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世揚
-
再拒劇團《沙拉殺人事件》 顛覆想像的劇場饗宴
一對平凡夫妻,為了生存,不惜做出令人匪夷所思的行為,在荒謬的日常對話中,觀眾逐漸揭開一樁樁隱藏在表象下的秘密。而這齣改編自日本荒誕派劇作大師別役實經典作品《沙拉殺人事件》,更透過與台語指導林金城、黃郁盛的翻譯,進行了語言與劇情情境的轉譯,將這個故事與台灣社會的現實更緊密結合;這也是別役實劇作,甚或是荒誕派經典劇本在台灣首次的台語演繹。
-
藝活誌 Behind Curtain
李世揚 即興,一場不能怕失敗的冒險
對李世揚來說,即興演奏的價值與興味,並不是端出一套排練得完美無缺的成果,他將即興音樂看成是「持續解決問題」的表現藝術。已經完成的作品,無論評價如何,對他來說都是一種記錄,無關乎成功或失敗,要注意的是每一場演出當下發展出來的獨特之物,「因為只有在過去的那個當下才會做那樣的選擇。現在再去想什麼,那就是現在的事了。」
-
回想與回響 Echo
聲源、能量與形象
針對插曲與整體間的關係,讓我們問的更激進些:在我們看不見的那些黑暗時刻,舞者有繼續表演嗎?難道兩位表演者彼此撲滅打火機與火柴的光源不是為了偷懶嗎?我們是不是在看不到的時候,以「聲音」的內容為基礎,在可見與可見的兩點之間自行想像並內插了諸多動作的情節?這些提問都指向《混沌身響第六番》所在意的光、聲音(音樂)與動作(舞蹈)之間的關係。
-
即將上場 Preview 驫舞劇場「混沌身響」系列
回歸跳舞初心 身體與聲音的直覺碰撞
「混沌身響」這個二○一六年底開始的計畫,源於藝術總監陳武康的紐約駐村經驗:「表演可以隨機在各種地方,以小小的形式發生。」於是他與音樂家李世揚策劃,以驫舞劇場排練場為基地,配對了不同的音樂家和舞者即興碰撞。這個不以「舒適看演出」為目的的演出計畫,回歸了「開心跳舞」的初心,也讓觀者更靠近地目擊身體/聲音產生火花的直覺式表演現場。
-
焦點專題 Focus 親身體驗之二
李世揚 肢體接觸是最真實的交流
即興鋼琴家李世揚在編舞家林文中「設計」下,與舞者們一起在實驗劇場起舞《慢搖滾》,回憶起這段愉快的跳舞時光,李世揚最想念彼此間的身體接觸與團隊相處;在場上藉由實際的肢體接觸,一群人為著同一個目標一起做同一件事,讓作品在彼此的激盪間長出最終樣貌。儘管身為樂手總得和樂團一起工作,但「聲音在空氣中交流,看不到也摸不到,不像跳舞是最真實的接觸。」李世揚說。
-
四界看表演 Stage Viewer
世界的另一角
二○一三年的夏季,本文作者、台灣鋼琴家李世揚應邀赴歐洲親臨幾個重要的即興音樂節,本文將分享他於奧地利尼克爾斯多夫第卅四屆「對立音樂節」、法國米魯斯第卅屆「氣象音樂節」的所見所聞。值得一提的是,李世揚為「氣象音樂節」卅年來首位受邀演出的台灣人,不僅身為樂手,同時也作為聆聽者,透過多方角度觀察,期能更客觀理解,分析台灣相對於歐洲所面臨的處境。
-
藝妙人物事
不願預置的即興琴聲
卸掉面版的鋼琴上擺置了各式各樣的小東西:錄音磁帶、長尾夾、螺絲釘琴槌敲下,發出的是超乎想像的聲音這是鋼琴家李世揚的創意,從事自由即興演出的他,透過活動的裝置,在演奏中展現細膩的情感。在舞作《兩男關係》中,他的音樂與舞者活潑互動,也讓觀眾留下深刻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