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宗慶打擊樂團
-
音樂
第5屆JPG擊樂實驗室來了! 3組團隊展現多樣可能
由朱宗慶打擊樂團所推出的「JPG擊樂實驗室」提供平台給35歲以下的擊樂家發揮創意,將各式各樣的想像藉由擊樂發揮出來。計畫從2016啟動,到現在已歷經8年,累積共21組團隊獲得團隊的陪伴與實踐。今年已達第5屆,共有3個團隊將於今年8月進行正式的成果發表。 計畫主持人朱宗慶回想自己創團時,也才30幾歲,年輕人有機會憑著想像創作,那種衝動、期待、挫折等等,都是真實而有意義的!他說「JPG實驗室」的重點在於「陪伴」,提供這個平台是讓年輕人自由作夢。過程中他常勉勵參與的團隊:「『不要怕失敗!』害怕失敗的話,過程就會保守、就不會成長。探索的過程都不容易,不累、不放棄,人生往前走就是!」看到以往參加過的團隊逐漸成長,他也欣慰表示:「這就是為何我們繼續這個計畫的原因。」
-
音樂
攜手4領域11位音樂家 朱團與好朋友們打造美妙的「第一次」
朱宗慶打擊樂團2024年第2季音樂會,將在5月份推出跨界演出「打擊樂與他的好朋友們」,邀來4大樂種與11位音樂家同台,以跨世代的堅強陣容,攜手打造彼此的第一次合作。在6首曲目中,除了一首打擊樂團演奏外,更分別與絃樂、管樂、聲樂、傳統樂器合作,突破框架,展現擊樂的包容與多樣性。 演出曲目包括兩首全新委託創作,第一首為朱團熟悉的作曲家櫻井弘二(Koji Sakurai)所創的《凜者》,由前NSO國家交響樂團首席吳庭毓與朱團演出雙協奏曲。櫻井弘二來台定居已屆30年,與朱團及小提琴家皆有深厚交情。他解釋:「『凜者』這個名詞也在日文使用,代表著無畏艱難、無懼挑戰之人,因此在樂曲中對於一位凜者實力、勇敢、帥氣的生活態度至上敬意。」與馬林巴琴時而合作、時而對峙中表現小提琴高超技法,富有高度的想像力。吳庭毓則表示:「原本有些擔心打擊樂聲響壓過小提琴,但Koji抓住樂器的特性創作,避免小提琴和擊樂『線』和『點』衝突,並且能夠發揮。」此外,與朱團交情甚篤的他也感性地說:「擊樂是一個大家庭,合作就像回到家一樣。」 和聲樂的合作,朱團找了女高音林慈音、次女高音翁若珮、男高音林健吉與男低音羅俊穎,在櫻井弘二精選並改編多首以「愛」為主題的經典歌曲下,合為「當愛在歌聲裡飛翔、在樂音中徜徉」組曲,除了展現打擊樂與不同音域美聲的緊密配合外,更有威爾第歌劇《弄臣》當中四重唱曲目的輝煌呈現。而聲樂家們在每首作品中不但演唱,還有簡單走位的表演。 第二首全新創作,則是朱宗慶特別鍾愛的傳統樂器琵琶。由深諳傳統樂器創作的作曲家陸橒打造新曲目《拉達克》,當紅琵琶演奏家黃立騰演奏。「平衡問題是挑戰與實驗。」陸橒自承:「與擊樂合作是第一次,因此樂器很重要。可以讓它們交錯、同時,或刻意以片段讓擊樂與琵琶有發揮的空間。」黃立騰表示,恰巧作曲家和自己在去年、今年先後進入藏區,因此音樂取材於印度拉達克高原作為想像,希望從生活中出發,讓琵琶與打擊兩者的震動,撞擊觀眾內心。 接著,單簧管家楊元碩則帶來他的自身創作《嗩笛狂想》,以單簧管吸取傳統民間音樂中的嗩吶音響,本曲在駐團作曲家洪千惠的巧手下,改編為與打擊樂共同合作的版本。她說:「原本的作品已經很完整,其中很多地方模仿嗩吶,因此我在打擊配器加上類似抖音、彈簧片等顫音的效果。」此外,
-
