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搜尋
  • 廣告刊登
  • 聯絡我們
  • 會員專區

PAR 表演藝術雜誌

  • News藝訊
  • Preview演出
  • Feature專題
  • World國際
  • Columns專欄
  • People人物
  • Review評論
  • Focus話題
  • Choice生活
  • Video影音
  • Shop商品
  • Contents當期雜誌目錄
  • Shop商品
    1. Subscribe 數位全閱覽
    2. Magazine 雜誌
    3. Book 書籍
      1. 在兩廳院遇見大師
      2. 兩廳院創作全紀錄
      3. 表藝文摘
      4. 達人系列
      5. NSO發現系列
      6. NSO歌劇系列
      7. 特刊
      8. 年鑑
      9. 其它
    4. CD
      1. 兩廳院樂典
      2. 其他CD
    5. DVD
  • 廣告刊登
  • 聯絡我們
  • 會員專區
  • 繁體中文
  • 簡體中文

太陽馬戲團

相關文章 14 篇
  • 太陽馬戲團在中國的專屬駐場劇院「杭州新天地太陽劇場」。
    上海

    十五億人民幣的豪賭 「太陽」要在東方再起?

    加拿大的「太陽馬戲團」因高達九億美金的嚴重債務問題,必須面對破產的申請,但肺炎疫情讓票房收入驟減,只得解雇近95%的員工。但其大股東上海復星國際集團表示,因中國疫情得到控制,因此太陽馬戲團在中國的業務正在恢復,杭州駐演也正在準備演出。但耗時五年、耗資十五億人民幣的杭州大秀《X綺幻之境》是否能成功讓中國觀眾買單,讓「太陽」重新在中國升起呢?

    文字|李翠芝
    第329期 / 2020年05月號
  • 新馬戲除了展現人體美技,更強調與表演藝術如舞蹈、劇場的結合。圖為人體極限劇場演出。
    特別企畫 Feature

    馬戲團之謎QA大攻略 嗅到馬味,秀出戲味 從源流、表演、趣味、感官經驗玩賞新舊馬戲

    「新馬戲」為什麼「新」? 只是因為沒有動物、只有人在表演嗎? 沒有動物的馬戲團,有什麼好看的? 傳統馬戲用動物吸引你,新馬戲除了一樣有雜耍特技與小丑,更用劇場魔幻讓你看得目不轉睛。 想知道哪樣比較好看,趁著十月新舊馬戲匯集台北城,何不來個現場親睹超級比一比!

    文字|陳思宏
    第166期 / 2006年10月號
  • 《七指派對》沒有華麗排場。
    特別企畫 Feature

    將觀眾自冰箱拎上舞台的七根手指 狂放不羈的《七指派對》戲耍來自生活

    「七手指特技劇場」的七位成員全曾是太陽馬戲團核心團員,在參與世界最優秀也最知名的馬戲團的訓練和演出多年後,決定共同成立一個能夠實現自己才華的團體。不像太陽馬戲團的華麗排場,七手指的演出來自生活,在即興場景中,普通得不能再普通的物件,都成為七位表演者展示絕技,雜耍,逗笑,空中技巧,吟詩和歌唱的最佳道具。

    文字|廖俊逞
    第166期 / 2006年10月號
  • 那個夏天,我花盡力氣學習做一名演員,我沒有演技,我擁有的只是面對人生的膽量。
    專欄 Columns

    那年夏天我也是喜劇演員

    那個夏天,我花盡力氣學習做一名演員,還不知道自己具有更多別的天分。我其實並不合適做演員,但我當時卻只對演戲這件事有興趣,我很羨慕一些很會用身體創作的同學,我偷偷地學他們,並苦苦地折磨自己進入戲劇的核心問題,我沒有演技,我擁有的只是面對人生的膽量。

    文字|陳玉慧
    第145期 / 2005年01月號
  • 在Saltimbanco中表演、來自Russian Swing的藝術家們。
    四界看表演 Stage Viewer

    垃圾堆上的馬戲王國 太陽馬戲團在聖米榭的逐夢計畫

    太陽馬戲團是現今全世界最有名的馬戲團,因為有太陽馬戲團,加拿大蒙特婁市誓言要變身為世界馬戲首都。 資深媒體人黃寤蘭六月走訪這個生產歡樂與驚奇的馬戲總部,揭開蒙特婁市如何將原是垃圾掩埋場的米榭區,結合太陽馬戲團與國立馬戲學校,轉化為馬戲藝術城市。

