黎家齊
-
總編輯的話 Editorial
每到夏天我要去_______
夏至之後,台灣氣溫暫時低不下來,記得某日下午的台北竟飆至39.7度,創下百年來紀錄(有點害怕,這個紀錄會不會很快就打破啊!啊啊啊!)。同時,肺炎疫情的降溫,隨著溫度升高(然後居高不下)的是各種「報復性消費/出遊」的人潮,配合振興三倍券、藝FUN券、農遊券、動滋券、浪漫客庄旅遊券等振興政策(也有少數人沒辦法獲得,像是身分證字號末碼為1、2、6者未獲藝FUN券,卻在商業行銷手段下形成另一波「126之亂」),以及行之有年的旅遊補助等方案的彼此加成下,整個東部人滿為患,讓「人」真正變成了「風景」,堵塞的國道五號也被稱為台灣最大的停車場;而澎湖、小琉球、蘭嶼、綠島、龜山島、金門、馬祖等離島也讓暫時無法出國的國人稍微滿足了「偽/未出國」的慾望! 二○二○的夏天,再熱也待不住家裡,總得衝一波吧!最後,搞不清身上的汗水是自己的,還是旁人的。 當然不是每個人都擠得出有限時間,於是趁著夏日夜晚的微風,衝向兩廳院藝文廣場,迎接「兩廳院夏日爵士戶外派對」也成為不少人的習慣,甚至堪稱國家兩廳院的「音樂祭」(不用衝向哪個海邊或港口)。今年的「兩廳院夏日爵士派對」同樣在音樂廳、實驗劇場等空間有音樂營、演奏會等活動,已邁入第十二年的「兩廳院夏日爵士戶外派對」更是活力滿滿,除來自演出者,如甫入圍金曲獎的靈魂女聲9m88、兩廳院爵士音樂營菁英大樂團、李守信與國會大樂團等,成為粉絲的聽眾們則更是派對本身最強悍無比的生命力。 同時,八月的音樂饗宴不局限於爵士,二○二○╱二一國內外的樂季公布也讓我們的耳朵擁有不同選擇音樂總監呂紹嘉卸任後的國家交響樂團(NSO)、新音樂總監江靖波上任的臺灣國樂團(NCO)、強調大地之聲的臺北市立交響樂團(TSO)等究竟會端出什麼曲目呢?本期雜誌不只讓我們一起環島,也用文字帶大家「出國」,前往歐美等地的樂團捕捉他們的音符。 每到夏天我要去_______,這麼多的選擇,我們是不是要一起去哪呢?
-
總編輯的話 Editorial
我們可以開始想像未來了嗎?
「想像未來」是人類其中一種本能。 帶點被迫成分的是從小時候就開始寫的「我的志願」,一路到升學制度下我們必須去「(有限制的)選擇」學歷,或許到了對工作、理想與創作等的展望,就多了點主動性;過程裡,乘載的其實是我們對「未來某一天會做什麼」、「成為怎樣的人」的投射,模模糊糊也清清楚楚。放得更遠些,則是科幻作品建構出的未來世界景貌。這些可以是虛構而來的幻想,也可以是客觀視角的觀察稱之為「趨勢預測」。 但年初襲來的COVID-19疫情似乎停滯了這段時間,我們困守於當下的未知/無知,更何談未來的未來?開始害怕的是,我們會不會逐漸失去感知的能力,以及被植入想像的恐懼?守著每日下午兩點的疫情記者會裡攀升或掛零的確診數字,形成心驚膽跳或鬆一口氣的「疫常」輪迴,甚至只餘下「疫情何時可以結束」的想像。 還好,擅於逆境求生的創作者始終努力掙脫困境,在過去幾期雜誌裡,我們可以從他們的日常生活裡找尋到心靈紓困的提案、藉由線上展演與觀眾繼續有約等;同時,也分析了政府單位、公立場館等公部門如何紓困與援助台灣的表演藝術圈。終於在疫情趨緩的六月初迎來藝文場館解封,緊接而來的是民眾的「報復式消費」(雖然我們始終不知道要報復的是誰?)我們是不是可以開始想像未來了? 此時的政策面也開始從「紓困」到「振興」,包含即將啟動的行政院「振興三倍券」與文化部「藝FUN券」等,嘗試通過消費行為去重啟台灣經濟。因此,本期雜誌訪問新任文化部長李永得,既談疫情趨緩後的文化振興,也展現他對台灣文化政策的想像與決策;同時,我們邀請到朱宗慶、辜懷群、陳樹熙、溫慧玟、梁志民、于國華、鄧富權、車克謙、魏琬容、吳季娟、孫富叡、楊乃璇、黃堃儼、蔡明叡、鄭卜元、樊宗錡等藝文或跨域創作相關業界人士,一起對台灣「後疫情時代」進行想像的交鋒,細數每一種未來會發生的可能性。 只是,在端午連假四處爆滿的觀光人潮、返日學生可能在台染疫的新聞消息間,身處台灣的我們還矛盾地斤斤計較於「本土零確診與否」的口水交戰,全球確診數字卻已飆破千萬。此時此刻,我們陸續宣告台灣表演藝術的「下半場」展開,而國外其他地區的「中場休息」仍無限期延長,或苦於轉為其他形式得以延續。於是,本期雜誌也邀請到仍駐紮於歐美、其他亞洲地區的藝文人士,
-
特別企畫 Feature
面對脆弱體質 汲取經驗、打底優化
疫情不僅使人們的日常生活產生劇烈改變,國際經濟、政治情勢受到的影響,也連帶牽動藝術發展。疫情讓表演藝術脆弱的體質更加突顯,此刻不能被動等待國際疫情的平息,而要打好基礎、優化體質,才是永續、長久經營的良方。未來該如何調整因應以承擔大環境所帶來的各種風險,如何從此次重創中汲取經驗,更是每個團隊、每位藝術工作者應積極面對的課題。
