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北京國家大劇院外觀,如同一個金屬蛋,又因為位於人工湖中,被暱稱為「水煮蛋」。(許培鴻 攝)
國際藝識International Vision 話題追蹤 目擊「水煮蛋」破殼

北京國家大劇院「開門見客啦!」

斥資人民幣近31億(約台幣124億)的北京國家大劇院,確定於十二月廿二日正式開幕,這座被暱稱為「水煮蛋」的建築,已成為全球注目的金雞蛋,因為這顆蛋不單純只是個表演場地,它背後代表中國的文化國力,象徵中國跟西方文化接軌的實力,更被視作首善之都的門面要在奧運期間大鳴大放,而它新穎的外觀,還引起中國朝野及國內外建築師的激烈論戰。

斥資人民幣近31億(約台幣124億)的北京國家大劇院,確定於十二月廿二日正式開幕,這座被暱稱為「水煮蛋」的建築,已成為全球注目的金雞蛋,因為這顆蛋不單純只是個表演場地,它背後代表中國的文化國力,象徵中國跟西方文化接軌的實力,更被視作首善之都的門面要在奧運期間大鳴大放,而它新穎的外觀,還引起中國朝野及國內外建築師的激烈論戰。

北京國家大劇院由法國知名建築師保羅.安德魯(Paul Andreu)設計,設計概念據他所說,源自非洲巨樹巴歐巴(Baobab)的橢圓形種子,讀過法國文學著作《小王子》的人應該多少有印象,巴歐巴在小王子眼中是一顆邪惡之樹,隱涉人性中黑暗的一面,因而讓以此樹為發想的大劇院,踏上爭論不斷的宿命。。

江澤民下旨建蓋,以「大」為尚彰顯國力

北京國家大劇院二○○一年由前中國領導人江澤民獨排眾議下旨建蓋,一來綜觀全球各大重要都市,總有一個國際級的文化演出場地,然而熱錢鋪淹下的中國,放眼望去在首善之都北京,居然沒有一個拿得出去的場地,中山公園音樂堂、北京音樂廳、北京展覽館劇場稱不上國際水準,設備較好的保利劇院說穿了則屬私人企業,代表不了國力。

二來中國各省份,近來為了拼文化互別瞄頭興建硬體不手軟,杭州大劇院、寧波大劇院、深圳大劇院相繼落成,上海更有上海大劇院和東方藝術中心兩大劇院,看著地方蓬勃發展,中央怎能服輸?再者,建築猶如印記,大劇院的落成勢必成為江澤民在位時推動的輝煌政績,將為後代子子孫孫所道。

北京國家大劇院如同為中央出一口「氣」,這口氣不僅對地方還對國際,因此大劇院創建的規模一定要大、裝潢一定要氣派,「水煮蛋」總建築面積六萬六千坪(包括地下停車場),蛋裡包著2398座位的歌劇院、2019座位的音樂廳、1035座位的戲劇場及一個300至500座位的小劇場,也就是說整個大劇院同時可容納近六千人。歌劇院以華麗的金色為主調,主舞台有六個升降台;音樂廳走潔白清晰的調性,演奏台前設有鋼琴升降台;戲劇場擁有真絲牆面,舞台可達邊升降邊旋轉的效果。再來看看劇院的公共大廳,大廳地面分為廿二塊不同區域,使用的石材全出自中國,因此地板直接命名為「錦繡大地」。

從建築美學到未來維護技術,爭議不斷

因為要夠壯麗,大劇院的工程造價從初估的廿六億人民幣不斷增加,成本攀升的同時,朝野、社會的雜音也愈來愈多,中國科學院和工程院四十九位院士曾將〈建議重新審議國家大劇院建設問題〉一文呈交相關部門。大劇院位於人民大會堂西側,位於長安街的入口面對著中南海的紅牆,有人認為以玻璃和鈦合金為主材料的「水煮蛋」與故宮傳統的建築群形成巨大反差,簡直將一座完全代表西方文化的建築侵入中國政治文化歷史的中心,也有人說,天安門廣場周邊的史達林式建築(包括人民大會堂),早已將京城的歷史風貌毀了。

