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搜尋
  • 廣告刊登
  • 聯絡我們
  • 會員專區

PAR 表演藝術雜誌

  • News藝訊
  • Preview演出
  • Feature專題
  • World國際
  • Columns專欄
  • People人物
  • Review評論
  • Focus話題
  • Choice生活
  • Video影音
  • Shop商品
  • Contents當期雜誌目錄
  • Online News官網限定報導
  • Shop商品
    1. Subscribe 數位全閱覽
    2. Magazine 雜誌
    3. Book 書籍
      1. 在兩廳院遇見大師
      2. 兩廳院創作全紀錄
      3. 表藝文摘
      4. 達人系列
      5. NSO發現系列
      6. NSO歌劇系列
      7. 特刊
      8. 年鑑
      9. 其它
    4. CD
      1. 兩廳院樂典
      2. 其他CD
    5. DVD
  • 廣告刊登
  • 聯絡我們
  • 會員專區
  • 繁體中文
  • 簡體中文

國家國樂團

相關文章 10 篇
  • 嗩吶演奏家曾千芸
    聚光燈下 In the Spotlight 嗩吶演奏家

    曾千芸 嗩吶小鋼炮 用音樂讓大家看到

    就像嗩吶這個樂器,個頭小小的,卻總是能讓所有人聽見它的聲音,嬌小的嗩吶演奏家曾千芸,從高中就因打籃球時能「以小制大」,贏得「小鋼炮」封號,一路也這麼無畏無懼地走來。前年參加臺灣國樂團「嗩吶好聲音」比賽,是參賽者中唯一的女生,卻能以驚人的爆發力風靡全場、贏得冠軍!面對未來,她堅定地說:「我想要接受挑戰,所以一定會讓自己很辛苦!」

    文字|李秋玫
    第286期 / 2016年10月號
  • 國家國樂團策劃「精緻系列音樂會」,用戲劇的氛圍烘托國樂的意境之美。
    音樂新訊 舞台版「金庸群俠傳」

    NCO「笑傲江湖」讓金庸與國樂相遇

    當國樂遇上金庸會產生何種波瀾?國立實驗樂團正名為國家國樂團後,找來作曲家劉學軒及編導李易修執刀,策劃「精緻系列音樂會」,用戲劇的氛圍烘托國樂的意境之美,給予觀眾全新的聆聽感受。第三波的精緻吹管「笑傲江湖」請到武林高手金庸相助,竹管間的刀光劍影,吐納間的內功陣仗,以景寓意、以聲寄情,透過舞台畫面表現情節,再以音波流動上演激戰場面。 一場江湖淒美的愛情故事,由武林寶典《九陰真經》揭開序幕,《天罡北斗陣》以嗩吶對抗由不同樂器分飾的北斗七星武士,《笑傲江湖》的俠骨柔情掀起萬般波瀾,在東邪黃藥師的《碧海潮聲曲》中恢復到水若鏡平。音樂會強起強收,弱起弱收的氛圍塑造,恰如武俠小說的悲劇收場。整場超過一半的曲目為全新創作,在團員且吹且演的表現下,「金庸群俠傳」將躍上舞台。(李逸馨)

    文字|李逸馨
    第165期 / 2006年09月號
  • 揚琴家Viktória Herencsár
    音樂新訊

    NCO「世界拼圖」串起東西音樂版圖

    從東方到西方,漫遊世界各地,能夠跨越語言和文化的藩籬的,似乎就只有音樂這項藝術了!NCO(國家國樂團)「世界拼圖」系列,將推出「揚琴風采」、「絲綢之路」兩場音樂會,透過東西方共通的音樂語言,伴隨著想像,引領觀眾進行一趟充滿異國風情的音樂之旅。 揚琴是一個世界性的樂器,在匈牙利稱之為「欽巴龍」,中東稱它為「德西馬」大洋洲稱它為「海克布理」,美洲稱它為「桑圖爾」,在台灣它則叫「揚琴」。同樣的樂器,卻因地域不同,有了迥異的音樂風貌。在這場「揚琴風采」中,NCO邀請世界揚琴協會主席Viktria Herencsr來台演出,曲目從廣東小曲、現代揚琴、匈牙利大揚琴以及世界揚琴改編的民謠樂曲,融合東西方古典與民謠風格,呈現東西方揚琴交會的時刻。 在另一場「絲綢之路」中,NCO駐團指揮瞿春泉則要邀聽眾一同前往天方夜譚的城市「巴格達」。一路上,滿是冒險和驚奇,歷經綠洲古城──喀什的熱鬧市集、沙漠中駱駝商隊的步伐響叮噹,到達巴格達城,通宵達旦的慶典訴說遠方旅人的歡樂與夢想。在《絲綢之路》、《波斯市場》、《駝鈴響叮噹》、《喀什市集》、《天方夜譚》等樂曲中,串起一場中東風味嘉年華。(廖俊逞)

    文字|廖俊逞
    第173期 / 2007年05月號
  • 復刻選文 藝號人物

    廖瓊枝 情深繫命歌仔緣

    七十四歲的「台灣第一苦旦」廖瓊枝,今年初獲行政院文化獎、陳水扁總統卸任前又頒授總統府二等景星勳章,桂冠榮銜之多令人欽羨。但她念茲在茲的,仍是傳統歌仔戲的傳承使命。被尊稱為「廖老師」近三十年,早年算命仙說她命中帶「老師格」,絲毫無差,她在歌仔戲藝術上的授業,無人能及。