-
特別企畫 Feature
讓國家文化力 帶動國家的品牌力
繼四月底陸續展開「藝文紓困1.0」、「藝文紓困2.0」計畫後,迎接「防疫新生活運動」的此時,文化部在行政院的三倍券外更加碼了六百元「藝FUN券」,文化部長李永得期待藉此為文化產業創造五十億商機,若能搭配三倍券,更主觀期待兩百億的可能性。在思考後疫情可能面臨的問題並提出因應之道外,打造台灣國際品牌的辨識度,將台灣文化的能量帶上國際本就是文化部的長期目標,李永得表示:「一個國家文化力的強盛可以帶動國家品牌力,這可能是其他產業無法達到的。」
-
話題追蹤 Follow-ups
升級表演藝術圖書館 為民眾與兩廳院「搭橋」
兩廳院的表演藝術圖書館於一九九三年成立,典藏包括兩廳院主辦節目海報、節目單、錄影帶、數位光碟、每日演出錄影音等,累積館藏至今十九萬件。廿多年來,歷經幾經調整,圖書館一直是被討論的焦點。二○一八年起,從內部提議轉型,圖書館將重新思考館藏策略及空間運用規劃,並於今年啟動圖書館升級專案。 在兩廳院「藝術共融」的脈絡下,該如何打造一個屬於大家的圖書館?藝術總監劉怡汝決定搭起橋梁,讓社會上的每一個人,都不因任何預先設下的規範而被屏障。她堅信:「如果兩廳院只服務文化菁英,那就希望台灣兩千三百萬人透過兩廳院,都成為文化菁英。」
-
總編輯的話 Editorial
三個月,又十四天
終於,停滯的劇場在日前出現了曙光。五月廿二日晚間,文化部發布文化場館藝文活動開放辦理原則,國家兩廳院、NSO亦隨即聯手於五月廿四日晚間在國家音樂廳,率先試辦「管絃織音」音樂會,並開放約五百名觀眾採實名制入場,這也是國家級展演場館暌違近三個月後首度解封。但至於藝文活動何時能夠全面恢復正常,新任文化部長李永得表示尚待兩個禮拜觀察,視國際與國內的疫情發展,再評估是否能全面開放。 沒錯,再等兩個禮拜,十四天。從疫情爆發至今,十四天彷彿成了一個新的時間單位,也代表著:隔離、等待、獨處、不安在有些人的行事曆中,本來被註記寫滿的十四個格子裡,驟然空白,而本來與其他日子一樣的這十四天,也像是突然被貼上標籤,在生命中顯得格外與眾不同。台灣的防疫團隊在這波席捲全球的災難中表現優異,讓我們免去全面性的封城或是大規模隔離的措施,但是在這全球按下暫停鍵的同時,仍是讓我們丟失了習慣的日常。這段離不開口罩、酒精與無法自由出入公共場所的日子裡,每一個人都在尋找另一種生活秩序,為自己、為生命。而在舞台上的那群,本來就擅於聚眾面對自我,以肉身化成藝術,與社會溝通的人們呢?他們又如何在這十四天中、近三個月裡,緩步度過這段在時光夾縫裡的空白。是待續/蓄而動?還是從「空中飛人」變身「網際超人」?抑或是在沒戲演的日子裡,持續燉煮著「慢」滋味? 於是在本期雜誌中,我們在這新冠病毒改變了人類世界軌道的同時,特別邀請到目前人身處在台灣、美國、英國、比利時、法國等地的十四位藝術家,與六位編劇╱文字工作者,分享他們是如何存在於彷彿不存在的當下。從生活到閱讀、從耍廢到讀詩、從走路到冥想;更有人不能停了鍛鍊,在舞團提供的一方地板上起舞,只求不要踢到家具就好。也許每個人的路不同,但「時間」都一樣。我們也希望藉著這次「瘟疫中的日常生活:心靈紓困(可能)提案」,能成為讀者在越過這段歲月罅隙中的一帖良方。 最後,在本期的特別專刊中,也藉由「兩廳院售票系統2013-2019分析報告」,以兩廳院售票系統各節目的銷售及會員訂單等資料為研究基礎,解碼大數據,針對台灣表演藝術產業的地區走勢、消費行為、票房起伏等進行拆解分析,並針對COVID-19之影響進行特別探討,試圖了解這次疫情對台灣表演藝術產業的影響。
-
總編輯的話 Editorial
疫情之下 找到向前走的勇氣
很難想像,一場疫情改寫了廿一世紀的歷史,無人能不受其影響,且至今仍在持續升溫肆虐。封城、關店、居家隔離、自我檢疫2019新型冠狀病毒(COVID-19),它讓人與人的距離變得遙遠。而表演,這個與「人」緊密相連的藝術,更有聚眾、臨場、勞力密集等特性的行業,在這波不得不讓人「保持距離」的疫情下,自是難以倖免、受到重創。 在面對這樣險峻且變動迅速、尚未明朗的情勢,對表演藝術團隊而言的確是難以承受的重,對國家文化發展無疑更是一大艱困挑戰。文化部秉持著「防疫為重,紓困並行,振興在後」的原則,在高效率下率先爭取到十五億元的紓困補助經費,盼這及時雨能為表演藝術界爭取些許喘息的機會。而國內各場館也莫不繃緊神經因應各種狀況。