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國家大劇院
-
北京
北京國家大劇院「一院三址」達標 營運模式成為特例
初至北京,總會被這個城市的大與大氣震懾。這種印象且不因你對這個城市的熟悉而減弱。 21世紀被預期是中國表演藝術的盛世,2007年12月北京國家大劇院開幕也被認為是中國劇院史的里程碑事件,而在全世界都算是獨一無二的北京國家大劇院「一院三址」的構想、實踐與規模,使這事件仍未結束。 2018年9月,位於北京東邊的通州,「台湖舞美藝術中心」揭幕,這是為了北京國家大劇院節目製作與排練而設計的藝術中心,包含舞美創意、舞美工坊及舞美倉儲的功能,更令人驚訝的是,這裡還建了一棟內裝與國家大劇院一模一樣的分身,可以完整綵排將在大劇院演出的各種節目,為它節省了許多排練的檔期。而在營運策略上,這裡亦可視為這些節目的另一演出場地,形成獨立的表演藝術中心。2019年1月,北京市級行政中心正式遷入通州北京城市副中心,實現了69年前梁思成對北京市城市規劃的建議。同年,城市副中心的演藝中心開工。2023年12月,位於大運河邊,外觀設計靈感來自古糧倉而被稱為「文化糧倉」的北京藝術中心開幕,3座獨立群集的建築體,包括歌劇院、音樂廳、戲劇場、小劇場和1個戶外露天劇場,總計5,610座觀眾席,規模與國家大劇院相當,並歸其管理。至此,國家大劇院「一院三址」的格局成形,在營運策略上,三者內容各有側重,大劇院注重綜合性,提供多種經典藝術門類;台湖舞美藝術中心則注重親民,打造市民喜愛的文化休閒娛樂;北京藝術中心注重現代性,堅持差異化,提供文化消費新選擇。
-
北京
鼓樓西劇場不畏疫情培育小劇場人才
疫情的迭宕起伏,讓表演藝術吃足苦頭,創作力與演出活力大受打擊。稍好的時候,因為國際團隊進不來,市場對國內節目的需求大增,舞台表演似乎又見燎原之勢,可惜好景不常。按目前情況看來,今年能夠維持低度的演出質與量就不容易了。隷屬北京市政府的北京國家大劇院,今年4月雖仍照常推出主題定為「歌詠華章」的歌劇節,很明顯地是以中國歌劇為主,開幕大戲是10年前的舊作、原創民族歌劇《運河謠》,可以想見此次舊作新演居多。
-
北京
北京國家大劇院院長換人 十年功績如何後繼?
擔任了十一年北京國家大劇院院長的陳平,於五月初退休,擔任首任院長的他當年以北京市東城區區長的身分接任,雖非表演藝術專業出身,在經營國家大劇院的十一年中,透過自製一定質量的院藏劇目,可說是夯實了這塊國家級劇院的招牌。這個職位今由現任北京副市長王寧接任,卻未對外表示未來的經營理念,北京國家大劇院將怎麼發展,令人關注。
-
企畫特輯 Special 北京國家大劇院打造京味新經典話劇
《王府井》 戲說北京人的精、氣、神
北京國家大劇院首部原創話劇《王府井》,本著「打造京味新經典話劇」的企圖心,由北京人民藝術劇院的一級編劇鄭天瑋歷經兩年構思編創,藉著這條街在百年裡隨著政治、社會、經濟變化所帶來的人事變遷,呈現出北京人的精、氣、神。經過六輪七十二場的演出,《王府井》以滿座的票房獲得北京人民的高度認同。九月份,這齣戲將首度走出北京國家大劇院,以台灣為起點,踏上巡演之路。
-
城市藝波 Cities & Arts
製作不斷前仆後繼 中國將成為歌劇強國?
北京國家大劇院從○九年開始舉辦歌劇節,今年活動將於四月開始至七月初,一共上演十二齣歌劇。國家大劇院對歌劇的看重從其自製節目中的占比可以看出,五年間自製的廿八齣作品中歌劇就占了廿一齣。而距北京不到一百五十公里的天津,也有天津歌劇院今年以「有歌劇的城市」為主題,自三月廿日起陸續演出九齣經典歌劇。這樣傾力於歌劇發展,是否寓意了中國意圖邁向「歌劇強國」之路?
-
北京
華北大型劇院紛興建 營運難題待解決
國家大劇院的成功專業腳步與充滿話題吸睛的造型,也點燃了全中國另一波造院工程,特別是落後南方已久的華北各省,無不端出大、多、絕美的大劇院計畫。近幾年已啟用或將啟用的就有山西大劇院、天津大劇院、濟南文化中心、瀋陽文化藝術中心等,但劇院管理和內容供應都構成各劇院的挑戰。
-
北京
北京國家大劇院首屆舞蹈節 大咖聚集精湛起舞
北京國家大劇院將於十月下旬推出成立以來第一屆舞蹈節,邀演名單大咖雲集,開幕節目是知名舞蹈家楊麗萍的舞劇《孔雀》,更有西薇.姬蘭、約翰.諾伊梅爾等大師的作品,台灣也有舞蹈家許芳宜,以及雲門二團帶著布拉瑞揚、鄭宗龍、黃翊與伍國柱的舞作參與。
-
北京
北京國家大劇院五月音樂節 反向深耕優質古典室內樂
國家大劇院的第四屆「五月音樂節」即將上陣。一反中國社會功利浮誇的趨勢,五月音樂節以「慢活、內涵、平實」的風格展現,不但主打非商業主流的室內樂,也不迷信名牌大咖,而且針對幾個樂種持續深耕,期待點滴培養基本觀眾。
-
四界看表演 Stage Viewer
亮出國樂「台灣印象」 交流中展現自我特色
臺灣國家國樂團(NCO)今年十月中旬至中國巡演,參與「中國民族音樂巡禮百場系列音樂會」,首度於北京國家大劇院音樂廳演出。音樂會以「印象台灣」為主題,在指揮蘇文慶的帶領下,一首首的樂曲以各種不同的姿態打動了觀眾的心。
-
國際藝識International Vision 目擊「水煮蛋」破殼
北京國家大劇院「開門見客啦!」
斥資人民幣近31億(約台幣124億)的北京國家大劇院,確定於十二月廿二日正式開幕,這座被暱稱為「水煮蛋」的建築,已成為全球注目的金雞蛋,因為這顆蛋不單純只是個表演場地,它背後代表中國的文化國力,象徵中國跟西方文化接軌的實力,更被視作首善之都的門面要在奧運期間大鳴大放,而它新穎的外觀,還引起中國朝野及國內外建築師的激烈論戰。
-
特別企畫(二) Feature 回顧與前瞻-他山之石-中國篇
硬體飛速發展 軟體有待跟進
中國表演場地的發展,呈現硬體飛速發展、軟體需求不足的現象,而且大城市與其他地區的表演場次失衡、場租票價等過高、觀眾素質待改善,都是明顯的問題,相較之下,台灣兩廳院的軟硬並重的經營模式,與多年以來培養出來的良好觀眾素質,較之於對岸,仍有軟體上的領先;只是,這樣在精緻度上的領先還能維持多久?
-
特別企畫 Feature
爲人民服務的漫漫長路
尙未動工的北京國家大劇院,從一九九八年四月開始公布建築設計方案以來,在漫長的兩輪競圖後,仍未有最後結果。這座包含歌劇院、音樂廳、戲劇場、小劇場及藝術展廊的大劇院,是參與建築設計的建築師的希望與榮耀,也是高難度的挑戰,即便是呼聲最高的,最後是否能落實其夢想,亦難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