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許家維《武士與鹿》展場照。(ANPIS FOTO 王世邦 攝 國立臺灣美術館 提供)
ARTalks 交錯的水路和視線

逐鹿之海:物流、人流、海流

編按:「逐鹿之海:物流、人流、海流」為國立臺灣美術館的研究主題展,結合國美館典藏品及7位藝術家創作等作品,透過「大航海時代、亞洲航線與海上絲路」、「亞洲冷戰格局及帝國邊緣」、「經濟、物質交易與人權」三個命題,帶領觀者了解台灣與世界史的緊密關聯。

編按:「逐鹿之海:物流、人流、海流」為國立臺灣美術館的研究主題展,結合國美館典藏品及7位藝術家創作等作品,透過「大航海時代、亞洲航線與海上絲路」、「亞洲冷戰格局及帝國邊緣」、「經濟、物質交易與人權」三個命題,帶領觀者了解台灣與世界史的緊密關聯。

逐鹿之海—物流、人流、海流

2021/12/11~2022/4/10

國立臺灣美術館302展覽室

有別於其他讚頌海洋之美,或提升環保意識的展覽,近期國美館的研究主題展「逐鹿之海:物流、人流、海流」,具體而微地呈現海洋經貿史脈絡下的台灣歷史變貌和藝術詮釋。策展人黃舒屏錨定大航海時代和新自由主義的全球化社會和權力關係,選擇楊茂林、許家維、陳界仁、盧昱瑞、林冠名、以及印尼雙人組伊旺.安米特與蒂塔.薩利娜(Irwan Ahmett & Tita Salina),共7位藝術家、約30組作品,交織成發人深省的多樣視野。

展題「逐鹿之海」借自一本歷史小說《逐鹿之海:一六六一台灣之戰》。「鹿」代表群雄爭奪的福祿功名、利益資源。廣義而言,此展覽的作品突顯世界史上的台灣地緣政治意義,歷經荷蘭占領和明清的治理,直到21世紀的國際海運和遠洋漁業,表述台灣位在多重政經力量影響和折衝的交叉點。其實,英文展名“A Song of Seas and Power”,中譯為「一首海洋和權力之歌」,亦頗貼切描述整體展覽所共譜出來的悲沉複調。副標題中的三個關鍵詞「物流、人流、海流」,指向跨國交易的物品、遷徙的人力、無垠的海域,打造出多層次的歷史縱深和敘事場景。

「逐鹿之海」一展除聚焦在1990年代到今日的當代藝術作品,也納入臺南市文物資產管理處借展的熱蘭遮城出土文物,包括德國鬍鬚男岩釉陶瓷、荷蘭錫白釉藍彩藥罐、日本肥前陶瓷。藉由古物殘片的展示,顯示大航海時代的台灣是面向海洋商貿發達的島嶼,堪稱歐亞洲際的物流轉運站。如此策劃「荷蘭東印度公司、鄭氏集團及海上貿易」的展區,使得藝術和考古相映成趣、環環相扣,產生了跨學科之間的對話。

走進展場映入眼簾的是許家維近年數件多媒體作品《武士與鹿》、《截至2019年的工作路徑》、《黑與白—馬來貘》、《尋找沉船》,圍繞著荷蘭東印度公司的通商網絡,其錄像以流暢的剪輯節奏和生動的影音編排,娓娓敘述馬來貘的自然史、鹿皮物產貿易史、柬荷大戰、水下考古打撈沉船的故事。在另一側展區可作為對照的楊茂林《熱蘭遮紀事》繪畫系列(1993),則透過濃郁色彩和符號圖鑑的古樸形制,再現17世紀荷蘭占領台南安平建設堡壘的歷史風貌。楊茂林參照考古殘跡和文獻資料,回顧當時的荷蘭錢幣、提督和司令肖像、堡壘、大砲和戰艦構造,衍繹福爾摩沙捲入東西方海權爭霸的轉折點。

上述部分展品是以考古的方法,重見台灣海域在第一波全球化時期的「物流」狀態。同時另展出國美館藏品《平定臺灣戰圖》版畫系列(1793),由乾隆的宮廷畫家群以12幅激烈戰役場景,描繪清廷出兵壓境台灣剿捕發動民變的林爽文,反映清帝國將台灣納入領土的政治野心。顯然地,這套銅版圖像所傳達的中原史觀和降服台灣的企圖,和此展覽其他的藝術創作觀點大相逕庭,因此對於政治主權和藝術自主性的思維,激盪出時代變遷下的極大差異。

此展覽針對「人流」的層面,則是拉回到當前全球化浪潮下的台灣社會,著墨在陳界仁、盧昱瑞、伊旺.安米特與蒂塔.薩利娜的作品,觸發有關海運、漁業和新住民勞工的工作權和人權議題,引人思索在追逐經濟成長和滿足物質欲求的前提下,勞動者的基本尊嚴和生存策略為何。

藝術家請回答-吳珮菁廣告圖片
評論與回響廣告圖片
歡迎加入 PAR付費會員 或 兩廳院會員
閱讀完整精彩內容!
歡迎加入付費會員閱讀此篇內容
立即加入PAR雜誌付費會員立即加入PAR雜誌付費會員立即加入PAR雜誌付費會員

由台新銀行文化藝術基金會舉辦的台新藝術獎,邀請9位不同領域的提名觀察人,蒐集、發掘,深入研究各種面向的當代藝術展演,並於網站發表評論,本刊精選單篇刊登。如欲讀更多評論,請至ARTalks專網talks.taishinart.org.tw

新銳藝評廣告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