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Preview
演出

浙崑丑角張世錚。
戲曲 一個丑角救活一個劇種

「江南名丑」王傳淞百年冥誕 崑壇丑戲匯演

一九五六年四月,在那段崑曲已漸式微的時代中,崑丑大師王傳淞進京主演崑劇《十五貫》中的婁阿鼠,以神態逼真、技藝精湛而轟動劇壇,創下七萬餘人票房空前紀錄。《人民日報》以「一齣戲救活一個劇種」大力稱讚。今年是王傳淞百年冥誕,「浙江崑劇院」為紀念大師,安排不同風貌的連台丑戲,邀集當代最著名的崑丑名角同台飆戲,,將各種「丑」模「丑」樣酣暢淋漓揮灑。

文字|廖俊逞
第156期 / 2005年12月號
音樂

大病過後 許博允要為自己一圓音樂夢

四十三年來首次樂展 「許博允之樂」匯集新舊作演出

很多人對許博允的印象是國際藝術交流的重要推手,他經營的新象文教基金會為台灣觀眾帶來許多開創性的演出,但他也是一位開創性的作曲家,不但曾為雲門舞集早年多部舞作譜曲,經典作品《琵琶隨筆》更曾在全球三十多個國家、數十個城市演出三百次以上。這次他將舉辦個人創作生涯四十三年來首次樂展,重新展現他身為作曲家的豐富創意。

文字|廖俊逞
第156期 / 2005年12月號
音樂 媲美管絃樂團的磅礡聲響

韋恩‧馬歇爾 讓音樂廳管風琴再現震撼之音

兩廳院每年一度的管風琴獨奏會又來了,這次邀來的是來自美國的韋恩‧馬歇爾,他不但是管風琴、鋼琴雙獨奏之全材音樂家,橫跨古典和爵士兩個領域,在即興演出、作曲及指揮上更有突出表現。這次他將由巴赫出發,到法朗克、威多、杜普瑞等人的作品,呈現管風琴各時期的經典曲目。

文字|廖俊逞
第156期 / 2005年12月號
音樂

自百老匯出走,用音樂說自己的故事

《尋找心家園》有楊呈偉個人自傳色彩

「我希望藉由舞台創作,改變亞裔在美國文化中的形象。」這是楊呈偉出走百老匯後的目標與理想,新作《尋找心家園》更從自己的身世出發,講一個以移民美國的三代台灣人為背景的音樂愛情故事。劇中除了以多首百老匯經典歌曲串聯故事情節外,並加入了三首台語歌曲〈一隻鳥兒嚎啾啾〉、〈向前行〉及〈永遠的故鄉〉來表達他對台灣的感情。

文字|廖俊逞
第156期 / 2005年12月號
音樂 Taiwan Connection為台灣音樂教育紮根

胡乃元與台灣絃樂團 展現巴洛克的金色風華

今年胡乃元將以新的演出方式,與台灣絃樂團演出巴赫a小調小提琴協奏曲與韋瓦第的小提琴協奏曲《四季》,而另外半場則是胡乃元的獨奏,演出巴赫d小調無伴奏組曲第二號。這樣的演出形式頗為罕見,不僅可以見識胡乃元為大眾音樂會獨奏家的風範,也可以見識他個人深刻的音樂表現。

文字|廖俊逞
第156期 / 2005年12月號
音樂

嚴俊傑 用琴聲捕捉戀人的騷動靈魂

「熱情、戀人、貝多芬」鋼琴獨奏會

年輕肯學,謙虛又率真的個性,是現任德國漢諾威國家歌劇院音樂總監的指揮呂紹嘉給嚴俊傑的評語。而三年前在台灣開獨奏會,樂評人焦元溥對他表現記憶猶新,他說,在該場音樂會上,嚴俊傑以高超的技巧營造出奔放的幻想世界。此次嚴俊傑的獨奏會以「熱情、戀人、貝多芬」為名,年輕卻心思敏銳的他,要以琴聲讓樂迷感受同樣敏感卻又難以捉摸的貝多芬。

