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搜尋
  • 廣告刊登
  • 聯絡我們
  • 會員專區

PAR 表演藝術雜誌

  • News藝訊
  • Preview演出
  • Feature專題
  • World國際
  • Columns專欄
  • People人物
  • Review評論
  • Focus話題
  • Choice生活
  • Video影音
  • Shop商品
  • Contents當期雜誌目錄
  • Online News官網限定報導
  • Shop商品
    1. Subscribe 數位全閱覽
    2. Magazine 雜誌
    3. Book 書籍
      1. 在兩廳院遇見大師
      2. 兩廳院創作全紀錄
      3. 表藝文摘
      4. 達人系列
      5. NSO發現系列
      6. NSO歌劇系列
      7. 特刊
      8. 年鑑
      9. 其它
    4. CD
      1. 兩廳院樂典
      2. 其他CD
    5. DVD
  • 廣告刊登
  • 聯絡我們
  • 會員專區
  • 繁體中文
  • 簡體中文

黃翊與庫卡

相關文章 6 篇
  • 《黃翊與庫卡》
    特別企畫 Feature 當表演藝術碰上機器人

    遇見賽伯格 回探「人所以為人」

    那些早先存在於科幻小說或電影中的賽伯格(cyborg),現在已經出現在我們生活之中,具有人工智慧的機器人已經不是幻影,但「它」能被視為「人」嗎?能夠被愛與愛人嗎?在表演藝術舞台上,我們已經看到會跳舞的工業機器人庫卡,還有能演戲的人形機器人,它們在舞台上的意義,更多是讓人回探「人之所以為人」這件事,關於我們如何活著,也關於我們如何去愛。

    文字|吳孟軒
    第302期 / 2018年02月號
  • 《黃翊與庫卡》有工業機器手臂「庫卡」看似科技、前衛的「舞伴」,指涉的卻是編舞家他過往的內心世界。
    企畫特輯 Special

    《黃翊與庫卡》走到2017 口述影像說分明

    從二○一二年首演迄今,由舞者與機器人共演的《黃翊與庫卡》已經走過多個城市,也一直在發展中,今年舞作來到新北市藝文中心,除了有今年全新發展的段落,也配合口述影像,讓視障觀眾得以領略舞作內容。

    文字|張慧慧
    第299期 / 2017年11月號
  • PAR表演藝術
    藝視窗 News

    文化部與國藝會分工 即日起受理107年度上半年表藝計畫申請

    【台灣】 文化部與國藝會分工 即日起受理107年度上半年表藝計畫申請 為尊重藝術文化工作者之專業自主,尊重文化多元多樣發展,文化部將與財團法人國家文化藝術基金會針對藝術創作之獎補助,落實臂距原則及專業分工。對於專業之藝文補助,將以國家文化藝術基金會擔任專業中介組織為之平台,提供藝文工作者專業之協助及獎補助。文化部之獎補助對象,則以強化政策性、國際性、實驗性、扎根性及維護文化多樣性為主。文化部將於10月1日起受理107年度上半年之國內表演藝術相關活動申請補助,收件期間為期一個月。 為落實透明化、核銷簡化等原則,已於106年9月4日公告修正「文化部表演藝術類補助作業要點」,本補助要點修正重點包括:公開評審委員名單、公告受補助單位之經費效益評估、申請文件從10份減為2份、補助款刪除指定核銷項目之規定,以具體回應團隊之需求。 本補助要點107年度第一期受理申請107年1月至6月所辦理的活動,收件期間自106年10月1日起至10月31日止。相關資料可查詢文化部獎補助資訊網grants.moc.gov.tw/Web/或電洽:藝術發展司吳小姐02-85126534。(莊珮瑤) 文化部整理核銷懶人包 讓團隊結案輕鬆上手 針對藝文團隊核銷時經常遇到的問題,文化部近期以使用者觀點製作了「核銷懶人包」,輔導藝文團隊瞭解獎補助核銷的完整流程,協助藝文工作者了解主計規定。 文化部「表演藝術類補助作業要點」及「視覺藝術類補助作業要點」近期公布修正條文,包括修改指定核銷項目、將團隊申請資料原須準備10份減為2份、增列公開審查委員名單。過去補助要點僅限「演出費、製作費、文宣設計費、講師費、印製費」等核銷項目的規定,修正為除了不能用於經常性人事費及購置設備之外,獲補助之藝文團隊可以依據計畫執行目的及需求,提出補助的項目及核銷單據,更貼近團隊實際需求。 政府之補助款核銷時涉及相關主計規定,常讓藝文團隊因為不諳規定而覺得核銷困難。為了協助團隊,文化部也彙整常見問題製作「核銷懶人包」,說明辦理核銷支用的完整流程。相關資訊可參www.moc.gov.t