    文字|黃寤蘭、Jan Swinkels
    第140期 / 2004年08月號
  • 歡迎光臨拉斯維加斯!不賭也沒關係,有很多「好看的」等著你。
    表演‧紀食THEATRES & DAINTIES

    太陽馬戲團與海鮮自助餐 在拉斯維加斯體驗「繁星」的存在

    太陽馬戲團成功的原因,是因為在馬戲團融入那麼多文化和藝術的元素,甚至讓人忘了這是一個如假包換的馬戲團,就像大家都忘了賭城其實不是一個真正的城市。

    文字|褚士瑩
    第139期 / 2004年07月號
  • PAR表演藝術
    國際藝訊GLOBAL STAGE

    碧娜‧鮑許新作Neues Stück世界首演

    一直頗受台灣藝文界崇仰的碧娜‧鮑許(Pina Bausch),五月將推出新作Neues Stck;票價從十到三十五歐元,碧娜‧鮑許的網站上新增了線上購票服務,觀眾可以透過電子郵件與傳真訂票。而烏帕塔舞蹈劇場今年世界巡演的首站,則訂在七月初在日本埼玉縣。該團依慣例每年六月在巴黎Thtre de la Ville的演出,則推出去年作品Nefs。 American Repertory Theatre 《伊底帕斯》 幾年前曾來台演出《麋鹿國王》和《六個尋找作家的劇中人》的American Repertory Theatre,是以哈佛大學師生為班底,三月份大學部才演完改編自電影《怵目驚心28天》DONNIE DARKO、這個被譽為「大衛‧林區」傳人的作品,五月主團便南轅北轍地演出希臘悲劇《伊底帕斯》。 阿喀朗‧汗舞團(Akram Khan Company)演出MA 二○○二年應「新舞風」系列之邀來台演出的阿喀朗‧汗舞團,以充滿魅力與能量的獨舞,帶著印度的神秘色彩,風靡了台北的觀眾。動靜皆迷人的阿喀朗,已成為二十一世紀的傳奇獨舞家,二○○四年新作MA選擇在新加坡藝術節中推出世界首演。 太陽馬戲團(Cirque du Soleil)演出 Saltimbanc 頗受歡迎的太陽馬戲團,即使作品都已發行DVD,在世界

    文字|田國平
    第136期 / 2004年04月號
  • La Nouba這齣戲動員國際六十餘位藝人,包括體操運動員、空中特技演員、舞者和小丑等等。
    特別企畫 Feature

    赤手空拳打下一片江山 雜耍無限創意的太陽馬戲團(Cirque du Soleil)

    一九八七年,一群魁北克的街頭小子帶著幾大車的設備,浩浩蕩蕩開車南下參加洛杉磯藝術節。出發的時候,身上的盤纏只夠買去程的汽油,賭的不過是一小時段的表演時間。沒想到那一趟豪賭,竟賭出了太陽馬戲團日後的一片江山,如今,太陽馬戲團已成為全世界最有號召力的馬戲團之一。

    文字|樊雯、Véronique Vial
    第103期 / 2001年07月號
  • 《龍獅》劇中的特技演員利用蹺蹺板彈射疊成的疊羅漢。
    特別企畫 Feature

    龍獅獻瑞,舞出東方風情 太陽馬戲團新作《龍獅》Dralion

    《龍獅》以想像的龍頭來取代原本民俗的獅頭,組合成為同時具有「獅」、「龍」兩種中國象徵,成為前所未見的複合怪獸。獨具中國風味卻又將中國素材改頭換面, 就是太陽馬戲團這次新作品的風格。

    文字|張明傑、 Al Seib
    第103期 / 2001年07月號
  • 太陽馬戲團是「舊技新編」的箇中高手。
    特別企畫 Feature

    還有甚麼新把戲? 新馬戲的變革與困境

    在演出節目的整體安排上,新馬戲似乎朝向更有「主題性」的發展。然而,新馬戲仍難脫以炫技為主的表演本質,也同時必須面對非語言式的表演其難以敘事的困境。

    文字|劉守曜、Florent Carmin
    第103期 / 2001年07月號
  • 「太陽馬戲團」向來以高難度的雜耍特技聞名於世。
    新加坡

    熱力四射的絕技藝人秀 太陽馬戲團的《沙提邦果》

    從一九九九年到二〇〇一年,太陽馬戲團推出《沙提邦果》Saltimbanco,以新加坡爲起站,開始亞洲巡迴。《沙》讓馬戲不再只是馬戲,在大人小孩都喜愛的絕佳娛樂外,兼顧了藝術的品質。各段表演內容雖不一,但因爲服裝音樂的銜接以及導演的功力,仍呈現出統一的藝術風格。

    文字|陳思宏、香港旅遊協會
    第88期 / 2000年04月號
  • 「太陽馬戲團」的團員從年輕的街頭表演者,變成集結全世界成百上千的藝術精英。
    環球舞台

    把夢想幻化成完美絕技

    如果沒有聲音,尖叫吧! 如果沒有雙脚,快跑吧! 如果沒有希望,創造吧!

