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搜尋
  • 廣告刊登
  • 聯絡我們
  • 會員專區

PAR 表演藝術雜誌

  • News藝訊
  • Preview演出
  • Feature專題
  • World國際
  • Columns專欄
  • People人物
  • Review評論
  • Focus話題
  • Choice生活
  • Video影音
  • Shop商品
  • Contents當期雜誌目錄
  • Online News官網限定報導
  • Shop商品
    1. Subscribe 數位全閱覽
    2. Magazine 雜誌
    3. Book 書籍
      1. 在兩廳院遇見大師
      2. 兩廳院創作全紀錄
      3. 表藝文摘
      4. 達人系列
      5. NSO發現系列
      6. NSO歌劇系列
      7. 特刊
      8. 年鑑
      9. 其它
    4. CD
      1. 兩廳院樂典
      2. 其他CD
    5. DVD
  • 廣告刊登
  • 聯絡我們
  • 會員專區
  • 繁體中文
  • 簡體中文

北京國家大劇院

相關文章 11 篇
  • 鼓樓西劇場發起的「1+1青年導演戲劇製造計畫」海報。
    北京

    鼓樓西劇場不畏疫情培育小劇場人才

    疫情的迭宕起伏,讓表演藝術吃足苦頭,創作力與演出活力大受打擊。稍好的時候,因為國際團隊進不來,市場對國內節目的需求大增,舞台表演似乎又見燎原之勢,可惜好景不常。按目前情況看來,今年能夠維持低度的演出質與量就不容易了。隷屬北京市政府的北京國家大劇院,今年4月雖仍照常推出主題定為「歌詠華章」的歌劇節,很明顯地是以中國歌劇為主,開幕大戲是10年前的舊作、原創民族歌劇《運河謠》,可以想見此次舊作新演居多。

    文字|王泊
    第346期 / 2022年05月號
  • 在北京通州區台湖鎮的北京國家大劇院舞美基地已於今年五月啟用。
    北京

    北京國家大劇院院長換人 十年功績如何後繼?

    擔任了十一年北京國家大劇院院長的陳平,於五月初退休,擔任首任院長的他當年以北京市東城區區長的身分接任,雖非表演藝術專業出身,在經營國家大劇院的十一年中,透過自製一定質量的院藏劇目,可說是夯實了這塊國家級劇院的招牌。這個職位今由現任北京副市長王寧接任,卻未對外表示未來的經營理念,北京國家大劇院將怎麼發展,令人關注。

    文字|王泊
    第307期 / 2018年07月號
  • 喜爺為了救兒子天來,從容赴死,用沒根的命換了有根的街。
    企畫特輯 Special 北京國家大劇院打造京味新經典話劇

    《王府井》 戲說北京人的精、氣、神

    北京國家大劇院首部原創話劇《王府井》,本著「打造京味新經典話劇」的企圖心,由北京人民藝術劇院的一級編劇鄭天瑋歷經兩年構思編創,藉著這條街在百年裡隨著政治、社會、經濟變化所帶來的人事變遷,呈現出北京人的精、氣、神。經過六輪七十二場的演出,《王府井》以滿座的票房獲得北京人民的高度認同。九月份,這齣戲將首度走出北京國家大劇院,以台灣為起點,踏上巡演之路。

    文字|王泊
    第249期 / 2013年09月號
  • 北京國家大劇院入口處陳列的2013歌劇節看板。
    城市藝波 Cities & Arts

    製作不斷前仆後繼 中國將成為歌劇強國?

    北京國家大劇院從○九年開始舉辦歌劇節,今年活動將於四月開始至七月初,一共上演十二齣歌劇。國家大劇院對歌劇的看重從其自製節目中的占比可以看出,五年間自製的廿八齣作品中歌劇就占了廿一齣。而距北京不到一百五十公里的天津,也有天津歌劇院今年以「有歌劇的城市」為主題,自三月廿日起陸續演出九齣經典歌劇。這樣傾力於歌劇發展,是否寓意了中國意圖邁向「歌劇強國」之路?

    文字|王泊
    第244期 / 2013年04月號
  • 天津大劇院是中國一級大型劇院中第一個純民營BOT。(天津大劇院 提供)
    北京

    華北大型劇院紛興建 營運難題待解決

    國家大劇院的成功專業腳步與充滿話題吸睛的造型,也點燃了全中國另一波造院工程,特別是落後南方已久的華北各省,無不端出大、多、絕美的大劇院計畫。近幾年已啟用或將啟用的就有山西大劇院、天津大劇院、濟南文化中心、瀋陽文化藝術中心等,但劇院管理和內容供應都構成各劇院的挑戰。

    文字|郭耿甫
    第241期 / 2013年01月號
  • 台灣舞蹈家許芳宜將參與「三個女人,四個編舞」的演出。
    北京

    北京國家大劇院首屆舞蹈節 大咖聚集精湛起舞

    北京國家大劇院將於十月下旬推出成立以來第一屆舞蹈節,邀演名單大咖雲集,開幕節目是知名舞蹈家楊麗萍的舞劇《孔雀》,更有西薇.姬蘭、約翰.諾伊梅爾等大師的作品,台灣也有舞蹈家許芳宜,以及雲門二團帶著布拉瑞揚、鄭宗龍、黃翊與伍國柱的舞作參與。