音樂 朱宗慶打擊樂團第一季音樂會「駱駝.獅子.嬰兒」
邁向朱團2.0 跨4代20位團員的第一次出擊
2024年的1月2日,朱宗慶打擊樂團在創團滿38年當天,宣告「翻過關鍵之頁」開啟40周年倒數計畫,並在介紹8位晉升一團的年輕團員後,宣布將推出邁向2.0的第一季音樂會「駱駝・獅子・嬰兒」。 回顧過往,創辦人朱宗慶表示樂團成立之初,團員在紮實的學院派出身外,亦持續向傳統學習。不管從作品、人才、樂器、國內外打擊知識的風氣等,樂團都想辦法將最好的引進台灣,同時也大量委託創作,從中累積豐富的經驗。很快地,打擊樂就從舞台的邊緣移到中間,樂團也從經典、實驗、推廣到擊樂劇場的研發等多面向的發展下,成為了國家品牌,「立足台灣、放眼世界,台灣不僅和全世界相連結,也成為打擊樂重鎮。」朱宗慶在團隊爭取生存、演變與新血加入的過程中,重溫一路以來「不怕一切向前走」的精神。 團長吳思珊表示,從宣告40周年倒數後,樂團即活力十足地進行著各種計畫。這段時間以來,樂團同時排練著後續即將上演的曲目,包含第一季音樂會、赴紐西蘭表演、擊樂劇場演出、賀歲、燈會等的表演內容。因此樂器使用量不但大,每天的彩排也生氣盎然。這期間她發現:「新進團員非常優秀、反應也很快,感覺瞬間長大,尤其第二、三代也扛起責任。雖然一到四代跨度非常大,但都能在短時間迅速融合。」 以「駱駝.獅子.嬰兒」為第一季音樂會的標題,貼切且真實地反應了樂團的現況。點子來自於德國著名哲學家尼采的「精神三變論」,講述人類在追求精神層次的更高領域時,最初會經歷開疆闢土、揮灑汗水的「駱駝」階段,之後進入攀登高峰、邁向王者的「獅子」階段,最終在克服頂點的省思下,會回歸至初心,追尋純粹自由的「嬰兒」階段。 新任助理藝術總監暨團員盧煥韋分享,音樂會第一個特點在於「音色」。由於打擊樂種類很多,擁有不同材質與演奏方法,擁有非常豐富的音色。所以作曲家在創作打擊樂作品時,對樂器與音色會額外下功夫。如1990年挪威作曲家瓦林(Rolf Wallin)的《石潮》,作曲家並沒有指定樂器,只訂定材質如金屬、木頭、皮革及相對音高,留了很多空間讓團員挑選屬於自己的音色。所以團員花了很多時間討論其獨特性,並且能夠融合在一起,其中有金屬樂器,玉子燒鍋、平底鍋、不鏽鋼碗,汽油桶等,這些非樂器物件與樂器共同發聲,造成音響的立體流動效果。 同樣注重音色的《甘美朗蹦》是匈牙利作曲家河洛(Aer
-
音樂 3首當代作品亞洲首演
NSO、朱團、黃俊文 三強聯手「精彩對決」
由NSO音樂總監準.馬寇爾率領樂團,與朱宗慶打擊樂團及小提琴家黃俊文合作的音樂會「精彩對決」,將在衛武營國家藝術文化中心及國家兩廳院登場。曲目的亮點,除了台灣旅美作曲家陳可嘉及美國作曲家肯吉.邦奇(Kenji Bunch)的兩首委託創作外,還有韓國作曲家陳銀淑的作品,共有3首亞洲首演。下半場則分別演奏兩位俄國作曲家的經典樂曲。 馬寇爾在記者會中興奮表示,從第一次來台時就希望有一天能跟朱團合作,現在終於如願。對於演出內容,他說:「一個節目中有3首當代作品,這還不是一個當代音樂節。」因此節目相當有可看性。 小提琴家黃俊文透露:「(自己)學了7年的打擊樂奠定了我人生中很重要的基礎,也提升我的音樂節奏和精準度。」談到陳可嘉的⼩提琴與擊樂四重奏《古⽊幽情》,他有感而發:「可嘉用木頭來象徵過去、現在及未來,以一棵樹象徵台灣的命運,樹木對我們來說如同庇蔭。