尙未動工的北京國家大劇院,從一九九八年四月開始公布建築設計方案以來,在漫長的兩輪競圖後,仍未有最後結果。這座包含歌劇院、音樂廳、戲劇場、小劇場及藝術展廊的大劇院,是參與建築設計的建築師的希望與榮耀,也是高難度的挑戰,即便是呼聲最高的,最後是否能落實其夢想,亦難預料……
一九九八年四月十三日,北京國家大劇院公布建築設計方案,並展開邀請世界各地知名建築師參與競圖,直至七月十三日,共收到四十四件競圖案,其中中國本地送件之設計方案有二十四件,國外則有二十件。這些競圖者不乏在世界極具高知名度的建築師,如日本的磯崎新(Arata Isozaki)、維也納的漢斯豪萊(Hans Hollein)、法國的讓奴威爾(Jean Nouvel),以及法國的巴黎機場公司(ADP)……。由於北京要蓋國家大劇院,對世界各地的建築相關領域來說,是一件很盛大的事情,這不單純是一件大生意,更重要的是,在這樣「大」的一個地方,能夠有一件國家級的公共建築存在,是挑戰,更是光采。
評審的日期訂於七月二十七日至三十一日,評委會主席由淸華大學敎授,亦爲兩院院士的吳良鏞擔任,評審團共十一人,七位大陸本地評審、一位香港評審,以及三位世界著名的建築師,分別爲西班牙的包費爾(Ricardo Bofil)、日本的蘆原義信(Yoshinobu Ashihar-a),以及加拿大的阿瑟艾里克森(Arthur Erik-son)。
「旣能……而又」的設計理念
北京的國家大劇院預定將位於天安門廣場與人民大會堂旁邊,建築面積有十二萬平方公尺,佔地3.89公頃,在國家大劇院的評審報吿書中,特別指出中國所希望的設計綱要:設計造型要與周圍環境結合,而又「和而不同」富有鮮明的個性,表現出旣具民族文化特色又有時代精神;旣具備莊重典雅而又親切宜人;旣具有開放性,便於群衆交往,又利於經營管理;旣能選用先進的技術,又能保證建設與長時間使用的經濟合理性等等。在這麼多(但也很合理)的要求之下,第一次比圖沒有任何設計方案獲選,於是決定進行第二輪競圖。
由第一輪競圖中較接近國家大劇院評審團認同的十四個設計方案,進行修正的第二輪競圖,參加者有十四個,計有五個方案是中國設計師提出,九個爲外國參賽者。此次特別加設技術委員會技術審査,使其不僅是在建築設計上有所審核,也在聲學、舞台工程等等實際的操作層面上,能有較客觀公正的評斷。競圖評審時間於一九九八年十一月十四至十六日,十一月二十日公布結果。如衆人所預料,第二次競圖仍未有實際的定案,而是選出五個最後入圍者,將進行更細部的討論及修正。這五個最後入圍者,分別是中國的北京設計院、淸華大學建築所、日本的磯崎新、法國巴黎機場公司,以及奧地利的漢斯荷能。其中漢斯荷能的參賽團中,台灣的建築設計師陳光雄及王夏維亦協同參與設計。
北京國家大劇院的內部空間結構,共分一座可容納兩千五百人的歌劇院、一座可容納兩千人的音樂廳、一座專爲西方歌劇和中國京劇而設計的戲劇場,以及可進行實驗性展演的小劇場與藝術展廊。在此先將最後入圍名單的兩個中國參賽者放到一邊,概略說明三位外國入圍者對北京國家大劇院的外觀建築、對基本的兩大廳、兩小廳,以及展廊功能,以及內部的音聲、燈光、舞台結構,及座位配置上的設計理念。
雖然完整的大劇院競圖,應該在圖面上提出各項技術及設備的配置,但這次北京國家大劇院的競圖,顯然只有日本、法國、德國,以及奧地利等這幾個參賽者具有這樣的實力,能將圖面資料的細部完成至前期需討論的進度,其他的參賽者,多半都刻意跳過這些技術層面的部分,僅做建築上的考量。
漢斯荷能與磯崎新的設計
