終於,停滯的劇場在日前出現了曙光。五月廿二日晚間,文化部發布文化場館藝文活動開放辦理原則,國家兩廳院、NSO亦隨即聯手於五月廿四日晚間在國家音樂廳,率先試辦「管絃織音」音樂會,並開放約五百名觀眾採實名制入場,這也是國家級展演場館暌違近三個月後首度解封。但至於藝文活動何時能夠全面恢復正常,新任文化部長李永得表示尚待兩個禮拜觀察,視國際與國內的疫情發展,再評估是否能全面開放。
沒錯,再等兩個禮拜,十四天。從疫情爆發至今,十四天彷彿成了一個新的時間單位,也代表著:隔離、等待、獨處、不安……在有些人的行事曆中,本來被註記寫滿的十四個格子裡,驟然空白,而本來與其他日子一樣的這十四天,也像是突然被貼上標籤,在生命中顯得格外與眾不同。台灣的防疫團隊在這波席捲全球的災難中表現優異,讓我們免去全面性的封城或是大規模隔離的措施,但是在這全球按下暫停鍵的同時,仍是讓我們丟失了習慣的日常。這段離不開口罩、酒精與無法自由出入公共場所的日子裡,每一個人都在尋找另一種生活秩序,為自己、為生命。而在舞台上的那群,本來就擅於聚眾面對自我,以肉身化成藝術,與社會溝通的人們呢?他們又如何在這十四天中、近三個月裡,緩步度過這段在時光夾縫裡的空白。是待續/蓄而動?還是從「空中飛人」變身「網際超人」?抑或是在沒戲演的日子裡,持續燉煮著「慢」滋味?
於是在本期雜誌中,我們在這新冠病毒改變了人類世界軌道的同時,特別邀請到目前人身處在台灣、美國、英國、比利時、法國等地的十四位藝術家,與六位編劇╱文字工作者,分享他們是如何存在於彷彿不存在的當下。從生活到閱讀、從耍廢到讀詩、從走路到冥想;更有人不能停了鍛鍊,在舞團提供的一方地板上起舞,只求不要踢到家具就好。也許每個人的路不同,但「時間」都一樣。我們也希望藉著這次「瘟疫中的日常生活:心靈紓困(可能)提案」,能成為讀者在越過這段歲月罅隙中的一帖良方。
最後,在本期的特別專刊中,也藉由「兩廳院售票系統2013-2019分析報告」,以兩廳院售票系統各節目的銷售及會員訂單等資料為研究基礎,解碼大數據,針對台灣表演藝術產業的地區走勢、消費行為、票房起伏……等進行拆解分析,並針對COVID-19之影響進行特別探討,試圖了解這次疫情對台灣表演藝術產業的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