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台灣總督府工業研究所」展覽空間。(尊彩藝術中心 提供)
企畫特輯 Special

台灣總督府工業研究所

「台灣總督府工業研究所」展覽的三件錄像裝置借用了多重的影像生產形式,以及相互對應的敘事關係,創造出拼組式的複雜整體。許家維取用與工研所生產線相關的歷史檔案,結合當代人熟悉的空拍影像、3D動畫、傳統膠卷影片檔案等,使得歷史景象片段再現。他重新以當代的虛構性敘事結構,闡釋在人類集體記憶中殘存、卻模糊、變異、且持續消亡中的歷史烙印。

「台灣總督府工業研究所」展覽的三件錄像裝置借用了多重的影像生產形式,以及相互對應的敘事關係,創造出拼組式的複雜整體。許家維取用與工研所生產線相關的歷史檔案,結合當代人熟悉的空拍影像、3D動畫、傳統膠卷影片檔案等,使得歷史景象片段再現。他重新以當代的虛構性敘事結構,闡釋在人類集體記憶中殘存、卻模糊、變異、且持續消亡中的歷史烙印。

許家維個展「台灣總督府工業研究所」

6/10~7/23  台北 尊彩藝術中心

許家維的創作專注於現代性框架下的個人敘事、在地文化和時代發展所交織演繹出的歷史書寫。多年來他專注於影像生產和敘事構成的探討,透過與在地社群的互動和共事,嘗試在官方正典或歷史文本之外,創造出一個新的敘事空間。日前在台北尊彩藝術中心展出的「台灣總督府工業研究所」,是許家維獲得國藝會邀請,針對台北仁愛路前空軍總部遺址所進行的委託創作。他循著基地沿革和時代歷史進行多線探掘,尋找創作的源頭和框架。作為一項帶有文化地理意涵的委託創作計畫,本展較為可惜的是未能在基地實地呈現,作品因而無法與基地歷史紋理進行互文對話。

 藉特定場址考古,發掘多重歷史文本

台北空軍總部基地於日殖時期曾是台灣總督府工業研究所(以下簡稱工研所)建置所在。於殖民工業化政策運行下,主要進行與工業技術相關的生產,如礦物、精油、海洋生態等;後因戰爭需要,改以軍需物資的研發和供應為其主要功能。「台灣總督府工業研究所」的展覽文本立基於工研所的這段歷史,由科技發展和文化研究的角度發想創作,連結工研所的生產項目和相關現場,分別發展出《高砂》、《飛行器、霜毛蝠、逝者證言》兩件錄像作品,以及《核衰變計時器》的空間複合裝置。

步入展場,首先看到的是單屏幕錄像作品《高砂》,以單一或分割的畫面形式交錯呈現。畫面內容為兩位能劇演員在日本橫濱高砂香料公司的不同現場,以單獨或同時唱唸的方式實地演出能劇《高砂》。此作以高砂作為一個符號,許家維巧妙連結「高砂」一詞的多義和象徵,以架接相關的指涉與意象。包括,「高砂」作為日本殖民工業政策下的科技研發的實際參與者——高砂香料公司曾在日殖時期與工研所合作生產包括精油在內的化學藥劑;「高砂」作為殖民懷柔政策工具的連體共生意象——《高砂》是由日本室町時代流傳至今的著名能劇的劇名,象徵夫婦的同根命運和恩愛之情,常在舊時婚禮中作為儀式性演出;以及「高砂」也曾經是舊時日本對台灣的稱謂,原指平埔族的打狗社(今高雄),後成為日人對台灣的通稱。許家維試圖透過這種多重敘事的串接和互文,呈現被湮滅、遺忘的台灣日殖歷史的真實軌跡,並從回訪立場辯證殖民歷史和在地歷史間不可或缺的「相生」關係。

 《飛行器、霜毛蝠、逝者證言》是一件四螢幕投影的錄影裝置,以位於新竹的海軍第二燃料廠遺址作為拍攝背景。於日殖時期,這座軍工廠曾運用工研所製造的丁醇生產航空燃料。此作中許家維以與航空相關的飛行體作為主要影像符號,如穿梭廠區進行攝錄的空拍機、棲息廠區的霜毛蝙蝠、以及戰時美軍轟炸機等,並隨機組合歷史檔案和空拍影像。而這些性質不同,來源各異的影像素材皆具有若干程度的政治聯想性,它們經由電腦程式設定,於四個屏幕上進行自動剪輯、隨機組合。此外,在探掘工研所資料的過程中,許家維覓得曾於該廠工作的日籍老兵回憶錄。他挑選部分內容進行日語旁白配音,並採用亂數播放方式,與四個不斷流變的屏幕影像,共同構成隨時更新且無法預測的敘事文本。

許家維一向關注影像生成的開放性如何為創作提供新的可能。尤其在身處後網路時代的當下,網路媒體即時且直接的傳播方式,多樣且碎片化的影像素材,隨機化的敘事構成,將如何改變影像生產,發展出新的敘事書寫和觀看方式,啟動觀者的自發性聯想和思考。《飛行器、霜毛蝠、逝者證言》揭露出影像創作以及觀看詮釋關係的消長。在影像的生產來自電腦的亂數運算,藝術家不再主導敘事構成的情況下,影像觀看和詮釋的權力將回歸觀者。於此,當影像生產的機制被改變後,敘事如何被轉化,觀者如何介入或參與創作意義的再生產?

建構參與式敘事的複數歷史

許家維在展場內也規劃了一個藍綠幕虛擬攝影棚裝置,其前方屏幕重複播放著模擬工研所實驗室室內場景的3D動畫,乃根據檔案照片製作而成。他在3D動畫中也安置了和實體展覽現場相同的裝置——藍綠幕的虛擬攝影棚和錄像屏幕,放映著日人參觀博覽會場景和現代化工廠生產實況的記錄影像。在此,許家維再一次嘗試經由現實和虛構的多層次互相穿越、當下和歷史的時間錯置,來建構一個超越時空的非現實語境和多重的敘事空間。

對大多數的人而言,隸屬於國防系統之下的空軍總部原是戒備森嚴的禁區,而其前身的台灣總督府工業研究所更是一處被歷史棄絕的時空廢墟。如何觀看、書寫或述說這個位於都會心臟區位的邊緣秘境?如何在官方記錄或歷史文本之外,創造出一個新的敘事可能? 「台灣總督府工業研究所」展覽的三件錄像裝置借用了多重的影像生產形式,以及相互對應的敘事關係,創造出拼組式的複雜整體。許家維取用與工研所生產線相關的歷史檔案,結合當代人熟悉的空拍影像、3D動畫、傳統膠卷影片檔案等,使得歷史景象片段再現。他重新以當代的虛構性敘事結構,闡釋在人類集體記憶中殘存、卻模糊、變異、且持續消亡中的歷史烙印。

廣告圖片
專欄廣告圖片
歡迎加入 PAR付費會員 或 兩廳院會員
閱讀完整精彩內容!
歡迎加入付費會員閱讀此篇內容
立即加入PAR雜誌付費會員立即加入PAR雜誌付費會員立即加入PAR雜誌付費會員

由台新銀行文化藝術基金會舉辦的台新藝術獎,邀請九位不同領域的提名觀察人,蒐集、發掘,深入研究各種面向的當代藝術展演,並於網站發表評論,本刊精選單篇刊登。如欲讀更多評論,請至ARTalks專網talks.taishinart.org.tw

Authors
作者
專欄廣告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