防疫當前,身為國家級場館的國家表演藝術中心旗下的北中南三座場館,也在一切以安全為優先的前提下,同時提出疫情期間特別方案,並且也盤點旗下各項資源,幫助各團隊度過難關,並累積後續的動能,就如同在本期中接受訪問的兩廳院藝術總監劉怡汝所述:「期許兩廳院成為表演藝術圈裡『穩定的力量』,扮演一個能被依靠的角色,沉著、穩定,與大眾共同度過這個非常時期。」 面對突如其來的衝擊,表演藝術界在疲於應對的同時,其實考驗的也正是整體產業的體質,此時各界可能尚未有時間沉澱思考,但如何記取教訓,讓未來表演藝術的生態環境更為健全,應是接下來要義無反顧、審慎面對的課題。 最後,值此非常時期,本刊也邀請了高旻辰、王連晟、布拉瑞揚、鄭嘉音、紀蔚然等五位,橫跨了不同世代、領域的藝術家,請他們回顧自身的人生與創作之路,探問自身在經歷成長時所遇到的種種,從夢想到恐懼,讓他們重新回到「成年禮」的那一瞬間,與讀者分享他們在生命中面對試煉時,是如何跨越、如何自處。盼能在這波人心躁動不安的疫情下,藉著閱讀他們的成長,讓那份平時隱藏在作品背後,藝術家創作時面對自我的勇氣,給我們啟發,找到向前走的力量。
-
焦點專題 Focus
疫情肆虐下 一探劇場未來
肺炎疫情襲來,以現場性為本質的表演藝術更是重災區,現今中央疫情指揮中心已建議停辦「百人以上室內活動」,更多演出面臨停演抉擇。作為台灣表演藝術界重要場館的國家兩廳院,一舉一動都是其他單位的參考指標,藝術總監劉怡汝指出,除了透過疫情期間特別方案,以配套措施讓表演藝術圈獲得喘息、以協力方式讓團隊延續創作活動外,她也覺得這次疫情正是表演藝術界自我體檢的機會,可同時思考未來劇場的欣賞模式與可能性。
-
總編輯的話 Editorial
她們的舞台 她們的人生
傳統戲劇、戲曲在每個地方或是民族的文化中,都是最具特色的一環,因為它向來與當地人民的生活密不可分,與娛樂、教育、宗教等密切結合,甚而有些還肩負著非純粹表演藝術的功能,例如在台灣民間廟會祭典中,戲曲就扮演著重要的角色。當然,每個傳統劇種在歷經數百年來政治、社會、經濟、文化等因素的變遷和衝擊下,也許曾各領風騷、盛極一時,但也會隨著時空的變換,在故事取材、演出形式、樂曲曲風等方面進行蛻變。 而這也是各種傳統戲劇、戲曲最迷人之處,正因為它們歷經了時間的淬煉,在每位藝術家的打磨之下,形成了屬於各個劇種獨有的「表演程式」。但是,這些「表演程式」後來也往往成為限制劇種發展的主因,因為在傳統戲曲表演中,演員的身體甚至是思考,都會不可避免地受到其無形的制約,在所謂「傳統」的表演形式下,專注於作工、技巧等,而忽略了戲劇的其他要素。唯有能在傳統的表演方程式下還能致力挖掘出與當代之連結的表演藝術家,才能讓那個傳統劇種在歷史的洪流中激起漣漪、掀起波濤。 「如果我硬是要去記、背誦,我可能也演不出好的人物。我們千萬不能僵化看待每一角色,而要時時刻刻地要把她當成第一次看到。當然,最重要的還是人物的內在,舞台語言的運用很重要,自身的經驗也很重要」讓京劇在台灣很「自在」的推手之一名伶魏海敏在本期訪問中如是說,而她就是那種能在傳統中不斷挑戰自我的藝術家。從她與京劇共度的五十年,就彷彿可以看到這漂洋過海而來的傳統劇種,在台灣疊巒起伏的縮影,而我們也藉著她,回顧了京劇在台灣發展的點點滴滴。而說到另一個在台灣發展扎根的大陸傳統劇種豫劇,就不可能不提及「豫劇皇后」王海玲,正如同〈祖師爺給的考驗,也揉出了「家」的形狀〉一文所寫:「常有人認為地方戲矮人一截,但王海玲認為,不是劇種不好,而是演得不好。於是,八歲的她開始學習,十四歲以《花木蘭》穩穩接下了棒子,在劇團解散、觀眾減少、傳承困難的危機意識裡,持續地唱、努力地演,直到現在。」傳統戲曲在當代要發展已是不易,而作為外來的中國地方劇種要在新落腳的土地上生根茁壯,自是更加困難,京劇如是、豫劇亦然。而台灣原生的歌仔戲又是如何迎向時代洪流呢?在本期的專題中,我們也請到出身歌仔戲世家,以外台民戲為主的春美歌劇團團長郭春美,帶我們一探其舞台上多變的表演
-
總編輯的話 Editorial
關於華麗的真相
關於「巴洛克」(Baroque),不知道您會有什麼聯想?法國凡爾賽宮?羅馬聖彼得大教堂?宏偉奢華、生動熱情、奔放且華麗的誇飾?流暢繁複又動感的戲劇性線條?卡拉瓦喬、魯本斯、林布蘭?你可知道這個既富有宗教特色、又有享樂主義色彩的單字,最早時是被珍珠商人拿來形容形狀不規則之珍珠,而若以它作為形容詞,則有「俗麗凌亂」或是「奇妙怪異的」意思,後來才在當時被用為「奇妙的藝術」的代名詞。但曾幾何時,這個最初由形容珍珠、到建築與雕塑領域中所慣用的術語,才又慢慢被引用於各種藝術和音樂領域,泛指在歐洲文化史中,上承文藝復興,下接古典主義、浪漫時期,約於十七世紀及十八世紀上半葉的藝術風格。 回顧一六○○年至一七五○年巴洛克時期那段貴族掌權的年代,宮廷裡富麗堂皇的奢華排場,讓當時的音樂加入了大量裝飾性的音符,旋律精緻、節奏強烈,打開了演奏的自由和無限可能,而強烈的戲劇性與運動感,除了營造歡愉的氣氛,也呈現出炫麗及不凡的氣度。