    文字|紀慧玲
    第239期 / 2012年11月號
  • 兩性作家廖輝英將為NCO「音樂開門」系列首場上台。
    即將上場 Preview NCO「音樂開門系列」首部曲

    廖輝英與國樂團 同台對話「世間男女」

    國家國樂團今年開始推出「音樂開門系列」,將與多位國內作家合作,透過作家細膩而敏感的氣質,與傳統音樂的旖旎相互輝映;演出將以作家的感性談話與國樂小合奏穿插交替呈現。首場邀來知名兩性作家廖輝英,她認為這次的合作演出,具有藝術的價值和兩性探討的雙重意義。

    文字|李秋玫
    第183期 / 2008年03月號
  • 小提琴家呂思清被國內外媒體推舉為詮釋《梁祝小提琴協奏曲》的最佳人選之一。
    音樂 中國青島的驕傲 東方的帕格尼尼

    呂思清與NCO 同台挑戰《梁祝》

    在經過無數次的嘗試與歷練後,呂思清在劇情依據的背景中,為《梁祝》下了新解,並成為國內外媒體推舉為詮釋此曲的最佳人選之一。這次呂思清要與國家國樂團(NCO)合作《梁祝》,將考驗著雙方對東、西方音樂不同面貌的體認與詮釋。

    文字|李秋玫
    第177期 / 2007年09月號
  • 「笑傲江湖」結合劇場元素的整體構思,在制式的音樂演出中的確是匠心獨運。
    音樂

    武俠情境展絕技

    全場共演出七首作品,其中陳中申、鍾耀光、蘇文慶與劉學軒的作品均為世界首演,由於主題明確、四位作曲家也都是為自己所擅長的樂器而作,沒有賣弄做作或無意義的炫技,因此沒有出現單場音樂會太多新作品容易造成的艱澀與乏味。

    文字|磊畾
    第167期 / 2006年11月號
  • 「絲綢之路」的整體設計頗具巧思。
    音樂

    走上「絲綢之路」 匠心獨具的每一步

    怎樣在有限的音樂廳裡伴隨著音樂帶領觀眾穿梭時空?NCO所開闢的「情境式音樂會」從曲目的安排、舞台的設計、演員的服裝到戲劇的設計等,不僅充滿了用心,更顯現著令人欣喜的野心!

    文字|李秋玫
    第175期 / 2007年07月號
  • 北京國家大劇院音樂廳內部有2019個座位,樂池在觀眾席中,中間為正在排練的臺灣國家國樂團。
    四界看表演 Stage Viewer

    亮出國樂「台灣印象」 交流中展現自我特色

    臺灣國家國樂團(NCO)今年十月中旬至中國巡演,參與「中國民族音樂巡禮百場系列音樂會」,首度於北京國家大劇院音樂廳演出。音樂會以「印象台灣」為主題,在指揮蘇文慶的帶領下,一首首的樂曲以各種不同的姿態打動了觀眾的心。

    文字|李秋玫
    第228期 / 2011年12月號
  • 「漂流的音符」以音樂學子遊學的經驗出發,從新鮮好奇到孤寂奮鬥的留學生涯點滴,透過音樂的連結與適度的「戲味」,讓觀眾會心一笑。
    演出評論 Review

    深度開展的漂流意象

    NSO音樂家們的演技,中規中矩亦不乏精采之處,然最引人入勝的還是音樂演出。團員要克服與常規音樂會不同的展現方式、還要不忘演戲與走位,手上功夫卻絲毫不馬虎。曲目兼具古典的展技與通俗的親和力,十四位音樂家沒有以誇張的演技來轉移音樂本質的焦點,對於更需耗時耗力的室內樂曲目,演來遊刃有餘

    文字|林芳宜
    第199期 / 2009年07月號

免費訂閱PAR電子報,獲取更多藝文資訊!

*通過遞交此表格,即表示您接受並同意已閱讀本網站的使用條款,私隱政策和個人資料收集聲明。
PAR 表演藝術雜誌
  • 關於我們
  • 聯絡我們
  • 廣告刊登
  • 電子報
  • 國家表演藝術中心
  • 國家兩廳院
國家表演藝術中心國家兩廳院《PAR表演藝術》版權所有
©2022 Performing arts redefined. All Rights Reserved
本站所提供相關演出資訊,如有異動應以主辦單位公告為準。
服務條款 | 隱私權聲明 | 著作權聲明

本網站使用 cookies
為提供您更多優質的內容,本網站使用 cookies 分析技術。 若繼續閱覽本網站內容,即表示您同意我們使用 cookies,關於更多 cookies 以及相關政策更新資訊,請閱讀我們的隱私權政策與使用條款。

  • 新銳藝評 Review

    難道只能苦守寒窯?

    評2022兩廳院藝術出走《我是天王星》
  • 特別企畫 Feature

    很難,但我不是一個人

    吳思瑋與一切都有可能的「聲舞團」現地製作
  • 特別企畫 Feature

    在藝術的產地,8位在地居民街訪(上)

  • 特別企畫 Feature

    劇場與生活的忘年之遇

    李秀珣與不受既定想像束縛的「石岡媽媽劇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