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全新原創客家親子劇《燈怪》將於7月19日和20日晚上7時整,於兩廳院藝文廣場亮相及進行首演,20日亦於客家委員會臉書及客家電視台臉書及YouTube網路同步直播,與全球觀眾共襄盛舉。這齣由客家委員會與紙風車劇團合作的新戲,以可愛人偶演繹客家新童話,3層樓高的燈怪國王配合劇情出沒在觀眾席間,更特地編寫客語歌曲,透過朗朗上口〈瓜瓜歌〉,台上台下一起看好戲、說客語。
2025客家親子劇《燈怪》(免費觀賞)
2025/7/19-20 19:00
台北 兩廳院藝文廣場
《燈怪》是向客家文化學習「永續」精神的寓言故事,以海洋與陸地共生為背景,描繪「瓜族」與「燈怪」之間的情感與守護。燈怪由瓜族祖先轉化而來,象徵客家人代代相傳的信仰精神與對家園的守護意志,透過豐富多元的劇情,邀請大家一起來守護地球。
演出結合巨型機械動力裝置與3D動畫背景,劇中療癒可愛的人偶角色,融入刺繡與客家元素圖騰,增添時尚風格。串聯傳統文化與現代科技,讓親子觀眾感受客家文化的新樣貌。

劇中的巨獸「燈怪國王」,以藝術創意結合機械工藝,讓你我心中的怪物由想像變成真實。將近3層樓高的燈怪國王,身高8公尺,身長11公尺,肩寬4.5公尺,像海龍、像蜥蜴又像客家(火旁)龍,透過多人合力的機關操控,讓原本靜止的雕塑巨獸靈動有神。它的吸睛外型由劉達倫設計,機械結構委託楊金源設計。兩位設計老師與紙風車技術團隊聯手,從外觀設計、機械結構設計、畫圖、前期實驗到動手焊接、組裝測試、外觀彩繪等,總共耗時13個月。這次的機械機關使用了專業的車床、滑車、電動缸、玻璃纖維、聚天門冬氨酸酯聚脲、訂製鐵管、鐵板等,超過五千多個機械零件手工打造而成。

隨著故事進展,燈怪國王將在演出現場擺動四隻腳移動,頭部還會對著觀眾席左右90度轉動,配合劇情眨眼、展翅、開闔嘴巴,結合聲光效果,還能用鼻口噴氣等,突破鏡框式舞台限制,創造孩子童年追逐巨大怪物的夢幻記憶。
本劇總編導李永豐表示:「做兒童劇,就是為了讓孩子離開手機螢幕,多看看網路以外的世界。紙風車一直以來都為了台灣的下一代努力,從《雨馬》到《燈怪》挑戰大型的製作,期盼能開拓孩子的視野。與客委會的合作,希望孩子接觸多元族群,學習本土語言,養成包容的心來面對多變的未來。」

專為《燈怪》設計的組曲中,〈瓜瓜歌〉旋律輕快朗朗上口,連幼兒也能輕鬆哼唱。表演前釋出〈瓜瓜歌〉MV到客委會YouTube頻道,鼓勵全家大小事先練好〈瓜瓜歌〉,演出當天齊唱〈瓜瓜歌〉,就贈送限量小禮物。主辦單位期待首演當天的大小朋友觀眾齊唱:「瓜瓜共下來Happy」,讓全體開口「講客」成為一件很酷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