目前呼聲最高的是奧地利的漢斯荷能,這位國際及建築大師在建築立面及空間配置上,如前所述,邀請了台灣的陳光雄及王夏維共同進行創意思考及設計,以補足其在中國文化及哲學面上的不足;而在技術層面上,主要的諮詢者是維也納國家大劇院的總監,他也是整個計畫最重要的技術顧問;而在聲學部分,則是邀請德國的穆勒以及華裔旅法的聲學專家徐亞英擔任。
漢斯荷能的建築計畫,是在整個競圖賽中最完整,也是考慮最周詳的。而另一位能與漢斯荷能匹敵的,便是日本的磯崎新。磯崎新的作品遍布世界,當然最多的地點是日本,不論是美術館或其他大型的公共空間,他都相當有經驗,也是國際競圖比賽的常客。這次他在整個路線上與漢斯荷能較爲接近,磯崎新在設計上也抓到最吸引評審的重點──在平面的機能上,他採取傳統的中國習慣,盡量在形狀上規矩,但小小的做出一些突破傳統的變化,掌握了大衆的喜好。磯崎新使用紅牆來對應天安門廣場,柱列來對應人民大會堂,這是直接的視覺對應,而最大的辯證是在他對屋頂的設計上。他在屋頂使用了較爲有機的泡泡式結構,以與天安門廣場周圍兩個最主要的屋頂結構──四波斜的屋頂以及人民大會堂的平頂屋頂──提出了不同的對應形態來進行辯證對話。
而巴黎的機場公司,不論是建築史觀或美學觀點來看,都過於討好東方人。它最大的創意也是在屋頂上,其設計有點類似一個倒過來的鍋蓋,但在天安門廣場的整體空間上,並未能做出有深刻思考的建築對話或對應。這件參賽作品若就一個國際級的競圖而言,是不夠細緻深入的。但他們能通過層層考驗,進入最後階段的評審,是因爲在這場政治意味濃厚的競圖當中,或許他們的設計令許多人認爲其帶有中國式的富麗堂皇,能呈現出氣派莊嚴的一面,可惜這些雕琢與裝飾,對一座屬於二十一世紀重要公共建築的作品而言,在呈現手法上都過於表象。
中國建築美學觀點
而面對第三次競圖呼聲最高的漢斯荷能,在建築設計上,透過陳光雄與王夏維的協助,將中國風格的元素抽離到建築藝術的境界,並沒有刻意的去適應評審團或大衆的觀點,而是依其自己建築的觀點,以及他自己對其所體認到的、對建築價値所意會到的,來作設計。
在第一輪競圖中,漢斯荷能的設計並未獲得評審團的太高評價,原因是對中國的評審而言,無法看出有什麼樣的中國觀點隱藏其中,所以被列爲「看不懂」的設計。但外國評審則略有好評。由於漢斯荷能的設計是將中國美學抽離表達,而整個美學的觀念又是建基在道家哲學之中,形態上較爲輕巧無爲。而這樣的概念,直到第二輪競圖,才完全的被扭轉過來。因爲評審團十分慷慨的給了參賽者口頭報吿的機會,在台灣的陳光雄輔助解說之下,評審團才算是大致上捕捉到這個設計的核心,致使其能脫穎而出,在衆多設計中得到肯定的評價。
漢斯荷能在建築外觀上的設計,對應於整個外在環境,並未採取一個完整的閉鎖空間,他所採用的是中國天圓地方的觀念,入口的凹陷,在哲學層面上符合了道家的大盈若缺,在空間動線上,則正是由天安門廣場走來順勢進入國家大劇院這個新興的公共空間。而在景觀上的配置,漢斯荷能挑戰了最高難度的部分。
法國機場公司將歌劇院放在正中間,戲劇院放在右邊,音樂廳放在左邊,也就是一般正常思考中,最容易採行的方式。而日本的磯崎新則是採行了較爲不對稱的做法,將歌劇院與戲劇院放在右手邊平行並排,音樂廳則放在左邊,並略微扭彎。荷能則曾經想過與磯崎新極爲類似的配置後,決定採用一個較爲大膽的嘗試,將歌劇院對準天安門的基準線後,旋轉45度左右,形成了一條扭曲的歪斜線,然後再將戲劇院與歌劇院的對稱軸亦改爲斜放,音樂廳與小劇場均放在前面,所以視覺平面是歪曲而扭動的。這也就是一開始許多人並不注意或不看好這個計畫的原因,因爲這違背了中國向來習慣的方正格局。但這樣的配置方式在後來逐漸脫穎而出,是因爲國家大劇院後方有一塊相當大的綠化景觀,面對這樣的一片景觀,如果沒有好好的去思考如何呈現,則很可能會在建築完成後,同時也犠牲掉景觀存在的價値。法國巴黎機場公司的計畫中,很顯然就是完全封閉景觀的例子,而日本磯崎新的設計則能保留部分,這已經是競圖中罕見的少數,相當可貴了。可是漢斯荷能這個乍看之下有點奇怪的空間動線,透過斜角度,使得後面的綠化景觀完全開放出來,是後來居上相當重要的一個因素。
