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為表演藝術圖書館轉型而舉辦的工作坊現場,參與民眾討論熱烈。(劉昱辰 攝 國家兩廳院 提供)
話題追蹤 Follow-ups

升級表演藝術圖書館 為民眾與兩廳院「搭橋」

專訪國家兩廳院藝術總監劉怡汝

兩廳院的表演藝術圖書館於一九九三年成立,典藏包括兩廳院主辦節目海報、節目單、錄影帶、數位光碟、每日演出錄影音等,累積館藏至今十九萬件。廿多年來,歷經幾經調整,圖書館一直是被討論的焦點。二○一八年起,從內部提議轉型,圖書館將重新思考館藏策略及空間運用規劃,並於今年啟動圖書館升級專案。

在兩廳院「藝術共融」的脈絡下,該如何打造一個屬於大家的圖書館?藝術總監劉怡汝決定搭起橋梁,讓社會上的每一個人,都不因任何預先設下的規範而被屏障。她堅信:「如果兩廳院只服務文化菁英,那就希望台灣兩千三百萬人透過兩廳院,都成為文化菁英。」

兩廳院的表演藝術圖書館於一九九三年成立,典藏包括兩廳院主辦節目海報、節目單、錄影帶、數位光碟、每日演出錄影音等,累積館藏至今十九萬件。廿多年來,歷經幾經調整,圖書館一直是被討論的焦點。二○一八年起,從內部提議轉型,圖書館將重新思考館藏策略及空間運用規劃,並於今年啟動圖書館升級專案。

在兩廳院「藝術共融」的脈絡下,該如何打造一個屬於大家的圖書館?藝術總監劉怡汝決定搭起橋梁,讓社會上的每一個人,都不因任何預先設下的規範而被屏障。她堅信:「如果兩廳院只服務文化菁英,那就希望台灣兩千三百萬人透過兩廳院,都成為文化菁英。」

Q:在台灣,有特色的圖書館相當多,表演藝術圖書館也是專業領域中的瑰寶,您認為它的定位是如何?

A談到定位,表演藝術圖書館似乎是大家心目中的「國家」表演圖書館。但是這部分的期待就像是以前兩廳院的狀況,因為沒有別的劇場,所以兩廳院就勢必做所有國家唯一劇場所有的業務。然而,當現在三場館成立,社會背景、環境都不一樣,我們應該要重新審視所有兩廳院目前工作的方向。同樣的,要談表演藝術圖書館的運作,也該是考量作為一個藝術機構,我們在追求的是什麼?

我常講的劇場三個階段:「求生」、「維持」、「必然性」。兩廳院卅三來已經走過前兩個階段,現在正追求發揮社會影響力的第三階段。因此,對我來說,不只有節目朝這個方向走,表演藝術圖書館也該是如此,它的最終目的都不是只在吸引大眾進場館來看節目,而是要對對社會發揮影響力。

Q:您認為表演藝術圖書館應該如何與相關大量館藏的圖書館做出區隔,突顯它的優勢?

A我們和其他相關大量館藏的圖書館本身就十分不一樣,我們主要是以影音為主要館藏,這差別性不是我的擔憂,而是大部分的群眾把我們視為「國家」表演藝術圖書館。當然那也許可以看作是一個夢想,也不要覺得是不可能的事。舉例來說兩廳院與捷運地下連通道的計畫,早期也被看作是一個夢想,但現在到了合宜的時機,我們就依循著之前人的規劃,待申請到補助,就可以開始實踐它。因此對於表演藝術圖書館的館藏,現階段應該是要先以「策略性」的方式收藏,並不包山包海。未來會不會有機會爭取做成國家級的表演藝術圖書館, 可能性都是開放的。

早期表圖的收藏是比較沒有策略的,因此造成現在音樂相關產品的收藏遠大過於戲劇、舞蹈的領域。我認為圖書館並不能比館藏的容積率,而該注重在分工,例如希望找到台灣音樂資料,就可以到其他如臺灣音樂館等專業單位,如此一來既可找到完整資料,也能避免重複收藏造成資源的浪費。未來的表圖,我們想聚焦在以兩廳院所要倡議的議題或是策展的模式來收藏相關館藏,像是「共融」、「口述影像」等是台灣藝術家較少接觸的,我們就可以有計畫地收這些資料,那麼兩廳院的核心、圖書館的優勢,就會漸漸形成。

藝術家請回答-吳珮菁廣告圖片
歡迎加入 PAR付費會員 或 兩廳院會員
閱讀完整精彩內容!
歡迎加入付費會員閱讀此篇內容
立即加入PAR雜誌付費會員立即加入PAR雜誌付費會員立即加入PAR雜誌付費會員
藝術家請回答-張擎佳 等你來提問廣告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