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天津大劇院是中國一級大型劇院中第一個純民營BOT。(天津大劇院 提供)
北京

華北大型劇院紛興建 營運難題待解決

國家大劇院的成功專業腳步與充滿話題吸睛的造型,也點燃了全中國另一波造院工程,特別是落後南方已久的華北各省,無不端出大、多、絕美的大劇院計畫。近幾年已啟用或將啟用的就有山西大劇院、天津大劇院、濟南文化中心、瀋陽文化藝術中心等,但劇院管理和內容供應都構成各劇院的挑戰。

國家大劇院的成功專業腳步與充滿話題吸睛的造型,也點燃了全中國另一波造院工程,特別是落後南方已久的華北各省,無不端出大、多、絕美的大劇院計畫。近幾年已啟用或將啟用的就有山西大劇院、天津大劇院、濟南文化中心、瀋陽文化藝術中心等,但劇院管理和內容供應都構成各劇院的挑戰。

二○一二年十二月廿二日,北京國家大劇院迎來五周歲生日,盛大地以「公眾開放日」方式來慶賀,一天卅九場演出與廿項藝術活動,邀請來自中央和北京十五家藝術院團的五百多位藝術家在「水煮蛋」(外界對北京國家大劇院外觀所起的外號)各處與觀眾零距離接觸。記者會上公布了不少五年下來的成績:吸引了八百餘萬次觀眾和遊客,自製京劇、歌劇、話劇、舞劇的作品廿八部,打造「中國交響樂之春」、「五月音樂節」、「歌劇節」、「舞蹈節」等多個深受肯定的專業表演系列。

各地紛紛蓋起華美大劇院

國家大劇院的成功專業腳步與充滿話題吸睛的造型,也點燃了全中國另一波造院工程,特別是落後南方已久的華北各省,無不端出大、多、絕美的大劇院計畫。北京向西行三小時,新近完成的「山西大劇院」頗有巴黎新凱旋門影子,座落太原市長風文化島,也有師法柏林「博物館島」的意圖,包含1,628席的主劇場、1,170席的音樂廳和458席的小劇場,已於二○一二年中試用;同樣有博物館島概念的還有二○一二年五月啟動的「天津大劇院」,有1,600席的歌劇廳、1,200席配備管風琴的音樂廳、400席的小劇場,是包含十多個場館的「天津文化中心」的核心建築。

即將落成的劇院,也令人咋舌:例如「濟南文化中心」投資額約為五十億元(人民幣,以下同),由北京國家大劇院的法國設計師保羅·安德魯設計,也將於二○一三年八月開幕,造形猶如三顆小「水煮蛋」,除1,800席的主劇場外,還有一個1,500席專業音樂廳和一個500席小劇場;「瀋陽文化藝術中心」將成為六十四面的鑽石形狀,有1,800席劇場、1,200席音樂廳和500席多功能廳,二○一四年六月將交付使用。這五年來,中國大劇院漸從一線大城市向二三線城市發展,投資、占地愈來愈大。自二○一○至二○一四,每年都有近十家大劇院啟用。但擁國家級資源的國家大劇院之成功卻難以複製,五年多來各地流傳的都是相近的故事:造價高、招標黑幕、經營困難、表演少、觀眾少、必須財政補貼等

劇院管理和內容供應是主要的挑戰。這些新建劇院大部分由當地政府成立事業單位經營,但礙於人才與觀念,處於低水準的管理和營運狀態;一大部分交給有藝術經濟與官方背景的「院線」,如保利集團、中演集團等委託經營,以便於填滿使用率與無力創造內容的困境。但無論哪種方式,這些豪華級劇院的日常維護和經營費用最終將由各地政府「買單」,二○一○年的報告顯示,深圳大劇院三年有近三分之二的天數閒置,接受財政補貼累計2,358萬元,杭州大劇院補貼1,500萬元/年,溫州大劇院1,800萬元/年。即便被認定為三大演出市場的廣州,二○一○年落成的廣州大劇院也被迫走上老路,經營管理權委託給文化部所屬的中國對外文化集團公司。

中國一級劇院中第一個純民營BOT

在如此艱困的市場當中,甫落成的「天津大劇院」是當中的異數。堪稱中國一級大型劇院中第一個純民營BOT,不同於其他劇院委託給具有官方或軍方背景的大型演藝集團,承接的「驅動文化傳媒」靈魂人物錢程,要大膽創造一個無財政補貼的「天津案例」營運方式。錢程並非夢想家,而是一步一腳印地從一九九○年代經營北京音樂廳、中山公園音樂堂及南京文化藝術中心大劇院的成功經驗累績,並已早一步返鄉經營「天津音樂廳」試水溫,憑藉其在表演藝術圈的豐富人脈,天津的文化底蘊,以及傳統與現代兼備的表演藝術團隊與人才,加上自國外與台灣禮聘的策畫與製作人才,要打造一個能引進也能自製國際級高水準節目的演藝中心。雖然營運初期的資金及偏好傳統戲曲的地方觀眾品味,是營運的雙重壓力,但也期許天津大劇院的願景與理念,能夠早日達成。

專欄廣告圖片
歡迎加入 PAR付費會員 或 兩廳院會員
閱讀完整精彩內容!
歡迎加入付費會員閱讀此篇內容
立即加入PAR雜誌付費會員立即加入PAR雜誌付費會員立即加入PAR雜誌付費會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