年紀稍長後,新音樂是我想做的事,也是我想加強琢磨的領域,現代作曲也可以讓我對古典音樂有不同的感覺。很感恩有這麼多的學習機會,對我來說,音樂會不是成果而是過程,讓我有更多學習機會能精進自我。」 同時,他也介紹肯吉.邦奇的《橫跨大陸》,敘述的是1869年代替美國中央太平洋和聯合太平洋鐵路公司工作的華人移工,他們協助興建了第一條橫貫美洲大陸的鐵道。過程雖然辛苦,卻沒有受到肯定。然而樂曲是以正向態度描繪他們的生活,刻畫工人一天辛勤又危險的工作,為此,音樂中出現了許多不常見的金屬樂器,發出鏗鏘有力的特別聲響。
-
紀念大師 In Memoriam
為藝術而著迷、為藝術而活──追悼許博允先生
50年前,我從中部鄉下來到台北,就讀國立藝專;當時的我,非常害羞安靜,在一群出色的同學之中毫不起眼。而在我的印象中,許博允先生是位「藝」氣風發、充滿熱忱的前輩。在那樣一個前途未明的階段裡,我有幸和許先生結識,在他的協助引薦下,讓我有機會和美國打擊樂家麥蘭德(Michael Ranta)學習。當年的許先生如此熱情,不為什麼,只因為我知道我喜歡打擊樂,而他就是一個熱愛藝術、也樂於分享的人。 後來,每當「新象」舉辦演出,許先生總會邀我去欣賞,並且介紹我和來台演出的藝術家、表演團隊認識;日後我與日本鬼太鼓座、岡田知之打擊樂團的交流,皆由此而來。此外,許先生和一群志同道合的作曲家組織作品發表會,也總是邀我參與這些創作的世界首演或錄音工作,讓我放膽嘗試音樂的各種可能性,也實際體會到打擊樂於當代世界的創造潛能。 這一切對許先生來說,彷彿是很自然的事,但對我這樣一位處於尚且貧乏閉塞的社會氛圍中、卻懷抱音樂夢想的年輕人來說,許先生的舉措,可謂莫大的鼓勵和提攜。而許先生和「新象」,甘願不計代價,做了許多堪稱奇蹟的藝術推廣,以及他為拓展國際連結所付出的心力,著實有著不可磨滅的貢獻,所有人都受惠良多! 自1986年創辦打擊樂團以來,我和許先生在專業領域便有許多的互動經驗。最早,我曾於1980年代短暫協助「新象」在中部幾場巡演的推廣工作。中期,在「亞洲作曲家聯盟」這個國際組織裡,我則先後擔任過主辦活動的執行工作;其中,在1994到1997年間,許先生擔任「曲盟」第11屆理事長,而我則為秘書長,共同為作曲家和演奏家搭建互動的橋梁。
-
焦點人物 旅美打擊樂家
魯千千 揮舞琴棒、勇敢追夢
在紐約初見魯千千,俐落的髮型與時髦的打扮顯現出獨有的個性,言談間的大方和自信,與街頭的快節奏毫無落差。就在4月底的這天,她興奮地分享著剛獲知的喜訊在「葛萊美」這個擁有美國音樂界權威的獎項中,公布了「2023年十大爵士新秀」(10 Emerging Jazz Artists),而魯千千是唯一上榜的台灣音樂家。回想來時路,她苦笑著說:「如果當初我知道來這裡要經歷這麼多事情,會有多害怕啊!」 確實,印象中的她,留著長長直直的頭髮,在朱宗慶打擊樂團的二團中相當亮眼,卻也柔順低調。從小念音樂班的她,也一路從北藝大念到碩士畢業。在團體中,她演奏寫好的音樂,練著規定的棒法、打出一致的聲響,學習如何團隊合作。但她內心那不想安分的靈魂卻隱隱騷動著。她還記得,第一次走進創辦人朱宗慶的辦公室「討論」退團意願時,結果被慰留;第二次,她又帶著「討論」的想法,再度被說服;直到第三次,心意已決的魯千千直接說出她的「決定」,未料竟獲得朱宗慶的擁抱與祝福,放手讓她去闖蕩。
-
