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瑪倉庫劇院
-
倫敦
政府大刀砍補助,重擊倫敦多家劇院
去年11月初,英格蘭藝術委員會(Arts Council England)公布 2023-26 全國劇場機構補助申請結果,在業內掀起一陣波瀾。英國政府決定將補助分配至倫敦外的劇院與組織,喊出全國「升級」(level up)的口號,在此政策下,倫敦內不少劇院都大受打擊。 最讓人吃驚的是藝術委員會將英國國家歌劇院 (English National Opera )每年1,200萬英鎊的補助全砍,並要求全體歌劇院得從倫敦搬至曼徹斯特,才會再考慮將其納入「國家投資組合組織」(National Portfolio Organisation )內予以補助。另位於倫敦的3間劇院:丹瑪倉庫劇院(Donmar Warehouse)、漢姆斯迭特劇院(Hampstead Theatre)和蓋特劇院 (The Gate Theatre),也都面臨補助全砍並移出國家投資組合組織的困境,其中蓋特劇院的收入有 45% 來自政府補助,這個決策對該劇院來說是極大打擊。 漢姆斯迭特劇院位於倫敦西北邊的瑞士屋(Swiss Cottage),60幾年來都以只製作新劇本(new writing)為主軸,有鏡框式主舞台與地下室黑盒子兩個演出空間。特別是黑盒子劇場培養出許多目前活躍舞台與影視界的劇作家,導演米契爾(Katie Michell)去年就在此與劇作家華特森(Rebecca Watson)共同創作1齣以聽覺為主的戲,廣受好評。但在政府補助遭全砍後的1個月,漢姆斯迭特決定改變其劇院走向,未來將主打重製演出(revival),而其藝術總監席爾伯特(Roxana Silbert)也決定在劇院調整方向之際辭職。 與不少業界專業人士相同,筆者對藝術委員會的做法持懷疑態度。政府的做法是將倫敦戲劇發展的主幹上砍下幾根樹枝,用以刺激其他地方森林的生長,但這過於簡化與粗暴的政策,徹底忽略在英國全國戲劇的複雜生態中,一切都緊密相連的現況。這截長補短的簡單思考,可能對英國劇場造成更大的長期傷害。
-
倫敦
在劇場一起聽故事 《失明》映照當下人心
原本英國訂在八月一日開放保持社交距離的現場室內表演,但七月結束前又緊急中止這項政策,重新開門的丹瑪倉庫劇院推出的新製作《失明》,即以現場無演員、搭配聲音燈光裝置演出。此劇改編自葡裔作家薩拉瑪戈的反烏托邦小說,劇情描繪高度傳染性並使人瞬間失明的疾病在一夜之間大流行,深刻映照二○二○年的當下,表演形式也將觀眾帶回劇場的原初狀態:一群人聚在一起聽一個故事。
-
倫敦
單人視訊獨角戲 呼應當下的隔離
四月中丹瑪倉庫劇院於線上首播獨角戲《午夜你的時光》,由劇院藝術總監朗赫斯特執導、戴安娜.葵克演出,這齣戲是劇作家亞當.布雷斯(Adam Brace)二○一一年首演的單人劇作,講述一位退休律師通過視訊與身在巴勒斯坦卻總是不在線上的女兒進行單向對話。此作旨在探討遠距溝通和現代社會人與人之間的距離,恰與因疫情影響的社會現狀相符,劇本很適合透過螢幕呈現,改編後彷彿就像是為螢幕而創作的。
-
倫敦
普立茲獎劇作《冒汗》 確定轉戰倫敦西區
描述美國中部、以勞工階級為主的城鎮,三位在同一工廠工作的好友,如何因工業困境與美國夢消逝而使友誼破碎的普立茲獎劇作《冒汗》,去年底由丹瑪倉庫劇院搬上舞台,由莉奈特.琳頓執導,因一票難求、好評連連,確定將在今年六月轉戰西區上演。
-
倫敦
從兼職導演到藝術總監 朗赫斯特接掌丹瑪倉庫
丹瑪倉庫劇院宣布下一任總監將由作品高人氣、備受好評的導演麥可.朗赫斯特接任,預計明年三月接下前任總監若爾克的棒子。朗赫斯特執導多齣人氣作品,這次是他首度擔任劇院總監,備受期待。雖然有媒體對他這位白人男性接下由女性總監帶出亮眼成績的劇院感到失望,但曾與朗赫斯特共事的製作人指出,出身勞工階層的朗赫斯特的接任,代表了勞工階級在英國劇場圈裡往前跨了一大步。
-
城市藝波 Cities & Arts
丹瑪倉庫劇院新劇場 上演全女版莎劇受矚目
近年推出不少前衛創新好戲的丹瑪倉庫劇院,因為場地較小席次有限,觀眾常常向隅,最近宣布將在倫敦王十字車站附近搭設可容納四百廿席的臨時圓形劇場,並推出全女班演出的莎劇三部曲,包括《凱撒大帝》、《亨利四世》及《暴風雨》。儘管在北美曾經出現不少全女版莎劇,在英國卻相對少見,此次丹瑪倉庫劇院的全女性三部曲,無疑地也為莎劇的更新與詮釋增添話題。
-
城市藝波 Cities & Arts
大選將至 劇場發聲談政治
五月的英國將舉行全國大選,向來熱中評論政治社會議題的英國劇場,也應景推出相關戲碼。如皇家宮廷劇院在去年底推出的《希望》,真實地傳達在財政緊縮政策下,地方政府所面臨的掙扎與困境;丹瑪倉庫劇院則將從四月下旬推出《投票》一劇,場景設定在大選投票日當天虛擬的一處倫敦投票所。劇場作為思想和溝通的管道,藉此也成為引發觀眾思索投票選擇的場域。
-
城市藝波 Cities & Arts
紀念歐戰百年 《凡爾賽》《永誌不忘》回顧歷史
戰爭的傷痕令人難忘,倫敦表演藝術界不約而同地以戲劇和舞蹈,讓觀者體悟並省思戰爭所帶來的苦痛。丹瑪倉庫劇院的《凡爾賽》,透過主角與戰死沙場的幽魂間的對話,深刻剖析了主角身處外交折衝的心境和理想。英格蘭國家芭蕾的《永誌不忘》包含四支新作品,藉由四位編舞家各自對於戰爭的敘述和不同的舞蹈語彙,也讓觀眾看到英格蘭芭蕾的新突破。
-
特別企畫 Feature
麥克.格蘭迪奇 經略有道 藝術與票房雙贏
演員出身的導演麥克.格蘭迪奇,特別注重在排練中給演員空間,並且在意要為劇場觀眾帶來「難忘的一夜」,亦曾擔任兩個劇場藝術總監的他,或許也因此能成為一個成功的劇場經營者。除了經營有道讓雪菲爾劇院度過難關、讓丹瑪倉庫劇院成功享名,創作上也備受獎項肯定,雖被視為接掌英國國家劇院的接班熱門人選,但現在自創劇團的他,更享受單純導演身分帶來的創作自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