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交響樂團
-
企畫特輯 Special
與音樂藝術相伴 樂活人生的下半場
退休協會的新生代 今年十月份的藝文天空多了一些不一樣的色彩,因為退休基金協會首次與NSO合作,贊助國家交響樂團(NSO)「PFA古典音樂駭客之夜」的演出。如此看似跨領域的結合,究竟由何而來?本期特別專訪中華民國退休基金協會(以下稱退協)理事長,同時也是政大商學院副院長、風險管理學系的王儷玲教授。 成立於民國八十八年的退協,由現任考試院院長關中擔任第一屆理事長,而王儷玲則於去年出任第五屆理事長。作為年輕世代交接的第一棒,王儷玲謙虛地表示,既然前輩們希望賦予她這個重責,那麼她一定會全力做好。「退協是個完全民間以及公益性質的組織,我們唯一的目的,就是希望人們能獲得優質的退休品質。」王儷玲如是表示,退協以往做了許多前端的工作,現在希望能擴大給全民認識,推廣及早規劃退休生活的概念。 採訪這天,前一日才自美返國的王儷玲,尚忙碌於學期初開學的冗雜與行政的諸多事務,不過她依舊神采奕奕,活力充沛;對照起校園裡一群群正在認識環境的大一新鮮人,那種興奮在年輕臉龐上的飛舞,是同樣純真且真摯的。王儷玲說:「協會的三大工作方向,在於管理效率化、制度合理化、理財教育正規化,成立這段時間以來,我們做了很多。」 「我們的社會因為受到少子化與高齡化的雙重衝擊,規劃個人的退休生活實為重要,而及早正確規劃,更是協會希望加強推展的觀念。」王儷玲認為,因為要認真生活、健康樂活,所以現代人應關心自己的退休計畫,若是以放任不管的態度面對,則恐有老大徒傷悲之感。 退協的重要工作 「協會起初成立時,許多理監事與重要會員,也同是公務單位的各類相關諮詢委員,因此協會多數扮演著平台的角色,無論是輔助政府的法令推動,還是勞工退休金公民營並存制度,或是受託進行研究案等等,都是比較學術性的活動。」王儷玲說。退休規劃的概念,其實是與全民息息相關的,因為最基本如國民年金、勞保等制度的運作,都是退協關心的層面,而引介國外已成熟的經驗,也是退協努力的工作之一。 另外,民間的保險公司或金融機構所進行的活動,退協也長期持續地關注與監督,務求民眾「知」的權利不受影響。最後一點,王儷玲提到,也是現在退協新的致力目標,就是向大眾推廣正確的退休計畫。她說:「並非所有
-
達人推薦 本月我要看
NSO「愛聽秋墳鬼唱詩:音樂鬼故事」
推薦「推廣型音樂會」的確很奇怪,不過這真的是一看節目名稱就引起我極大興趣的音樂會,然後再看看可能的曲目及演出者,更是令人想一聽究竟了。以鬼故事為 主題,多半需要幾分膽識,一來你並不曉得作曲家當初寫這些「鬧鬼音樂」是否有其特別用意,甚至怨念(像咱們東方傳統音樂,很多都有招魂的功能),會不會演 奏到一半突然出現譜上沒有的音樂,那可真嚇人。二來,若是選的這些鬼音樂本身沒那麼嚇人,那該要如何自圓其說呢?主講者焦元溥的導聆功力自是不在話下,而 他開出的希罕曲目及演出組合也足以擺平像我這樣重口味的傢伙,例如李斯特為鋼琴與朗誦所寫的鬼新郎傳說《蕾諾兒》,例如張艾嘉+嚴俊傑的組合,都頗令人興 奮。雖然鬼月早就過了,但誰曉得,鬼樂其實常常出現在你的CD唱盤裡!