音樂 臺灣國際打擊樂節屆滿30年
在TIPC看見世界 讓世界看見台灣
由朱宗慶打擊樂團舉辦的臺灣國際打擊樂節(Taiwan International Percussion Convention,簡稱TIPC)今年邁入第11屆,舉辦至今也屆滿30年了。暌違4年,今年集合了來自10個國家、12組團體等共上百位擊樂家,將在5月中旬連續9天正式展開。 本屆的主題為「多變.如常」,藝術總監朱宗慶表示,這兩個看起來衝突的詞,是對於世界現況的回應:「近年來全球局勢動盪不安,身為藝術工作者能做的,則是維持著如常的初心,以純粹的藝術表現,給予觀眾及社會力量。」 震撼舞台:大型樂團編制帶來極致體驗 此次邀請的節目規劃中,團員扮演了多元的角色,除了演奏外,更以自身接觸的角度推薦各種不同編制與類型的演出。首先,朱團資深團員吳珮菁所介紹的主題是以龐大樂團組合為主的「震撼舞台」,由朱團擔綱的開場節目,有經典曲目,也有新作展現6根棒子打出來的豐富和聲、和聲、旋律與音色的變化,展現新的思維。 事實上,除觀眾們喜愛、世界上第一支打擊樂團法國史特拉斯堡打擊樂團再度來台,帶來整場先鋒派作曲家澤納基斯(Iannis Xenakis)為樂團創作的作品外,其餘所有團隊都是打擊樂節首度邀請。備受喜愛的日本鬼太鼓座,將呈現對生命力的啟發。當然,還有令人期待已久、集合國內所有頂尖打擊樂家齊聚一堂的「百人木琴」,邀請江靖波指揮,加上有「台灣鼓王」美譽的黃瑞豐,飽滿的音色及幕後推動的精神,吳珮菁形容是「世界上的奇蹟」。 風華獨奏:巧思與變化不斷的才華展現 第二類型是團員戴含芝所介紹的「風華獨奏」,亦即分別由5位獨奏各自發揮的節目。首先提到的是以天才少女之姿一路走來的日本打擊樂手佐藤奏,及相當年輕、在網路上擁有高度點閱率的川口千里。同樣擁有廣大支持者、才剛跟粉絲一起慶祝20歲生日的佐藤奏,喜歡演奏時在頭上戴著小皇冠,因此擁有「爵士鼓公主」的稱號。兩位日本女鼓手高顏質與高技術含量可說是樂迷近距離追星的目標。 以馬林巴琴為主的有米爾科夫(Theodor Milkov)與來自波蘭的瑪塔.克里瑪薩拉(Marta Klimasara),是朱團2020年到丹麥演出時所發現的優秀演奏家。前者
-
音樂 浴火之後,擊樂劇場昂然出發
《木蘭》10年 展現「不得不勇敢」的堅韌
由詩歌而來的「木蘭」傳說,無論是電影、動畫、繪本、音樂劇等,在藝術上各具有無限創意。然而,以打擊樂所詮釋的《木蘭》擊樂劇場,從表演的型態、聲響的選擇,乃至劇場中各種藝術的深度融合上,都可說是表演藝術中獨特的形式。參與的藝術家皆為專業領域中的佼佼者,他們並非各自獨立分工,而是與作品一同生成。經過砥礪,《木蘭》已成為「擊樂劇場」的重要典範。然而朱宗慶打擊樂團卻不因此自滿,在2021至2022跨年之際做了精修,並於全台巡演。雖然口碑反應熱烈,但囿於疫情無法盡情發揮。因此,在《木蘭》定版10年的2023年,團隊決定再度搬演,以饗更多樂迷。 《木蘭》在創作過程中,不斷以「砍掉重練」的精神打磨,不料在去年底意外遭受祝融之災,像是給予一記重擊。然而朱團卻坦然將此當作浴火重生的機會,並且堅持「從制高點再出發」。藝術總監朱宗慶堅定表示:「我們就像木蘭,在劇變時局中懷著『不得不勇敢』的堅韌心境。」 對於重演,駐團作曲家洪千惠認為:「一部作品從創作、成熟到經典,看的不是作品本身,而是演出者詮釋與演出的過程。