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台灣的補助機制和認同政治主導下,常出現如此句型,「展現台灣舞蹈能量」、「將台灣身體推向國際舞台」、「讓世界看見台灣」、「亞洲製造」等,乍看之下頗為正當,無論是申請企劃書或結案報告上,不都得補上這幾句,好展現成果之效。畢竟藝術行政們總是苦於撰寫報告書上的效益和影響,因為計畫需要長期經營,創作的影響和美學經驗無法化約為單次的票房數字和社群媒體的熱度,卻要為補助和標案審查來提出藝術最為有用的績效。而往往報告中可能最苦口婆心、面向整體環境所思考的綜合檢討和改進建議的部分,卻是最難有回聲的。也所以,當開頭幾句是擷取自目前現有幾個舞蹈平台的活動介紹時,問題便來了,正好可作為處處平台之現象的反思。
先撇開藝術節不談,在整年度的舞蹈平台活動中,大致有兩種形制,一是以場館和機構為主導,多強調國際合作和製作通路,二是民間團體自行發起的練功交流和小品編創。兩者皆透露出過剩狀態中對於環境的回應和焦慮。
機構類型以下述為例:2019年開辦的「艋舺國際舞蹈節」,今年策展主題以「Wave」為意象,節目規劃試圖以量取勝,3天內有近70檔演出,「期待舞蹈創作如脈動與潮流般襲捲全球」。衛武營從2016年起以雙年展模式進行的「臺灣舞蹈平台」,今年和國藝會合作「亞洲國際策展人交流計劃」,並以「身體,是一部舞蹈史」為策展主軸,延續上屆的策展主題「島嶼連結:身體上線」,今年同樣以「在台灣這座島嶼」,如何定義身體。臺北市中山堂為轉型舞蹈發展中心,去年開辦「Dance Now Asia亞洲舞蹈藝術節」,作為國內首個以舞蹈為主要規劃的場館,今年以亞洲4座城市為串聯方法,喊出「島與島,身體對身體」,強調從島嶼身體來連結亞洲。於此同時也有專以學習交流為主的平台,如:臺北藝術大學舞蹈學院舉辦「亞太當代舞蹈平台」,邀請旅外舞者分享國際經驗和身體課程。而北藝中心與法國國家舞蹈中心合作的「Camping Asia」,汲取後者經驗與網絡,由兩地交換和夏令營營隊的模式,來促成機構、藝術家與學院的三方合作。
亞洲、島嶼、國際,是上述平台的共同詞彙,並以此作為美學選擇和輸出的依據,必須代表地域性也要代表族群身分,平台以此建構舞蹈的特色與價值。平台的製作皆主力於向國際介紹、媒合。那麼,既談國際,便不能忽視地緣政治的動盪影響,以及歐洲趨向右傾的保守政治氣氛。此刻國際對亞洲的重新關注,和全球政治的角力密不可分,並透過文化型平台的操作,來加深國家認同的態勢,以及區域性的問題和合作。
而歐美關注的藝術政治潮流,也在國際平台上,大舉地擴散「人類世」、「酷兒」、「非洲未來主義」、「綠色永續」等議題,將其集中操作、建立模組,成為藝術創作上有利的選擇和傳播。同時,也使得現下正發生的保守勢力、戰爭倫理、科技資本、墾殖殖民主義等難題,在藝術政治的操作下受到擠壓、而難有辯證發聲的空間。這也是為何在談論平台現象時,除了內政角度之外,也須放在上述的框架來看。既以多元為名,又具排斥張力,是為平台之矛盾。
在平台現象裡,我們不難發現,其意圖是為建構產製關係,而非行動的思想,為交換資源和產製網絡而互動,卻不一定是為了對於生態有批判性的觀察和思想行動的串連。而所謂策展,在此只不過是節目總和與市場考量的經理,卻不具備策展之於藝術實踐的觀點論述和批判性的能動,以及為藝術實驗創造空間。因此,大量出現的「亞洲」和「島嶼」,未能在其中獲得交織深入的探討。就如同通路上的標籤、模糊概念的意象,將最不該被化約的歷史複雜性,以抒情式的宣稱給扁平、概括成表面的幻象。以至在此邏輯的操作下,「台灣身體」、「亞洲製造」也在平台上逐漸形成樣板或空洞的話術,亦會形成創作的陷阱。
平台如同產製的預演,交由機構、製作人、策展人來做價值評斷和篩選。有時就連排練場上的實驗或工作坊,都會在平台的效率裡淪為一種展演形式。然而,何處能預演與儲備產製前的潛能?就變成由民間團隊所自組的練功平台來回應環境空缺。在台南的涴莎舞蹈創作平台、看嘸舞蹈劇場在嘉義舉辦的「舞蹈南方」、賴翠霜舞創劇場《獨自跳舞Solo Dance》舞蹈創作平台,重視創作者的自我對話,以導師制陪伴年輕人磨練短篇小品的創作,同時練習現有產製規模的思維。或是由創動舞劇場發起,聯合軟硬倍事,2021啟始的「DPK身體聚會所」以freelancers為主要對象,讓離開學校後的表演者還有相互練功切磋的交流空間。
驫舞劇場和音樂家李世揚共同策劃的《混沌聲響》,從2016年起以「即興」為概念的持續性策展計畫,顯得可貴。以身體和聲響之間偶然的不確定性,去尋找過程中的未定型發現。這也直接反映出場館雖飽和的現況,卻欠缺沒有篩選機制的微小空間,共學和前期探索的紮實培養,在土地仕紳化的城市裡無處可落腳發展。這幾個民間自主的出發點,爭取的也是能在困惑中探尋、和產製政策先保持一段距離。無論是機構或民間的形制,若能開放在實驗的混沌中,不讓標籤先行,平台可以擴大多重意義和可能性,思考如何放入策展的問題意識和創作的對話方法,能讓作品具有鬆脫和美學的力量。但在此之前,面對過剩的環境,年輕舞蹈人或許需要更多的是身體實驗和思想的公共空間,在慢速的歧義閱讀裡得以對抗意識形態,不被排斥、也不被吞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