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偉誠
-
少年往事
溯源之前的溯源
對藝術家劉若瑀的認識,不外乎「優人神鼓」的創辦人而「鼓」也成為藝術標誌。不過,這其實是1993年之後的她,邀請黃誌群加入、擔任擊鼓指導,原本的「優劇場」正名為「優人神鼓」,她也在2004年將本名「劉靜敏」改為「劉若瑀」。鼓與名字,是外顯的,但更著重朝向內在的修煉,恰如劉若瑀說話的語氣既平靜又溫暖,既平穩又充滿生命律動。 「優劇場」創團的最初5年其實是劉若瑀「溯源」的過程。當時的「溯計畫」,包含:走白沙屯媽祖遶境;學習太極導引;《七彩溪水落地掃》用民間文化的形式講述環境問題;第一次進實驗劇場的《鍾馗之死》運用踩高蹺和北管、太極拳,以車鼓弄形式完成《巡山頭》,《老虎進士》採用道士科儀等。後來離開優劇場的王榮裕創辦金枝演社,還有吳文翠、邱秋惠等人也在溯源之後繼續往前走。 但來自新竹眷村的劉若瑀說:「他們就是在這樣的背景裡長大,而我就是竹籬笆隔著一層⋯⋯」她的溯源又在哪裡?
-
書信體
身體III
YC, 記得有次聊起,你我跟著陳偉誠老師訓練身體的時間,遞嬗綿延,也有7、8年。我們認識彼此正好在研究所階段。我2004年來台深造,翌年碰巧看見了「劇場身心工作坊」暑假招生,4天3夜在三芝密集訓練,沒有半刻猶豫,馬上報名。就是在那同時認識了你們,Dog、筱芳、小六、小頭、嘉容、怡璉等。 說來有趣,在沒遇見偉誠老師之前,我已經「認識」陳偉誠。更早是1998年在吉隆坡,華總(註)邀請他來帶為期一週的身體訓練,圈內非常轟動,因為我們都從啟蒙老師孫春美那裡聽過葛羅托斯基訓練體系的傳聞,加上之前閱讀過台灣《表演藝術》雜誌「劇場訓練」專題,對90年代初的小劇場氛圍有種莫名的嚮往。在那資源相對不足,知識系譜的傳播皆經過多重轉譯,卻缺乏實體參照範例的年代,有位曾在報導中讀過的人物來到吉隆坡現場教課,正是讓我們有機會去驗證二手得來的理解,和移植他方實踐所造成的誤讀。可惜那時我已是個上班族,因課程需全程參與,幾經思量,礙於生計而缺席。木心說生命是「時時刻刻不知如何是好」,沒想到當時的缺憾就一直伴隨後來的自己,反覆提問,生命孰輕孰重的選擇。更沒想到,這份牽掛在來台隔年便得以圓夢。 讓我把場景拉回17年前夏天的三芝。那次工作坊以「表演、肢體開發與真實內在」為主題,為身體行動與情緒展現搭建橋梁與編造符碼,每天行程都很密集,早上8點早餐,9點工作身體,中午用餐,1點半繼續練習,傍晚5點用餐,6點半分組討論和分享,10點半就寢。第3天凌晨5點去海邊waking up,第4天下午是各小組呈現,然後彼此觀察和交流。「當學員很幸福。」我回想當時種種情景:「你們輪流幫老師打點,照顧每組學員,專注而用心,而更重要是,你們齊心打造了安心放鬆的學習環境,並親身示範自己怎麼在訓練與生活作息間拿捏,讓我們可以更放心地把自己交出去。」 那次的集訓讓我對身體的抽象感受有了很堅實的落點。過往認知總建立在幾經轉折的理論拼貼和輪廓拼湊,總帶點傳說色彩,總帶點冥思意味。那次經驗莫過於發現自己對自己的身體竟那麼陌生,而陌生的同時卻又帶著許多制式成見和自以為是的想像。我就是屬於人家說的:「沒有自我的人的自我感覺都特別良好。」所謂訓練,正是鬆動自身疆界的契機,然
-
書信體
身體 I
YC, 從學表演以來,沒有哪個詞彙比「身體」更讓我困惑。記得很久以前,常被導演罵「沒有身體」,什麼意思?!難道站在台上的是幽靈嗎?演員不正是透過身體的舉手投足,展露了自身的情感、思想,用嘴巴說話,用眼神投注在意的事情;不正是物質性的存在基礎,讓身體表現有了附著之地。「我沒有用身體表演,那我用什麼演戲呢?」想想看,每個人,不管年紀性別背景或國籍,不都是同一個模子倒出來,擁有一樣數量處在一定位置的器官。難道希臘比我們多了雙手雙腳?法國比我們多了顆腦袋?日本比我們多了雙眼睛?