有人說大劇院缺乏中國精神,建築師安德則強調,「人民大會堂是方的,國家大劇院是圓的,完全符合中國天圓地方的哲學思想。」或許他還會說,劇院外圍的水池符合中國風水聚寶池的意象,但是劇院入口長達八十公尺的水下廊道,卻又讓人「走下坡」。再以現代建築美感來看,「水煮蛋」由於一半沈於水中,它的高度並沒有破壞北京的天際線,相對還呈現對於歷史古城的謙卑,但是批評者還是要說,中國只有三種情形是進入地下的,那就是地鐵、防空洞和明十三陵。

來自中國建築界的批評除了意象還有技術性的問題,「水煮蛋」的殼體表面由18398塊鈦金屬板和1226塊玻璃拼接而成,外頭包著一萬多坪的人工湖,因此有學者預測沙塵暴嚴重的北京,玻璃的清潔將大耗資源,對於水源匱乏的北京,水池更是一種浪費。

家大業大,勢必衝擊北京演出生態

更重要的問題是,硬體有了,節目和觀眾在那裡?國家大劇院設有三大總監和一個藝術委員會負責劇院內容的營運,中央戲劇學院前院長徐曉鐘、中央芭蕾舞團團長趙汝蘅、指揮家陳佐湟分別擔任戲劇、舞蹈、音樂總監,委員會以中央音樂學院名譽院長吳祖強為首,成員包括北京交響樂團音樂總監譚利華、中國對外文化集團公司總經理張宇等十四人。依據開幕季的節目安排可分為幾類,中外交流節目、國外知名團體、大陸中央級團隊及各省代表節目。

大劇院一落成,勢必對北京的演出生態造成改變,世界各大樂團未來的亞洲行少不了北京,而且多半要求前進中國首善的國家大劇院演出,每年九、十月舉辦的北京國際音樂節將首當其衝,由保利集團支持、中國愛樂音樂總監余隆主導的音樂節,過去十年被視為北京樂壇盛世,未來國家大劇院和音樂節互搶節目的戲碼恐難不上演。此外,營運已經上軌道的上海大劇院未來有可能和北京國家大劇院連成一氣,兩者能否就此支配市場值得觀察。

另外,從試演到開幕季,可見多檔省級製作將進京演出視作至高的殊榮,蘭州歌舞劇院的《大夢敦煌》十月份在大劇院試演後,得知有望成為保留劇目,以「振奮人心」形容。山西省話劇院的《立秋》確認十二月底在大劇院演出。

至於觀眾在那裡,依照劇院公佈的票價,開幕季票價最低水準達30人民幣(約120台幣),但是如果是倫敦愛樂等舶來頂級節目,最低票價280人民幣(約1120台幣),最高要2008人民幣(約6024台幣),目前中國國民平均所得約在二千人民幣上下,除非北京人收入超越平均值甚多,或是外商人數已達到一定的市場規模,不然國家大劇院距離成為人民劇院的理想,看來有長路要走。

劇院落成開張,挑戰正要開始

北京國家大劇院即將開幕,已經先行造訪的藝界人士感想甚多,新象創辦人許博允說,習以在全球興蓋飛機場的保羅.安德魯顯然把劇場蓋成像機場,他認為好的劇場讓演出者在舞台上全然表現,同時觀眾可以全然接收,以戲劇場來看音響效果不錯,但功能不彰,顯然建築師只注意線條美感,忽略了功能。劇院的宏大,結果讓人分不清方向,作曲家周文中說進到劇院就找不著方向,不知該往那兒去。看來國家大劇院經歷六年的工程終於完工,但挑戰才剛開始。

 

文字|林采韻 藝文新聞工作者

藝術家請回答-吳珮菁廣告圖片
歡迎加入 PAR付費會員 或 兩廳院會員
閱讀完整精彩內容!
歡迎加入付費會員閱讀此篇內容
立即加入PAR雜誌付費會員立即加入PAR雜誌付費會員立即加入PAR雜誌付費會員
數位全閱覽廣告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