    文字|郭耿甫
    第238期 / 2012年10月號
  • 指揮家強納森.科恩與聖馬丁室內樂團將擔綱音樂節壓軸。
    北京

    北京國家大劇院五月音樂節 反向深耕優質古典室內樂

    國家大劇院的第四屆「五月音樂節」即將上陣。一反中國社會功利浮誇的趨勢,五月音樂節以「慢活、內涵、平實」的風格展現,不但主打非商業主流的室內樂,也不迷信名牌大咖,而且針對幾個樂種持續深耕,期待點滴培養基本觀眾。

    文字|郭耿甫
    第233期 / 2012年05月號
  • 中國古老的「天圓地方」的宇宙觀包含了「方」與「圓」、「地」與「天」的辯證關係。這種概念也在漢斯荷能的設計中。
    特別企畫 Feature

    爲人民服務的漫漫長路

    尙未動工的北京國家大劇院,從一九九八年四月開始公布建築設計方案以來,在漫長的兩輪競圖後,仍未有最後結果。這座包含歌劇院、音樂廳、戲劇場、小劇場及藝術展廊的大劇院,是參與建築設計的建築師的希望與榮耀,也是高難度的挑戰,即便是呼聲最高的,最後是否能落實其夢想,亦難預料

    文字|李茶
    第74期 / 1999年02月號
  • 北京國家大劇院
    特別企畫(二) Feature 回顧與前瞻-他山之石-中國篇

    硬體飛速發展 軟體有待跟進

    中國表演場地的發展,呈現硬體飛速發展、軟體需求不足的現象,而且大城市與其他地區的表演場次失衡、場租票價等過高、觀眾素質待改善,都是明顯的問題,相較之下,台灣兩廳院的軟硬並重的經營模式,與多年以來培養出來的良好觀眾素質,較之於對岸,仍有軟體上的領先;只是,這樣在精緻度上的領先還能維持多久?

    文字|劉小令
    第169期 / 2007年01月號
  • 北京國家大劇院外觀,如同一個金屬蛋,又因為位於人工湖中,被暱稱為「水煮蛋」。
    國際藝識International Vision 目擊「水煮蛋」破殼

    北京國家大劇院「開門見客啦!」

    斥資人民幣近31億(約台幣124億)的北京國家大劇院,確定於十二月廿二日正式開幕,這座被暱稱為「水煮蛋」的建築,已成為全球注目的金雞蛋,因為這顆蛋不單純只是個表演場地,它背後代表中國的文化國力,象徵中國跟西方文化接軌的實力,更被視作首善之都的門面要在奧運期間大鳴大放,而它新穎的外觀,還引起中國朝野及國內外建築師的激烈論戰。

    文字|林采韻
    第180期 / 2007年12月號
  • 北京國家大劇院音樂廳內部有2019個座位,樂池在觀眾席中,中間為正在排練的臺灣國家國樂團。
    四界看表演 Stage Viewer

    亮出國樂「台灣印象」 交流中展現自我特色

    臺灣國家國樂團(NCO)今年十月中旬至中國巡演,參與「中國民族音樂巡禮百場系列音樂會」,首度於北京國家大劇院音樂廳演出。音樂會以「印象台灣」為主題,在指揮蘇文慶的帶領下,一首首的樂曲以各種不同的姿態打動了觀眾的心。

    文字|李秋玫
    第228期 / 2011年12月號

免費訂閱PAR電子報,獲取更多藝文資訊!

*通過遞交此表格,即表示您接受並同意已閱讀本網站的使用條款,私隱政策和個人資料收集聲明。
PAR 表演藝術雜誌
  • 關於我們
  • 聯絡我們
  • 廣告刊登
  • 電子報
  • 國家表演藝術中心
  • 國家兩廳院
國家表演藝術中心國家兩廳院《PAR表演藝術》版權所有
©2022 Performing arts redefined. All Rights Reserved
本站所提供相關演出資訊,如有異動應以主辦單位公告為準。
服務條款 | 隱私權聲明 | 著作權聲明

本網站使用 cookies
為提供您更多優質的內容,本網站使用 cookies 分析技術。 若繼續閱覽本網站內容,即表示您同意我們使用 cookies,關於更多 cookies 以及相關政策更新資訊,請閱讀我們的隱私權政策與使用條款。

  • 特別企畫 Feature

    藝術(家),與它們的產地

  • 特別企畫 Feature

    青年為何出走,藝術何以介入?

    從藝術文化「社區總體營造」到「青年村落文化行動」的地方觀察
  • 戲劇(曲)

    紙風車《哪吒鬧龍宮》 1月13、14日兩廳院藝文廣場免費觀賞

  • 特別企畫 Feature

    回家的理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