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2017新樂季搶先報 2016-2017新樂季搶先報 二○一六年六月,英國脫歐公投過半,不僅為全世界投下一顆震撼彈,整體景氣對未來的影響,也將從這裡開始!經濟風暴最先反映的,就是表演藝術圈,光看今年美國樂團從紐約愛樂一百七十五周年、芝加哥交響一百廿五周年到巴爾地摩交響一百周年都不大張旗鼓慶祝,就可以瞭解關鍵就在「預算」。 不過整數年,在德、奧、法國卻是另番風景。布梭尼一百五十歲冥誕、亨策九十歲冥誕、李蓋悌逝世十周年、約翰‧亞當斯七十歲生日無疑是演出現代音樂的好機會。反觀亞洲,從水藍、梵志登到葉詠詩,與樂團的合作年分竟不約而同都是整數。 無獨有偶地,我們的國家交響樂團也將邁入卅周年了!熱鬧非凡的音樂會加上活動占滿了整個音樂廳空間。當然,北市交的精采名家、國臺交的多元曲目、高市交的老少咸宜,還有臺北市立國樂團跟臺灣國樂團的兼具傳統與現代,無不令人驚嘆!那麼,該如何整理一整年的音樂會計畫?只要拿出行事曆,跟著本刊新樂季的整理做記號,那就準沒錯了!
挑戰真實—當真實成為劇場,當流離搬上舞台 讓現實走進劇場,當流離搬上舞台 挑戰真實 紀錄劇場是什麼? 紀錄劇場必然客觀嗎? 紀錄劇場如何翻轉舞台上的虛構與真實? 紀錄劇場為何在當今歐陸劇壇蔚為風潮? 在日常生活愈來愈戲劇化的今日,戲劇幻象已不足以呈現瞬息萬變的世界,紀錄劇場成了另一種表述真實的可能。這種透過真實的文件,強調真人、真事的劇場形式,社會性與政治色彩強烈,是探究現實生活的最佳利器。 戰爭、全球經濟市場、失業、難民、身分認同,德國劇場向來與社會議題緊密結合,近年當紅的「里米尼會議紀錄」,就高舉紀錄劇場的旗幟,其演出形式屢屢出乎意料,不斷創新紀錄劇場的表現方式。 本月特別企畫將帶讀者一探「紀錄劇場」,引介重要團隊。即將訪台演出《共同境地》的德國高爾基劇院駐院導演雅葉.洛能,也擅於運用紀錄劇場的手法,表現尖銳的政治議題。作品已兩度入選「柏林戲劇盛會」,深受觀眾歡迎的她,本刊亦趁此機會呈現獨家專訪。
焦點專題(二) Focus 翻新內在美.國家戲劇院休館UPGRADE! 翻新內在美 國家戲劇院休館UPGRADE! 上月二十六日下午國家戲劇院迎來本年度最後一場演出, 兩廳院新任吉祥物「馬克白」蹦跳登台, 成為最後一位踏上這個已使用了近卅年的老舊舞台的「幕後人員」, 並開啟接下來修館長達八個月的序幕。 這個歷時十年,歷任總監們念茲在茲的大計畫, 接續去年國家音樂廳的腳步,耗資更為龐大,耗時亦更久。 究竟這個被戲稱為「隱形的升級計畫」, 為什麼要修?要怎麼修?要修哪裡? 讓我們先行一窺從未曝光過的戲劇院神秘第六層後台心臟與舞台現況, 並期待明年三月重裝上陣全面升級的國家戲劇院, 能讓藝術家們「飆」得更痛快。
我們開了好的公路,就看藝術家怎麼飆 訪國家兩廳院藝術總監李惠美 文字|黎家齊、張慧慧 第283期 / 2016年07月號 三項目翻新改造 戲劇殿堂重回青春 文字|張慧慧 第283期 / 2016年07月號
焦點專題 Focus 笑的見聞!參見喜劇前輩 Q&A 笑的見聞!參見喜劇前輩 Q&A 什麼是喜劇?喜劇怎麼演? 喜劇,只是搞笑而已嗎? 喜劇的秘訣是什麼?何謂好的喜劇表演? 喜劇演員,怎樣在生活中尋找笑梗? 站上舞台,他們如何讓觀眾發笑,又如何面對冷靜的觀眾? 郭子乾+林家騏 唐從聖+黃迪揚 鍾欣凌+賴玟君 陳幼芳+許乃涵 當喜劇新星遇上資深笑匠,會有什麼火花四射的精采對話? 從兩個世代喜劇演員的對談交流中, 我們一窺他們在笑聲舞台背後的內心世界。
Q:後輩 林家麒 A:前輩 郭子乾 觀察、吸收、模仿 由外而內的修練心法 文字|陳茂康 第282期 / 2016年06月號 Q:後輩 黃迪揚 A:前輩 唐從聖 海納百川準備足 讓字字精煉有「效」 文字|陶維均 第282期 / 2016年06月號 Q:後輩 許乃涵 A:前輩 陳幼芳 小處著手逆向推理 不被劇本牽著走 文字|陶維均 第282期 / 2016年06月號 Q:後輩 賴玟君 A:前輩 鍾欣凌 演喜劇 是一種走鋼索的藝術 文字|張慧慧 第282期 / 2016年06月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