但正因巴洛克時期重視音樂的戲劇感,所以鼓勵了歌劇的創作,為日後歌劇的輝煌奠下了穩固的基石。而在孕育歌劇蓬勃發展的同時,「閹伶」也一躍而成巴洛克時期娛樂產業中的新星,讓精美華麗的詠歎調蔚為風潮。當然,如今已不再有藉著不人道的方式「打造」演唱家的可能,但隨著人們再次對巴洛克音樂風格的好奇與探尋,造就了「假聲男高音」的順勢崛起,成為當今樂壇演出巴洛克聲樂作品時的最佳選擇。在本期雜誌中,也隨著以精緻花腔著名的俄裔法籍假聲男高音菲利普.賈洛斯基即將二度訪台的腳步,特別邀請到知名的男高音、假聲男高音李文智與次女高音翁若珮重磅現身,費盡巧思、精心扮裝,與讀者一同重返那極盡奢華的巴洛克音樂光榮年代,尋訪關於古老的閹伶傳說、探究假聲男高音的過去與未來。 同樣是以瑰麗恢弘的風格、節奏強烈風格著稱的日本全能戲劇人野田秀樹,也將在今年的TIFA台灣國際藝術節中首度登台。這位集編導演於一身的不老頑童,向來以炫技式的誇張表演,堆砌出絢爛如歡慶嘉年華般的作品。但在這快樂活潑的氛圍中、高超的彩蛋魅惑裡,他的劇場卻是如同日本現實社會的壓力鍋,飽滿的笑鬧張力讓觀眾在崩潰的喜劇邊緣上遊走,而演員狂喜的戰慄則讓舞台在燦爛中變形。於是在本月份「閱讀社會的劇場」的專題中,我們也扒開戲劇創作所擅長的夢幻糖衣,戳破粉紅泡沫,從日本的駭人聽聞的真實社會事件出發,一勘日本傳統劇場、
-
總編輯的話 Editorial
在劇場裡,為現代文學「開箱」
今年的TIFA台灣國際藝術節期中,最受矚目、也是最具話題性的一齣作品,無非就是演出時間長達九小時廿分的《玩家、毛二世、名字》。令人驚訝的是,這齣戲的導演朱利安.戈瑟蘭,年僅卅二歲,然而年紀輕輕的他,卻早在六年前就以《無愛繁殖》一劇震撼亞維儂藝術節,並榮獲當年劇評人協會「年度最佳劇場新秀」的殊榮。三年後,他的導演作品《2666》又獲頒「年度最佳戲劇演出」和「最佳舞台元素創作者」兩項大獎。 《玩家、毛二世、名字》是國家兩廳院與法國鳳凰劇院簽署開動計畫後的共製節目,取材自被譽為美國當代小說四大名家之一的唐.德里羅的三本同名小說,於二○一八年七月在亞維儂藝術節首演後,將於今年首度來台演出。被法國媒體讚譽為「天才」的導演戈瑟蘭,其實更醉心於當代小說,就如同他在專訪中所說:「小說的表現形式不僅完全符合我追求的藝術價值,也彌補了劇場敘事的不足。」而他想做的,則是將「劇場表演、小說語言,及當代主題彼此碰撞在一起。」擅長將文字轉化為劇場中的表演的他,舞台上的呈現也超越傳統劇場的表現形式,除了有刺激感官的即時影像與聲光效果外,快速的影像剪輯投影也強化了敘事的速度感,他彷彿將舞台變為攝影棚,透過特寫捕捉演員細微的表情,讓放大的影像感與真實的劇場融為一體,讓明快更迭的劇情與交綜複雜的故事線一幕幕地在觀眾面前展開,卻又不失閱讀小說時的私密感。面對這位迅速歐洲劇壇竄紅的黑馬,本刊除了獨家專訪外,也針對他的劇場美學與這次《玩家、毛二世、名字》原著小說家的作品賞析,全方位地帶領讀者進入朱利安.戈瑟蘭的劇場世界,傾聽文字之外的現代之聲。 在本期雜誌中,我們也開箱創作者的「未竟之室」。編輯部以里米尼紀錄劇團的演出《未竟之室》為企畫發想,如同該劇導演導演史蒂芬.凱吉以八個房間,透過八位人物的生活物件,讓觀眾聆聽他們對死亡的想法,同時思索「死亡」這件事,我們也邀請了史蒂芬.凱吉與台灣創作者林芳宜、林宜瑾、董怡芬、林玟圻Ctwo、日京江羽人,參與這次「未竟之室」的開箱企畫,與讀者分享那些可用來敘述他們生命點滴的私密物件,共同探尋人生的下一步。
-
總編輯的話 Editorial
童話美麗,是因為現實太醜
「我要變成童話裡,你愛的那個天使,張開雙手變成翅膀守護你,你要相信,相信我們會像童話故事裡,幸福和快樂是結局」雖然光良唱出來的〈童話〉是那麼美麗與夢幻,但在現實世界裡,若是你仔細閱讀童話的情節,再深究其涵義與起源,就會發現,原來我們兒時所讀的童話或是神話,許多是反映現實中的晦暗與荒誕。世間的殘酷,往往被包裹在甜蜜的故事裡,被溫暖的笑容給模糊了焦點。但,這也正是童話的神奇功效之處,如同「心靈疫苗」一樣,它在閱讀者長大成人、體會人生況味之前,先打了預防針,以免到時受傷太深。 「神話之所以存在,是因為社會問題存在。」如同我們所專訪的編舞家基根-多藍所說,在他這次為兩廳院2020TIFA所帶來的作品《癲鵝湖》中,就是以《天鵝湖》這個取材自民間傳說的童話故事,揉合了愛爾蘭《李爾王的孩子們》的神話傳說,並從當地從真實的社會案件出發,撕下了童話溫柔的面具。在這齣舞作中,你看不到童話故事的虛幻愛情,而是編舞家將糖衣剝除後,所留下原著中最深層的關於權力的思考與探問。