關於聲響的基本設施
在聲音方面的處理上,對歌劇院、音樂廳等地方,都是最重要的技術部分。由於外在環境是屬於相當廣大的公共空間,所以漢斯荷能採用了「雙層盒子」的隔音原理,用雙層屋頂與牆面,來處理噪音阻絕的部分。而預定的建築地點,可能在未來會遇到地鐵興建,所以採取主動隔震,在地鐵軌道床下鋪設耐久的彈性墊,以節省成本支出。
而在內部噪音的控制上,演出廳的通風設備將會自每個座位下送出新鮮空氣,風速控制在0.2米/秒範圍內,以確保觀衆不至因人數衆多而有通風不佳,或風口位置不良的問題。而會震動的機組則有其特有的慣性基座及彈簧減震器,這些彈性吊具將會配置在風管、水管的支撑上。
而歌劇院則是延續義大利、法國、奧地利的歌劇院模式,及一座較大的池座極多層的淺包廂,以確保最佳的聲音空間感。北京國家大劇院的有效體積約兩萬平方公尺,每一個座位的容積約爲八平方公尺,這樣的比例也容易實現中頻混響時間1.5秒,而低頻部份,混響時間可以略長於中頻。
在天花板的設計上,則是以有效的聲音反射面爲設計重心。天花板將與側牆一起造成混音與空間關係,使聲波能平均擴散,並注意燈光橋開口不要影響到天花板的反射聲分布。
戲劇院則因主要適用於傳統京劇、地方劇,以及民族歌舞等的演出,所以技術上的考量也是以此爲主,要讓語言淸晰,音樂又不乾澀。戲劇院體積約爲8500平方公尺,每個座位容積約爲6.1平方公尺,中頻混響時間達1.2秒。但中國京劇的特點是,由於其起源於戶外演出,所以伴奏樂器聲音大且中高頻成份突出,容易顯得刺耳,所以中樂樂團配置不在觀衆席前方的西洋樂池中,而是在兩側,並且顧慮到京劇的演員聲音分布分別在鏡框台口內、延伸舞台等等不同區位,希望其傳遞出去的聲音質美而淸晰。而在天花板和舞台口側牆,則採用反射性材料以及吸音材料,盡量讓聲音的混響時間變化縮短。
漢斯荷能的考量極其周密,在整個競圖作品中,唯一能在技術層面上與其相較的,只有法國的奴威爾,可惜奴威爾在建築外觀上的設計過於前衛,已經超出北京所容忍的範圍,因此而未能進入最後遴選。
希望與榮耀
北京國家大劇院的競圖賽,在漫長的兩輪競圖後,仍是未有最後的結論。最後的決定,也就是第三輪評審,至今比賽方案未明,可能是再修正後比圖,也可能就是由上級遴選。北京要蓋國家大劇院,這當然是一件舉世矚目的大事,輕忽不得,因此這條路漫長而艱辛是理所當然的,而且能參與這項計畫,幾乎是所有建築師的希望與榮耀,也是高難度的挑戰(在技術層面及人際關係運作雙重上)。
北京國家大劇院的競圖,幾乎像是一場懸疑的推理劇場,呼聲最高的,是否能眞的落實其夢想,實難預測。建築上的競圖充滿了政治意味,不過在北京這個地方,藝術爲政治服務,似乎也不是什麼罕見的事情。
而北京人民對這次競圖的熱忱,更可以看出國家大劇院在這首善之都的地位。一般建築競圖賽都是只有專業或相關領域人士才會前往參觀,但在北京的展覽場地,幾乎天天水泄不通,不論你懂不懂,從泥水匠到計程車司機,就算買菜的太太,都會順路過去看看,給高層設計人士一些屬於人民的建議。於是這場競圖簡直成了全民選美大會,會場中時而有人搖首晃腦,時而有人大發議論,不管好設計壞設計,能看懂的就該給它口頭鼓勵。
民粹主義的可愛之處,或許正是在此。
文字|李茶 文字工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