-
音樂新訊
「愛聽秋墳鬼唱詩」 聆賞古典樂的「鬼腔鬼調」
鬼故事,總蘊含著人們無限的想像力,不但古今中外人人愛聽,在藝術中,也以各種不同的形式不斷表現著。為此,NSO音樂諮詢焦元溥特別以音樂與文學的連結,規劃一場以「鬼」為主題的講座音樂會,在農曆鬼月過後一起迎接西洋萬聖節。 作曲家如何以音樂詮釋鬼魅?焦元溥選了舒伯特的《魔王》、華格納的〈期限已到了〉選自《漂泊的荷蘭人》、伊撒意(E. Ysae)的《第二號小提琴奏鳴曲》及李斯特的《雷諾兒》共四首作品為例,將作曲家的手法抽出、彈奏與解說。如此一來,什麼樣的音階和調性代表陰暗?什麼音響、音程與旋律來代表魔鬼與地域?那種陰冷悲涼、不寒而慄的效果究竟如何表現?都將一一在音樂會中剖析。特別的是,為了讓觀眾貼切了解音樂與文字的巧妙交錯,焦元溥顧及音樂速度與押韻,選擇將《雷諾兒》的文字翻譯為中文,除了精雕細琢之外,更邀請了演員張艾嘉前來擔任本曲的朗誦角色。 雖然這場講座音樂會只是在演奏廳進行,但演出人員卻是「鑽石組合」,除了主講及朗誦之外,還有小提琴家李宜錦、男中音王凱蔚加上鋼琴家嚴俊傑。最不可思議的是,演出者對講座音樂會重視的程度讓他們竟提前兩個多月即開始排練。三百多人的小廳就像是個溫馨的小聚會,而沙龍形式的鬼故事更適合一同促膝聆聽。
-
特別企畫 Feature 焦點一
指揮/老朋友再度到訪 女指揮家展現台灣之光
樂季節目中,哪些指揮來擔綱領軍,自是樂迷們第一關注的重點,因為這也關乎一場音樂會的成敗。NSO的客席指揮熟面孔居多,但也有值得大家進場的新朋友;北市交依舊以客席指揮主打;國臺交則有令人驚喜的台灣之光女指揮上陣
-
特別企畫 Feature 焦點三
探索/從曲目到演奏 鋪展多樣「斯拉夫」風景
最受歡迎與聞名的斯拉夫作曲家應屬柴科夫斯基,但還有更遼闊的音樂風景待台灣樂迷探索!國家交響樂團與國立臺灣交響樂團不約而同在新樂季中都以浦羅柯菲夫和斯拉夫音樂為主軸,且都邀請多位斯拉夫音樂家來訪演出,讓樂迷親聆原汁原味的斯拉夫風情。
-
特別企畫 Feature 焦點四
趣味/「星期六節目」 讓你輕鬆聆聽
被點名為「星期六節目」的節目,未必在星期六演出,而是擁有「星期六魔力」一種有著假期氣氛、放逐氛圍、輕鬆面對的魔力。輕鬆的聆聽、開懷的歡笑,樂團就是打算用這樣的魔力,製造你下一次走進音樂廳的動機!
-
特別企畫 Feature 焦點八
歌劇/華人創意vs.德奧原味 有話題又有看頭
樂季一開始,就有北市交的兩檔《丑角》、《鄉村騎士》精采揭開序幕,強調兩岸華人劇場創意與演唱實力;明年樂季尾聲則有NSO的全版《女武神》,導演與主要歌者皆為德奧名家,強調原汁原味。有頭有尾的劇場饗宴,可說是樂迷的福氣!
-
焦點專題 Focus
法蘭西與俄羅斯 交奏新樂季亮點
經歷了四分之一世紀的歷練,NSO即將跨出第廿六個樂季的腳步。接任音樂總監第三年,呂紹嘉不僅在幾場重要的音樂會中,展現NSO的實力,搏得喝采,更為新樂季設計了難得一見的曲目。他如何思考音樂會的曲目安排?又有何用意?本刊特邀長期觀察NSO的音樂學者羅基敏,提問訪談呂紹嘉,讓樂迷們一窺兩位音樂人對新樂季的思考。
-
焦點專題 Focus 專訪NSO新樂季駐團作曲家
佑斯特:我希望我的曲子,讓人辨認出台北的風情
克里斯蒂安.佑斯特(Christian Jost)是一位全方位的音樂人,不但是一位受歡迎的指揮家,更是世界各頂尖樂團、音樂節及歌劇院委託邀約的對象。這位德國當紅的作曲家,與呂紹嘉已有十二年的交情,願意應邀為NSO駐團實屬不易,也讓愛樂者興奮不已。
-
焦點專題 Focus
帶著內行樂迷 寫下歷史新頁
在呂紹嘉帶領下的第三個樂季,NSO將帶著內行樂迷,一起更上層樓。新樂季的主要特色是擁有獨特美感與韻味的法國音樂,另也將探索以浦羅柯菲夫為主的斯拉夫音樂;名家系列仍以德奧曲目為主;新曲方面,除了洪崇焜的《聲音》及李元貞的《間奏曲:商》,還有駐團作曲家佑斯特的《台北地平線》;最令樂迷期待的歌劇系列,則要以華格納巨作《女武神》近五小時的演出震懾你的感官!
