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蔭宇
-
焦點專題 Focus
從僵固到流動 從藝術到商業
中國的小劇場運動很快將邁入三十年,年過七十的大導仍有新作問世,中生代的導演們確立了風格,新生代的導演們則在剛剛開放的市場中試水溫。北京的小劇場戲劇會怎麼走?資金倒不是問題,而是要看這些獲得資源的創作者,最終的藝術選擇。
-
現象‧現場
當導演,也得看天吃飯?
美國表演藝術工業嚴謹,自有人才供需,所以早有一套制式的教學做法傳承,讓所有的學生都能遵循一套「好用的公式」。台灣的工業鬆散,觀眾要求不高,市場需求小,因而有許多導演人材不是流失,就是在原地徘徊。但是即使一開始沒有招牌響亮的導演老師主導校園製作,單純以演員角度考量的劇場創作,其實不難發現創意的「奇蹟」與「生機」,學問在於如何引導而已。
-
大陸劇場
痛苦因笑聲而冷峻
每一層面的扮演,在其自身之内,都具有一定的真實性。於是就成了所有的扮演都是真實的,所有的真實只不外是某種扮演。荒謬就產生於這種難以確定真實身分的模糊感,產生於扮演之外沒有真實的恐懼。
-
現象視察
芋頭和蕃薯的不同
《Tsou.伊底帕斯》在北京演出頗獲好評之後,將於五月九、十日及十五、十六日分別於台北國家劇院及嘉義市立文化中心廣場演出。這齣戲的演出與技術製作方面上的合作方式在兩岸現代戲劇的交流上可謂新的嘗試。
-
回想與回響 Echo
一道無解的謎
在《Tsou.伊底帕斯》中,編導將古希臘劇作家心目中的本性與命運之謎呈現給觀衆,將人類對自身的疑問,從古希臘時代的追索一直延續到今天。
-
戲劇
語言的疏離.過多的負載
對鄒語的陌生,使得演出說明書成了傳達演出整體信息最重要的一部分;導演儀式化的處理,沒有適當地融合編劇個人化的感言。觀衆因爲聽不懂,變得理性而疏離,無法享受純粹欣賞的樂趣,也無法透過現場演出,來體會內在的戲劇動力。
-
台前幕後
跨越文化藩籬後的昇華
種田的農夫農婦學扮戲;專業的導演學習隨俗入境;阿里山鄒族的原始力量取代哲學文本的掙扎,兩岸三地的戲劇文化工作者在相互摩擦撞擊中,錘煉昇華。
-
交流道
小劇場的三方聚會
一九九三年十一月中旬,「'93中國小劇場戱劇展曁國際硏討會」在北京召開,台灣、香港有二十多位小劇場工作者參加這項活動。趁此難得的機會,林克歡邀集了兩岸三地小劇場工作者在「演劇硏究工作室」聚會座談。
-
專題報導 Feature
小圈子的荒誕熱 1991年大陸戲劇評點之一
一九九一年年初,中央戲劇學院的師生們接二連三地推出五台荒誕劇:塞繆爾.貝克特(Samuel Beckett)的《等待果陀》,尤涅斯柯(Eugene Ionesco)的《椅子》、《禿頭女高音》,哈洛德.品特(Harold Pinter)的《情人》、《風景》等。大陸從六十年代開始介紹荒誕劇,研究文章斷斷續續發表了不少,但搬上舞台的卻寥寥無幾,如此集中地搬演荒誕劇,可以説是破天荒的第一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