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鋼琴家羅傑.穆拉洛(國家交響樂團 提供)
即將上場 Preview 梅湘名曲 廿世紀的經典之作

《愛之交響曲》 超越想像的奇琴妙音

法國作曲大師梅湘的《愛之交響曲》,被認為是廿世紀的傑作,當被問到這部作品整體意義,梅湘回答:「這是一首愛的歌曲。」最直接的證據,就是「愛」的樂思不斷變形,出現在一種名為(翁特馬農電音琴)的樂器之中。這次NSO特邀以演奏此琴聞名的法勒莉.哈特曼與梅湘鋼琴音樂代言人羅傑.穆拉洛,一同來展現此曲中的深刻之愛。

法國作曲大師梅湘的《愛之交響曲》,被認為是廿世紀的傑作,當被問到這部作品整體意義,梅湘回答:「這是一首愛的歌曲。」最直接的證據,就是「愛」的樂思不斷變形,出現在一種名為(翁特馬農電音琴)的樂器之中。這次NSO特邀以演奏此琴聞名的法勒莉.哈特曼與梅湘鋼琴音樂代言人羅傑.穆拉洛,一同來展現此曲中的深刻之愛。

NSO探索系列-愛之交響曲

6/16  19:30 台北 國家音樂廳

INFO  02-33939888

 

一九四五年,時任波士頓交響樂團的音樂總監庫賽維茲基(Serge Koussevitzky)向梅湘提出要求,為他創作一首曲子,不限制樂曲長度、風格、編制……接到這個委託,梅湘便著手譜曲。但任誰也無法預料,兩年後梅湘交出的作業,卻是一部龐大到令人瞠目結舌的交響曲。

《愛之交響曲》Turangalîla是被認為是廿世紀的傑作,從標題就可以感覺得到濃厚的異國情調。它是由兩個梵文所組成:“Turanga”意為時間像流動的砂、飛奔的馬一般不斷的律動;而“Lîla”則代表著生死的輪迴。長達近八十分鐘的交響曲,有十個各具主題的樂章,曲風呈現了印度、印尼甘美朗等地方色彩的音樂。此外樂器編制的陣容更是強大,除了管絃樂團外,各種打擊樂器如大、中、小鼓與木魚、鈴鼓、沙鈴,甚至中國鑼鈸等,都拓展了強烈的聲勢。

奇特電音琴  重複「愛」的樂思

雖然梅湘大多數的創作都跟宗教有關,但據他說在創作此曲時,正深深著迷於華格納的《崔斯坦與伊索德》。當被問到這部作品整體意義為何?他只回答:「這是一首愛的歌曲。」最直接的證據,就是「愛」的樂思不斷變形,出現在名為「翁特馬農電音琴」(Ondes Martenot)的樂器中。

翁特馬農電音琴是一種非常特殊的電子樂器,由大提琴家莫里斯.馬農(Maurice Martenot)於一九二八年製造,他的靈感得自於世界上最早發明的電音樂器「特雷明琴」(Theremin)。雖然兩者都是利用電波發出聲音,但比起難以控制音準的特雷明琴,翁特馬農電音琴的設計多了一排六個八度的鍵盤,這不但使音準操控大幅提升,更讓它成為首部研發成功的電子鍵盤樂器。演奏時將右手食指套上金屬指環,沿著琴鍵前方邊緣橫向的一排小鍵盤滑動,左手則可以透過控制板調整音量大小及音色轉換。由於可以輕易滑動,因此微分音,顫音、滑音等特色刺激了作曲家瓦瑞茲(E. Varèse)、奧乃格(A. Honegger)、米堯(D. Milhaud)、布列茲(P. Boulez)等以這類樂器創作,一九五○年代的恐怖科幻電影或電視劇也常以它來當作音效或配樂。

邀請兩位名家  一起彈琴說「愛」

《愛之交響曲》正是以此樂器為創作中心的曲子,為此NSO邀請以演奏翁特馬農電音琴聞名於世的法勒莉.哈特曼-克萊佛瑞(Valerie Hartman-Claverie)來台獻藝,並由梅湘鋼琴音樂代言人羅傑.穆拉洛(Roger Muraro)搭檔演出鋼琴部分。為呼應整體樂思,指揮呂紹嘉也特別安排華格納的《崔斯坦與伊索德》:序曲與〈愛之死〉作為同場音樂會曲目。難得一見的樂曲、樂器及頂尖音樂家的組合,早已是樂迷們討論已久的一場節目,相信也將會是一次令人印象深刻的聆賞經驗。

新銳藝評廣告圖片
評論與回響廣告圖片
歡迎加入 PAR付費會員 或 兩廳院會員
閱讀完整精彩內容!
歡迎加入付費會員閱讀此篇內容
立即加入PAR雜誌付費會員立即加入PAR雜誌付費會員立即加入PAR雜誌付費會員
Authors
作者
數位全閱覽廣告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