文字|廖俊逞
第156期 / 2005年12月號
數位全閱覽廣告圖片
音樂 融入戲劇和舞蹈,采風樂坊為國樂找新路

《十面埋伏》 傳統器樂搬演「楚漢爭霸」

《十面埋伏》將楚漢相爭的歷史故事化為十首樂曲,全場以兩座三呎六的大型太鼓為主軸,傳統樂器音響鋪陳戰況情境,現場除了琵琶保持是坐姿演奏外,其餘樂器全部站立演奏,甚至在演奏時需一邊跑跳一邊彈奏,以肢體表演敘述歷史故事,以器樂化身歷史人物。配合舞台、燈光、道具,讓觀眾重回公元前二○二年的戰爭場景。

文字|廖俊逞
第156期 / 2005年12月號
舞蹈 台灣的視障表演者與法國的蒙眼舞者

台法合作《鼴鼠計畫》 演出「看不見」的舞姿

此次峇思蔻麗舞團導演Anne-Marie Pascoli帶來兩名舞者,加上曾在國家劇院實驗劇場發表盲人舞蹈《靈蕊》的法籍舞蹈家愛蜜莉,與六至八名曾到東京、上海、香港演出的台灣視障表演者進行《鼴鼠計畫》工作坊。明眼舞者將從頭到尾戴上眼罩,與視障舞者一起站在相同的「黑暗」基準點跳舞

文字|鄭淑瑩
第156期 / 2005年12月號
舞蹈

《舞者日記》 演繹「為舞走天涯」的記憶

林文中、王如萍以紀錄片形式呈現九段舞蹈

赴美發展的舞者夫妻檔林文中與王如萍,將台灣成長、赴美發展生活的共同記憶,轉化為輕快簡潔的雙人舞作《舞者日記》,演出由九段舞蹈串成,以地名與心情分段,段落中間將穿插投影或對白,以非線性的敘事方式來描述及連貫全場,用類似紀錄片的形式,真實表達出兩人的生活及思考。

文字|鄭淑瑩
第156期 / 2005年12月號
戲劇 南美魔幻寫實巨著 搬上荒山劇場

《百年孤寂》台灣版 重現馬康多城的起與落

《百年孤寂》有著馬奎斯經雕細琢的動人文字魅力,讀了第一頁,便讓人欲罷不能;Baboo以寺山修司電影《田園死神》的超現實意象,加上安哲羅普洛斯電影中長鏡頭的悠悠凝視,作為這次在台北藝術大學荒山劇場演出的基調,將馬奎斯書中預言家的角色,換成台灣說書人的角色,將拉丁美洲的生活經驗,和台灣的本土經驗加以連結。

文字|田國平
第156期 / 2005年12月號
PAR訂閱方案廣告圖片
戲劇

流浪的藝術家 搬演生命的獨腳戲

《極體瘋狂在路上》刻畫旅程的體悟

林懷民將文化獎獎金捐出成立「流浪者計畫」,獎勵年輕藝術家到海外從事「貧窮旅行」。極體劇團(今年更名梵體劇團)的傅子豪與瘋狂劇場的王瑋廉已流浪歸來,與吳文翠、胡心怡,設定好遊戲規則,各自以「在路上」的主題,廿五分鐘的獨腳戲,分享他們的旅程。

文字|田國平
第156期 / 2005年12月號
舞蹈新訊 體育學院舞團與國台交合作

《創世紀—沒有文字的故事》展現多元舞風

台灣體育學院舞團二○○五年度巡迴公演《創世紀沒有文字的故事》,與同樣根源台中的國立台灣交響樂團再次攜手合作,以蕭斯塔可維奇、比才等動人樂曲,發展出七支風格截然不同的舞作。巡演活動十月底從台中出發,於十一月初起巡迴台北、中壢、彰化、高雄等地。 此次演出由該系教師黃建彪、黃鈞偉、鄧桂複領軍、分別負責編舞、音樂創作以及擔綱演出,樂團部分則由張佳韻擔任指揮。七支舞碼風格皆異,除了《月神》、《風動.群起》以及《沒有文字的故事》等新編舞作外,《曙光之前》、《摯愛一生》的音樂分別選自蕭斯塔可維奇絃樂四重奏第八號及比才著名歌劇卡門;《雪映.殘紅》及《洋娃娃的獨白》則選自本土流行歌曲〈龍的傳人〉、〈情人的眼淚〉、〈月亮代表我的心〉等,充分展現多元精采的創作風貌。(鄭淑瑩)

