進入慾望的剪影 讓私密青春占領街頭
由日本導演岡田利規與泰國合作的《渴望占有的肖像》,去年十二月中在巴黎秋天藝術節搬演,演出改編自泰國作家Uthis Haemamool原著小說《慾望的剪影》,將泰國的街頭社會運動大歷史與畫家的私密青春日記交織,四個小時中,演員與工作人員不下台,滿台物件在觀眾眼前不暗場地變化出各種場景,正是不同劇場機器與社會運動機器,不同機器不斷重新「組裝」重新連結的微妙體現。
由日本導演岡田利規與泰國合作的《渴望占有的肖像》,去年十二月中在巴黎秋天藝術節搬演,演出改編自泰國作家Uthis Haemamool原著小說《慾望的剪影》,將泰國的街頭社會運動大歷史與畫家的私密青春日記交織,四個小時中,演員與工作人員不下台,滿台物件在觀眾眼前不暗場地變化出各種場景,正是不同劇場機器與社會運動機器,不同機器不斷重新「組裝」重新連結的微妙體現。
曾帶著探討日、韓、美三國關係的《棒球奇蹟》訪台演出,岡田利規對社會現象、國際局勢的犀利觀察,令人印象深刻。在與泰國劇場界聯手創作的《渴望占有的肖像》中,岡田利規表示「失望」是一個重要的動機,因為日本社會在三一一震災、核災後仍猶豫不決且拒絕改變,而泰國社會也經歷了同樣的失望。對他來說,這個目睹社會拒絕變革的經驗,比災難本身對他的影響更大。
第一屆的泰國清邁「吉納斯特拉國際音樂節」暨音樂比賽於二○一六年十月舉辦,原是難得的音樂盛事,卻因泰皇蒲美蓬駕崩,全國肅哀,停止一切文娛活動,原本的頒獎典禮,也被迫延至次年舉辦。音樂比賽的成人組採開放式,比賽不分樂器種類,聲樂、鋼琴、吉他、薩克斯風、長笛、絃樂等互相抗衡,專業人士與業餘愛好者同場競藝,放開的不僅是種類,也是思想、情緒、觀念。
地處東南亞中心,文化風俗獨特的泰國,長久以來,發展出貴族、平民各自喜愛的舞蹈文化。無論是源自傀儡戲的舞劇、或在街道上歡騰的民間舞,舞蹈總是泰國人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重要文化資產。
「在泰國,爲發揚傳統文化或粧點觀光色彩而製作的傳統表演,不勝枚舉,四處可見。然而,傳統是傳統、現代是現代,兩者之間從來不願也不能相遇。」泰國「油甘子劇團」就在這樣的情況下,嘗試著走出一條由現代走向「傳統」的路。
本網站使用 cookies
為提供您更多優質的內容,本網站使用 cookies 分析技術。 若繼續閱覽本網站內容,即表示您同意我們使用 cookies,關於更多 cookies 以及相關政策更新資訊,請閱讀我們的隱私權政策與使用條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