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密歐與茱麗葉
-
音樂招風耳
小孩用屁股寫樂評
小孩的屁股不說謊,當它與椅子黏得牢,表示戲好看,不然便有坐立不安的騷動。小四的兒子看《歌劇魅影》,前半場靜悄悄,後半場便有點跟椅子處不來。散場時問他好看嗎?前面很好聽,後面都在重複,有點煩。
-
專輯(一)
裡外兼顧,多元紛陳
今年的戲劇類節目,多元而活潑,有明星主演、頗具票房號召力的《家庭作孽》與《再生緣》,也有來自英國的原味莎劇。還有頗受矚目的日本導演平田織佐帶來、向電影導演小津安二郎致敬的《東京札記》。而本地劇團「樹寧.現在式單位」和「前進進戲劇工作坊」亦將演出多媒體劇場作品。
-
音樂
宛如抽象畫的交響戲劇
男女主角的羅密歐與茱麗葉,卻完全由器樂來表現,並且還需包辦其他角色的代言,以及發揮情節推展與情緒轉折的功能。在魯丁沉穩地帶領下,呈現出整齊劃一的弦樂部、中規中矩的木管群、戰戰競競的銅管聲區、及謹慎應對的打擊族群,各部門皆頗能安步當車。但若說要進一步達到同時身兼歌劇演員的功能,怕是把原本就不具象的台詞,混淆得更加抽象了。
-
戲劇
音樂別出心裁,隨戲各抒己見
讓五月劇場非常熱鬧的「莎士比亞在台北」,同時也讓風格不同的音樂設計者展現各自的趣味:《泰特斯》中的應蔚民以說唱發揮了連接與轉換的功能;《羅密歐與茱麗葉》的余奐甫則以分門別類的音樂烘托不同的場景;《李爾王》的吳忠良運用了更細緻的擊鼓技巧;《馬克白詩篇》的楊喬均則以即興伴奏使音樂也成原創作品。
-
戲劇
莎士比亞不是Shakespeare
「莎士比亞在台北」的五個作品主要以詮釋個別劇作為主,而這些演繹經典的創作者,又似以「語言」為其重點。無論是玩弄油腔滑調的文藝語調、抑或生吞活剝乾澀的譯語、還是走火入魔地拆解語音、乃至拋棄語言和大師來個雞同鴨講,對這些集合台北的創作者而言,「莎士比亞」幾乎等同於語言,一種高不可攀又難以馴服的語言。
-
專輯(二)
這真的是「莎士比亞」?!
劇場導演鴻鴻應國家劇院之邀,繼二○○○年的「台灣文學劇場」之後,再次擔任策展人,邀集國內小劇場的代表性劇團針對單一命題,展開對話與競技。且看這五個劇團如何運用各種風貌迥異的演出形式,演繹莎士比亞的名作,並與本刊編輯的原著導讀相較,來體會莎劇的豐富與多變。
-
即將上場
加拿大皇家溫尼伯芭蕾舞團《羅密歐與茱麗葉》
加拿大皇家溫尼伯芭蕾舞團即將來台演出該團新作《羅密歐與茱麗葉》。創立至今已有六十年歷史的該團,是加拿大也是北美地區歷史最悠久的芭蕾舞團。目前該團除了每年有超過二十個星期,在世界各地進行巡迴演出外,更是加拿大國内各大藝術節慶競相邀請的對象。
-
回想與回響 Echo
靜水流深的韻味
秋生與他既相惜又對立,秀蘭對他有歉疚也有真情,三人鼎足,勢均力敵;李金龍與原版男女主角愛怨情仇的糾葛難分,使得《彼》劇不只是移植《羅密歐與茱麗葉》,而是進一步地改編為本土原創新劇。
-
演出評論 Review
色呈繽紛!花落何方?
《彼岸花》的愛情背後,既要背負《羅密歐與茱麗葉》情節結構的壓力,又要背負探討「漳泉械鬥」的使命感,最後還要歸向「心靈重生、人間沒有淨土」的超脫思想,使得「彼岸」花色顏色紛呈,究竟「彼岸」要開出一朶什麼樣的花?訴求什麼樣的主題?
-
舞蹈
風格炫目、意念粗疏 里昻芭蕾《羅密歐與茱麗葉》
安傑林.普雷祖卡的《羅密歐與茱麗葉》只能說是「新貌」,不能說是「新詮」整部作品重視形象勝過動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