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搜尋
  • 廣告刊登
  • 聯絡我們
  • 會員專區

PAR 表演藝術雜誌

  • News藝訊
  • Preview演出
  • Feature專題
  • World國際
  • Columns專欄
  • People人物
  • Review評論
  • Focus話題
  • Choice生活
  • Video影音
  • Shop商品
  • Contents當期雜誌目錄
  • Shop商品
    1. Subscribe 數位全閱覽
    2. Magazine 雜誌
    3. Book 書籍
      1. 在兩廳院遇見大師
      2. 兩廳院創作全紀錄
      3. 表藝文摘
      4. 達人系列
      5. NSO發現系列
      6. NSO歌劇系列
      7. 特刊
      8. 年鑑
      9. 其它
    4. CD
      1. 兩廳院樂典
      2. 其他CD
    5. DVD
  • 廣告刊登
  • 聯絡我們
  • 會員專區
  • 繁體中文
  • 簡體中文

許家維

相關文章 5 篇
  • 許家維《武士與鹿》展場照。
    ARTalks 交錯的水路和視線

    逐鹿之海:物流、人流、海流

    編按:「逐鹿之海:物流、人流、海流」為國立臺灣美術館的研究主題展,結合國美館典藏品及7位藝術家創作等作品,透過「大航海時代、亞洲航線與海上絲路」、「亞洲冷戰格局及帝國邊緣」、「經濟、物質交易與人權」三個命題,帶領觀者了解台灣與世界史的緊密關聯。

    文字|曾少千
    第345期 / 2022年03月號
  • 田村友一郎《背叛的海》
    藝@展覽

    解構框架 展現當代亞洲的多元

    國立臺灣美術館主辦的「亞洲藝術雙年展」,以「來自山與海的異人」為主題,擔綱策展的台灣藝術家許家維與新加坡藝術家何子彥,以「贊米亞」的山地和「蘇祿海」為策展指涉的地理和隱喻對象,邀請來自十六個國家、卅組藝術家及團隊,透過繪畫、裝置、錄像、行為表演、工作坊等,展現當代亞洲的多元世界,探討人與自然、歷史、科技等之間的關係。

    文字|吳垠慧
    第324期 / 2019年12月號
  • 《黑與白—熊貓》
    藝@展覽

    從大熊貓說起 窺見國際外交小史

    許家維的創作習於從微觀角度闡述歷史,如《鐵甲元帥》、《回莫村》、《廢墟情報局》等,結合歷史田調、紀錄片、偶戲、舞蹈、文學等元素,試圖打破單一歷史書寫的慣例。正在北師美術館展出的「熊貓、鹿、馬來貘與東印度公司許家維個展」,則透過《黑與白熊貓》、《黑與白馬來貘》、《武士與鹿》等作,回溯亞洲的殖民與近代史。

    文字|吳垠慧
    第318期 / 2019年06月號
  • 「台灣總督府工業研究所」展覽空間。
    ARTalks

    台灣總督府工業研究所

    「台灣總督府工業研究所」展覽的三件錄像裝置借用了多重的影像生產形式,以及相互對應的敘事關係,創造出拼組式的複雜整體。許家維取用與工研所生產線相關的歷史檔案,結合當代人熟悉的空拍影像、3D動畫、傳統膠卷影片檔案等,使得歷史景象片段再現。他重新以當代的虛構性敘事結構,闡釋在人類集體記憶中殘存、卻模糊、變異、且持續消亡中的歷史烙印。

    文字|賴香伶、尊彩藝術中心
    第297期 / 2017年09月號
  • 許家維
    特別企畫(二) Feature

    台灣創作者眼中的泰國 許家維 古老事物已消失於日常,但仍存於傳統表演中

    一九八三生,其錄像作品多探究現實與幻象、歷史與當下間的間隙,融合當代藝術與電影的語言,並透過建立鏡頭以外的事件,連結歷史所未及的人與地方的關係。作品《回莫村》描繪泰北邊境被遺棄的軍隊所面臨的多重文化交錯、不被認可的尷尬身分及邊境地區孤軍部隊的故事,於二○一七年獲第十五屆台新藝術獎的年度大獎。

    文字|張慧慧、許家維
    第295期 / 2017年07月號
PAR 表演藝術雜誌
  • 關於我們
  • 聯絡我們
  • 廣告刊登
  • 國家表演藝術中心
  • 國家兩廳院
國家表演藝術中心國家兩廳院《PAR表演藝術》版權所有
©2022 Performing arts redefined. All Rights Reserved
本站所提供相關演出資訊,如有異動應以主辦單位公告為準。
服務條款 | 隱私權聲明 | 著作權聲明

本網站使用 cookies
為提供您更多優質的內容,本網站使用 cookies 分析技術。 若繼續閱覽本網站內容,即表示您同意我們使用 cookies,關於更多 cookies 以及相關政策更新資訊,請閱讀我們的隱私權政策與使用條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