    文字|耿一偉、本刊編輯部
    第298期 / 2017年10月號
  • 《黃翊與庫卡》,舞者:黃翊。
    焦點專題 Focus 不為科技而科技

    黃翊 內容才是作品的核心

    編舞家黃翊是舞蹈科班出身,不了解的人也許認為是他刻意介入了科技,實則他從小就摸電腦、架網站、玩影像攝影,與科技相處是他的日常,若要黃翊在人與科技之間擇一共處到白頭,他的選擇絕對是科技。「庫卡在我眼裡,就是一位舞者,一位好舞者。」黃翊說,一位編舞家一旦用到好舞者是幸運也是挑戰,「用不好很容易被看穿,面對這樣的舞者得想的事:它還可以再突破些什麼、詮釋些什麼。」

    文字|汪宜儒
    第270期 / 2015年06月號
  • 2012年,桃園中壢庫卡公司倉庫,黃翊(右)與排練助理黃郁翔(左)。
    焦點專題 Focus

    讓機器人起舞的這段日子

    從小時候「想要與機器人做朋友」到長大後「想與機器人共舞」,編舞家黃翊一步步地完成了這個夢想以廿分鐘的片段,獲得二○一二年台北數位藝術表演獎首獎,在國內外的奧援下,黃翊擁有了自己的庫卡機器人,也發展完成六十分鐘的三段舞作。一路走來,汗水與淚水、時間與友情交織的這段日子,讓黃翊自己來述說

    文字|黃翊
    第270期 / 2015年06月號
  • PAR表演藝術
    藝視窗 News

    文化部「2012文化國是論壇」 請全民共同參與

    【台灣】 文化部「2012文化國是論壇」 請全民共同參與 為 台灣擘劃願景,建立前瞻視野,開創文化政策新格局,文化部自六月底開始召開一連九場次的第一階段「2012文化國是論壇」,針對文創策略、人文出版、公共 媒體、國片振興、台流國際網絡、藝文扶植、村落文化再造、文資活化、政策前瞻等核心議題,邀集專家及產業代表聚焦深入討論,文化部長龍應台全程聆聽並參與 討論。除與談人之外,文化部也廣邀關切台灣前途的文化及產業界人士到場交換意見。 此次以聚焦議題的方式舉辦第一階段的「文化國是論壇」,龍 應台歡迎民眾參加,並且特別鼓勵大學生來旁聽,加深對公共議題的認識。為了擴大參與,每一場論壇都將進行網路直播,並設置專屬網頁,以期開拓公共討論的平 台。文化國是論壇詳細議程詳見以下網址:www.avideo.com.tw/live/moc 第十六屆國家文藝獎得主揭曉 由國家文化藝術基金會所主辦的「國家文藝獎」,已於6月25日由國藝會施振榮董事長正式公布第十六屆得獎者,分別為:藝術家李錫奇、作家子敏(林良)、表演藝術家唐美雲、表演藝術家賴碧霞(賴鸞櫻)、建築師謝英俊,其中,舞蹈類、電影類今年未出現得獎者。 國 家文化藝術基金會訂於10月31日下午於「華山1914文創園區」舉辦「第十六屆國家文藝獎贈獎典禮」,分別贈予五位得獎者獎金一百萬元及由楊英風先生所 設計的獎座乙座。此外,國藝會將與愛樂電台聯合製播本屆國家文藝獎得主專輯、與交通大學合作校園推廣計畫,舉辦「浩然講座」系列演講及展覽,並與公共電視 台合作拍攝得獎者之紀錄片「文化容顏音像紀實」,拍攝完成後亦將發行中英文版DVD,並於公共電視台播出,使社會大眾得以更加貼近得獎者的藝術生命。 第三屆數位藝術表演獎 《黃翊與庫卡》奪首獎</str

    文字|耿一偉、本刊編輯部
    第235期 / 2012年07月號
PAR 表演藝術雜誌
  • 關於我們
  • 聯絡我們
  • 廣告刊登
  • 國家表演藝術中心
  • 國家兩廳院
國家表演藝術中心國家兩廳院《PAR表演藝術》版權所有
©2022 Performing arts redefined. All Rights Reserved
本站所提供相關演出資訊,如有異動應以主辦單位公告為準。
服務條款 | 隱私權聲明 | 著作權聲明

本網站使用 cookies
為提供您更多優質的內容,本網站使用 cookies 分析技術。 若繼續閱覽本網站內容,即表示您同意我們使用 cookies,關於更多 cookies 以及相關政策更新資訊,請閱讀我們的隱私權政策與使用條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