文字|鄭淑瑩
第155期 / 2005年11月號
達人推薦

本月我要看 《求證》Proof 基頓.克萊曼

綠光劇團取材的的《求證》Proof頂著普立茲戲劇獎及百老匯東尼獎「最佳戲劇」雙重得主的光環,前半年的上海及香港才剛剛搬演過。乍看下是姊妹與父女的親情故事,一如所有美國名劇與電影最關心的家庭價值問題。但情節藉著一個數學家的生與死,實則在探討理性(數學)與人生(複雜、無常、感情用事)的對比,形式雖陳猶新。幾位中生代實力演員擔綱,有直追當年《Art》的氣勢。 我還不想錯過基頓.克萊曼與波羅的海絃樂團的現場演出。這位「激動」先生組合維瓦第與皮亞佐拉兩套〈四季〉的《八季》計畫曾經真正讓我「激動」(華納有發CD),這次他居然端出四位作曲家的〈四季〉,喔買尬!聽他將所有古典作曲家當成最前衛的當代音樂來演奏,讓我如沐那些開創性劇場大師的風範。「魔鬼小提琴」的炫技聲名是給那位當年的神童的,對我來說,聆聽一位成熟藝術家獨到的精采詮釋才是畢生難遇的深刻經驗。 文字|鴻鴻 詩人、劇場及電影導演

文字|鴻鴻
第155期 / 2005年11月號
常客推薦

本月我要看 白先勇青春版崑劇《牡丹亭》

正當辦公室同事瘋狂地搶購《歌劇魅影》,我卻早早留意到一齣去年因公繁忙而失之交臂的《牡丹亭》。儘管看了不少現代舞台劇,對傳統崑曲仍屬陌生的我,只能算是初窺堂奧,有太多崑曲裡抽象表意的唸、唱、作、打,需要時間好好地仔細琢磨和體會。「看戲」要看的,是「戲」本身的骨肉和演員角色所流露出的韻味。從這一點看來,以簡馭繁的東方崑曲雖不似西方百老匯的音樂歌舞劇,以動輒百人的浩大陣仗,配合華麗多變的舞台佈置與高科技聲光特效,而是講究演員本身的身段與唱腔,在簡樸的空間裡,將中國抒情詩的意境自然呈現在舞台上。 白先勇青春版的《牡丹亭》全本,從二○○四年台北出發,風靡海峽兩岸,如今再度落腳回台北,三天連台九個小時的大戲,劇情高潮迭起,結構峰迴入轉,光是閱讀文本,就足以令人拍案叫絕、驚奇連連,我怎能輕易地再次錯過! 文字|杜信通 兩廳院之友一員,現就職外貿公司

文字|杜信通
第155期 / 2005年11月號
藝術節新訊 詩人發聲 關注族群問題

「台北詩歌節」重返「家園與世界」

如果要用一種文體來詮釋、傳頌台北,台北市長馬英九說,詩歌乃是不二之選。邁入第五個年頭的「台北詩歌節」,每年秋季將台北城妝點得詩意盎然,今年更將視野望向國際,標舉「家園與世界」為主題,鎖定在當前眾所關切的重要問題:族群的分裂與融合。 《台北詩歌節》主要邀請來自土耳其、以色列、巴基斯坦與伊拉克等中東地區的代表性詩人,與台灣詩人深入交流。總策劃鴻鴻表示,不被「恐怖主義」污名化的中東,從古蘭聖訓到奧瑪珈音,從魯米到紀伯崙,實有豐富多元的文學傳統,而他們優秀的當代詩歌創作,亦鮮明地反映了文化厚度與切身現實,足讓國內詩人以全新的眼光分享。「在世界的這些角落,詩人並未沉默無聲,這些詩人作為族群問題的切身見證,處處可以給我們借鑑」。 除了國際詩人來台交流,今年詩歌節同樣藉由動態展演、靜態座談以及影展等諸種形式,展現詩歌百花齊放的多元面向。開演演出以「門或天空」為名,邀集唐美雲、莊皓芳、馮翊綱、楊乃璇與聲動劇場等表演者,表現國內外十六名詩人的詩作。「番紅花影展」播放來自以色列、伊朗、土耳其等中東地區的影片。而每年最受歡迎的「送詩人到校園」活動,則有白齡、可樂王、須文蔚、林煥彰、向陽與羅智成共襄盛舉。(廖俊逞)