當牧師成為加害者而非救贖;天鵝不是公主而是性侵受害者;王子也非王子,卻是被社會遺落的邊緣人沒有美麗的芭蕾伶娜、沒有優雅的柴科夫斯基音樂,有的是對愛爾蘭當代社會的反思、前基督教時期殘酷的傳說、對宗教虛偽的嚴厲批判。若是你抱著對傳統芭蕾舞劇《天鵝湖》的憧憬坐在觀眾席,那《癲鵝湖》舞台上所發生的一切,將會令你目瞪口呆。 如同之前本刊報導所述,這齣受英國國家舞蹈獎肯定、在全球榮獲好評的《癲鵝湖》並不美,相反的,它不願媚俗,對現實不加修飾的描述,令人數度不忍直視。也因如此,我們特別在本月份焦點專題中,探尋了近年來以童話為題材,並藉舞台轉譯到當代現實世界中的「說故事的人」愛爾蘭編舞家麥可.基根-多藍、菲律賓編舞家伊薩.江森、香港導演林奕華與台灣三缺一劇團,一同返回古老童話、神話、傳說中的意識底層,看他們如何在虛構的劇場中,透析當代生活所遭遇的現實,從而翻轉成「屬於我們這個時代的童話」。 當然,如同往年的十二月號,本刊都會精心企畫,為讀者帶來當年度的「表演藝術回顧/現象觀察.趨勢探索」,以及編輯部所選出來的「年度人物PAR People of the year」,在
-
總編輯的話 Editorial
「你呷飽未?」
「大腸麵線、臭豆腐、碗稞甜不辣;筒仔米糕、蚵仔煎米粉湯、藥燉排骨蜜酥雞排;珍珠奶茶、木瓜牛奶、小籠湯包、東山鴨頭、魯肉飯、牛肉麵 肉粽肉圓、四神湯」咦?這些是台灣味嗎?沒錯,這正是董事長樂團的《眾神護台灣》專輯中的一首歌〈台灣味〉,不知道和你的台灣味是否相同?也許台灣味在每個人的記憶中都不盡相同,菜色不同、曲調也各異,但正如我們這次專題「消逝中的台灣味」前言所述,若是以「台灣味」作為一個名詞,它其實很抽象、朦朧,讓我們難以準確掌握定義與內容;但當我們在碰觸到它的時候,會自然產生一種難以言喻的溫暖因為「台灣味」並非固定的物件、動作行為或技藝,更夾雜了我們的記憶,每個人都會有屬於自己生命裡的台灣味。而其所交集的,正是這塊土地上所承載的文化與情感的共同底蘊。 「你呷飽未?」可謂是我們公認最有台灣味的問候了,無論是在街頭巷尾、清晨或深夜,這句話都不時地在我們耳邊響起,從這個在稀鬆平常、人與人之間親切的問候就可以看出,「吃」在我們的生活中,有著不同於其他民族的意義,而「辦桌」,更可以說是在是台灣人早年生活中很重要的「常民儀式」,舉凡婚喪喜慶都離不開它。這次兩廳院「藝術出走」的《十二碗菜歌》,導演樊宗錡就是以「辦桌」為創作基底,並且抓住台灣人愛「吃」的心理,他以人稱「阿燦師」的國寶級辦桌師傅林明燦的成長故事作為發想,在舞台上辦桌兼扮戲。 「上個世代的父親很威嚴,不太會對孩子噓寒問暖。」這是樊宗錡寫劇本時訪問了阿燦師與幾十位阿伯,所領悟到的傳統父子間的普遍群相。「父子互動冷淡,親子之間有一段很大的情感距離,很多兒子直到爸爸過世了,都不知道爸爸在想什麼。」在這齣戲裡他想要料理的,正是這許多家庭都無解的跨世代難題。而出身「總舖世家」的阿燦師,也將遵照「八慶一喪」禮俗,親手烹調一道又一道的辦桌大菜,隨著父子間的親情大戲端上台。此外,兩廳院也請到不同世代的唱將楊烈與蔡昌憲,聯手演繹這對不擅表達關愛、又無法忽視彼此的父子,可想而知,演出中除了兩位巨星精采的對手戲外,國台日語的流行金曲也一定不會少。 「辦桌就是兩個味,一個古早味,一個人情味。」編導樊宗錡如是說,而他也惋惜地這麼獨特的料理文化,正在漸漸消失中。其實,隨著歲月的腳步,許多以往我們身邊以往未曾留意的東西,的確不再復存。
-
總編輯的話 Editorial
「破」與「重來」
今年兩廳院的「舞蹈秋天」很特別,特別的不只是節目精采,它還顯得特別剽悍、特別銳利,更特別的是,它還是這起始於二○○六年「舞蹈春天」到二○一○年轉為「舞蹈秋天」系列節目的最後一年。沒錯,這每兩年的舞蹈盛宴,自明年起,即將有大破大立的新轉變。在今年「舞蹈秋天」的宣告記者會上,國家兩廳院藝術總監劉怡汝表示:「藝術創作界線正快速消弭,二○二○年起,每兩年一度的『舞蹈秋天』與『國際劇場藝術節』將會合併,成為一年一度戲劇與舞蹈的綜合性藝術節,並以重要的社會議題為策展主軸,邀請國內外具有反思能量與獨到見解的藝術創作者參與,打造一系列台灣最前衛、最具『挑釁意味』的表演藝術節!」 所以在這最後一屆的「舞蹈秋天」中,我們就不難看出節目的安排上,已有為明年策展暖身的端倪。第一檔就是今年四月上旬在巴黎夏佑劇院(Thtre national de la danse Chaillot)上演,敝刊319期「四界看表演」單元才介紹的《還是有點希望的啊!混帳》(註)。這支舞蹈是加拿大編舞家菲德希克.