以企業的力量喚起大眾注意我們所生存的這個地球。
-
即將上場 Preview 重量級現代音樂大師首度訪台
潘德瑞茨基 讓NSO接受「新」挑戰
潘德瑞茨基是不僅是波蘭重量級作曲家,更是二十世紀中期以後的代表作曲家之一。他在現代音樂的地位,從被音樂評論家讚譽為「二十世紀的貝多芬」便可略窺一二。這次他應邀來台,除了將指導NSO鋼琴、小提琴、中提琴、大提琴、單簧管及法國號共六位首席演出他的作品《六重奏》,更要親自在音樂廳指揮NSO,演出貝多芬交響曲以及兩首他自己的創作。
-
即將上場 Preview 特隆赫姆獨奏家樂團青春相伴
小提琴女神慕特 導覽《四季》美景
享譽全球,屹立樂壇三十餘年的小提琴女神慕特,向來以其醇美音色與嚴謹氣質為樂迷所稱道,而身受多位大師親炙教誨的她,更不吝於提攜後進,不但成立基金會獎助年輕音樂家,更常與新人合作演出,提高新人的曝光度。這回,她也將帶著由一群年輕音樂家組成的特隆赫姆獨奏家樂團,為台灣樂迷帶來巴洛克的經典之作、韋瓦第的《四季》。
-
即將上場 Preview 烏克蘭班多拉美聲樂團
悠揚千年,彈撥歷史的音符
將千年傳統樂器與天籟般的歌聲相結合的烏克蘭班多拉美聲樂團即將訪台演出,帶來的正是烏克蘭獨有、最古老的一種傳統彈撥樂器「班多拉」,這種樂器的造型特別,屬於魯特琴類,但擁有六十三根弦,可以表現的曲目十分寬廣。
-
特別企畫 Feature
聲光動人 感官超速饗宴
不同於傳統音樂會,擊樂演出更容易結合舞台劇場與舞蹈戲劇等元素,打造聲光動人的視覺嘉年華。這次台北國際擊樂節中的進階打擊樂團、皮可沙打擊樂團與大鼓打擊樂團,即是以此類演出享譽國際。
-
特別企畫 Feature
前衛實驗 開拓聽覺新境界
身為二十世紀才崛起的新興樂種,打擊樂從不拘泥於當下的腳步,開發新的聲音是他們絕對的動力!史特拉斯堡打擊樂團與紅魚藍魚打擊樂團,雖然「資深」,卻也是前衛實驗路線的首席代表,開發出來的擊樂新「耳」界,讓你意想不到!
-
特別企畫 Feature
野性動感 燃燒熱力無限
從世界各地傳統打擊樂取經,一樣能讓舞台上的演出迸發超強熱力!來自墨西哥的譚畢哥打擊樂團,來自匈牙利的阿瑪丁達打擊樂團,不只發揚母國的音樂本色,也積極吸納非洲、亞洲的擊樂精華,融合出嶄新動人的舞台風景。
-
特別企畫 Feature
特色擊樂 超技出手魅現
擊樂演出往往聲勢浩大、以多取勝,但身懷絕技的擊樂高手,就像武林大師一樣,一出手就能震懾觀眾日本的木琴教主、曾多次訪台的安倍圭子,將帶著日本馬林巴擊樂團一起展現她的六槌絕技;來自以色列的皮卡度擊樂二重奏,則要與美型與技巧征服台灣樂迷的心!
-
話題追蹤 Follow-ups 如何讓黑膠唱片重返市場?
陳建育:愛它,才能創造它的價值
在現代人手一台MP3、CD都快被淘汰的今日,為什麼LKK的黑膠唱片,還能捲土重來,在唱片市場東山再起?引領這股風潮的金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執行長陳建育,有一套自己的銷售哲學:認識自己、認識客戶、認識喜愛自己的商品,才能順利銷售。而他正是看到中產階級重視生活品質的特性,讓獨具質感的黑膠唱片,在市場上找到自己的定位。
-
專題
魏廣晧 願當台灣爵士的扎根園丁
應邀擔任兩廳院夏日爵士音樂營教學策劃的魏廣晧,對爵士樂有一份執著的喜愛與熱情,鑒於台灣音樂學生對爵士樂的學習缺乏資源,台灣的爵士樂教育又落後歐美日韓許多,讓他決心要從教育開始,為台灣的爵士樂灑下種籽,深入扎根。
-
藝@CD
音樂為筆,寫下這塊土地的愛與淚
在這個世紀裡,音樂已經不再是為耳朵服務了,灌注了思維,陳述著故事,從熱血青年、從堅毅女子、從詩人、從藝術家的眼中凝結。楊祖珺的《關不住的歌聲》記錄了那個壓抑年代的吶喊,《甜蜜的負荷》把農民詩人吳晟對生命與土地的關懷化為歌曲,細細聆聽,可以體會那刻印在人心中的痛與愛。
-
即將上場 Preview
給孩子屬於他們的「藝術之美」吧!
四月是屬於孩子們的月份,就算景氣差、物價高,孩子們的成長仍然不能忽略,藝術在他們的童年更是不能缺席。本刊特別精選介紹本月精采的兒童劇與親子音樂會,讓辛苦的父母們可以帶著孩子,一同隨著表演返回童真,輕鬆一下!
-
即將上場 Preview
笛聖、女王、新星 三場笛音饗宴
應新象文教基金會之邀,不同世代的三位傑出長笛音樂家:葛拉夫、艾咪.波特與洛依克.許奈德,將於四五月間訪台,為台灣的長笛愛好者帶來三場精緻的長笛饗宴。其中波特與許奈德的演出,將由本地鋼琴家徐嘉琪、湯婉君擔任伴奏,並有本地長笛家馬曉珮及陳雅菁一起合作二重奏,藝術交流的意義非凡。
-
即將上場 Preview
口技伴奏 五男搞笑歡唱
閉上眼睛欣賞,彷彿聽到歌聲和數種樂器的演奏,但睜開眼睛時,看到的卻是b vocal的五位歌手在台上歡快地盡情歌唱。沒有任何「樂器」、沒有任何「伴奏」,靠的只有變化萬千的人聲。無怪乎此團體的名稱並非「合唱團」,而是「人聲樂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