文字|廖俊逞
第155期 / 2005年11月號
新銳藝評廣告圖片
舞蹈新訊 雲門舞集2「波波」系列再出擊

波波夢中入海 與水族歡樂嬉遊

為了紀念安徒生誕辰二百週年,雲門舞集2特別於秋季公演推出全新舞劇「波波歷險記人魚的願望」。不同於前二次探險之旅,這次波波要帶領大家到海底探險,在海底世界,他認識了小人魚公主,還成為好朋友。波波希望透過海底世界和朋友發生的故事,告訴大小朋友們親情的可貴。由藝術總監羅曼菲領軍的雲門舞集2,以專業的舞蹈、豐富的故事題材,讓「波波」系列親子舞劇在短短不到三年的時間,擁有超過四萬以上的觀賞人次。「波波歷險記人魚的願望」由駐團編舞家布拉瑞揚第二次為兒童舞劇編舞,九歌兒童劇團朱曙明團長也二度擔任編劇顧問。全劇以波波的生日願望揭開序幕,夢境中,波波經歷一場如夢似真的海底遊歷。為慶祝人魚公主生日,由小丑魚、熱帶魚、大嘴魚帶來一場Party歡樂舞,優美的蚌殼獻禮舞、趣味橫生的蝦兵操練舞,和小人魚長腳舞,隨著劇情的轉折,凶猛的鯊魚舞穿插其中,和令人膽顫心驚的深海洄流舞等,全劇融合了現代舞與芭蕾舞等舞蹈元素,而從未曝光的波爸和波媽將首度現身於劇中。服裝是這次波波的重頭戲與挑戰,舞者化身成各種海底生物翩然起舞,扮演起鯊魚、蝦子、小丑魚、蚌殼、燈籠魚,人魚公主等等,造型寫實華麗,又要不妨礙跳舞,不但是一大挑戰,也讓整個作品增色不少。(田國平)

文字|田國平
第155期 / 2005年11月號
常客推薦

本月我要看 柏林愛樂 《大河之舞》 《蔣先生,你幹什麼》

這個月最讓人引頸期待的音樂會,莫過於柏林愛樂交響樂團終於來台演出了。這趟的台灣之行聽說波折不斷,好不容易來台灣表演,只要是音樂迷絕對不能錯過這次的表演喔!不過由於反應熱烈,儘管票價高得驚人,票早銷售一空。而且這次來台表演的曲目,柏林愛樂將為台灣樂迷獻上貝多芬的《英雄》交響曲,氣勢磅礡,值得一再回味。 《大河之舞》是愛爾蘭著名的踢踏舞表演。如果之前沒看過此類的表演的話,建議你一定要看喔!由一齣混合舞蹈、音樂與歌唱的創新舞劇,以愛爾蘭傳統為背景,結合優秀表演者,將愛爾蘭舞蹈與音樂推入現代,打破年齡與文化疆界,馳騁觀眾想像力,此外更獲得多種獎項,讓人想一看再看。 如果生活壓力太大或心情鬱悶,推薦各位可以去看看相聲瓦舍,繼之前的爆笑相聲後,這次又給大家帶來什麼新笑點,看過之後絕對讓你忘懷所有不愉快的事情。 文字|何品毅 兩廳院之友一員,現任職於金融業,平均每月看1~2場演出。

文字|何品毅
第155期 / 2005年11月號
音樂新訊

展現本地作曲家的擊樂功力

台北打擊樂團「純粹擊樂II」首演多部國人新作

台北打擊樂團為推動國人擊樂作品發表,藉由國人作品與作曲家的長期交流,提升台灣擊樂藝術,本月再度推出「純粹擊樂II」,集合國人新作全球首演。延續二○○三年首場「純粹擊樂」的精神,本場音樂會將發表台灣國寶級作曲家賴德和的《甲申隆冬》、近年創作力豐富的三位女性作曲家呂文慈《樹倒狐猻散》、王思雅《非同質II》、蔡淩蕙《琴想》,以及作曲世家李泰祥、李奕青父子檔的打擊樂創作新作品《擊樂四重奏》。台北打擊樂團表示,樂曲寫作編制有擊樂四至七重奏等大型室內樂的演出類型,其中,完成灌錄國人擊樂作品CD的出版,將是台灣擊樂創作任務之一。(廖俊逞)