葛拉威的作品,在舞作中編舞家從頭到尾都在舞台上,但自己本人卻沒有上台跳舞,而是與樂團一起演奏音樂,他將舞台打造了成一場野蠻、性感、純粹、原始的黑暗憂鬱派對,在慾望的氛圍與喘息間,對著觀眾述說創作者的責任。舞者們在音樂節推動下,漸漸將節奏帶入全身,讓不斷重複的音符帶領著身軀,跨入近乎瘋狂恍惚的疲憊狀態。整齣舞作就如同該文作者所形容:「在大汗淋漓的顫抖慾望中,抵抗某種巨大無形力量的同時,尋找超越人類意識的深層意義」。 第二檔則是國內三位新銳舞蹈家:田孝慈、鄭皓、蘇品文,帶來三支實驗性的作品所組成的《微舞作》,接下來還有蘇文琪的《人類黑區》,及六度來台的英國舞蹈明星阿喀郎.汗,也在今年帶來他舞者生涯的最後一支獨舞作品《陌生人》。而台灣編舞家何曉玫也從對真實疼痛的執著中迸射靈感,並映照生物學中「極相林」的意象,創發同名舞作《極相林》。綜觀今年「舞蹈秋天」共九檔演出,不難發現,現下舞作都不只是以肢體呈現美感或炫耀技巧的精湛,而是企圖以身體取代語言,與觀眾對話,探問當代議題。所以,本期特別企畫也由此出發,我們也針對四組關鍵字:自然、性、死亡、科學,與讀者一同探看當代舞蹈。 最後不能不提的,今年「舞蹈秋
-
總編輯的話 Editorial
科技,讓所有人更接近藝術
當卡通《科學小飛俠》中一號鐵雄和二號大明用手錶對話、《霹靂遊俠》李麥克對著他的夥計霹靂車交談的情景,在我們日常生活中早已見怪不怪的今天,科技已經實踐許多了當時人們對許多既有事物的想像。而你是否想過,當你跨進一座廿一世紀的現代劇場,它所提供的服務,又跟有著百年輝煌歷史的古典劇院,應該要有什麼不同?另一方面,現在我們帶著副眼鏡或甚而是望遠鏡去看演出,也應該沒有人會覺得大驚小怪,那又為什麼要對坐著輪椅,或牽著導盲犬的人進到劇場內,要投以異樣的眼光? 科技的發達,已經為現代社會創造了許多可能與不可能,拉進了人與人的距離,而它在表演藝術的創作中,也扮演了愈來愈重要的角色。但在本期雜誌裡,我們要從另一個角度切入,看看科技在劇場的服務上、或甚至是在更進一步的「共融」的理念下,科技將帶來什麼意想不到的運用。例如英國國家劇院從二○一四年便與愛普生公司合作研發Moverio AR智慧眼鏡,它未來不只是取代目前泛用的、已經設定好台詞的投影字幕,而是能在演出中即時辦別並且跟上演員的對話,讓演出更貼近舞台上的真實呈現。此外,使用者在戴上眼鏡後,視線可以不受字幕擺放位置的影響,也能讓聽障朋友們不須坐在特別設置的觀眾席,可以依據自己喜好選擇座位,欣賞演出。而在台灣的國家兩廳院,也將台灣人工智慧實驗室所開發,透過語音辨識和字詞辨識的功能的「雅婷逐字稿」帶進兩廳院「實習」,因為在人工智慧發展的過程中,深度學習是人工智慧成長的重要關鍵,而成長的前提是需要建置龐大的數據資料。在雙方經過六個月的努力下,「雅婷」表現出色,選字準確率從原本的六成上升到八成五,而日後「雅婷」也將踏入表演藝術的領域,為藝術共融盡一份心力,相信在日後的演前導聆和演後座談,都會看到她的蹤影。 創作者都希望自己的作品讓更多人看見,並且感受到他想傳達的理念,而一座好的劇場除了要完成藝術家的夢想外,如何讓所有的觀眾無礙地進入劇場,並提供最容易親近藝術的方式,這同樣也是重要的課題。科技領航、藝術共融是未來劇場的新趨勢,在台灣藝文發展的過程中,身心障礙人士的參與仍未是完成式,但近年積極發展的共融藝術理念,絕對不只是針對前者,更是在深化過程中讓界線流動、拓展領域,擴大範圍至親子、樂齡、青少年等。也唯有讓共融的觀念轉換,成為我們的日常,才有可能將藝術的種子,播撒到於每一個人的身上。
-
總編輯的話 Editorial
貝多芬與新樂季
每年到了這個時候,樂迷們最引頸期盼的,不外乎是全球各大樂團陸續公布的新樂季精采節目了,因為那可是牽動著每一位樂迷一整年的行程。什麼節目不能錯過?什麼時候要買票?然後再掂掂自己的荷包與可能已經用掉一大半的休假,心中還暗自期待著:要是心儀的海外演出,能和以經安排好的出國渡假時程湊在一塊兒,那就太完美啦! 這廂是樂迷們心情,但別以為剛剛燒完腦,排出新樂季的音樂總監和工作人員就可以喘口氣,其實這才是樂團挑戰新年度之始,相信他們也一定也會緊盯全球各大樂團端出什麼菜,企盼自己的團隊的精心安排能脫穎而出,另一方面也要開始加緊練習,讓樂季中的每一場演出都盡善盡美。所以在本月,我們也推出特別企畫「2019-2020新樂季搶先報」,先帶著讀者繞著地球轉一圈,然後再聚焦台灣,一覽全球新樂季,有什麼音樂會不可不聽、有什麼趨勢不可不知、又有哪些樂壇的大事即將到來。 「#貝多芬」無疑是新樂季貼文的熱門首選,樂聖筆下的絕妙天籟,從交響曲、莊嚴的彌撒曲、鋼琴協奏曲、小提琴協奏曲、室內樂本就是世界各大樂團的必備曲目,明年又是貝多芬兩百五十周年誕辰,自然成為焦點所在,從英美、歐陸到台灣NSO的樂季中均可見其蹤。