就像演奏貝多芬的經典作品一樣,不同的演繹就有不同的生命。」舞台設計王孟超則說:「在劇場這麼久,沒有遇過災難後這麼快就再演的。」他幽默地透露:「我喜歡在看演出時幻想,如果那是我來做會如何?沒想到這次居然有實現改進的機會。考量演出的樂器、動作都很複雜,所以我會以簡約為主,給一個乾淨的舞台。」 以舞台表象之外,藝術家們也讓《木蘭》傳遞深刻的內在。燈光設計車克謙回憶在2013年應邀改版,在首演一個多月前母親意外離世,為此他持續用這個作品檢視自己與家人的關係。他感性地說:「木蘭的故事除了代父從軍、爭戰沙場外,最重要的就是家與家的連結。就像尾聲返鄉最希望是牽起阿娘跟阿爹的手,轉身一起迎向幸福團圓的時光,那就是《木蘭》的核心價值。」多媒體設計王奕盛則說:「火災時,我第一個念頭是『還好有《木蘭》』。很多時候,自己做其他設計但不知怎麼進行時,我常想到《木蘭》。因為許多我想突破的嘗試都成功地在這個製作中得到映證,所以《木蘭》對我來說像是奠基石一樣的存在。」 2023年的最新版本,同樣以兩版卡司呈現不同世代與風格,尤其在「馬伕」角色中,在原有久經沙場的老手之外,新增年輕的卡司高瀚諺。導演李小平說明:「不像何鴻棋那樣渾然天成,新世代的高瀚諺
-
音樂 跨年、跨界、跨時空
擊樂劇場《木蘭》再突破
朱宗慶打擊樂團創團35周年的壓軸節目,推出該團經典作品擊樂劇場《木蘭》。睽違5年的4.0的版本歷經不斷突破,象徵著對夢想的追求與提升,在歲末年初之際,將於北中南展開為期3週10場的巡演。
-
音樂 朱團35周年壓軸音樂會「此時。此刻」
展現前鋒與後盾的團隊能量
吳思珊、何鴻棋、吳珮菁、黃堃儼4位資深團員與朱宗慶打擊樂團一起走過35年,「此時。此刻」音樂會透過樂曲表達最真實的自己。未來,不管碰到多少挫折與困難,他們還要一起走下去。
-
朱宗慶打擊樂團世界巡演第二站法國 為文化奧運加溫
繼今年3月首度赴紐西蘭演出獲熱烈迴響後,朱宗慶打擊樂團啟動世界巡演第二站,將前進法國,6月22日晚間於著名的巴黎夏沃音樂廳(Salle Gaveau)舉辦《Energy Infinite》音樂會。
-
「知己知彼」系列音樂會 打擊樂新秀閃亮登場
充滿熱情的朱宗慶打擊樂團,歷經30多年來憑的不僅是熱情以及追求卓越的初心,更令人感動的,是展現團隊合作及相互鼓勵的態度。在這樣不算短的歲月中能夠保有新意,靠的是不斷地自我修正及注入新血,讓台灣成為孕育重要擊樂家的重地。近年來,朱團除了幾場重量級音樂會外,也數次挑選年輕又優秀的團員,將它們介紹給大眾。
-
走過疫情與祝融 朱宗慶打擊樂團推出「邁向40周年倒數1000天計畫」
朱宗慶打擊樂團在去年12月底遭遇火劫,至今已經3個多月。近100天以來,有社會大眾的關心與協助,也對災後重建紛紛提出意見與想像。在災情發生之後,朱團並沒有因而停歇,反之,他們緊急應變、盤整、提出重建計畫,而預計演出的龐大製作《木蘭》,也在樂團從行政、排練到演出,凝聚向心力的結果,創下歷年來票房最高的佳績。「自助才能天助!」創辦人朱宗慶說得鏗鏘有力:「我不打悲情排,而是用正能量做應該做的事。」
-
朱宗慶打擊樂團倉庫受祝融之災 財損達1,500萬
12月25日晚間,新北市八里區下罟子驚傳火警,波及朱宗慶打擊樂團所承租的倉庫,所幸無人員傷亡,然而內部存放的物品皆付之一炬,損失慘重。
-
音樂 朱宗慶打擊樂團「一起,一起」