文字|廖俊逞
第155期 / 2005年11月號
藝術節新訊

表演藝術 下鄉陪大夥過冬

文建會2005表演藝術巡演

今年冬天的台灣很「藝術」!北自基隆、南到屏東,甚至遠至金門、澎湖離島,走出家門到各地的文化中心或戶外廣場,就能欣賞免費的表演藝術演出。由行政院文建會所舉辦的「2005表演藝術巡演」,以「藝文作伙 台灣尚讚」為號召,多達三十四個藝術團隊參與演出,類別涵蓋現代戲劇、舞蹈、傳統戲曲,音樂,預計走遍二十五個縣市,創造八十場的演出紀錄,邀請全民共鄉藝術饗宴。 文建會目前正執行「新十大建設國際藝術及流行音樂中心計畫」,積極催生建置北部的板橋大台北新劇院、中部的大都會歌劇院,以及高雄衛武營藝術文化中心,這回的年底表演藝術巡迴活動,正是硬體設施完成前的宣傳推廣。記者會上,文建會副主委洪慶峰表示:「藝術不只要有硬體建築,還要有觀眾的積極參與。」擔任主持人的羅北安也開心分享歷年下鄉的經驗:「走入鄉鎮等於是在播種,讓更多孩子認識表演藝術。」 「藝文作伙 台灣尚讚」活動十月底在台北縣政府縣民廣場開幕起跑,由傳統戲曲及音樂節目打頭陣,演出團隊包括台北曲藝團、小西園、廖文和布袋戲、秀琴歌仔戲團、朱宗慶打擊樂團、采風樂團等;十一月再加入舞蹈及戲劇類演出,陣容包括金枝演社、紙風車、屏風劇團、舞鈴劇場、台北民族舞團、風之舞形舞團等。詳細場次節目單可至各地7-11便利商店及文化中心索取。(鄭淑瑩)

文字|鄭淑瑩
第155期 / 2005年11月號
音樂新訊

戰勝病魔 NSO前首席朱貴珠復出

鋼琴家田部京子助陣演出《克羅采》奏鳴曲

因罹患癌症而暫停公開演出的國內小提琴家朱貴珠,以堅強意志力戰勝病魔之後,本月將召開復出樂壇的首場獨奏會。去年朱貴珠人生面臨重大轉折,不僅離開NSO樂團首席職務,隨即發現罹癌,讓她心情跌落谷底。如今,結束在NSO十八年的首席職位,已恢復自由之身的她,調養身體後再出發,暑假期間應邀到日本參加霧島國際音樂節,與NHK交響樂團首席、桐朋音樂學院教授、東京音樂大學以及東京藝術大學等教授一起合作音樂會,該音樂節已經有廿六年的歷史,她與好友大提琴家簡琇瑜是唯一受邀的外國人,朱貴珠坦然地笑說:「好像在國外大家比較珍惜我。」 這次獨奏會,她選擇最喜愛之作曲家舒伯特、貝多芬、布拉姆斯的作品,與聽眾分享她最珍惜的音樂生命。為展現有奏鳴曲之王稱號的貝多芬《克羅采》奏鳴曲,特邀活躍於歐洲與日本的傑出鋼琴家田部京子合作。京子曾獲慕尼黑ADR、Schnabel、蕭邦等國際大賽並,並出版二十多張唱片,在日本被認為是舒伯特作品最具代表性的演奏家。(廖俊逞)

文字|廖俊逞
第155期 / 2005年11月號
常客推薦

本月我要看 雲門舞集《狂草》

喜歡觀察作品,與其說是觀賞,我偏好觀察二字。長時間觀察一個人的作品,在作品裡面發現創作者生命的累積和思考。創作者就像我身邊的老朋友,透過作品,我們交心,分享生命。 雲門這幾季的作品主題圍繞書法。我好奇身體要如何呈現王羲之的筆法靈氣,二度空間的平面藝術轉化成為三度空間的動人心弦的舞作。錯過了前面的《行草》,這一次我不會再錯過《狂草》。 雲門舞集創作前輩們總是用嚴謹的態度、厚實的生命內涵、誠懇的真心和無極限的想像孕育每一個作品,所以,雲門的舞,不管走到哪,都是眾人矚目的焦點。 用力地推薦大家雲門舞集《狂草》。 文字|程遠慧 最愛看戲看舞聽古典音樂。工作與休閒不分的白痴。現就讀於台大戲劇研究所,主修燈光設計。曾任新舞台執行舞台監督,同時遊走於各演出團體、表演場地及燈光公司之間。

文字|程遠慧
第155期 / 2005年11月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