但要如何在百家爭鳴貝多芬的年度中「樂」戰群雄,又能一鳴驚人,的確非易事。好比內文所提及的八月底柏林愛樂的開幕音樂會,佩特連科將親自指揮貝多芬《合唱》交響曲及貝爾格歌劇《露露》選曲,讓莊嚴的《合唱》與放蕩的《露露》連袂同台,可見曲目設計上的大膽與巧思。而慕提領軍的芝加哥交響樂團,也以最完整的曲目紀念貝多芬!當然,樂迷們熟知的音樂家們:齊瑪曼、巴倫波英、波里尼、馬友友、卡瓦科斯無一不在新樂季中為樂聖慶生。 而在樂季轉換間的人事變換,也是牽動樂壇的大事與趨勢觀察的指標。從德奧的四十世代指揮接手、美國舊金山交響樂團總監湯瑪斯的退休,到國內NSO音樂總監呂紹嘉即將卸任、殷巴爾將接任北市交首席指揮等,都是我們關注的焦點。二○一九╱二○樂季是呂紹嘉卸任前的最後一個樂季,精采自是不在話下,這也代表了他對十年工作的總結,但從二○二○年樂季的最後一場音樂會中,上半場演出海頓的《告別》,下半場則是馬勒的第九號交響曲,就可看出他依依的離情。此外,從國內各樂團致力於委託創作、與戲劇(曲)的跨界結合等面向切
-
總編輯的話 Editorial
回顧那段屬於爵士的美好年代
爵士,是音樂、是生活,也是一種態度。當年在它的故鄉美國紐奧良,爵士就好比是他們對生命的嬉笑、喟嘆與吶喊,藉著爵士,他們唱出心底的話。隨著樂聲的搖擺,爵士也成為軟化種族與文化藩籬最好的催化劑,時至今日,爵士已在世界各地傳唱。在台灣,身為最資深的爵士音樂節之一的兩廳院夏日爵士派對,也已經堂堂邁入第十七個年頭,今年以向「爵士樂之父」路易斯.阿姆斯壯致敬為題,帶著樂迷們回顧那段屬於爵士的美好年代。 今年除了有國內外各家的爵士好手共同參與之外,兩廳院夏日爵士派對更是將演出場地延伸至實驗劇場,由徐崇育Harlem Inc.爵士樂團演出特別企畫的「重返哈林」,將把國家兩廳院實驗劇場打造成當年「聖尼克酒吧」(St. Nicks Pub)的風格與氛圍,於酒吧內再現當年的音樂情境。而在本月的雜誌中,我們也將搶先一步,帶領讀者一窺這一九六○年代,紐約哈林區最具人文爵士精神的「聖尼克酒吧」(St. Nicks Pub)的點點滴滴。 此外去年在兩廳院戲台酒館所推出的「爵士Bistro」今年也將持續地微醺上演,在演出中將集結台灣當代知名爵士樂手和歌手,重新演繹當年極受路易斯.阿姆斯壯所推崇的音樂家作品,如:胖子華勒(Fats Waller)、貝西.史密斯(Bessie Smith)及泰迪.威爾森(Teddy Wilson)等,讓觀眾可以在真正的酒館內,近距離地領略爵士樂與酒精交會下,不同於在音樂廳中正襟危坐的另一種魅力。 當然,如果您想要更放鬆、更不受拘束、更FREE(在這我指的可是票價喔!)那就更不可錯過八月廿四日晚間於藝文廣場,由兩廳院夏日爵士音樂營菁英大樂團、蘇聖育爵士八重奏,及來自澳洲曾榮獲Jazz Bell Awards最佳爵士演唱專輯的新生代爵士甜姐兒莎拉.麥康妮(Sarah McKenzie)所共同帶來的「兩廳院夏日爵士戶外派對」,讓你可以在這一年一度的音樂盛事中,與夏夜的燦爛星光共同盡情搖擺。 在廳內,夏日爵士除了請到了睽違三年、榮獲各大獎項的爵士長青樹查爾斯.洛依德再次訪台外,也邀請到備受世界矚目的爵士鋼琴神童喬伊.亞歷山大,這位十一歲時便到美國林肯中心演出,發表第一張個人演奏專輯My Favorite Things便隨即受
-
總編輯的話 Editorial
本月份的小旅行
旅行,可以是前往異鄉,感受當地風情;也可能是深入土地,與眾人一起同歡共樂;或許也包括走進私密回憶,探查過往與內心的片刻風景。本月,就讓我們帶你去走走。 首先,在平成與令和交替之際,隨著NSO國家交響樂團出訪日本,從東京到大阪,中間也途經有「小京都」之稱的「金澤」,在一年一度的「風和綠的樂都音樂祭」裡,周旋於表演廳、街道、廣場和美術館,享受傳統、爵士、跨界到古典等各種樂曲,那是由世界各地優秀創作者、演奏家和知名樂團的所帶來的演出,體會音符飄揚、歡騰熱情的祭典。「風和綠的樂都音樂祭」還有特別的指揮、樂團大風吹演出,參與期間的國家交響樂團和音樂總監呂紹嘉、駐團指揮張尹芳,也各有新的「合作」對象。 我們也來到「大龍峒保安宮保生文化祭」的現場,聽聽民俗專家林茂賢與我們講古談戲,說說外台戲、家姓戲的現況,及其令戲迷痴狂著迷、自請相隨的獨特魅力。同時,常與歌仔戲團創作共事導演傅裕惠,也一一細數「戲」、「角」與「迷」,三者之間難分難捨又共生互存的奇妙關係。 最後,隨著這齣由曾在世界各地的「資深」素人所演出的《我所經歷的性事》,即將生成台灣版本之前,除了由主要創作者多奈爾(Darren ODonnell)為我們介紹這個製作緣起、不同文化背景裡的素人故事、與長者演員相處的方法經驗,以及如何將私密性事轉換為台上的敘事語言之外,也探訪作家苦苓、馮光遠等人,請他們引路,一同走進過往回憶,在當時保守的社會環境和成長過程中,他們又是如何認識和理解「性」的種種面相和相關議題。在同婚專法於五月十七日三讀通過、廿四日起施行的截稿過程中,看著那些在稿子中、舞台上的資深素人演員,與身邊相戀多年終有成的同性友人們,他們臉上同樣地洋溢著的喜悅與羞怯,不禁讓我有感,的確,很多事需要勇敢地說出來,面對自己,無關乎性別與年齡。
