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PAR表演藝術
戲劇 法國導演,兩岸演員

《敲天堂之門》用契訶夫辯證台灣認同

培松地認為契訶夫的台詞很多都是關於過去的記憶,要準備走向新未來的當下,即使放在今日,仍然擲地有聲發人深省。他請演員從《櫻桃園》、《凡尼亞舅舅》、《海鷗》、《三姊妹》等劇本各自選出台詞,再從選出的台詞去組織起整齣戲的輪廓,在台灣歷史很微妙的時間點排練這個戲,訴說著生活中關於愛、關於身分認同、關於歸屬、關於未來。

培松地認為契訶夫的台詞很多都是關於過去的記憶,要準備走向新未來的當下,即使放在今日,仍然擲地有聲發人深省。他請演員從《櫻桃園》、《凡尼亞舅舅》、《海鷗》、《三姊妹》等劇本各自選出台詞,再從選出的台詞去組織起整齣戲的輪廓,在台灣歷史很微妙的時間點排練這個戲,訴說著生活中關於愛、關於身分認同、關於歸屬、關於未來。

2006國際劇場藝術節《敲天堂之門》

TIME    2.25    2.28〜3.4  7:30pm

            2.26    3.5             2:30Pm

PLACE  台北國家戲劇院實驗劇場

INFO  02-33939888

資深的劇場工作者王墨林一九九五年在布魯塞爾藝術節,看到了法國導演弗朗索瓦-米榭‧培松地(Francois-Michel Pesenyi)的演出,就在隔年一九九六年邀請培松地與他的盲點劇團來台灣,並在台灣徵選演員,與法國演員一起進行工作坊,一起排練發展劇情而成《1949—假如6是9》,在台北與馬賽演出,可算是台灣小劇場首次跨上國際舞台之作。

讓中國大陸與台灣的小劇場演員同台演出

這次歐、亞跨國合作的成功模式,讓培松地找到另一種劇場發生的可能性。在跨文化的舞台上,輕易地因不同身體的擦撞而冒出火花;因此,培松地在二○○○年繼續與日本「青年團」劇團合作完成《雪結》(二○○三年曾來國家劇院實驗劇場演出)之後,擬訂了一個更為艱鉅的計畫,就是他企圖將中國大陸與台灣的小劇場演員同台演出。這個構思來自於他發現台灣人很喜歡談到關於自已的身分、族群、生死這類議題,正如他在《1949—假如6是9》劇中,安排了一個在舞台上完全不被看見,宛如被壓在地底的幽靈,從陷落的地板裡不斷冒出,且喃喃自語地唸著中國各處的地名。

契訶夫與貝克特是導演培松地最愛的劇作家,他認為契訶夫的台詞很多都是關於過去的記憶,要準備走向新未來的當下,即使放在今日,仍然擲地有聲發人深省。因此他請演員從《櫻桃園》、《凡尼亞舅舅》、《海鷗》、《三姊妹》等劇本各自選出台詞,再從選出的台詞去架構起整齣戲的輪廓,在台灣歷史很微妙的時間點排練這個戲,訴說著生活中關於愛、關於身分認同、關於歸屬、關於未來。

窺見台灣小劇場在世界劇場中的可能

法國劇評人Jean-Claude Grosse描述培松地的作品:「善用肢體表現混亂和因緣際會,還有威脅、冒險。他讓我們看到、聽到,而且感覺到:情緒(emotion)和意象(image)總是揮之不去的。他總是運用其來有自的突兀,讓觀眾錯愕地發現來自肢體與言語中潛在的暴力因子。」法國導演與思維,透過中國大陸、台灣的小劇場演員合作,在不同語言、符號、文化風姿與不同的身體訓練基礎上,這次《敲天堂之門》將讓我們窺見台灣小劇場在世界劇場中的可能與未來。

這次一共有台灣演員六位(其中有五位曾經參與十年前的《1949—假如6是9》),北京演員三位,導演培松地親自帶領工作坊學員,以其特殊的導演工作方式啟發演員身體、文本等訓練。二月台北首演,十一月將到法國馬賽演出。

專欄廣告圖片
歡迎加入 PAR付費會員 或 兩廳院會員
閱讀完整精彩內容!
歡迎加入付費會員閱讀此篇內容
立即加入PAR雜誌付費會員立即加入PAR雜誌付費會員立即加入PAR雜誌付費會員
Authors
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