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聲劇場
-
追憶與悼念 In Memoriam
送行——追憶吳忠良
來自馬來西亞的吳忠良,自馬來西亞藝術學院戲劇系畢業後就來台發展,於1998年與幾位劇場工作者成立身聲演繹社(後更名為身聲演繹劇場、身聲劇場)。他透過創作去探索身體聲音最本然的力量與美感,融合聲音、肢體、戲劇、儀式、環境等元素的訓練,開發純粹而且有機的表演能量,藉此傳達沒有界限、更開放自由的身體與聲音表演方式。曾發表《佪聲》、《被遺忘的世界》、《光.音》、《樂鬧人生》等作,2008年至2016年間擔任六年新北市淡水環境藝術節總監;2011年及2016年大型環境劇場《西仔反傳說》總導演,為台灣獨樹一幟的劇場創作者。今年8月3日,於新北三芝找尋排演場地,疑因煞車失靈發生車禍,腦部重創失去意識,9日離世,享年48歲。 本刊邀請與吳忠良一樣來自馬來西亞、也扎根台灣劇場圈發展的編導高俊耀,為文追憶這位既是同鄉也是同行的昔日學弟、在異鄉一起努力的好友
-
戲劇
到地方看戲,然後回頭
劇場與地方會遇,產生一系列關鍵詞:移動、漫遊、在地素人、限╱現地、特定場域、日常與非日常,而隨後開展的書寫:真實虛構的交錯想像、身體移動的感官經驗、人地交織的關係美學等評析,吾人想必也不陌生。本文意不在重新說明劇場與地方會遇的潛在力量,而在透過作品回頭省思。若我們都同意劇場與地方的會遇,迥異於地方的走讀導覽、書寫研究、創生發展乃至於觀光旅行,必然是因為劇場是具選擇性與創造性的過程,需要千錘百鍊的技藝,調度感知、結合思想,值得細思慢想、縝密磨練。另一方面,不論以存有論或認識論來思考地方,前者視之為世間萬物,涉及具體的物質環境;後者作為認識世界的方式,意味地方是經驗與意義的組構,可能是在某地每日履踐身體產生的依附與習慣,或是初來乍到受到特定環境刺激並結構化接收的過程,與人類經驗的擷取方式、社會關係的產製、空間的生產息息相關,因此分析作品對地方概念的使用、如何帶領觀眾思考地方,方能從外在形式到內核思維檢視其是否環環相扣、互為表裡。 說故事的各種方法形貌 身聲劇場的《仙鬥》在彰化孔子廟埕上演,以漢文化為建城敘事開端而下的彰化三百年史,透過史蹟生產地方記憶,符應文化治理的想像。但《仙鬥》在敘事文本上突圍,以道教故事中周公與桃花女輪迴投胎人世的相鬥,交織彰化歷史的更迭,統治者或族群的打鬥輪替、城宇樓台的興建傾頹,對應更遙遠的故事,玄天上帝的器官分離為蛇精與烏龜精分離與區辨正是人類意識的起源天與地、光與暗、晝與夜,代代不歇的對抗與斡旋,都可以是人類經驗的過程轉折、思想啟蒙開始的映照。身聲劇場合歌舞樂以說書敘事,擊鼓而歌、鑼鈸相應、大旗揮舞、面具演繹,音聲節奏與畫面調度精采緊湊,《仙鬥》展示了移動漫遊絕非必須,觀眾沉浸入神,憑藉文本與表演的勾引,想像更加豐饒玄秘的地方歷史。 當故事不以敘事而替之以模擬,角色現身、情節浮現,《知夢》與《博愛路202號蔡女士收》(後簡稱《博愛路》)皆如是。前者為2023噶瑪蘭小戲節的演出之一,觀眾帶著耳機繞行宜蘭羅東工場一周,成為受閻王審判之主角附體的凡人肉身,回溯其應當懺悔的一生。以手機與App「Urban Baker」為中介,角色只以聲音出演。App存在感不低,發出特定音效時必須低頭察看手機上的畫面與訊息:
-
戲劇新訊
身聲劇場《春釘》 探索創作者的「殘疾」意義
身聲劇場的二○一七年,彷如他們的作品一樣繽紛、熱鬧又精采,從南北輪番上演的主婦魔幻日常《群婆亂舞》,到八月遠征愛丁堡藝術節重新搬演《噬》,九月底,回到位於竹圍工作室的「主場」,身聲將推出與前不同的全新創作。《春釘》劇名源於中國詩人海子的一句:我的身子上還有拔不出的春天的釘子。廿五歲即臥軌自殺的詩人海子,曾多次在作品中假想、演繹死亡,生存的意志、瘋狂的日常與精神的折磨,時時在體內拉扯。 由此,也印照出另一位中國身障作家史鐵生的文字,兩位皆帶有悲劇色彩的當代作者,以各自的方式詮釋自身與「病」共生的態度,也帶出了「痛」在他們作品生涯中的重要性,而這也成為身聲劇場構作《春釘》的基底。身體的限制、心理的禁錮,身聲劇場試圖以他們所擅長的肢體風格與音聲節奏,結合文本所帶來的各種意象,重新定義「殘疾」在創作過程中,對於表演者、乃至於創作者的可能意義:一種對於需要的失去、一種喪失了願望的溝通。
-
節目掃描 Performance schedule
《群婆亂舞》 歐巴桑的逆襲
每天與柴米油鹽醬醋茶等日常大小事奮戰的歐巴桑,可說是地表生存力最強的生物。她們從生活中磨練出鋼鐵般的意志,即使面對失敗挫折,也能在眼淚裡找到力量,即使日子平淡無味,也能在一根蔥一粒米中找到世界的滋味。身聲劇場《群婆亂舞》的主角,就是這群最平凡不起眼的婆婆媽媽,透過家庭主婦的一天,將兼具坦率的粗俗與如同孩子般夢幻天真的典型婦女形象,以音樂與肢體,具現在舞台上。 《群婆亂舞》的三個女演員將多年身體訓練的能量,轉化為對身體性別的幽默調侃,她們用盡力氣拚搏的美麗,讓蓬頭垢面與性感、直率嗆辣與智慧,一體成型。全劇結合肢體、打擊樂與戲劇等多重形式,演繹家庭瘋婦的嬉笑怒罵與甘苦雜味,道盡屋簷下的女人心聲。
-
聚光燈下 In the Spotlight 德國劇場導演
凱文.瑞特貝格 在劇場中實驗共同的出路
應邀與台灣的身聲劇場合作,向來自編自導的德國導演凱文.瑞特貝格這次也要打造一個新劇本,於是多次訪台,透過緊密的田野調查,以《目連救母》故事為底,打造貼近當代的問題意識。他反對宿命,相信人類自身可以創造世界,於是透過「劇場」這個群體工作的所在,與一群人一同實驗共同的出路。
-
戲劇 捷運速達的劇場便利店
文山劇場發帖 五戲接力飆演
身為台北市離捷運站最近的專業劇場,中型的文山劇場已成為近年演出團隊最喜愛的演出場地,而文山劇場從去年起也主動出擊邀演。五月,文山劇場邀請了五個劇團接力演出,展現台灣小劇場的多元樣貌。
-
四界看表演 Stage Viewer
賭場之外 穿梭城市邊緣的藝術活力
前陣子在台灣沸沸湯湯的搏弈條款尚未定案,如果有人提起去澳門看表演?!大家肯定一頭霧水。是的,其實澳門不只有賭場,不只有威尼斯酒店和太陽馬戲團的Zaia,不只世界遺產歷史城區,還有藝穗節。澳門藝穗節從前澳門市政廳(現為澳門民政總署,澳門於一九九九年回歸中國)主辦首屆「澳門藝穗1999」開始,已有十年歷史,與澳門藝術節、澳門國際音樂節並列為澳門三大藝術節慶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