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德國劇場導演凱文.瑞特貝格(登曼波 攝)
聚光燈下 In the Spotlight 德國劇場導演

凱文.瑞特貝格 在劇場中實驗共同的出路

應邀與台灣的身聲劇場合作,向來自編自導的德國導演凱文.瑞特貝格這次也要打造一個新劇本,於是多次訪台,透過緊密的田野調查,以《目連救母》故事為底,打造貼近當代的問題意識。他反對宿命,相信人類自身可以創造世界,於是透過「劇場」這個群體工作的所在,與一群人一同實驗共同的出路。

 

應邀與台灣的身聲劇場合作,向來自編自導的德國導演凱文.瑞特貝格這次也要打造一個新劇本,於是多次訪台,透過緊密的田野調查,以《目連救母》故事為底,打造貼近當代的問題意識。他反對宿命,相信人類自身可以創造世界,於是透過「劇場」這個群體工作的所在,與一群人一同實驗共同的出路。

 

臺北藝術節《目連拯救母親大地》

8/15~16  19:30   8/16~17  14:30

台北 水源劇場

INFO  02-25289580轉192

四月十四日,凱文.瑞特貝格(Kevin Rittberger)、身聲劇場的莊惠勻和筆者來到了大稻埕的農學市集,拜訪市集的主人楊儒門。市集門口擺著白米炸彈客的人型看板,當時,電影在台北才剛上映,瑞特貝格卻早在今年初的柏林影展時便看過了。為了臺北藝術節的委託製作《目連拯救母親大地》,這位對台灣觀眾而言還很陌生的德國導演,從去年底至今,已經是第三度造訪台灣。向來自編自導的瑞特貝格,同樣要為這次「目連救母」的命題寫一部新的劇本。除了在都市裡看傳統戲劇、當代展覽和劇場演出,也帶著攝影機到了芳苑的蚵田、中科預定地相思寮的三合院和司馬庫斯部落,希望在時間允許下做足功課。

從神話出發  貼近當代問題

一個關於目連的劇場作品,竟然和農民及社會運動搭上了線,已經展現了這位導演/劇作家在創作上的獨特風格。瑞特貝格擅長從既定的框架出發,如以文學作品或神話為基底,進而透過解構的方式貼近當代的問題意識。目連以出家人的身分,藉著供養眾僧的功德迴向,幫助在地獄的母親投胎轉世,在瑞特貝格眼裡,這個過程表現了一種透過社會行動展開不同生活的精神:「目連首先教我的就是,可以放棄母親個人的生活方式,並以一種簡樸的、顧及生態的共同生活來替代」。

於是他展開了田野調查,認識在台灣尋找更好生活的種種在地嘗試,並試圖將其放在全球的框架下來理解。「在發展劇本期間,台灣同時經歷了史上最大的民主運動。在這之前我和身聲劇場也有過許多不可或缺的重要討論。我只能試圖將古老的目連故事沿著今日的問題脈絡來發展。」瑞特貝格說。

「我對輪迴業報的理解是屬於人世間的,也就是說關於這一輩子的選擇。」對瑞特貝格而言,改變應是人們在當代能夠做得到的事情,而不該被轉移到死後世界。他對業報的這層理解,翻轉了地獄與救母的概念。「用紙做出iPad、還有其他的消費用品燒給往生者的習俗,對我來說是複製了當代的瘋狂。雖然我相信往生者的靈魂在我們之下,但我不認為這麼做可以幫到他們;也許他們的需要完全不一樣。我相信只有以毀滅全球的生活空間為代價,才有經濟成長的可能。」在這次的改編中,目連生活在未來世界的一個小型共同體裡,而這個共同體成員和彼此的相處,及他們遇到的衝擊,則和強調當下意識層面的佛家價值非常相關。揮別過去,將一切可能交付給當下每個片刻,亦為戲中人物的課題。

未來世界的圖像是瑞特貝格多部作品中的主題,譬如在Candide. Acting in Concert中,他從伏爾泰之諷刺小說《憨第德》Candide的框架出發,透過不同的表達形式思考人和人之間如何跳脫現有的溝通泥沼、解決衝突,以達到鄂蘭(Hannah Arendt)所謂「同心協力的行動」(acting in concert)。小說裡的人物意識到言語辯論無法幫助他們找到未來發展的共同方向,於是他們嘗試蘇菲旋轉、一起jam音樂(將鄂蘭概念中的“in concert”作字面上的理解)和繪畫等等,體會突破自我邊界與意識形態的可能。於是,雖然瑞特貝格引述高度思辨的文本、探究抽象的主題,但演出本身依然是個具有豐富感官經驗,充滿色彩、肢體和音樂的作品。