-
總編輯的話 Editorial
備好沃土、搭起橋梁 讓藝術大爆發
國家兩廳院對於創作者來說,不只是個演出場地、專責節目策劃,更要搭起橋梁,與國外場館、藝文機構合作,共築交流平台,二○一八年兩廳院與法國國立鳳凰劇院開啟了「開動計畫」,結盟共製作品包括今年台灣國際藝術節備受好評的《宅想新世界》、新點子實驗場的《微塵共感》及蘇文琪《氣候計畫》。 今年,兩廳院又往前進一步,與法國五個國家劇院之一的巴黎夏佑劇院、南歐首屈一指的舞蹈之家巴塞隆納花市劇院締結夥伴關係,明年雲門2《十三聲》將前往巴黎,而花市劇院和兩廳院藝術家的交換駐館計畫,也將在未來啟動。本刊特別邀請兩廳院藝術總監劉怡汝,與鳳凰劇院藝術總監杜勒葉,進行一次雙總監的「焦點對談」,同時也專訪花式劇院總監瑪嘉莉、夏佑劇院總監德尚,介紹他們在人才、場館、培育、合作上的理念與目標。 同時,兩廳院也要成為藝術家的家、藝文工作者的搖籃,陪伴孵育大家的夢想。今年的兩廳院藝術基地,不僅有長期駐館藝術家吳明倫、周東彥、樊宗錡,短期駐館藝術家王安琪、紀柏豪等五位,更包括了五位Gap Year兩廳院壯遊的創作者,七位藝術行政計畫實習生;也特別邀請林強擔任導師,給予藝術家們人脈資源的引薦和尋找資金的方法。林強也在本次的訪談中化身「心靈導師」,暢談自己在藝術與生活之間、音樂創作和儒道經典之間的種種領會。 最後兩廳院也希望能持續保有一種「叛逆」基因,讓場館成為藝術家的「新點子實驗場」,讓團隊們可以純粹創作,不用擔憂外在環境、票房好壞,發展實驗想做的事,拉長時間、做好準備,並且能鼓起勇氣,冒險邁進。 本期,我們也將揭密兩廳院售票系統的藝文票券銷售資料,看看自二○一三到二○一八年的各項票券數據,在國立交通大學統計學研究所的分析之中,透露了哪些售票趨勢變化與購票者消費樣貌,也期望這些資料能夠適當輔助相關場館及藝文團隊,作為開發潛在觀眾與行銷溝通的參考。
-
總編輯的話 Editorial
人與自然的新關係
人類的出現改變了世界,甚至也永遠成為了地球的一部分。在諾貝爾化學獎得主克魯岑(Paul Crutzen)提出地球已進入「人類世」(Anthropocene)此一概念後,引發了跨越各種學科的討論和熱議,不僅是在自然科學、地質學、海洋學、氣象學等領域,更直接影響了視覺藝術、表演藝術創作者。 本來地質學家便將地球四十五億年的歷史,劃分為大大小小的各種時期區塊;而所謂「人類世」即是指人類的活動及其對於此星球所造成的影響,諸如氣候變遷、物種毀滅、地景變化等,已足以測量,且應在地球史上,記下這再也不能抹滅的一筆。即使對於「人類世」的討論,各人所關注的層面、為其畫下的界線、定義皆各有異,但如何思考人和自然的關係、身體與科技的經驗,卻成為了當代藝術家們積極面對與反應的課題。 雲門2藝術總監鄭宗龍的國表藝三館共製新作《毛月亮》,從他對於自然警訊的不安感受出發、從他看著月亮而引發的內心小世界開始,試圖找尋「人、自然、科技」三者間的完美平衡。同時,前年曾親自造訪冰島的他,這次也邀請了來自冰島的世界級音樂團隊Sigur Rs合作,特為《毛月亮》編寫新的樂曲段落,完成整體演出架構。在充滿科技的現代都會裡,在舞台巨型的LED螢幕前、在深入民間信仰深入陣頭身體之後,鄭宗龍也希望能藉由這個作品,重新喚起身體的原始動能。 若要說人類與自然的關係,台江人或許很懂這塊位於台南市安南區,自海中、從河裡生出的土地,有過很長一段人民開墾、溪流氾濫的歷史,曾經,他們以草寮為家,後來用竹材搭造,水一來就能把家抬起來、涉水搬遷。兩百年來,台江人因水而生、依水而居,現在他們擁有全台灣唯一的濕地型國家公園,成為生態保育、環境教育、永續發展的重要據點。而將在四月份正式開幕的「台江文化中心」,更是罕見地由公民團體請願催生,並與市政府文化局共同商議經營方針的地方場館。遊台南,可以不只是在舊府城裡吃吃喝喝,逛完那些蜿蜒巷弄裡的老宅小店,或許也能走訪一趟台江,在水鳥濕地、在村廟活動、在文化中心,認識那方土地的人與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