-
焦點專題 Focus
創造單純而動人的「神奇時刻」
澳洲歌劇團(Opera Australia)製作的《蝴蝶夫人》即將於七月底來台,與呂紹嘉總監率領的國家交響樂團合作,在台北國家劇院演出六場。《蝴蝶夫人》的導演奧森保德(Moffatt Oxenbould)是澳洲歌劇界的老前輩,在他來台進行戲劇排練前,我們以越洋電話進行專訪,暢談他對此製作的想法。
-
焦點專題 Focus 和式劇場 一景到底
《蝴蝶夫人》 讓你陪紅顏落淚
與澳洲歌劇團合作的跨國歌劇《蝴蝶夫人》,是NSO第廿五個樂季的壓軸。這部作品可說是澳洲歌劇團的里程碑製作,花費三年的時間,以「一景到底」的方式呈現。「浦契尼曾說這齣戲是講小人物的大悲哀。」導演奧森保德戲稱:「我們能做的就是讓觀眾流淚。」
-
即將上場 Preview 梅湘名曲 廿世紀的經典之作
《愛之交響曲》 超越想像的奇琴妙音
法國作曲大師梅湘的《愛之交響曲》,被認為是廿世紀的傑作,當被問到這部作品整體意義,梅湘回答:「這是一首愛的歌曲。」最直接的證據,就是「愛」的樂思不斷變形,出現在一種名為(翁特馬農電音琴)的樂器之中。這次NSO特邀以演奏此琴聞名的法勒莉.哈特曼與梅湘鋼琴音樂代言人羅傑.穆拉洛,一同來展現此曲中的深刻之愛。
-
即將上場 Preview 再現俄國「阿公」的遺澤
NSO首席絃樂團 讓樂迷「再見巴夏」
被NSO團員暱稱為「阿公」的俄國指揮家魯道夫.巴夏雖然已經於前年底逝世,但他嚴格又精確的指導,也讓與他共事過的團員們深銘心底。為了紀念這位偉大的音樂家,NSO由絃樂聲部首席領軍的「首席絃樂團」將之前巴夏指導的重要曲目再現,讓大家一起來回味「阿公」的遺澤。
-
聚光燈下 In the Spotlight 德國大提琴家
繆勒-修特 音樂的靈魂源自生活
將於六月份首度訪台演出的德國大提琴家丹尼爾.繆勒-修特,當年以十五歲之齡抱回柴科夫斯基青年音樂家大賽第一獎,也奠定了他走上獨奏家之路的決心。跟隨大師羅斯托波維奇的教誨,他認真體驗各樣的生活,豐富自己的內涵,並轉化到自己的琴音裡。因為與NSO音樂總監呂紹嘉合作結緣,兩人定下了訪台演出之約,這回他準備了華爾頓的《大提琴協奏曲》,希望能讓台灣樂迷藉由樂曲,感受到作曲家筆下的南義大利風情。
-
即將上場 Preview NSO演出柴氏經典兩曲
赫比希與歐森 「傳奇.世紀」揮灑神功
在「傳奇.世紀」音樂會中,面對柴科夫斯基《第一號鋼琴協奏曲》與《第五號交響曲》兩首經典曲目,向來以「平凡中見偉大」特色讓樂迷嘆服的鋼琴家蓋瑞.歐森,與最能驅使樂團發出「標準音色」的指揮大師赫比希,將如何展現兩曲的精采詮釋?令諸多樂迷引頸以待。
-
即將上場 Preview NSO「火鳥情絃」 豎琴家德梅斯特精采展技
當俄羅斯遇上阿根廷 超乎想像的邂逅
NSO的「火鳥情絃」音樂會,將由丹尼爾.雷斯金指揮,演奏經典俄羅斯曲目、都根基於古老傳說創作《火鳥》與《荒山之夜》;另一方面則有首屈一指的豎琴演奏家薩菲耶.德梅斯特擔綱阿根廷拉丁風味的《豎琴協奏曲》,充滿節奏性的樂章,將打破豎琴溫柔、浪漫的既定印象。
-
演出評論 Review
那些年,我們曾經笑過的頑皮家族……
從《頑1》的牛刀殺雞,到《頑2》的去蕪存菁,此間實無多少團體,能夠有如此快速而積極的改進能力。以此觀之,《頑皮家族》系列真的很可能成為時下話題的「定目劇」之熱門人選之一。
-
即將上場 Preview NSO團員的辛酸血淚爆笑重現
音樂家如何養成? 「頑皮家族2」告訴你
音樂家是怎麼造就的?NSO的團員們繼去年備受歡迎的「頑皮家族」之後,再度出擊,跟著作家九把刀《那些年》引發的靈感,推出「九把弓那一年我們一起練的琴」主題的「音樂家完全養成手冊」,把團員們學習過程中的趣味故事搬上舞台,讓觀眾再度感受這些音樂家的搞笑威力!
-
即將上場 Preview 天才法國號手 與NSO獨奏家群合奏
巴伯羅柯 黃金號角的室內呢喃
待過慕尼黑愛樂、擔任過柏林愛樂法國號首席七年的法國號演奏家的巴伯羅柯,是難得一見的天才型樂手,八歲接觸法國號,兩年後就有能力公開演奏莫札特所有法國號協奏曲。這次訪台除了與NSO合作演出理查.史特勞斯的《第二號法國號協奏曲》外,更將與NSO獨奏家群一起舉行室內樂音樂會,演出多首不易聽到現場的法國號室內樂曲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