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馨儀
德國羅斯托克音樂與戲劇學院,戲劇教育碩士;國立台灣大學中國文學系學士。現為應用劇場、文字評論工作者。2015年回台後,持續以戲劇作為媒介,接觸群眾、開啟對話,探索自身與周邊議題。在創作表演與工作坊帶領的實踐之外,期許自己藉由書寫有更多的照見,尋找政治性與美學性兼具的劇場可能。
-
藝@書
劇場究竟能做什麼?
在雷曼《後現代劇場》出版十五年後,巴梅爾承襲前者論述,書寫《劇場公共領域》,更聚焦劇場的公共性轉變,梳理與探問劇場在當代的可能,並進一步追問:「劇場究竟能做什麼?」指出劇場在公共領域中同時作為對話者、討論對象與傳播者,強調在理性辯證外,因著劇場美學與符號誘發的情感與情緒、進而是舞台嬉鬧的娛樂力量,唯有同時具備此三者,才能更細緻發展藝術/劇場的公共領域概念。
-
回想與回響 Echo
連結與深化:一個藝術節的偶師之心
在藝術對談裡,除了血緣連結的偶戲家族,不同背景、不同年齡的人也因偶戲被凝聚,因為相同又相異的創作語彙而成為另一種家人──那是作為製偶手藝人與操偶表演者彼此間的惺惺相惜或許因為創作者或多或少都得「退居幕後」,讓物件先行表露生命的另一種型態、翻轉投射不同的想像,於是在這裡交流的作品與創作者,都有種靠近的溫柔,沒有區別地共同交流著。這也回應到了一個「偶戲村」的想像,藉由偶戲,共同生活在一起。
-
特別企畫 Feature 現象6:台灣近代史頻入戲,歷史省思帶來什麼?
劇場見證、思辨過往 化創作為當下行動
從去年底至今,可以發現許多以台灣近代史為主題的製作,一方面是與場館、相關機構的補助推動有關,一方面也可看到創作者面對貼近自身不遠的過往,探究省思的企圖心,豐厚了台灣近代/當代史被看見的可能。而創作者也透過不同的表演形式再譯歷史,甚至重梳翻案,或透過各地巡演,讓歷史的思辨隨著演出,觸及更多群眾。
-
話題追蹤 Follow-ups
從「心」開始 尋回表演的趣味與尊嚴
二○一八年底,莫比斯圓環創作公社與香港「流白之間」合作,邀請葛氏第一代傳人史蒂芬.望來台開設「心之體操」工作坊,不僅回應莫比斯長期關注的表演者內在心理與身體連結的實踐,亦著重在探索葛氏方法對於演員的表演影響之可能。如何藉由身體訓練打開內心覺察的平行宇宙,是參與者在這次工作坊裡的最大功課,那不是我們熟悉以為的、葛氏訓練對身體的操練,而是如何去打開與覺察、去意識每一個選擇。而在過程中,史蒂芬.望更時時以溫柔的提醒,讓你發現只要允許自己,便能發生得如此精采。
-
回想與回響 Echo
轉角相遇,共同穿越偶戲風景
第二屆的利澤偶聚祭雖然年輕小巧,在策展思考上卻十分完整,展現了無獨有偶工作室在台灣近廿年的偶戲耕耘,亦可見其五年下來在利澤的社區融入。然以「親近民眾」作為目標時,選擇上難免稍嫌保守,尤其國外邀演作品,多仍聚焦在個人情感與想像的翻轉上,雖然技藝精湛,可創作主題上稍嫌單薄。期待一屆屆的積累後,偶聚祭真能成為一個當代偶戲的交流據點。
-
專題
餐桌上的天文學 將食材端上舞台 讓差異玩耍對話
如果在這個宇宙中,有一個星球,上面的一景一物,都是各種食材的組合這就是以色列小偶劇院打造的《雞蛋星球》,創作者Zvi Sahar因為一次家人聚餐而激發的奇想,開始尋找食物、宇宙、機械零件與音樂連結的可能路徑,加上他們擅長的即時投影與現場擬聲音效,呈現一則發生在太空深處的友情故事,蘇聯機器太空人與外星青蔥人的相遇,冷硬機械與自然食材的交流,鋪陳雖然差異,也能和諧的對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