    文字|兪秀靑
    第57期 / 1997年09月號
  • PAR表演藝術
    特別企畫 Feature 角度二:消費時代下的表演藝術

    打造品牌到解讀市場 藝術也能是好生意?

    進入二十一世紀之後,「文化經濟學」成為顯學,商業與藝術在「文化產業」的論述裡成了一件事,作為文化創意產業核心之一的表演藝術,雖然仍在時代變遷的趨勢下,摸索自己的定位,但面對來勢洶洶的消費市場,也不得不尋找順勢發展的力量。向來強調創作本位的表演藝術生態,開始思索觀眾的需求,反省作品價值和市場的關係。

    文字|廖俊逞
    第205期 / 2010年01月號
  • PAR表演藝術
    藝視窗 News

    烏帕塔舞蹈劇場選出新藝術總監,碧娜.鮑許老夥伴出線

    【台灣】 中華民國第一位女性作曲家 賴孫德芳辭世 作曲家,也是空軍一級上將參謀總長賴名湯遺孀賴孫德芳女士,於11月1日在美國舊金山灣區探親期間,於睡夢中安詳辭世,享壽九十。 賴孫德芳女士主修合唱指揮及作曲,為中華民國史上第一位女性作曲家。曾任教於台灣省立師範學院(今台灣師範大學),培育第一代音樂家。後隨夫婿赴倫敦擔任武官,於三一書院研習作曲。由於體認拓展外交事務的重要性,她辭去教職,以深厚外文造詣協助賴將軍。期間更創作了《鋼鐵軍─陸軍進行曲》、《藍天─空軍進行曲》、《海上─海軍進行曲》、《國光》、《勝利路》、《春風吹遍世界上》等進行曲,這些樂曲在三軍各部隊鼓舞全國軍民,功勞非凡。一九五○年美軍更曾為了喜愛她的作品而贈送三艘驅逐艦送給台灣海軍,由她親自接收。一九六九年美國空軍樂隊也以她的作品錄音,以《環球進行曲》出版發行。 賴孫德芳不僅是「國防部示範樂隊」成立的推手,更在她的提議下,改為徵召義務役士兵。除了軍歌之外,她的聲樂曲繽紛流暢、充滿本土民情,器樂曲巧思無限,有若印象樂派畫筆,甚為動人。(李秋玫) 東吳大學音樂系主任黃維明 接任北市交團長 應台北市文化局之邀,東吳大學音樂系系主任黃維明將出任台北市立交響樂團團長,12月起正式上任。1960年出生的黃維明為小提琴家,畢業於光仁小學及中學音樂班,後赴奧地利國立維也納音樂學院進修小提琴演奏,並畢業於辛辛那提大學音樂研究所。先後待過維也納藝術家室內樂團,並任美國哥倫布交響樂團協理首席及首席等,活躍於歐美古典樂壇達16年。1989年返台擔任國家交響樂團前身聯合管絃樂團首席,之後到學校任教。黃維明擁有豐富的演奏資歷,同時致力於音樂教育,在國策顧問許博允力薦下,受台北市文化局長李永萍延攬,決定委以重責大任。(廖俊逞) 台中大都會歌劇院 簽約動工 日本建築師伊東豐雄設

    文字|耿一偉、本刊編輯部
    第204期 / 2009年12月號
PAR 表演藝術雜誌
  • 關於我們
  • 聯絡我們
  • 廣告刊登
  • 國家表演藝術中心
  • 國家兩廳院
國家表演藝術中心國家兩廳院《PAR表演藝術》版權所有
©2022 Performing arts redefined. All Rights Reserved
本站所提供相關演出資訊,如有異動應以主辦單位公告為準。
服務條款 | 隱私權聲明 | 著作權聲明

本網站使用 cookies
為提供您更多優質的內容,本網站使用 cookies 分析技術。 若繼續閱覽本網站內容,即表示您同意我們使用 cookies,關於更多 cookies 以及相關政策更新資訊,請閱讀我們的隱私權政策與使用條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