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不僅使人們的日常生活產生劇烈改變,國際經濟、政治情勢受到的影響,也連帶牽動藝術發展。疫情讓表演藝術脆弱的體質更加突顯,此刻不能被動等待國際疫情的平息,而要打好基礎、優化體質,才是永續、長久經營的良方。未來該如何調整因應以承擔大環境所帶來的各種風險,如何從此次重創中汲取經驗,更是每個團隊、每位藝術工作者應積極面對的課題。
這次疫情所帶來的巨大影響,是表演藝術團隊從未經歷過的。當演出停擺,首要面臨的就是年度經費與收入的短收,沒有節目就不可能有票房,更不可能有企業贊助。因此一受到衝擊,根本無法承受。即使有來自於政府補助,但一般來說,表演團隊仍有高達百分之七、八十的經費需要靠票房或自己籌措。而國內無法演出,國際機會更渺茫,沒有收入之餘,又須面對龐大營運開銷,更體現了表演團隊經營的困難與表演藝術環境體質的脆弱。
場館謹慎應變協助 團隊穩固專業能力
經歷漫長陰霾,表演藝術環境總算再次出現曙光,但國際疫情尚未緩解,回到場館面來看,我認為首要注意的就是防疫措施持續嚴格落實,要讓表演藝術工作者、觀眾及場館同仁都能放心、安心。再者,從三月間,國表藝各場館就已針對各種疫情的不同發展擬定情境分析、模擬,備好各種不同情境的應變計畫,在解封後也更應審慎再次進行沙盤推演,做好萬全準備,以因應各種突發狀況的再次出現,才能最快速、完善地處理。所以「超前部署」應成為一種觀念和態度,不應隨著疫情回穩而鬆懈。接著,由於三場館有戰場、有部分來自政府的資源,振興部分,各場館也都會提出計畫、積極盤點調勻經費來幫助藝文界。現在振興的各項計畫已陸續上場,下半年既定的演出也已經啟動,表藝界的復甦也要三館一團的持續努力!
雖然欣見解封到來,然而要回到過去樣態或邁向更好榮景,仍言之過早。疫情並非一場夢,敞開劇場大門,不代表觀眾就會進來,「報復性消費」理論上應僅是曇花一現,並非常態。疫情間我深思,演出的好壞,並非只能單由票房來決定,票賣得很好的,固然可喜,但絕非與藝術性的高低成正比,就像講話很大聲的,不一定就是厲害的人。「適者生存」這句話在藝文界是不通的,因為很有可能就因此淘汰掉優質團隊。因此,國表藝三館一團也在「及時」、「溝通」、「同理心」三大共同原則之下,積極規劃、盡可能地提供給團隊資源與協助,陪伴藝文界一同走過這段艱辛的路。
此外,對表演者來說,也該藉著疫情反思與沉澱,評量自己面對挫折的能力,思考如何在從基礎,穩固自身專業。以我的經驗來看,此刻,各個團隊對外在國內外巡演上,應有所評估與取捨;對內則是應集結力量,發揮團隊的效益,透過內部整合凝聚外部力量,攜手作為自己的後盾。
開創劇場可能性 呈現多元精采
近幾個月來,為了降低接觸風險,「線上」活動蔚為風尚。但據我觀察,目前在台灣或亞洲地區,線上觀看表演藝術節目的普及性及素材豐富性相對尚未成熟,要透過線上節目增加表演團隊收入,仍屬有限。線上發展是「不得不」的替代方案,要建置一個被視聽大眾廣為關注、持續引發熱潮,甚至為劇場開發新觀眾的線上收看機制,尚有許多需要討論的實質課題。除節目來源及內容外,也包含技術層面問題,如:節目產生方式、頻道平台、觀眾觀看機制、行銷推廣等面向。未來若能進一步建立付費機制,不僅對整體產業有所助益,同時對創作者也會更有保障。我仍要強調,表演藝術的臨場感非常重要,「螢幕」無法完全取代「劇場」,線上收看機制主要還是輔助。但若能讓現場演出與影像呈現相輔相成,激盪出劇場結合科技創新的精采可能性,是我所樂見其成的。
疫情不僅使人們的日常生活產生劇烈改變,國際經濟、政治情勢受到的影響,也連帶牽動藝術發展。疫情讓表演藝術脆弱的體質更加突顯,此刻不能被動等待國際疫情的平息,而要打好基礎、優化體質,才是永續、長久經營的良方。未來該如何調整因應,以承擔大環境所帶來的各種風險,如何從此次重創中汲取經驗,更是每個團隊、每位藝術工作者應積極面對的課題。
口述|朱宗慶 國家表演藝術中心董事長
採訪整理|黎家齊、李秋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