多層次運用劇場綜合的媒介,融合理智思辨與感官衝擊,讓瑞特貝格的作品獨樹一幟。主修文學和新聞傳播,也曾當過記者的瑞特貝格,以自己的方式,在劇場中走出不同的路。

不屈從宿命  相信未來可以創造

他對烏托邦主題的關注是怎麼開始的?瑞特貝格表示,作家、電影電視導演克魯格(Alexander Kluge)是自己創作上最重要的啟蒙之一,開啟他希望預現未來的美學視野。瑞特貝格說自己從克魯格那裡學到了「祈願式」(“Optativ”,如文法上的祈願語氣)的思考,「一種許願的形式、一種『明明可能可以』,或是對現實的反抗」。這樣的美學態度彰顯了一種反對宿命的世界觀,「相信人類自身可以創造世界,未來也能創造自己。」

瑞特貝格話鋒一轉:「小時候,有次我在遊樂園的遊戲攤位得到一隻泰迪熊,雖然我一個罐子也沒打到。管攤位的老先生說:『每個小朋友都有獎品,沒打到也沒關係!』這個很早期、潛在的經驗促成我現在傾向尋找一種雙贏的局面,而不是一種社會達爾文主義式的犬儒心態。此外,我也對烏托邦作為一種劇場文類很有興趣,相較於喜劇和悲劇,這種文類在劇場還沒有什麼發展。」

對宿命論和失敗主義的質疑,讓瑞特貝格在劇本創作上也選擇了不同的路徑,他很少創作獨角戲,在這次的作品裡,也出現了如「共同體」這樣的群體角色。「我支持藝術作為一種『社會雕塑』或一個共同相處的所在。劇場中的個人對我來說,只有在其與社群形成一段豐富的關係時才有意思。而且我看不出為什麼要一再重複人們互相廝殺,或者壓迫對方的戲碼。」這次能和向來共同生活、創作的身聲劇團合作,從劇團的相處思考劇中的共同體,「真的是一個禮物」,他說。

瑞特貝格在創作形式上的種種挑戰和越界,都是出於一種相信有不同於現狀之替代選項的信仰。對烏托邦的關注不是出於天真,反倒比較類似貝克特所言“Try again and fail better”,瑞特貝格想問,如此發展下去,失敗會不會真的漸漸消退?或許這是能寫能導,對拍攝、採訪及音樂也很有心得的瑞特貝格最終仍然選擇了劇場的理由,因為劇場就是那個人與人相處的所在,在裡面,我們可以一起思考、試驗共同的出路。

藝術家請回答-吳珮菁廣告圖片
評論與回響廣告圖片
歡迎加入 PAR付費會員 或 兩廳院會員
閱讀完整精彩內容!
歡迎加入付費會員閱讀此篇內容
立即加入PAR雜誌付費會員立即加入PAR雜誌付費會員立即加入PAR雜誌付費會員

人物小檔案

◎ 1977年生於德國斯圖加特。近10年來屢受到德語劇場中最重要的幾個劇院邀請創作,包括柏林德意志劇院、維也納市立劇院及杜塞朵夫劇院等。

◎ 2010年改編科幻小說家狄特馬‧達特(Dietmar Dath)的導演作品《廢除物種》獲得胡伯納青年導演獎(Kurt-Hübner-Regiepreis)。

◎2011由維也納市立劇院委創的《卡珊德拉:世界作為演出的終結》Kassandra oder Die Welt als Ende der Vorstellung劇本入圍「慕海姆劇作家獎」(Mülheimer Dramatikerpreis),亦於2012年獲得班瑟墨與奈森劇作家獎(Jürgen Bansemer & Ute Nyssen Dramatikerpreis)。

◎ 2012年,他編導的作品《別被他們的擁抱騙了,你們一億五千萬人!》Don’t Let Them Take You In, You 150,000,000! 在魯爾藝術節(Ruhrfestspiele)首演。

 

Authors
作者
新銳藝評廣告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