-
話題追蹤 Follow-ups
點亮那照見內在深處的燈
一九八○年代的台灣小劇場,因陳偉誠與劉若瑀的引入,波蘭劇場大師葛羅托斯基的訓練方法成為當時演員訓練的顯學之一,迄今仍有多個團隊與個人循此脈絡而行。今夏,陳偉誠與劉若瑀的優人神鼓均舉辦葛氏相關工作坊,後者更邀到葛氏嫡傳弟子湯瑪士.理查茲,帶領「葛羅托斯基與理查茲研究中心」團隊來台進行。兩者工作坊異曲同工,透過肢體或歌唱,帶領成員打開探尋自我內在的路徑
-
嚐鮮
搞怪導演又出招,讓你來「聽」戲
王嘉明說,這次來看戲的觀眾可能看不到什麼畫面。原因是,他希望觀眾用聽廣播的方式來「聽」這齣戲。
-
專題
大師播種,修者各自結果
嚴格來說葛氏體系在台灣的訓練只有頭五年,但卻是一次具有長遠意義的播種,埋下今日小劇場工作者深耕的根基;不但提供了演員訓練方法的重要參考,更啓發劇場創作者對劇場本質的思考。
-
舞蹈
解開台灣舞蹈月娘的神話
蔡瑞月的十一支舞作因重建而重現舞台,這是台灣舞蹈史空前的大工程;是當時代社會面貌的寫照;而它更大的意義在於一個舞蹈家面對藝術所展露出的真、善與美。
-
台前幕後
科技與人文的對話
「2000異世界」由五位編舞家聯手出擊,針對人文與科技的關係做多方的探討。演出大量運用動畫、錄像等多元媒材,將使影像投影成爲舞台上另一位重量級的「舞者」。
-
特別企畫(二) Feature
掌握身體,培養自信 舞蹈治療的人體溝通
舞蹈是人類最原始的藝術,它能表達人的喜怒哀樂,本世紀中期後,西方現代社會逐漸有一群專業人士以舞蹈/動作爲媒介,協助人們抒發身心的情緒、培養自信,增進對身體的覺察。這些默默協助我們進一步與自己和他人溝通的人士即爲所謂的「舞蹈治療師」。
-
回想與回響 Echo
眞實的表演與眞實的行動
由人子劇團陳偉誠執導的《衣櫉世界》,五、六月間在松江路二號的一間地下排練室演出;基於觀衆提出的疑惑,黃承晃作了更深的思索
-
封面故事 Cover Story 〈舞蹈〉
陳偉誠──應該建立與世界表演藝術齊進的圖書資訊網
表演藝術是台北最溫和的社會運動,它可以中和情感與現象的衝突,使人藉由共鳴的昇華而内省。 近十年來表演藝術的創作與展現往往成爲一種近似大拜拜式的現象,除了讓參與者盡情地滿足個人的表演創作慾之外,並未見作品在質量上的提昇。表演藝術的生態問題千頭萬緒,但其中影響最鉅的是,一個有心長期從事表演藝術工作的團體,如果無法有個可以安心創作與訓練的空間,根本不能談到累積與成長。在人力與場地都必須到處打游擊的混戰下,近十年來小劇場已經很難產生傑出的表演人才。 我們需要更多可靈活運用的空間,現有的都不夠。以法國爲例,政府在巴黎興建公共的排練空間,給從事創作的藝術家,僅收取象徵性的費用。我認爲主事者應有規劃的藍圖,將各表演中心的教室分時段開放供當地無固定工作場地、但達一定水準以上的表演團體使用,使他們能做持續性與累積性的訓練,以培養其特殊風格與氣質。劇場的開發,也不必局限於鏡框式的舞台。表演者與觀衆及社會間也應再做更多面的空間結合,計劃性地成立工作室;舉辦演講,落實中等學校的教育。 我常覺得表演者是最廉價的勞工。台灣既有能力在近十幾年來建立起和世界經濟聯絡的資訊網,創造了經濟的奇蹟,也應該建立與世界表演藝術齊進的圖書資訊網。這樣不但可以提高全民的文化水準,刺激創作者的自我省思,也能打破台灣表演藝術的地域性而具備世界性的眼界。 (陳怡如 採訪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