卅五年的時代軌跡 擊出未來聲響藍圖
明年將邁入卅五年的朱宗慶打擊樂團,一直在台灣的音樂發展上扮演先鋒角色,十月將推出的音樂會「一起,一起」,埋入「時間」的共通性,不管是演奏者,或是多位創作者,出生年分皆相近,同世代激盪出的火花,為整體演出凝聚一股強烈的氣場。演出以多樣編制、形式的曲目展現,記錄下時代軌跡,更持續撞擊出嶄新的未來聲響藍圖。
-
藝號人物 People 朱宗慶打擊樂團創辦人暨藝術總監
朱宗慶 把今日的顛峰 當作明日的起跑點
一路走來角色多元,但不變的,就是大夥口中的「朱老師」。一手創立的打擊樂團不僅改變了台灣的音樂環境,更讓台灣成為世界的打擊樂重鎮,面對樂團即將邁入卅五歲,朱宗慶堅定地說:「接下來要把顛峰當作基本水準。」不是到達顛峰之後往下降,而是從顛峰之後再往前走。今年獲頒行政院文化獎,對他而言,這個獎代表除了連結藝術專業外,也連結了社會。他說:「我在意的是,所做的事情對台灣有沒有貢獻?台灣如果只有朱宗慶好,沒什麼了不起,要讓打擊樂好、全台灣好,那才有價值。」
-
音樂 朱宗慶打擊樂團春季音樂會「美好關係」
從演奏到作曲 取材生活創意出擊
每年春天,朱團總是以萌發新意的創想製作音樂會。由於近年來,具備作曲家身分的打擊樂家愈來愈多。他們除了深入掌握各種打擊樂器的演奏技法,也充分利用打擊樂「從生活中取材」的發展特性來進行創作,因此樂團即以「美好關係」為題,精選六位兼具擊樂演奏家身分的作曲家作品,再加上一首朱宗慶打擊樂團團員的全新創作,在三月中旬展開演出。
-
音樂 朱宗慶打擊樂團《泥巴》
把家鄉泥土 捏塑成動人擊樂劇場
在首度結合打擊樂與京劇元素、以擊樂劇場《木蘭》成功開創跨界新視界後,朱宗慶打擊樂團在二○一九年再度出擊,讓打擊樂和陶瓷工藝相互共鳴,推出新作《泥巴》作為年度壓軸。朱團以陶藝企業家林光清為素材,在劇中塑造了主角「泥巴」,一個愛做夢的孩子,在樂聲裡他幻想、創造,也鋪陳與陶藝間的關聯,為家鄉點綴繽紛聲響、也在窯燒中彩繪絢爛人生。
-
音樂 朱宗慶打擊樂團「春日新時光」
創意勃發 傾聽新生代的新聲
朱宗慶打擊樂團固定在春天的時節首演新作,從二○一七年展開為期三年的「跨世代委託創作三部曲」計畫今年來到第三年,將在「春日新時光」音樂會中以千禧世代的作曲新秀為主劃下最終章,委託三部作品並集結精采曲目來演出,在豐富的擊樂聲響中,讓我們窺探新生代的心聲,也聽見他們注入活力的新聲。
-
專題
一卡貨櫃 播散擊樂夢想
「如今,打擊樂已成為廣受喜愛的熱門樂種,而打擊樂團的行跡更已遍及全球卅三個國家,並登上維也納音樂廳、倫敦巴比肯中心、紐約林肯中心等藝術殿堂的舞台,獲得極高讚譽。」當譽揚典禮新聞稿中發出這段文字時,相信擊樂團隊必定感觸良深。因為在一九八六年朱宗慶打擊樂團成立時,「打擊樂」仍處邊陲,但是經過卅多年的推廣,帶動了國內藝文風氣,更讓台灣成為世界打擊樂重鎮。而朱宗慶本人自二○○九年獲得國際打擊藝術協會(Percussive Arts Society,PAS)頒授「終身教育成就獎」後,又在二○一六年獲選PAS名人堂,此獎不僅是擊樂最高榮譽,也是華人世界首位受獎者。為此,台北市譽揚藝文組織在去年將此榮譽授予朱團,並在今年十月頒授譽揚獎座。記者會上同步亮相樂團為譽揚案打造戶外的移動式音樂互動裝置作品Beats of Hearts!,打開這扇玻璃門,朱團的故事,就從這一卡樂器箱說起